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原文与译文对照版
山海经原文与译文

《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原文:⑴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音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音遇)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音生),食之善走。
丽(音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音假)疾。
译文:南方第一条山系之首是鹊山。
鹊山的首峰叫招摇山,它雄踞西海之滨,山上有很多桂树,盛产黄金、玉石。
有一种草,它的样子像韭菜但开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吃了就不会感到饥饿。
有一种树,它的样子像构树但有树上有黑色的纹理,会发出四射的华光,名叫迷榖,佩戴它的(枝条、花叶)就不会迷路。
有一种野兽,它的名字叫禺长着白色的耳朵,四肢伏地而行也能人立奔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疾步如飞。
丽水从这里发端,向西流注入海,水中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佩戴它就不会长寄生虫。
原文:⑵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音掩)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译文:(离开招摇山)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堂庭山,山上长着许多多棪木,有许多白猿,盛产水晶和黄金。
原文:⑶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音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译文:(离开堂庭山)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有座猨翼山,山中到处是怪兽,水中尽是怪鱼,盛产白玉,蝮蛇毒虫遍布其k ,还有许多怪蛇,和奇怪的树木,(山势险峻)无法攀登。
原文:⑷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音纽)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音毁)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译文:(离开猨翼山)向东三百七十里,有座杻阳山,山南多产赤金,山北多产白金。
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马,头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纹像老虎但尾巴是赤红的,发出的声音像人在歌唱,它的名字叫鹿蜀,披上它的皮毛(亦有可能是指佩挂鹿蜀的骨头牙齿)就能子孙满堂。
山海经全文翻译及配图(生僻字注音版)

山海经全文翻译及配图(生僻字注音版)山海经异兽是《山海经》记载的奇异怪兽75种。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异兽1】蠃鱼【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异兽2】穷奇【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异兽3】天狗【原文】阴山,有兽焉。
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异兽4】狰【原文】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所为甚怪。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
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异兽5】肥遗(鸟)【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
雄性的鹌鹑好斗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山海经全文翻译及配图(生僻字注音版)

山海经全文翻译及配图(生僻字注音版)山海经异兽是《山海经》记载的奇异怪兽75种。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异兽1】蠃鱼【原文】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异兽2】穷奇【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译文】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
【异兽3】天狗【原文】阴山,有兽焉。
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译文】阴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榴榴”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
【异兽4】狰【原文】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
所为甚怪。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
【译文】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
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
【异兽5】肥遗(鸟)【原文】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①,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②,可以杀虫。
【注释】①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条纹。
雄性的鹌鹑好斗②疠:癞病,即麻风。
【译文】英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山海经全文及白话版

山海经全文及白话版《山海经》全文上古之圣,至德渊存。
其舒华中,象明而开,妙自清明。
山林万物,青黄其躯,俾大禹初定世间。
诸侯之治,大者渊存。
文王自畧,历无不明。
谋智构陈,及其道义,得之于昊天。
抗兵阵营,以十围六,俾大地宽广。
巡狩无袼,集诸吉门,俾风流之业成。
时居九土,至于广济。
海岛其载,悬明而行,万众俱起。
以兵择地,咸远其境,及洋地山林丛积。
渊而藩界,定分四支,经其十山。
海外满目,无边其理,由彼内文。
苍天建邦,始举官势。
向魁夙夜,悬禹使命,至于九州。
及文王之师,正议其言,事出则安。
九土建邦,君之枝节。
同中而分,定度六合,整除暴政。
黄帝建社,定天下孙应社稷天地、四方小国、九州定治,其事乃成。
禹垂大功,海土以备。
渊而藩界,得其四海,一举任职。
周以其师,明墨于天,及诸微治,令行大道。
周敷膏泽,诫道人心。
定分五纪,俾大国平,神同显惠。
敬事山林,及地之神。
分以阴阳,的其四方,凡万物类。
取地之珍,变鬼神行,定九幽境,以道下土。
大宙支属,一而再得,以辉神殿。
至至圣未,麤特其盛,尧舜渊存。
分以六经,育人天帝,明哲于民。
《山海经》白话版上古之圣,至德渊存。
大禹历无不明,受天谋三智,及其道义,定世间抗兵阵营,以十围六,巡狩无袼,集诸吉门,使风流之业成。
时居九土,至于广济,海岛其载,悬明而行,及洋地山林丛积,苍天建邦,历无不明,悬禹使命,至于九州,由彼余文,益行其功,渊而藩界,定分四支,以兵择地,咸远其境,及九土建邦,君之枝节,同中而分,定度六和,以黄帝治伐,周也定治。
《山海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海经》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山海经》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
山海经全文白话文

山海经全文白话文作为中国创世史诗的《山海经》,全书约31000字,记载我国古代神话,动物,植物,宗教,医药等,不过里面到底有多少真的,又有多少假的呢?无人知晓,后世多方验证,还是证明基本百分之九十为真的。
山海经,内容涉及广泛,不仅包括自然,还有人文,记载了大概有100个领国,550座山,300条河流,以及领国的地理和物产等。
其中,特别著名的作品,《大鱼海棠》的创意源泉就是来源于此。
另外,山海经一直让人们疑惑多多,在古代,它被当作一本地理著作来看待,但是,任凭再学识渊博的人也是解释不清,里面的神话故事更是扑朔迷离,让后人摸不着头脑。
《山海经》全文及译文:【原文】: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
爰有黄金、【王千】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
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有死之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
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此草也,冬夏不死。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
有禺中之国。
有列襄之国。
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左虫右上而右下大】蛇,木食。
有盐长之国。
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大【白皋】爰过,黄帝所为。
有【上穴下契】窳,龙首,是食人。
《山海经》原文及注释(海经篇)

《山海经》原文及注释(海经篇)海经·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南山在其东南。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
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在羽民东。
其为小人颊赤肩。
尽十六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一曰在毕方东。
或曰讙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
生火出其口中。
一曰在讙朱东。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一曰其为树若彗。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一曰三毛国。
臷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一曰在臷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
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一曰在穿匈国东。
歧舌国在其东。
一曰在不死民东。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
在昆仑虚东。
羿持弓矢,凿齿持盾。
一曰戈。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一曰周饶国在三首东。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
一曰汤山。
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注释:段译作者:佚名第一段地之所载,六合之间①,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②,要之以太岁③。
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注解:①六合:古人以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为六合。
山海经原文和译文

山海经原文和译文山海经原文和译文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下面为大家带来山海经原文和译文,快来看看吧。
内容简介:《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
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
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
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
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
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经典古籍《山海经》书籍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原文:⑴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音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音遇)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音生),食之善走。
丽(音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音假)疾。
译文:南方第一条山系之首是鹊山。
鹊山的首峰叫招摇山,它雄踞西海之滨,山上有很多桂树,盛产黄金、玉石。
有一种草,它的样子像韭菜但开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吃了就不会感到饥饿。
有一种树,它的样子像构树但有树上有黑色的纹理,会发出四射的华光,名叫迷榖,佩戴它的(枝条、花叶)就不会迷路。
有一种野兽,它的名字叫禺长着白色的耳朵,四肢伏地而行也能人立奔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疾步如飞。
丽水从这里发端,向西流注入海,水中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佩戴它就不会长寄生虫。
原文:⑴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音掩)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译文:(离开招摇山)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堂庭山,山上长着许多多棪木,有许多白猿,盛产水晶和黄金。
原文:⑴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音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译文:(离开堂庭山)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有座猨翼山,山中到处是怪兽,水中尽是怪鱼,盛产白玉,蝮蛇毒虫遍布其k ,还有许多怪蛇,和奇怪的树木,(山势险峻)无法攀登。
原文:⑴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音纽)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音毁)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译文:(离开猨翼山)向东三百七十里,有座杻阳山,山南多产赤金,山北多产白金。
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马,头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纹像老虎但尾巴是赤红的,发出的声音像人在歌唱,它的名字叫鹿蜀,披上它的皮毛(亦有可能是指佩挂鹿蜀的骨头牙齿)就能子孙满堂。
怪水从这里发端,向东流入宪翼河。
水中有许多黑色的龟,形状像龟但头像鸟尾巴像蛇,它的名字叫旋龟,发出的声音像劈开木头,佩挂旋龟的壳就不会有耳聋的疾患,还可以用来治疗脚底(开裂的)老茧。
原文:⑴又东三百里,曰柢(音底)山,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音协)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音陆),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译文:(离开杻阳山)向东三百里,有座柢山,此地多水,但却没有草木。
有一种鱼,形状的像牛,却又要上岸居住,蛇一样的尾巴上还长有翅翼(或者蛇尾;还长有翅翼),它的羽毛长在肋下,它发出地声音像犁牛(的叫声),它的名字叫鯥(音陆),冬天蛰伏夏日复苏,吃了它就不容易生痈肿疾患。
原文:⑴又东四百里,曰亶爰(音胆园)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音毛),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音聘母),食者不妒。
译文:(离开柢山)向东四百里,有座亶爰山,这山里水很多,但却不长草木,山很陡峭人无法攀爬上去。
有一种兽,它的样子像狸,但长着像人头发一样的毛,它的名字叫类,雌雄同体,吃了它的肉就不会产生嫉妒之心。
原文:⑴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音博施),佩之不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音别伏),食之无卧。
译文:(离开亶爰山)向东三百里,有座基山,山南多产玉石,山北长着许多奇怪的树木。
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羊,却长着九条尾巴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面,它的名字叫猼訑,佩戴它(的皮、毛、角、齿)能使人心中不生恐惧。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鸡,却长着三个头、六只眼、六只足、三对(或只)翅膀,它的名字叫,吃了它就不想睡觉。
原文:⑴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音霍)。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音儒),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原书既如此),食之不疥。
(离开基山)向东三百里,有座青丘山,山南盛产玉石,山北则出产青雘。
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样狐狸但却长着九条尾巴,它的叫声像人的婴儿,会吃人,吃了它就不会遭到邪气的侵袭。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斑鸠,叫声就像人在责骂人,它的名字叫灌灌,佩戴它(的羽毛、骨头)就不会被迷惑。
英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注入即翼泽。
水中有种名叫赤鱬的鱼,它长着鱼的身体人的面目,它的声音像鸯鸳,吃了不会生疥疮。
原文:⑴又东三百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音村)于东海,多沙石。
汸(音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音育),其中多白玉。
译文:(离开青丘山)向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箕尾山,大山的尾部蹲崌于东海之岸,山上多沙石。
汸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汇入淯水,水中出产白玉。
原文:⑴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二千九百五十里。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音义),糈(音胥)用稌(音涂)米,一璧稻米,白菅(音尖)为席。
译文:从鹊山的第一峰招摇山,以至箕尾山。
行程二千九百五十里。
这里山神(图腾)的样子都是鸟的身体而龙的头。
祭祀礼仪是:将一块玉璋和一只牺牲(毛物)埋入地下(祭坛),祀神要用一块玉璧和稻米,用白菅草来制做的山神的坐席。
【南次三经】原文:⑴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南方第三路山系的第一座山,名叫天虞山,山下有很多水源,但无法攀登。
原文:⑴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音似),多象。
有鸟焉,其状如(音交)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泿(音银)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译文:(离开天虞山)向东五百里,有座祷过山,山上多产金玉,山下有许多犀牛、兕以及大象这类的巨兽。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长着白色的头、三只脚以及人一样的面目,它的名字叫瞿如,这也是它自己的叫声。
泿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注于海。
河中有一种虎蛟,它的样子像鱼却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叫声像鸳鸯,吃了不会得肿疾,还可以治痔疮。
原文:⑴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译文:(离开祷过山)向东五百里,有座丹穴山,山上多产金玉。
丹水从这里发端,向南流注入渤海。
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像鸡,身披五彩的花纹,名叫凤皇,凤冠之文代表:德,双翼之文代表:义,背部之文代表:礼,肩部之文代表:仁,胸腹之文代表:信。
这种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到它就天下安宁。
原文:⑴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
(音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译文:(离开丹穴山)再向东五百里,有座发爽山,此地没有草木,但水泽密布,有许多白猿。
水从这里发端,而向南流注于渤海。
原文:⑴又东四百里,至于旄(音毛)山之尾。
译文:(离开发爽山)再向东四百里,就到了旄山的尾端。
它的南面有个山谷,名叫育遗,谷中有许多怪鸟,南风(凯风)便源于此地。
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原文:⑴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译文:(离开旄山尾)再向东四百里,是非山的首峰,山上多产金玉,没有水,山下时常有蝮蛇出没。
原文:⑴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离开非山的首峰)再向东五百里,有座阳夹山,此地没有草木,但水源很多。
原文:⑴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译文:(离开夹阳山)再向东五百里,有座灌湘山,山上有很多木,但却没有草;有许多怪鸟,却没有走兽。
原文:⑴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音霍)。
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其中有(音团)鱼,其状如鲋(音付)而彘(音)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译文:(离开夹灌湘山)再向东五百里,有座鸡山,山上多产黄金,山下盛产朱砂。
黑水从这里发端,而向南流注入海。
河中其有一种鱼,它的样子像鲫鱼,却长着猪毛,它的叫声也像猪,见到它就会发生大旱灾。
原文:⑴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
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
有鸟焉,其状如枭(音萧),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音愚),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译文:(离开鸡山)再向东四百里,有座令丘山,此地没有草木,到处都是火焰。
令丘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做中谷,条风(东北风)便是源于此地。
有种鸟,它的样子像枭(猫头鹰),长着人的脸、四只眼、还长有耳朵,它的名字叫颙(音愚),这也是它的叫声,见到它则天下大旱。
原文:⑴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音霍)。
有木焉,其状如榖(音古)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音膏),可以血玉。
译文:(离开令丘山)再向东三百七十里,有座仑者山,山上多产金玉,山其下多产青雘。
有一种树,它的样子像构树但长着红色的纹理,树杆上流出的汁液就像是漆树的树脂,这种树脂的味道就像是甘美的饴糖,既可以充饥,还可以解劳释乏,它的名字叫做白,它的树脂还可以用来给玉石染色。
原文:⑴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槀(音高)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译文:(离开仑者山)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有座禺槀(音高)山,山中多许多怪兽,许多大蛇。
原文:⑴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
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
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
译文:(离开禺槀山)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有座南禺山,山上多产金玉,山下多水泽。
有一处洞穴,(春天)附近下的雨水都汇集流入其中,到了夏天水又向外流出,冬天时候这处洞穴则被封闭了起来。
佐水从这里发端,向东南方流注于海中,这里还有凤皇、鹓雏这些吉祥的鸟类。
原文:⑴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
其神皆龙身而人面。
其祠皆一白狗祈,糈(音胥)用稌(音涂)。
译文:从南次三经的起始点天虞山以至南禺山,总共记录了一十四座大山,合计六千五百三十里。
这里的人们祭祀着龙身人面的山神图腾。
祭祀方法统一为:用一条白狗活祭,并用精选的稻米供奉山神。
卷二【西山经】原文:⑴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
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音咸)羊,其脂可以已腊(音息)。
译文:西方第一路山系起于华山首峰,名叫钱来山。
山上多松树,山下出产洗石。
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羊但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名叫羬羊,它的脂肪可以用来治疗干裂的皮肤。
原文:⑴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
濩(音户)水出焉,北注于渭,其中多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