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领导力五力模型

领导力五力模型



要想成为首领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本族群最强壮(比如狼群中的 狼王、野牛群首领、狮群中的雄狮); 2、能繁衍后代(比如蚁后、蜂王)
3
人类首领产生的变迁
A
原始社会:首领的产生 遵循最基本的自然法则。
B 随着社会的进步,要想
成为王者,需要具备多 种条件和因素。
C
天时地利人和,勇猛、顽 强,出身血统,仁义道德, 智慧谋略,杀伐决断等。
代表: 宗教创始人 精神领袖
感召力:本质上是一种吸引力
12
感召力典型——宗教信仰
13
伊斯兰麦加朝拜
14
感 召 力
感召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 (1)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2)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度的自信; (3)具有代表一个群体、组织、民族、国家 或全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和臻于完善的修养; (4)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丰富曲折的阅历; (5)不满足于现状,乐于挑战,对所从事的
方。 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 的动力。 ”
6
领导力解析
领导力一词就沟通上的意义而言,往往超出了普通日用语的范围。 领导是一种说服或示范的过程。一个人可以借这个过程,引发企业去 追求领导者所坚持、或上下一心所共持的目标。不能把领导力和地位 混为一谈。要知道即使是在企业或政府机构里,居高位者也可能仅是 其中的一名头号官僚而已。 同时,也不能把领导力和权势混为一谈。虽说领导者往往因为他 们某种程度的权势而服众,但许多当权者并不具备领导能力。这些当 权者的权势,或来自金钱,或来自戕(qiāng)害他人的能力,或是掌 握了某些机构的运作。
领导力是前五个要素的和与第六个要素的乘积。
9
鉴于领导力对组织产生的巨大 影响力,各国研究者对于领导

领导力五力模型

领导力五力模型

通过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感召力强的领导 者能够有效地协调和整合团队资源,促进 团队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推动创新
培养人才
感召力强的领导者鼓励团队成员发挥创新 精神,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推动组 织的持续发展和变革。
感召力强的领导者注重培养和发掘人才, 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团队成员实现个人 成长和发展。
03
多样化学习方式
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阅读、听 讲、实践、交流等,以全面提升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02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 内容、时间安排和目标设定等, 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04
反思和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
学习方向和方法。
学习能力在领导中的表现
五力模型介绍
五力模型概念
五力模型是由中国管理学者黄荣华和梁立邦提出的领导力模型,包括感召力、影响力、判断力、前瞻力和控制力 五个方面。
五力模型结构
五力模型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体系,领导者需要全面发展和平衡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以实现最佳的领导 效果。
五力模型的重要性
提升领导效能
五力模型为领导者提供了一套系 统的领导力发展框架,帮助领导 者全面提升领导效能,实现更好 的团队绩效和组织目标。
建立信任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与团队成员建 立互信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明确目标
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使团队成 员明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 的内在动力。
感召力在领导中的表现
激发团队士气
促进团队合作
感召力强的领导者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 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感到受到重视和支 持,从而提升团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领导力五力阐释

领导力五力阐释

领导力五力阐释领导力是指一个人在组织或团队中影响和激励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领导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而领导力五力阐释则是指通过解读领导力的五种力量,来理解和应用领导力的核心概念和原则。

本文将通过对领导力五力的阐释,探讨领导力的重要性和有效的领导力培养方法。

领导力的第一力量是视野力。

视野力是指领导者对组织和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预见未来的变化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通过积累行业经验和不断学习更新的知识,领导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视野力。

同时,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也是提高视野力的有效途径。

领导力的第二力量是能力力。

能力力是指领导者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对团队成员的理解和管理能力。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作中给予团队成员指导和支持。

此外,领导者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团队并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学习和培养自己的能力,领导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力。

第三,领导力的第三力量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指领导者通过个人魅力和说服力来影响他人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以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领导者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利用有效的沟通和谈判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能够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以更好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第四,领导力的第四力量是魄力。

魄力是指领导者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勇于承担责任和决策的能力。

领导者可以通过挑战自我,接受新的挑战和风险来培养自己的魄力。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能够善于处理压力和冲突,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领导力的第五力量是团队力。

团队力是指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能力。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以及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共享。

领导力五力模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领导力五力模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领导力五力模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1. 优势1.1 简单易懂领导力五力模型是一种清晰简单的模型,易于理解和应用。

它通过五个核心力量(领导风格、员工能力、组织结构、权力与影响以及组织文化)来描述和评估领导力的不同方面。

这使得领导者能够快速掌握模型,并将其用于实践中。

1.2 全面考虑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对领导力的影响,使其能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领导风格与员工能力之间的平衡、组织结构对领导力的支持、权力与影响的运用以及组织文化对领导力的塑造等都被纳入到模型中。

这使得领导者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和改进自己的领导能力。

1.3 应用广泛领导力五力模型的优势之一是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这个模型不仅可以用于个人领导力的发展和改进,还可以应用到团队领导、组织领导和战略领导等不同层面。

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可以从该模型中获得指导和启示。

2. 劣势2.1 理论偏重领导力五力模型更多地偏向于理论层面,对于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个模型并不能完全适应所有领导者和组织的需求,因为领导力的实际应用是复杂而多变的。

因此,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解释。

2.2 忽略个体差异该模型的另一个劣势是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差异。

每个人的领导风格和能力都有所不同,而模型给出的框架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所有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领导者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团队成员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个性化的发展。

2.3 缺乏实证研究支持领导力五力模型的应用广泛,但在一些地方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支持。

虽然该模型被广泛使用并获得了一些成功案例,但其结果并没有得到充分和系统的实验验证。

因此,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谨慎对待其结论,并结合其他可靠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领导力之五力模型

领导力之五力模型

领导力之五力模型领导力的五力模型是由约翰·科特尔(John C. Kotter)提出的一种理论框架,用于描述领导者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五种力量。

这些力量有助于领导者实现变革和推动组织的成功。

以下是五力模型的核心要点:建立方向力(Establishing a Sense of Direction):领导者需要能够明确传达组织的愿景和战略目标,为组织成员提供清晰的方向。

这包括确定组织的使命、价值观以及长期目标,并与组织成员共享这些信息,以激发他们的动力和参与度。

组织动力力(Aligning People):领导者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团队管理来激发和调动组织成员的动力。

这包括将人员分配到适当的岗位上,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激发员工的参与和贡献。

建立信任力(Building Trust):领导者需要以诚信和可靠性为基础,建立和维护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

这涉及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以及展示高度的道德和道义标准。

增加个人影响力(Developing Personal Influence):领导者需要发展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以便能够影响他人、促进变革和推动组织发展。

这包括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展示领导才能和能力。

推动变革力(Driving Change):领导者需要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推动变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

这包括识别变革的机会和挑战,制定变革策略并有效地执行,以实现组织的持续增长和竞争优势。

这五种力量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应用五力模型,领导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挑战,并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推动组织的成功和发展。

五力模型详解

五力模型详解

五力模型一、五力模型(一)成长力:打开格局,塑造品质,明确目标,激发潜能。

(二)行动力:速度至上、动手操作。

舒马赫、乔丹(四)影响力:人际沟通、说服演讲、品牌营销。

改变别人观念,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

欧普拉、大V(五)思考力:专业与思维能力。

是一个人专业研究、技术设计的能力,专业人才。

刘伯温、孔明(六)领导力:能力整合贯通,带领团队达成目标。

代表人物:毛泽东、凯撒、刘邦、成吉思汗二、模型价值(一)五力模型,包括成长力、行动力、影响力、思考力、领导力,这五种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地基,是万有能力之母,就像“金木水火土”中国五行,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一样是这门武功的根基,掌握了这五种能力,你也就拥有了所有能力。

(二)五力模型,是你职业发展、大学生活,达成一切目标的内在支撑系统,具备了这五种能力你就拥有了奖学金、学生会干部等一切结果。

好比苹果树要结出又甜又大的果子,必须根扎得深,干长的粗一样,没有这些,一切都等于零。

(三)五力模型,是国际上最经典的职业能力图,80%的大公司、500强企业“招、选、育、留、用”人,都是用这个系统,是所有人的能力5大阶梯,混的好不好就看这5项能力的水平,也是职业晋升必须的5个阶段,所以训练5种能力,是大学第一必修课。

(四)五力模型,就像X光和CT一样,马上就能测试出你能力的优劣势/长短板,挖掘出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的内在潜能,就像照镜子一样看清楚自己。

因为只有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所以只有搞清楚你的能力结构,才能更好的提高你的素质能力;快速弥补短板能力,极限发挥你的长板能力,这就是五力模型的价值。

(五)五力模型,是一个卓越人物的成长坐标,这世界上所有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按照五力模型发展的人,比如赵括就是一个思考力很强,但是行动力很弱的人;乔布斯是一个其他能力都很强,但是领导力弱的人,当他训练自己领导力之后,重返苹果,就创造了奇迹。

(六)五力模型,我们领袖班的学员在针对性训练之后,有的人能力提升了3倍以上,原来追了3年的女生,2个星期就成功了;原来做代理一年都没有赚钱,现在一个月就赚了3000多。

“五力模型”——基层党建品牌的打造方法和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五力模型”——基层党建品牌的打造方法和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学 者 开 展 了相 关 研 究 :一 是 作 的指 导理 论不 足 ,且 目前缺 乏 综 合领 导能 力 。
廷于党 建 品牌 建设 案例 经验 的 一 个 基 层 党 建 品 牌 成 效 的评 价
党 建 品牌领 导力 是基 层党
开究。例 如 ,杭 天珑 [1 和季冬 体系 ,使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工作 组 织 打 造 党 建 品 牌 的 首要 因素 ,
长期 措施 和短 期措 施 ,基 层党 建 品牌建 设工 作 的各 阶段预期 成 效 。
(二 )党建 品牌传 播 力
给品牌定位受众 ,从而使品牌定 位受众对品牌形成印象 。提高基 层 党 建 品 牌 传 播 精 度 的 有 效 方 法 就 是 党 组 织 根 据 基 层 党 建 品
设 工作 的战略 规划能力 和战术
青感 认 同 ,而基 层党 组织 党建 把 项 目管 理 思 想 引 入 党 建 品牌 党建品牌影响力 、党建品牌竞争
晶牌就 是这 条坚 实 的纽带 。打 建设工作的研究 。例如 ,郭济汀 力 。从 上述 五个着 力点 开展 基层
置基 层 党组织 党建 品牌 能够进 嘲认 为 高校 党建 工作 明确 品牌 党建品牌建设 的工作方法 ,本研
着 手 :
能力 。基层党建 品牌最主要的特 室等 )、经常接触 的媒体 (报纸、
一 是 党 组 织 高 度 重 视 基 层 点是抽象化的无形性 ,主要存在 网站 、沟通 工具等 )开 展 品牌 宣
党 建 品牌建设 ,并 形成 一致 意 于党 员 群众 的心 中。一 个基 层党 传 ,从而提高传播 的精准性 。
尧[2 研 究 了 把 企 业 品 牌 建 设 理 的成效 难 以量化 和评 估 ,对打 造 基层 党建 品牌领 导力 的大小关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是一种以领导力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和探讨影响领导力的五个关键因素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领导力理论和实践。

这五个关键因素是:
1. 个人领导能力:个人领导能力指的是领导者在个人层面上具备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包括目标设定、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商等。

研究个人领导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和行为,从而评估其领导能力的优劣。

2. 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组织文化和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组织中所存在的共同信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研究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领导者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者如何通过引领组织文化和塑造组织价值观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表现。

3. 团队动力和互动:团队动力和互动是指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和协调等关系。

研究团队动力和互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领导者如何通过团队建设、激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团队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4. 环境变化和挑战:环境变化和挑战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研究环境变化和挑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领导者如何适应并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通过领导力行为和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5. 领导力发展和培训:领导力发展和培训是指通过培训和发展来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和潜力。

研究领导力发展和培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领导者如何通过学习和反思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并培养出更多的有效领导者。

通过对这五个关键因素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领导力的本质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领导力理论和实践建议,促进领导力发展和提高组织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1堂型童迨编者按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成立了“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目的是系统总结领导学特别是领导力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探讨和提出一种科学而实用的领导力模型和理论,用以指导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者的培训和领导实践。

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期望能够给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迪。

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活动是令无数人类个体着迷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涌现了大批杰出的领导者。

对此,领导学研究者从特质、模式、情境、权变、路径一目标、领导一下属交互、变革、团队和心理动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寻找一种培养领导力的有效捷径。

但由于大多数领导力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切入,首先寻找领导维度,然后把领导者划分为若干类型,再对不同类型的领导者分别进行研究,所以缺乏对领导和领导力的全面把握,致使领导者从这些理论中获得的多是不完备的领导学知识。

针对已有领导力理论的这些局限性,本着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的明确目标,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期望在综合现有领导力理论的基础上,从领导力要素解析和知识重组人手,发展新型的有利于快速培养全面发展型领导者的实用领导力理论,以丰富和完善领导学理论。

1.领导与领导力领导和领导力在英文中的对应词都是“leadership”,它们的区别很微妙,中文译者在翻译时习惯根据国外领导学学者对“leadership”的不同理解而决定译文用“领导”还是“领导力”。

1.1领导的定义与特征“领导”是领导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几乎所有领导和领导学的研究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领导”定义。

1991年,美国学者Fleishman等人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在1991年之前的50年中,大约形成了65种不同的体系,这些体系都试图对“领导”这一概念进行解释。

事实上,在各种领导学论著中出现的“领导”定义远不止65种,所有这些“领导”定义都从一个侧面或角度分析了领导现象,界定了领导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领导”定义,领导具有如下共性特征:(1)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所有的领导活动都要涉及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类个体或群体,其中,领导者通常主动地去影响被领导者的动机、态度和行为,被领导者通常是被动地接受领导者施加的影响,但有时也会采取主动,迫使领导者改变其行为和策略。

(2)领导者必须掌控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才能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

作为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体或群体,领导者必须具备创造力、前瞻力、沟通力、决断力、协调力、权力等各种领导能力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足够的资源。

领导者的领导力通常决定着他们的领导效果。

(3)被领导者只有在认为领导者施加的影响是必需的、合法的、合理的或有利的情况下才会接受这种影响。

被领导者拥有接受或拒绝领导者影响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直接决定着领导者的命运及其领导成效。

(4)领导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是领导者确定目标或主导目标的设立,被领导者根据领导者的意图和要求实现目标。

组织目标规定了领导过程的方向。

(5)领导过程、领导活动或领导行为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或进行的。

笼统地讲,情境是指领导过程的内外部环境,有学者把领导情境进一步细分为任务情境、组织情境和环境情境。

综上所述,“领导”可以定义为: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

1.2领导力的定义与特征领导与领导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定义的“属性”不同。

领导学学者一般把领导定义为“一种过程”,而把领导力定义为“一种能力或能力体系”。

其二,定义的“种差”所规定的内涵不同。

领导关注的焦点是在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特定情境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过程,而领导力关注的焦点是领导者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从而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

就此而言,领导力是领导的一个子系统,是从领导者角度诠释领导学的理论体系。

与领导定义比较,专门的领导力定义较少。

美国学者Bennis认为,领导力是把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美国学者Chapman和O’neil认为,所谓领导力,就是我们影响别人的能力,尤其是要激励别人实现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目标;美国学者Kouzes和Posner的《领导力》一书(第3版)所讨论的主要是领导力而非领导,他们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作出卓越成就的能力;美国学者Maxwell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维库认为,领导力是关于如何成功领导的学问;我国著名软件企业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在接受《世界经理人文摘》记者采访时谈到,领导力不是指某个人单独的能力,而是为了公司使命、发展战略和整体目标往前迈步的一种团队能力。

综合上述概念,可以归纳出领导力的几个特征:(1)领导力与领导密切相关,领导力是领导过程中形成、发展并服务于领导过程的能力的总称;(2)领导力不同于领导,领导是指一个过程或一种行为,而领导力是指实现这个过程或胜任这种行为的能力;(3)领导力不仅仅是指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力逻辑上也包含被领导者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力是领导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被领导者的选择力和反作用力互动形成的合力;(4)领导力是最重要的组织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之一,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目标能否实现以及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透析领导力的定义和特征,可以认为,领导力是领导的派生概念,领导力的内涵是由领导的内涵决定的。

为此,本课题组直接从前述领导定义导出了领导力定义: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与领导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涉及领导过程、领导行为、领导能力等各个层面的活动和知识,领导力则聚焦在领导能力层面,主要研究领导者的能力和能力结构。

1.3领导力概念链领导力概念与领导过程、领导行为、领导能力、领导知识和领导情境等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领导力概念链,并诠释了领导力诸要素的关系:处于核心层(第一圈层)的是领导过程,领导过程是由具体的领导行为构成的,领导过程通常也代表着领导实践;第二圈层的领导行为、领导能力和领导知识都是领导过程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其中,领导能力是关键,领导能力决定着领导行为的质量与效果,领导行为是领导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领导知识又是领导能力的元素和基础;第三圈层的领导情境是指确保领导过程正常运行的环境因素的总和,是领导行为、领导能力和领导知识等要素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见图1)。

在领导力概念链的逻辑关系中,作为领导能力总称的领导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领导者一方面需要整合各种领导知识并通过领导实践使这些知识升华为领导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领导行为应用这些能力从而影响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领导力的特殊重要性预示着领导学研究将由领导行为研究范式转向领导力研究范式。

图1领导力概念链2.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综述领导力是决定领导者领导行为的内在力量,是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确保领导过程顺畅运行的动力。

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早期特质理论的核心是领导力问题而非领导问题。

美国领导学学者Stogdill曾于1948年和1974年两次对领导特质理论进行调查研究。

他在1974年得出的结论表明,领导者必须具备十个方面的能力或素质。

即成就、韧性、洞察力、主动性、自信心、责任感、协调能力、宽容、影响力和社交能力。

学者Northouse则在总结多种特质领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领导力的主要特性:才智、自信、决策力、正直和社交能力。

特质领导理论经过20世纪中期的进化,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魅力型领导理论。

魅力型领导理论的代表入物Horse认为,魅力型领导力主要包括支配欲、强烈的影响欲、自信心和强烈的道德价值观等。

除特质领导理论外,其他领导和领导力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领导力的构成。

英国领导学学者Adair认为领导者在履行职责时需要展现以下品质或特性:群体影响力、指挥行动、冷静、判断力、专注和责任心。

美国学者Rosen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八项要素,即前瞻性、信任、参与意识、求知精神、多样性、创造性、笃实精神和集体意识。

美国领导学学者Cashman从领导能力开发的角度讨论了领导力。

他认为,领导是由内向外的,领导不是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它源自个体内部的某个地方。

一个人可以通过七种路径实现由内至外的领导,这七种路径分别是目标控制、变化控制、人际控制、本质控制、平衡控制、行动控制和个人控制。

事实上,Cashman提出的七条路径也就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七种能力。

Hughes,Ginnett和Cuephy在《领导学》中进一步区分了基本领导技能和高级领导技能。

基本领导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经验中学习,沟通,倾听,果断,提供建设性反馈,对有效的压力管理的指导;构建技术方面的任职能力,与上级构建良好的关系,与同事构建良好的关系,设置目标,惩罚,召开会议。

高级领导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授权,调解冲突,谈判,解决问题,提高创造力,诊断个人、群体及组织层面的绩效问题,工作团队的塑造,排除团队塑造障碍,高层团队的塑造,(领导力)开发计划,可信度,辅导。

Chapman和0’neil在《发现,然后培育你的领导力》中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领导力形成模式,该模式包括六个要素,即充满理想色彩的使命感、果断而正确的决策、共享报酬、高效沟通、足够影响他人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

需要注意,领导力深深扎根于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被赋予力量的被领导者,领导者的力量来源于被领导者而不是他们的上级。

他们还给出了领导力公式,领导力是前五个要素的和与第六个要素的乘积(见图2)。

/充满理想色彩的使命感、I果断而正确的决策J领导力=∑.<共享报酬>×积极的态度《蹇蓍鎏磊他人的能力J、足够影响他人的能力7图2Chapman和O’neil的领导力形成模型事实上,每一个领导学学者都会在他们的论著中以某种形式或多或少地涉及领导者的能力或领导力问题,这是由领导力在领导学中的核心地位决定的。

譬如,Howell和Costley在《有效领导力》中论述的五种领导行为就是五种领导能力,即支持能力、指导能力、参与能力、奖惩能力和领导魅力。

对照上述领导力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领导学学者都认同领导力,并认为领导力是由各种领导能力或领导知识构成的,但他们对领导力构成要素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不同领导学学者选择不同的侧面(主要是从领导行为出发)来研究领导和领导力,二是因为他们采用简单的经验归纳方法,致使领导力研究结论或成果不够全面和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