领导力模型(leadership_model)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管理学中的领导力模型研究与应用

管理学中的领导力模型研究与应用

管理学中的领导力模型研究与应用领导力一直是管理学中的研究重点之一。

领导力不单是管理者的素质或担任领导角色的空杯,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更由于领导角色深度受到组织环境、文化背景、工作特征、团队氛围、员工个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万千。

这种情况下,领导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

领导力模型是指刻画领导某些特定属性或技能的描述、类别、层次或维度的框架。

这些模型的作用是全面地厘清领导力的本质,揭示管理行为与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力的作用方式、优势和限制性。

目前,针对领导力模型的研究经过充分发展,在管理学中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流派。

首先,古典的管理学流派强调了领导力中的权威性与乐观主义。

在这个流派中,管理者的领导力大多体现为指挥性的顶层管理行为,其架构角度大都是关注公司目标与战略策略。

这种思维方式的代表性模型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Y理论,它认为管理者有“theory x”的负面思考特点和“theory y”乐观倾向,同时需要高度的授权和规划来达成目标。

其次,人际关系流派致力于研究领导力与人际关系,把领导力看作组织内员工之间关系的代表,并为管理者指出人际沟通和调解纠纷的途径。

人际关系流派中一些模型的核心是围绕着如何推动团队合作,如波因的“他方是个enployee”模型。

该模型指出,领导者必须要发现员工的需求和潜力,去促进他们的个体性,加强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亿达到组织目标。

第三,任务导向流派表现出理性和效率的特点。

这种流派主要是强调如何使管理者以任务为导向,促进组织的生产力,从而达到成功的目标。

此类模型代表是B.F.斯金纳设计的回报理论。

它提出了强化点的概念,管理者必须给予员工一定的回报,才能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最后,情境领导力流派表现出了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

情境领导力的精髓在于管理者需要根据情境需要动态地将力量分发到员工中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情境领导力中著名的模型是赫茨伯格·布莱斯菲德的领导方格。

企业领导力模型研究

企业领导力模型研究

企业领导力模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变化来保持竞争优势。

在这个背景下,领导力成为了企业取得成功关键的重要因素。

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可以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动力,而一个差劲的领导者则可导致企业崩溃。

因此,企业领导力模型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了解什么是领导力模型非常重要。

领导力模型是一种描述领导者成功的框架,强调管理者应具备的特质,能力和行为。

这些特质、能力和行为可以使领导者达到组织目标,改善员工绩效和满意度,提高整体企业业绩。

各种领导力模型不同,但它们的目标都是解决如何在一个特定的组织环境中实现复杂的目标。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领导力模型。

其次,要有清晰的企业目标和愿景。

企业领导力模型的研究不会带来任何实际价值,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企业目标和愿景。

领导者必须了解他们所服务的行业以及他们所在的企业的目标和愿景。

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根据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弱点制定一套能够集中资源和精力,实现愿景和目标的计划。

领导者和企业一起共建一个总体框架,即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准则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必须是一种通览全文的印象,无论是人的还是物质上的。

第三,领导力培训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

由于领导力的积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经验,领导力培训可以让企业的领导者迅速获得领导力的技能和洞见。

领导者可以在培训课程中学习共同领导和建设团队、领导变革管理、通过有效的反馈改善绩效、领导沟通和决策等方面的技能。

然而,领导力培训并不是解决几天问题的银弹。

如果企业只是制定几天的领导力培训计划,那么在长期内它会失效,领导力必须持续地进行投资。

第四,实践是领导力发展的关键。

虽然领导力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实践才能真正测试一个领导力模型的有效性。

领导者必须尝试各种领导技巧来看看哪些是最适合自己企业的。

领导者必须善于利用所拥有的资源和人力,以培养员工的领导实践经验,并鼓励员工发挥他们所学习的技术进行主导。

领导力模型

领导力模型

领导力模型美国管理协会2005年全球领导力调查显示,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变革的日益加速给领导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把领导力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最早踏入中国大陆的国际专业管理培训机构,美国管理协会(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成果,在长达10年的管理培训实践中,始终重视培养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卓越领导力,也一直致力于为经理人的领导力提升规划一个清晰的蓝图。

受益于美国管理协会的领导力课题研究成果和全球领导力调查,根据我们在中国10年的管理培训经验,结合3年来我们访谈众多企业高层的发现,我们为中国经理人建立了下面的领导力模型。

我们把经理人的角色归结为4个维度:经营企业、管理运营、凝聚人心和发展能力,每个维度又细化成3个方面,在下面几页有具体的定义和描述。

我们将依照这个模型,在实施“组织扫描-绩效差距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透过经理人的绩效差距分析他们的能力差距,设计出有效的能力发展方案。

同时,我们希望这个模型能够成为帮助组织发展的实用工具,对组织培养和保留关键人才,进而发展和巩固组织的核心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领导者的角色凝聚人心开放,接受他人,建立信任;促进团队协作,用团队的方式解决问题;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和关注点,能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适应对方;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影响他人;通过有效的协商寻求双赢;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鼓励不同意见;与人们一起建立和实现共同目标,激励人们共同行动。

发展能力清楚业务发展对能力的需求,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和地点以合理的成本拥有所需的能力,正确评估他人的能力;致力于个人成长,鼓励不断学习;授权他人行动,有效地授予职责和职权;有效地给予反馈和肯定。

经营企业表现出经营者的勇气,敢于不断挑战现状,主导变革和创新;具有战略思维,理解业务和财务运作,不断寻求扩大利润,发展业务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客户为导向,洞察当地和全球市场,洞察行业和技术发展态势,洞察竞争对手动向。

管理运营把远景和目标联结到运营层面,有效计划、组织和执行项目和日常工作;明确沟通绩效要求,跟踪执行情况;建立和不断改进流程;有效克服变革阻力,执行变革;优化使用资源凝聚人心领导对事业表现出巨大的投入和激情;激发和授能他人追求共同的远景;正直,坚持原则。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领导力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领导力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领导力研究进展领导力一直是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在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对领导力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是展现研究者对该领域深度思考和学术洞察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领导力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毕业论文中领导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研究者对领导力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引用不同学者对领导力的定义,如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领导力定义为“使命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约翰·科特(John Kotter)将领导力定义为“激发他人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

通过对不同定义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内涵和外延。

二、领导力的分类根据领导力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将领导力分为传统领导力和变革型领导力两大类。

传统领导力注重维护组织的稳定和秩序,强调领导者对员工的指导和监督;而变革型领导力则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强调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励和启发。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对这两类领导力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和效果。

三、领导力的影响因素领导力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领导者个人特质、组织文化氛围、员工特点等。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结合相关研究,系统地总结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例如,领导者的情绪智商对领导力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组织的变革能力也会对变革型领导力的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四、领导力研究的方法在领导力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分析它们在领导力研究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新兴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神经科学技术在领导力研究中的应用,展示领导力研究的前沿动态和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领导力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领导力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领导力研究进展领导力一直是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中,对领导力研究的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领导力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趋势。

本文将从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研究的历史演进、不同理论模型、领导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领导力文献综述。

领导力是指一个人在组织或团队中影响他人,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随着管理学科的发展,领导力研究逐渐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早期的领导力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者个人特质和行为上,如特质理论和行为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领导力是天生的,领导者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使其成为优秀的领导者;而行为理论则关注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和风格,强调领导者的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领导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于是,出现了情境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等新的研究范式。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力是依赖于特定情境的,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领导方式;而变革型领导理论则强调领导者的变革能力和愿景对组织的影响。

这些新的理论模型为领导力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本质和作用。

除了理论模型的不断完善,领导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优秀的领导力对组织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领导力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从而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培养和提升领导力成为组织管理者和个人发展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领导力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比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领导力成为了研究的新热点,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领导力水平,成为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时,跨文化领导力、女性领导力等新兴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涌现,为领导力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5EmodelLeadership领导力的5E模型课件

5EmodelLeadership领导力的5E模型课件
Integrates diverse perspectives in developing the vision and str the Future
How do you do it?
Understand and articulate current and future needs of consumers/customers
6
Envision: Create the Future
What is it?
In touch and externally focused on always meeting consumer and customer needs
Sees reality clearly – fosters genuine inquiry – gets to root causes
Values and proactively involves key stakeholders to deliver common objectives
Actively listens and communicates in a transparent way
Accepts and values others to constructively resolve conflict
Utilize total system thinking and strategy deployment to crystallize business & organization future needs
Use real life tough calls to reinforce the vision/strategies/principles to prevent drift

斯库勒领导力模型

斯库勒领导力模型

斯库勒领导力模型1.引言1.1 概述斯库勒领导力模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领导力研究和实践中的理论框架。

它最早由约瑟夫·斯库勒(Joseph R. Skul) 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逐渐发展完善。

该模型主要关注领导力的个人特质和行为,以及与组织环境的互动关系。

斯库勒领导力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领导者的行为和特质对组织绩效和个体成就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个模型中,个人特质被认为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如自信、决断力和人际关系技能等。

而领导者的行为则是指他们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具体行动,如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激励能力等。

斯库勒领导力模型的要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

领导者的特质可以影响其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也可以塑造领导者的特质。

其次,不同的领导情境可能需要不同的领导行为和特质。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做出相应调整。

最后,领导力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个人特质和行为来提升。

虽然有些领导特质可能天生具备,但其他特质和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获得和改进。

斯库勒领导力模型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该模型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选拔适合的领导者。

通过对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进行评估,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潜力和适应性,进而作出合适的任命和重要决策。

其次,斯库勒领导力模型可以作为培训和发展领导者的指导框架。

通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组织可以帮助领导者提升其所需的特质和行为,从而增强其领导力能力。

最后,斯库勒领导力模型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组织创新。

通过塑造和培养有益的领导行为和氛围,组织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其潜力,促进创新和卓越表现。

综上所述,斯库勒领导力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领导力。

通过研究和实践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可以促进个体和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该模型的概念和要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力发展模型研究

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力发展模型研究

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力发展模型研究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行为和过程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成员、工作、行为、沟通、决策等方面。

其中领导力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领导力的定义及意义领导力是指在组织中,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影响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的重要性:1、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2、改善组织氛围和环境;3、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4、强化组织凝聚力,增强组织向心力。

二、领导力的分类和评估模型领导力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按功能分类:领导管理型、领导服务型、领导变革型、领导教练型等。

以评估模型为例:Kouzes和Posner的领导模型认为领导力包括五个方面:挑战、激励、共享愿景、激发行动和鼓励心灵。

他们认为,这些方面是带领组织走向成功所必须的核心品质。

三、领导力发展最佳实践所谓领导力发展,是培养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加强管理者的领导技能和决策能力。

具体的发展方式有多种,例如培训课程、辅导和指导、领导角色扮演等。

最佳实践之一是鼓励领袖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这样能够让员工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气质。

同时,多组织员工活动,鼓励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也是领导力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四、领导力发展的挑战领导力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领导者需要具备和发展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培养一支既能够领导,又能够配合协作的领导者团队。

领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将领导技能和组织目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让领导技能有目的性地服务于组织。

五、结语领导力作为成功组织和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仅需要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优化领导力发展,也需要领导者不断自我提升和学习。

公司或组织通过领导力发展,不仅可以加强团队协作和凝聚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增强公司竞争力。

因此,领导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实践,并且确保后续的跟进和监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力模型(leadership model)研究进展
在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下,企业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之各种资源的稀缺性,员工的需求越来越高,领导的压力在日益增高,同时,随着管理系统的普及,企业在大幅度减少管理层级的同时,对领导的素质、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顾问对企业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领导力评价体系,经常出现将不胜任的员工提拔到领导岗位,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无论对企业而言还是对个人而言,对企业来说,将不胜任的员工放在领导岗位上,结果往往是导致士气低落,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对领导者个人而言,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意味着一种彻底的职业转变,据国际知名的领导力测评及训练DDI公司的研究报告,无论是基层领导者(first-line or mid-level team leaders focus on day-to-day tactical accomplishments)或是中层领导者(functional or business unit heads, in charge of a department or geographical area)还是高层领导者(senior executives,these leaders drive execution and carry a great deal of both responsibility and visibility)有59%的领导者认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度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失败,对个人的性格、职业发展以及社交带来的将是不可弥补的永久性创伤。

企业对领导力的培养与训练是科学与艺术想结合的过程,没有科学的指导,企业对领导力的管理必然就会陷入经验主义,从理论上看,国外对领导力模型(leadership model)进行了很多研究,从工业化时代到后工业化时代,形成了很多学说,给西方企业在领导培养、选拔任用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有名的领导力模型包括,特质理论,认为领导力取决与个人的性格特质,是天生的;情景理论,认为领导力取决于特定的情景,只有适合的没有最好的;事务性与变革性领导风格模型(Transactional versu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tyles),认为领导的风格可以概括为,事务性的领导与变革性的领导,两者的最大差距在于,变革性的领导能够提出愿景,并能够鼓动其他人紧紧跟随,成为其忠实的跟随者。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强调知识的共享与转播,西方学者(Pedler and Burgoyne)在2006年提出共享领导力(distributed or shared leadership)的概念,认为领导力不仅存在于个体,而应当存在于整个组织中,该领导力模型更加适合需要集体努力才能实现目标的组织类型,其中包括现代服务型组织,如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等类型的组织。

国外领导力研究学者Spillane认为,共享领导力是领导力训练的中心任务,其结果是形成领导们之间的互动以及与情景之间的互动。

共享领导力模型强调领导实践行为,超越了传统的领导理论,更加注重了领导行为互动关系中发生的职责、角色及职能行为。

Spillane更加形象的为共享领导力模型进行了比喻,他认为共享领导力更像一对舞者,其中的任何一方的行为对整个表演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舞伴之间的互动决定整个表演的成绩。

在英国其他学者也对共享领导力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Ross,Rix等认为共享领导力实际上是,个人的行为只有在其作为集体行为模式的一部分才有意义,这样的共享领导力组织,领导的角色与职责是共享的,因此与传统组织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型可以概括为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