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气流分布

室内气流分布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 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2标准建议1.8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 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 ,夏季≯0.3m/s 。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3m/s ,夏季宜采用0.2-0.5m/s 。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E 用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15.0(8.7)(EDT ---=x m x t t ν (10-1)

式中 t x ,t m --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

v x --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v x <0.35m/s 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

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EDT 用于判断工作区任何一点是否有吹风感。

2.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Air Diffusion Perfomance Index ),定义为工作区内各点满足EDT 和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

对整个工作区的气流分布的评价用ADPI 来判断。

对已有房间,ADPI 可以通过实测各点的空气温度和风速来确定。

在气流分布设计时,可以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办法进行预测;或参考有关文献、手册提供的数值。

10.1.5 通风效率E v

通风效率E v (Ventilation efficiency)又称混合效率,定义为实际参与工作

区内稀释污染物的风量与总送入风量之比,即

V

CV V V V V V E -= Ev 也表示通风或空调系统排出污染物的能力,因此Ev 也称为排污效率。 ⑴当送入房间空气与污染物混合均匀,排风的污染物浓度等于工作区浓度时,E v =1。

⑵一般的混合通风的气流分布形式,E V <1。若清洁空气由下部直接送到工

作区时,工作区的污染物浓度可能小于排风的浓度,Ev>1。

E V 不仅与气流分布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与污染物分布有关。污染源位于排

风口处,Ev 增大。

以转移热量为目的的通风和空调系统,通风效率中浓度可以用温度来取代,并称之为温度效率E T ,或称为能量利用系数,表达式为

s

s e T t t t t E --= (10-2) 式中 t e 、t 、t s --分别为排风、工作区和送风的温度,℃。

10.1.6 空气龄

⑴空气质点的空气龄:简称空气龄(Age of air),是指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至到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

⑵局部平均空气龄:某一微小区域中各空气质点的空气龄的平均值。

空气龄的概念比较抽象,实际测量很困难,目前都是用测量示踪气体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局部平均空气龄。

由于测量方法不同,空气龄用示踪气体的浓度表达式也不同。

如用下降法(衰减法)测量,在房间内充以示踪气体,在A 点起始时的浓度为c(0),然后对房间进行送风(示踪气体的浓度为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A 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由此获得A 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c(r),于是A 点的平均空气龄(单位为s)为

)

0()(0c dr

c A ?∞=ττ (10-3) ⑶全室平均空气龄:全室各点的局部平均空气龄的平均值

?=V

dV V ττ1 (10-4) 式中V 为房间的容积。

如用示踪气体衰减法测量,根据排风口示踪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全室平均空气龄,即 ??∞

=00)()(dr c dr c e e A ττττ (10-5)

式中c e (τ)即为排风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⑷局部平均滞留时间(Residence time):房间内某微小区域内气体离开房间前在室内的滞留时间,用τr 表示,单位为s 。

⑸空气流出室外的时间

微小区域的空气流出室外的时间:某一微小区域平均滞留时间减去空气龄。 全室平均滞留时间:全室各点的局部平均滞留时间的平均值,用于r τ表示。 全室平均滞留时间等于全室平均空气龄的2倍,即

ττ2=r (10-6)

理论上空气在室内的最短的滞留时间为

N V

V n 1== τ (10-7)

式中 V 为房间体积,m 3;V 为送入房间的空气量,m 3/s ;N 为以秒计的换气次数,

1/s ;τn 又称为名义时间常数(Nominal time constant)。

空气从送风口进入室内后的流动过程中,不断掺混污染物,空气的清洁程度和新鲜程度将不断下降。

空气龄短,预示着到达该处的空气可能掺混的污染物少,排除污染物的能力愈强。显然,空气龄可用来评价空气流动状态的合理性。

10.1.7 换气效率

换气效率(Air exchange e ffciency)ηa 是评价换气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

它是气流分布的特性参数,与污染物无关。

其定义为:空气最短的滞留时间ηn 与实际全室平均滞留时间于r τ之,即

τ

τττη2n r n a == (10-8) 式中 τ--实际全室平均空气龄,s 。τn /2--最理想的平均空气龄。

从式(10-8)可以看到:换气效率也可定义为最理想的平均空气龄τn /2与全室平均空气龄τ之比。

τa 是基于空气龄的指标,它反映了空气流动状态合理性。最理想的气流分

布τa =1,一般的气流分布τa <l 。

1O.2 送风口和回风口

1.送风口的型式

⑴按安装位置分为

侧送风口、顶送风口(向下送)、地面风口(向上送)。

⑵按送出气流的流动状况分为

扩散型风口、轴向型风口和孔板送风口。

扩散型风口:具有较大的诱导室内空气的作用,送风温度衰减快,但射程较短;

轴向型风口:诱导室内气流的作用小,空气温度、速度的衰减慢,射程远;

孔板送风口:在孔板上满布小孔的送风口,速度分布均匀,衰减快。

⑶按形状分为

格栅、活动百叶窗、喷口、散流器、旋流式喷口和置换送风口。

①格栅送风口

叶片或空花图案的格栅,用于一般空调工程。

②活动百叶窗

如图10-1所示。通常装于侧墙上用作侧送风口。

双层百叶风口:有两层可调节角度的活动百叶,短叶片用于调节送风气流的扩散角,也可用于改变气流的方向;调节长叶片可以使送风气流贴附顶棚或下倾一定角度(当送热风时)。

单层百叶风口:只有一层可调节角度的活动百叶。

这两种风口也常用作回风口。

③喷口

如图10-2所示,有固定式喷口和可调角度喷口。用于远程送风,属于轴向型风口。射程(末端速度0.5m/s处)一般可达到10-30m,甚至更远。

通常在大空间(如体育馆、候机大厅)中用作侧送风口;送热风时可用作顶送风口。

如风口既送冷风又送热风,应选用可调角喷口。

调角喷口的喷嘴镶嵌在球形壳中,该球形壳(与喷嘴)在风口的外壳中可转动,最大转动角度30o。可人工调节,也可电动或气动调节。在送冷风时,风口水平或上倾;送热风时,风口下倾。

图10-1 活动百叶风口

(a)双层百叶风口 (b)单层百叶风口

图10-2 喷口

(a)固定式喷口 (b)可调角度喷口

④散流器

图10-3为三种比较典型的散流器。直接装于顶棚上,是顶送风口。

?平送流型的方形散流器

如图(a)所示,有多层同心的平行导向叶片,使空气流出后贴附于顶棚流动。

可以做成方形,也可做成矩形;可四面出风、三面出风、两面出风或一面出风。

平送流型的圆形散流器与方形散流器相类似。

平送流型散流器适宜用于送冷风。

?下送流型的圆形散流器

图(b)所示,又称为流线型散流器。

叶片间的竖向间距是可调的。增大叶片间的竖向间距,可以使气流边界与中心线的夹角减小。送风气流夹角一般为20o-30o,在散流器下方形成向下的气流。

?圆盘型散流器

如图(c)所示,射流以45o夹角喷出,流型介于平送与下送之间。

适宜于送冷、热风。

各类散流器的规格都按颈部尺寸A×B或直径D来标定。

图10-3 方形和圆形散流器

(a)平送流型方形散流器 (b)向下送流型的圆形散流器 (c)圆盘型散流器

⑤可调式条形散流器

如图10-4所示。条缝宽19mm,长度500-3000mm,据需要选用。

调节叶片的位置,可改变出风方向或关闭;可多组组合(2、3、4组)在一起使用,如图所示。

条形散流器用作顶送风口,也可用于侧送口。

图10-4 可调式条形散流器

(a)左出风 (b)下送风 (c)关闭 (d)多组左右出风 (e)多组右出风

⑥固定叶片条形散流器

如图10-5所示,颈宽50-150mm,长度500-3000mm。

根据叶片形状可有三种流型:直流式、单侧流和双侧流。

可以用于顶送、侧送和地板送风。

图10-5 固定叶片条形散流器

(a)直流式 (b)单侧流 (c)双侧流

⑦旋流式风口

如图10-6所示,有顶送式风口和地板送风的旋流式风口。

?顶送式风口

如图(a),风口中有起旋器,空气通过风口后成为旋转气流,并贴附于顶棚流动。

特点:诱导室内空气能力大、温度和风速衰减快。

适宜在送风温差大、层高低的空间中应用。

旋流式风口的起旋器位置可以上下调节,当起旋器下移时,可使气流变为吹出型。

?地板送风的旋流式风口

如图(b),工作原理与顶送形式相同。

图10-6 旋流式风口

1-起旋器 2-旋流叶片 3-集尘箱 4-出风格栅

⑧置换送风口

如图10-7所示。风口靠墙置于地上,风口的周边开有条缝,空气以很低的速度送出,诱导室内空气的能力很低,从而形成置换送风的流型。

送风口角度:靠墙上放置时,在180o范围内送风;置于墙角处,在90o范围内送风;置于厅中央,在360o范围内送风。图10-7所示为180o范围送风口。

图10-7 置换送风口图10-8 回风口

(a)格栅式回风口 (b)为可开式百叶回风口

1-铰链 2-过滤器挂钩

2.回风口

由于回风口的汇流流场对房间气流组织影响比较小,因此风口的形式比较简单。

上述活动百叶风口、固定叶片风口等都可以做回风口。也可用铝网或钢网做成回风口。图l0-8中示出了两种专用于回风的风口。

图(a)是格栅式风口,风口内用薄板隔成小方格,流通面积大,外形美观。

图(b)为可开式百叶回风口。

百叶风口可绕铰链转动,便于在风口内装卸过滤器。

适宜用作顶棚回风的风口,以减少灰尘进入回风顶棚。

还有一种固定百叶回风口,外形与可开式百叶风口相近,只是不能开启。

10.3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

1.影响气流分布的流动模式的因素

气流分布的流动模式取决于送风口和回风口位置、送风口形式等因素。其中送风口(位置、形式、规格、出口风速等)是气流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2.房间内空气流动模式的类型

(1)单向流:空气流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2)非单向流: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都在变化;

(3)两种流态混合存在的情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风口布置方式的气流分布模式。

10.3.1侧送风的气流分布

图l0-9给出了7种侧送风的气流分布模式。

1.上侧送,同侧下部回风

⑴气流分布

如图(a),送风气流贴附于顶棚,工作区处于回流区中。

⑵特点

?送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充分,工作区风速较低,温湿度比较均匀。

?适用于恒温恒湿的空调房间。

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或温度基本上等于工作区的浓度和温度,因此通

风效率E

V 和温度效率E

T

接近于1。但换气效率ηa较低,大约小于0.5。

2.上侧送风,对侧下部回风

⑴气流分布

如图(b),工作区在回流和涡流区中。

⑵特点:回风的污染物浓度低于工作区的浓度,E v<1。

3.上侧送风,同侧上部回风

⑴气流分布

如图(c),气流分布形式与图(a)相类似。

⑵特点:E

V

比图(a)要稍低一些,ηa=0.2-0.55。

4.双侧送,双侧下回

如图(d),相当于图(a)中气流分布的并列模式。

5.上部两侧送,上回

如图(e),相当于图(c)中气流分布的并列模式。

图(d)、(e)适用于房间宽度大,单侧送风射流达不到对侧墙时的场合。

6.中部侧送风、下部回风、上部排风

对于高大厂房可采用此种气流分布,如图(f)所示。

当送冷风时,射流向下弯曲。这种送风方式在工作区的气流分布模式基本上与(d)相类似。

上部区域温湿度不需控制,可进行部分排风;尤其是热车间,上部排风可以有效排除室内的余热。

7.水平单向流

如图(g),两侧都应设静压箱,使气流在房间的断面上均匀分布。

回风口附近E

V =1;在气流的上游侧E

V

>1;在靠近送风口处E

V

=∞。

换气效率Va=l。

这种气流分布模式多用于洁净空调。

图10-9 侧送风的室内气流分布

(a)上侧送,同侧下回 (b)上侧送,对侧下回 (c)上侧送,上回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模型[1] m s,送风温如图,房间左下角有一个空调,送风和回风方向如图所示。送风速度为1/ 度为25℃,壁面温度为30℃。 1.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①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的步骤在此处暂时省略,以后后机会再补上,这里直接读入网格文件hvac-room.msh。 ②读入网格后应检查网格及网格尺寸,通过Mesh下的Check和Scale进行实现,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2.求解模型的设定 ①启动FLUENT。启动设置如图,这里着重说说Double Precision(双精度)复选框,对于大多数情况,单精度求解器已能很好的满足精度要求,且计算量小,这里我们选择单精度。然而对于以下一些特定的问题,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有利。 [1] 李鹏飞,徐敏义,王飞飞.精通CFD工程仿真与案例实战:FLUENT GAMBIT ICEM CFD Tecplot[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12-317

a.几何特征包含某些极端的尺度(如非常长且窄的管道),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不能足够精确地表达各尺度方向的节点信息。 b.如果几何模型包含多个通过小直径管道相互连接的体,而某一个区域的压力特别大(因为用户只能设定一个总体的参考压力位置),此时,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能体现压差带来的流动。 c.对于某些高导热系数比或高宽纵比的网格,使用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会遇到收敛性不佳或精确度不足不足的问题,此时,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会有所帮助。 ②求解器设置。这里保持默认的求解参数,即基于压力的求解器定常求解。如图: 下面说一说Pressure-based和Density-based的区别:

a.Pressure-Based Solver是Fluent的优势,它是基于压力法的求解器,使用的是压力 修正算法,求解的控制方程是标量形式的,擅长求解不可压缩流动,对于可压流动 也可以求解;Fluent 6.3以前的版本求解器,只有Segregated Solver和Coupled Solver,其实也Pressure-Based Solver的两种处理方法; b.Density-Based Solver是Fluent 6.3新发展出来的,它是基于密度法的求解器,求解 的控制方程是矢量形式的,主要离散格式有Roe,AUSM+,该方法的初衷是让Fluent 具有比较好的求解可压缩流动能力,但目前格式没有添加任何限制器,因此还不太 完善;它只有Coupled的算法;对于低速问题,他们是使用Preconditioning方法来 处理,使之也能够计算低速问题。Density-Based Solver下肯定是没有SIMPLEC, PISO这些选项的,因为这些都是压力修正算法,不会在这种类型的求解器中出现 的;一般还是使用Pressure-Based Solver解决问题。 基于压力的求解器适用于求解不可压缩和中等程度的可压缩流体的流动问题。而基于密度的求解器最初用于高速可压缩流动问题的求解。虽然目前两种求解器都适用于各类流动问题的求解(从不可压缩流动到高度可压缩流动),但对于高速可压缩流动而言,使用基于密度的求解器通常能获得比基于压力的求解器更为精确的结果。 -湍流模型,Define/Models/Viscous。 ③流动模型设置。这里使用的是kε -模型,这种模型应用较多,计算量适中, a.这里我们使用的湍流模型是Standard kε 有较多数据积累和比较高的精度,对于曲率较大和压力梯度较强等复杂流动模拟效 果欠佳。一般工程计算都使用该模型,其收敛性和计算精度能满足一般的工程计算 要求,但模拟旋流和绕流时有缺陷。 b.壁面函数的选择,我们这里选择的是,标准壁面函数法。其应用较多,计算量小, 有较高的精度。适合高雷诺数流动,对低雷诺数流动问题,有压力梯度、高度蒸腾 和大的体积力、低雷诺数和高速三维流动问题不适合。

室内分布工程建设主要流程和相关 通信 工程要求

室内分布工程建设主要流程和相关要求 1. 室分主要流程 1.1 设计会审流程 室分设计方案对室分覆盖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分设计方案审核应遵循分公司工程部门牵头组织、由网优中心负责技术方案审核的原则开展,以下是会审参考流程: 流程活动说明 责任人处理时限

1.2监理相关流程 室内分布监理工作对于解决分公司室分工程人员紧缺、做好项目中隐蔽工程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此梳理了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以及主要材料工地接货验收、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等关键监理工作流程,供各分公司在开展室分监理工作时参照: 1.2.1 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

1.2.2 主要材料工地接货验收监理工作流程

1.2.3 隐蔽工程监理的操作流程 1.开工前,由监理单位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承 建单位确定隐蔽工程验收项目 《隐蔽工程项目清单》 2.由承建单位根据确定的隐蔽工程验收项目, 制定施工方案及应急技术措施,报由监理单位 审核、建设单位确认 《工程实施方案》 3.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应急措施进行审核,审 核合格后同承建单位进行施工,否则对方案重 新进行修正 《技术方案审核表》 4,承建单位应在工程隐蔽前24小时,以书面 形式通知监理单位安排现场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申请》 5.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应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的 施工规范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详细记录相关 的测试数据。对于部分关键项目,监理人员将 安排旁站施工。未经监理单位同意,承建单位 擅自进行隐蔽的,监理单位有权责令其进行整 改或返工,期间产生的费用将全部由承建单位 承担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整改通知单》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 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2标准建议1.8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 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 ,夏季≯0.3m/s 。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3m/s ,夏季宜采用0.2-0.5m/s 。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E 用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15.0(8.7)(EDT ---=x m x t t ν (10-1) 式中 t x ,t m --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 v x --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v x <0.35m/s 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小 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通信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住宅区A区 通信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住宅区a区位于济南市,该小区包含4栋住宅楼(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和1栋公寓楼。其中1、2、3、4号楼地上30层,地下2层;公寓楼地上28层,地下2层;以上楼宇地上均为住宅、地下为储藏室和车库,内建有电梯17部(7、8、9、10号楼各有3部电梯,运行区间:B2F~30F;公寓楼共有5部电梯,3部运行区间:B1F~28F、2部运行区间:B2F~28F),建筑面积125000平方米。 经测试,住宅区a区1号~10号楼楼层信号良好,可以正常通话;电梯及B1F、B2F储藏室、车库和公寓楼信号很弱,基本属盲区状态,通信企业用户无法正常通话,为进一步优化网络,提高通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吸收楼宇内部的话务量,同时 应通信企业公司的要求,本方案对住宅区a区1号~10号楼B1F及B2F储藏室、车库和公寓楼全楼进行信号覆盖。 1.1电磁环境 住宅区a区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导致电梯内信号较差,属盲区状态,通信企业用户无法正常通话,为改善其内部通信企业网络信号覆盖质量和强度,同时与周围形 成良好的网络环境,对该建筑内进行通信网络信号测试,分析内部的网络环境,确 定周围的基站分布,为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提供完善依据。 住宅区a区1号~10号楼楼层信号良好,信号强度约在-65~77dBm之间,主导频Ec/Io一般在-3~-5dB之间,可以正常通话;B1F、B2F储藏室、车库和公寓楼 内信号约在-99~-107dBm之间,有些区域为信号盲区,需增强信号强度。 电梯内为信号弱区,通话质量很差。

1.2覆盖方式与覆盖范围 1.2.1通信网络信号覆盖 根据现场勘测实际情况,以及楼层功能情况推算的话务分布情况,确定覆盖范 围为住宅区a区1号~10号楼B1F、B2F储藏室、车库和公寓楼全楼,覆盖面 积约为53400平方米。 覆盖方式如下: 1)信源采用通信网络光纤宽频直放站一拖二1套(近端机1台,远端机20W 2台)和宽频干线放大器(10W)8台;一拖一1套(近端机1台,远端机20W 1台)和宽频干线放大器(10W)6台,直接从住宅区a区豪宅上的新建基站2扇区耦合信号。 2)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平层采用室内全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 3)电梯井道内安装室内定向壁挂天线覆盖电梯。 4)所有的天线布放位置,均是以通信网络800MHz信号的传播模型为参考,并据此分布方式推出通信网络的馈入功率。 1.2.2WLAN信号覆盖 根据现场勘测实际情况以及楼层功能情况分析,住宅区a区主要为住宅、储藏 室和车库,故无需WLAN的覆盖。

室内气流分布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C (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标准建议1. 8m和0. 1m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C (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夏季〉0.3m/s。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 > 0. 3m/s,夏季宜采用0.2-0.5m/s 。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 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B有效吹风温度 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EDT (t x t m) 7.8( x 0.15) (10-1) 式中t x,t m--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C; v x--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C, V x V 0.35m/s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EDT用于判断工作区任何一点是否有吹风感。 2.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ADPI (Air Diffusion Perfomanee Index 区内 ),定义为工作各点满足EDT和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 对整个工作区的气流分布的评价用 ADPI来判断

室内分布施工难点、重点

室内分布施工难点、重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2.7.5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重点 1)无源器件安装(无源器件主要包括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等器件)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建议防水制作方法采用1332防水施工制作规范,即里面缠1层窄防水胶带,再缠3层防水胶泥,外面缠3层宽防水胶带,外面再缠2层窄防水胶带,两端用黑色扎带绑扎,扎带头余0.5cm.)。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 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详见标签规范) 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 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2)有源器件安装(有源器件主要是指干线放大器、光纤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远端单元等器件) 有源器件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位置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 信号分布系统有源设备(直放站、干放)应当具备简单网管功能,已建有室分系统网管的,验收时室分系统应接入室分网管;未建室分系统网管的,要检查干放预留网管接口。 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设备和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介绍进行,使用合理的工具,安装牢固平整,有源器件上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要求主机内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 有源器件的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有源器件应有良好接地,并应用16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 信源设备在室分基站的安装需要参照无线网基站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馈线、电源线、接地线等缆线布放,应当符合规范要求。 3)天线安装(无线网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通常的天线类型包括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壁挂天线(板状)、八木天线等) 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在符合设计方案规定的范围内。 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均要求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其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 对于室内定向板状天线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并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 室内天线尽量采用吊架固定方式,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 天线放置要平稳牢固,如果垂直放置,安放位置要合理,方便天线的连接。要做到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安装天线的过程中不能弄脏天花板或其它设施,室外天线接头防水(建议按照防水规范操作,即1332法)接头防水要平整、少皱、美观,安装完天线后要擦干净天线,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水平。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 以基站为信号源的GPS天线安装布放。GPS天线安装在铁塔南侧,或安放在机房顶,前方45°内没有遮挡。GPS天线馈线采用专用馈线,或用1/2馈线代替沿 铁塔爬梯侧布放,每隔一米固定做好固定。入室后安装无线网基站缆线规范进行布放。 和交流线、地线保持合理的间隔距离。和其他缆线无交叉、无飞线现象。 安装室外天线(如炮台上的射灯天线)时,施工人员应先到达作业高度,然后在其他施工人员的协助下将天线用绳索传送至安装位置,然后由高空作业区域人员将美化天线先进行固定后,再将绳索拆卸。施工人员应事先在平地将软馈线做头,不得在高空处做头。高空处作业人员只负责将软馈和硬馈接头进行对接 4)标签

气流组织实验指导书参考资料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 实验指导书 2008年3月 实验:室内气流组织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检查空气处理设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及空调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理解空调房间的舒适度的概念。 2.通过对空调房间的各项指标的测试,了解空调房间的送风、回风口的配置。 3.学会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红液温度计(0~150℃、±℃)、湿度计、QDF热球风速仪,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玻璃钢冷却塔。 三、实验内容 1.空气状态参数测定 当空调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后,在室内工作区里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一般不少于5个),所选的测定点应尽可能位于气流比较稳定而且空气混合比较均匀的断面上。测定点高度应离地面 1.5~2m,离外墙不少于0.5~1m,且须远离冷热源表面和不受阳光直射。再选取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中心作为固定测点。选定测定点后,将温度计安

装在测定点位置,经3~5分钟后,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记录。 测量湿度时,湿度计的安装方法和温度计相同,读数步骤也相同。 测定数据每隔0.5~1小时进行一次。 2.风量的测定 在稳定的空调房间内,我们可以通过对风口风速测定得到风量,进出风口的风速可直接用风速仪器测量,测量进出口风速时,风速仪要尽可能的靠近进出风口的中心位置,以减少误差。每隔0.5~1小时测量一次。 3.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 空气气流速度是指在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一般要求普通空调房间工作区的风速不超过0.5m/s,这项测定可以选定用于测定室内空气状态的测定点位置同时进行。 四、数据处理 1.湿度 室内工作区的湿度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湿度的算术平均值。 2.风速 室内工作区的风速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3.温度 室内温度的计算: 式中,

气流组织计算

气流组织的校核 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又称为空气分布),是指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经 过净化、热湿处理后的空气,由送风口送入空调区后,在与空调区内空气混合、置换并进行热湿交换的过程中,均匀地消除空调区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使空调区(通常指离地面高度为2m 以下的空间)内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度的要求。同时,还要由回风口抽走空调区内空气,将大部分回风返回到空气处理机组(AHU )、少部分排至室外。 影响空调区内空气分布的因素有: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送风射流的参数(例如,送风 风量、出口风速、送风温度)、回风口的位置、房间的几何形状以及热源在室内的位置等,其中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送风射流的参数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5.1 双层百叶风口的气流组织校核: 标间、套房、咖啡厅以及洽谈室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取上送侧回的双层百叶风口送 风。选取三层十二号老人活动室为 例,进行气流组织的校核计算。该房间其空调区域室温要求为26℃,房间长为A=5m ,宽为B=4.2m ,高为H=4.0m ,室内全热冷负荷Q=3229W 。 ①:根据空调区域的夏季冷负荷、热湿比和送风温差,绘制空气处理的h-d 图,计算夏 季空调的总送风量Ls (m 3/h )和换气次数n (1/h ): ) (2.16.3hS hN Q LS -= ----------------- (5-1) H B A L n s **= ---------------- (5-2) 式中: Q ——空调区的全热冷负荷,W ; h N 、h S ——室内空气和送风状态空气的比焓值,kJ/kg ; A ——沿射流方向的房间长度,m ; B ——房间宽度,m ; H ——房间高度,m 。 通过计算可得: Ls =1038 m 3/h n=13 1/h ②:根据总送风量和房间的建筑尺寸,确定百叶风口上网型号、个数,并进行布置。送 风口最好贴顶布置,以获得贴附射流。送冷风时,可采取水平送出;送热风时,可调节风口外层叶片的角度,向下送出。 ③:按照下式计算射流到达空调区域时的最大速度V x (m/s ),校核其是否满足要求: x Fs c b s k k mv Vx = ---------------- (5-3) 式中: Fs ——送风口的计算面积,㎡;

室内分布覆盖工程介绍物业谈判用

室内覆盖工程 项 目 简 介 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信阳分公司

室内覆盖工程简介 一、项目(室内覆盖)介绍: 1.为什么要建设室内覆盖系统? 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一般性的办公楼内,墙壁封闭,对于移动信号很难进入,而像住宅小区之类的地方由于移动客户较多,建筑物密集,移动客户掉话严重,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特别是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 总之,进行小区覆盖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 ◆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 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 ◆容量方面,室内移动客户(尤其是政府办公单位以及宾馆之类的楼宇) 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 道发生拥塞现象极易产生掉话,影响客户使用。

1.什么类型的楼宇要做覆盖系统 1)大楼位置离移动基站较远,或者大楼周围楼房较多,信号阻挡严重。 2)大楼地理位置重要、档次较高、移动用户较多。 3)大楼信号和手机语音质量较差且用户投诉多。 4)大楼高端用户多,尤其是移动用户较多。 5)新建大楼(政府单位性大楼,宾馆等住宿楼) 2.室内覆盖提供移动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1)GSM(2G)部分: 目前,国内大部分手机用户仍在使用(2G)的手机,2G信号在过去几 年对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但是2G(手机)信号 还不能满足国内很多人对于移动通信的需要,比如高速的手机数据下载,手机在线视频,手机智能控制等等,另外,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摆脱了2G 信号的时代,事实证明,发达国家运营3G网络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要远 远大于2G网络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按照我国的现状,目前我国3G网络运营较晚,国内主流移动通信方式 仍然以2G为主,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在建设小区覆盖的同时,将一 并实现小区2G信号的加强。 2)TD-SCDMA(3G)部分: 小区覆盖的目的就在于延伸3G网络,中国移动公司使用的是 TD-SCDMA信号制式(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国际通信标准),简言之:3G 信号强大的功能与高速的带宽是建立在牺牲信号穿透能力之上的,一般 小区建筑物内,2G的信号手机可以很容易接收到,但是对于3G信号就 没有那么容易,鉴于此,我们为了及早的抢占移动市场,并且为移动用 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信号质量),我们将在国内3G网络建设的大前 提下,免费为小区提供覆盖服务。 3.关于未做室内覆盖的结果? 对于不做信号覆盖的楼宇,楼宇内部的移动用户将会受到严重干扰,

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性分析

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与舒适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30T10:40:18.8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王雷谢恩 [导读]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别对采用百叶侧送侧回、喷口侧送侧回、散流器顶送下回、分层空调、置换通风方式的大空间建筑空调室内气流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4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别对采用百叶侧送侧回、喷口侧送侧回、散流器顶送下回、分层空调、置换通风方式的大空间建筑空调室内气流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根据ADPI指标对这几种送回风方式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结果表明,分层空调和置换通风是大空间建筑中较好的气流组织方式。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速度场;温度场;数值模拟 引言 常规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的设计是以送风射流为基础,通过反复迭代对温度和速度进行校核,最后找到合理的送回风方案和参数。空调房间的送风射流大多属于多股非等温受限湍流射流,而一般的设计方法是在单股等温湍流送风射流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射流受限、射流重合和非等温射流修正系数,这种方法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如排风口的尺寸和位置、热源的性质和位置等,因此必然有一定的误差,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很大的误差。若简单地将这种方法用于高大空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是不合适的。对于高大空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和实验结论,主要研究手段是将气流数值分析和模型相结合。由于气流数值分析涉及室内各种可能的内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因此能全面地反映室内的气流分布情况,从而便于确定最优的气流组织方案。 1大空间气流组织的研究意义 对于现代的工艺空调车间,不但要满足工艺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营造良好的室内人工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温度、风速、湿度,为生产提供条件,同时也要求提供合适的新风量,保证一定的洁净度和噪声标准,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各类工艺空调建筑内,空气调节是实现这些人工环境的最佳手段。在大空间空调中,经过处理的空气由送风口进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经过回风口排出。空气的进入与排出,必然引起室内空气的流动,而不同的空气流动状况有不同的空调效果,合理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等能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符合人们的舒适感觉。由此可见,大空间气流组织直接影响室内的空调效果,是关系到工作区的温湿度基数、精度及区域温差、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及洁净度和人们舒适感觉的重要因素,是空气调节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研究己口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2大空间建筑室内气流组织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2.1物理模型假设 机械通风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多属于非稳态湍流流动,直接模拟尚不现实。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处理。笔者作了以下假设:1)室内空气为低速不可压缩气体,且符合Boussinesq假设;2)室内空气流动为准稳态湍流流动;3)忽略能量方程中由于黏性作用引起的能量耗散。4)控制方程求解与罚函数的采用应用K-ε两方程模型模拟湍流,加上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组成控制方程组。方程组中空气密度ρ=1.1941kg/m3,黏度μ=1.81×10-5Pas,6个经验系数的取值如下:Cμ=0.09,C1=1.44,C2=1.92,σT=0.9~ 1.0,σK=1.0,σε=1.3。对流场控制方程用有限元法求解。为防止病态方程组出现,本文采用罚函数法。罚函数模型是压力速度模型的变形形式,把连续方程作为罚函数约束导入动量方程从而消去压力项,得到只有速度项的动量方程,即令p=-λp(v)(1)式中λp是罚参数。在求解其他变量之前,将压力从全部未知量中消去,这将减少求解未知量的数目。压力在其他变量求出后重新求得。 2.2各种送风方式下大空间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2.2.1下送风方式(置换通风)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置换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热源的大小和位置、送风温度以及障碍物的高度和位置等。由于长方体内热源模型的假设不能很好反映置换通风的流动特点,所以在此将内热源简化为一个处于房间底部正中间的面积为0.4m×0.4m的面热源,热源温度为40℃。为了模拟热源气流的上升,假设送风速度为0.3m/s,考虑冷气流的特点,假定地面温度为22℃,其余边界条件与前文相同。置换通风的送风温差一般为2~4℃,本文取4℃,则送风温度为22℃,送风速度为0.25m/s,送风口尺寸为1.0m×0.5m。尺寸为1.0m×0.5m的回风口布置在屋顶靠近置换装置的一侧,回风速度为0.35m/s。模拟显示z=0.1m断面上平均温度为22.66℃,平均速度为0.025m/s。 2.2.2边界条件的处理 室内温度设定为(26±2)℃,内墙的温度设定为26℃,外墙为26.5℃,屋顶为26℃。人体和设备的发热功率之和为600W。本文应用有限元的非统一网格,在人体和设备周围、外墙附近及风口附近对网格进行加密,在壁面附近采用壁面函数法。非线性方程组由FIDAP(流体力学有限元软件包)的求解器通过迭代求解。 2.3五种送回风方式室内气流分布特性评价 对舒适性空调来说,评价标准不外乎舒适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前者是对气流在工作区形成的温度场、速度场能否满足人员的卫生和舒适要求的评价,后者则考虑为消除工作区的余热,送风的耗冷量是否最低。对气流组织性能有多种评价指标,如温度不均匀系数kt,速度不均匀系数kv,符合给定条件测点比例数F,以及能量利用系数η等。 3送回风参数对地面附近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前面我们对子午胎车间在冬夏两季最不利情况下进行了气流组织模拟预测,并对其设计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原来的设计将使车间内冬季温度偏高,夏季温度偏低,不利于节能。这一章中我们将对夏季最不利工况进行研究,模拟预测子午胎车间在不同送风参数和回风口高度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对比分析找出最佳送风参数和回风口高度,力图得出同类大空间车间的设计规律。 4结论 从流场情况看,上送风的几种形式中,百叶侧送侧回、喷口侧送侧回、散流器顶送下回、分层空调有相似的气流流动规律,但分层空调较为节能;喷口送风工作区平均温度、速度均较低,垂直温差、不均匀系数均较小,能量利用系数较大;散流器顶送下回方式气流在整个空间的分布较均匀,可较好地减少内热源对周围环境的热影响(z=1.1m平面上最高温度值比其他方式小),但其平均速度较大,在风口下部的人有吹风感;百叶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公共部分 工程概况:见附件册具体标段 编制依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的招标文件。 四川移动公司ISO9000标准化验收规范 四川移动公司室内覆盖工程安装实施细则和验收规范 四川移动直放站工程安装实施和验收规范 中移网[2000]605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1997年10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通信定员》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T102-1997) 我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及施工经验 根据工程规模指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见附件册具体标段 4.1 项目组织结构 4.1.1项目经理部的设置计划

4.1.2施工人员的构成与分工:见附件册具体标段 4.1.3项目人员岗位职责 1、项目部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安排、劳力组织调配、工期安排、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协调、生产安全、材料筹供等工作,全面实施项目管理。督促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资料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安排好施工队的工作,随时调度平衡施工力量,保证工程进度。 2、市场谈楼人员:负责站点的选择;负责与移动的合同管理人员沟通合同签订方面的问题;负责移动与站点管理方的合作协议签订;负责施工中的协调等工作。 3、工程师:负责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设计变更配合和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处理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等工作。 4、施工队长:负责对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保障按图施工和施工进度;负责施工质量,对施工材料、工具等进行保管和分配。 5、物流主管:负责对施工的物料、工具供应和管理 6、质量检测员:根据移动公司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查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负责对材料(包括:馈线、器件等)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的检验;对施工机具、仪器仪表、工具等实施有效期、完好率的质量检(效)验。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能使用,此项检查时,邀请安全员配合。 7、安全员:根据国家安全施工的相关规范,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是否到位,以保障安全生产;作好各施工队的安全岗位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并做好记录,随时准备接受上级安全检查;检查督促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在高空作业,爬杆、搬运等工作中,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生产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施工原则,及时填写事故报告。 4.2 工程施工协调计划 见附件册具体标段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 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C (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标准建议1. 8m和0. 1m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C (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 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夏季〉0.3m/s。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 3m/s,夏季宜采用0.2-0.5m/s。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 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 B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 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EDT (t x t m) 7.8( x 0.15) (10-1) 式中t x,t k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C; v x--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C, V x V0.35m/s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EDT用于判断工作区任何一点是否有吹风感。 2.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Air Diffusion Perfomanee Index ),定义为工作区内各点满足EDT和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作者:————————————————————————————————日期:

模型[1] m s,送风温度为?如图,房间左下角有一个空调,送风和回风方向如图所示。送风速度为1/ 25℃,壁面温度为30℃。 1.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①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的步骤在此处暂时省略,以后后机会再补上,这里直接读入网格文件hvac-room.msh。 ②读入网格后应检查网格及网格尺寸,通过Mesh下的Check和Scale进行实现,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2.求解模型的设定 ①启动FLUENT。启动设置如图,这里着重说说DoublePrecision(双精度)复选框,对于大多数情况,单精度求解器已能很好的满足精度要求,且计算量小,这里我们选择单精度。然而对于以下一些特定的问题,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有利。 [1] 李鹏飞,徐敏义,王飞飞.精通CFD工程仿真与案例实战:FLUENT GAMBIT ICEM CFD Tecplot[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12-317

a.几何特征包含某些极端的尺度(如非常长且窄的管道),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不能 足够精确地表达各尺度方向的节点信息。 b.如果几何模型包含多个通过小直径管道相互连接的体,而某一个区域的压力特 别大(因为用户只能设定一个总体的参考压力位置),此时,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能体现压差带来的流动。 c.对于某些高导热系数比或高宽纵比的网格,使用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会遇到收敛 性不佳或精确度不足不足的问题,此时,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会有所帮助。 ②求解器设置。这里保持默认的求解参数,即基于压力的求解器定常求解。如图: 下面说一说Pressure-based和Density-based的区别:

气流组织分布及计算

第10章 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2标准建议1.8m 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 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 ,夏季≯0.3m/s 。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3m/s ,夏季宜采用0.2-0.5m/s 。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E 用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15.0(8.7)(EDT ---=x m x t t ν (10-1) 式中 t x ,t m --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 v x --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v x <0.35m/s 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 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EDT 用于判断工作区任何一点是否有吹风感。 2.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Air Diffusion Perfomance Index ),定义为工作区内各点满足EDT 和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 对整个工作区的气流分布的评价用ADPI 来判断。

办公室空间的气流组织解决方案

办公室空间的气流组织解决方案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办公人员越来越集中,办公设备负荷越来越大,所以大型办公室一般均配备了集中空调系统。这种办公室一般特点是空间面积大,人员和设备密度大,单位面积的冷负荷高。 由于自动化办公是近些年出现的特点,很少有人对其空调系统进行专项研究,尤其是室内气流组织方面。现在许多办公室都有如下问题: 1、夏季空调送风口下的人员抱怨空调太凉,有时必须加件秋装。 2、距离风口远的人员抱怨空调不够凉。 3、冬季办公室内区温度太高,而外区有比较冷。 上述问题1、2条明显是气流组织控制不好,造成室内温度场不均匀所致。第3条是系统设计未考虑到空调内外区独立控制所致。这里我们先来研究气流组织问题,首先看一下国内办公房间空调气流组织设计的现状。 第一、现在国内高度4m以下的下送风空调风口大量采用的是散流器,以铝合金的方形散流器居多,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 第二、设计人员在选择散流器时,基本上不进行气流组织计算,大多只是根据风口的送风量计算一下喉部尺寸。 第三、设计人员在布置散流器时,主要考虑与回风口的距离以减少气流短路,兼顾设备和送风管位置。很少考虑送风温差、送风高度、送风量及工作区域气流速度等因素。 从大量的应用实例调查来看,一般反映在散流器正下方水平1m~2m处有明显吹风感,说明目前国内常用的铝合金散流器不能达到的水平散流送风,而是向下的扩散送风。因此目前大部份的办公室室内气流组织如下图所示:

常规散流器送风的气流示意图 一般空调房间夏季设计工况为干球26℃,相对湿度60%,露点温度17.63℃。以国内常用的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为例,室内的湿负荷由风机盘管承担,因此风机盘管的出风温度会达到露点温度一下,即低于17.63℃,甚至会达到15℃。而风口的送风温度基本等于盘管出风温度,即便是有一定的风管温升(考虑摩擦损失和传热损失)也不会高于19℃。因此低于19℃的送风没有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吹到工作区域,就会使风口下方的人员感到气温太凉了。同时由于室内气流不均匀,引起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其他区域很容易产生局部温度过热。 针对上述情况,推荐采用贴敷射流的风口,这类风口的特点是在较大的风量变化范围内维持水平贴敷送风,而风口下方的空气被卷吸向上。 经过空调设备处理后的低温风被贴敷吊顶水平送出后,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再利用冷空气的沉降作用进入工作区域,形成的室内气流如下图: RA-N3送风气流示意图 选用这样的风口,可以降低工作区域气流速度,保证室内温度场分布均匀。同时由于风口下方气流被卷吸向上,因此风口下方人员没有吹风感。低速的气流和均匀的温度分布使得空间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 好的风口布置和选型,能够充分完成设计意图,降低噪音,节省能耗,提高舒适性。因此在进行风口选择时,不但要考虑送风量,同时还应考虑送风距离、送风温差、风口噪声、控制区域流速和风口的自平衡能力等。克兰茨在此方面有着多年的专业经验,善于解决各种条件下的气流组织方案,欢迎各方垂询。

室内分布系统及WLAN工程施工质量规范.doc

《室内分布系统及WLAN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一、概述: 为加强和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强化各合作单位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意识,杜绝各类违章、违规施工的现象,结合工程建设的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本规范,用以指导现场的施工,全面推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和勤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工程、 WLAN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文明要求。 三、质量规范要求: (一)分布系统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1、设备安装要求: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坏、掉漆的现象,无设备单元 的空位应装有盖板。 施工完成后,所有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 2、电缆连接要求: 外部电缆包括:射频线、传输线、信号线、电源线、地线、外部告警线等。 所有电缆走线应保持顺畅,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连到设备的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电缆捆扎在一起。 有源设备应有良好接地,并应用 16 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 连接。

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电缆连接要求整齐、美观,连线的两端的接头接触良好, 不得有松动现象,馈线连接处驻波比须小于。 馈线布放要求 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弱电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 井。 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的线槽布放,走线美观,并按规定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且不得于其他厂家的馈线及电线绑扎在一起。 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 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 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 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 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 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 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 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 ⑴按照设计文件的路由布放,要求走线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空中飞线等情况; ⑵、馈线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室内馈线连接头放置于水管井内的,做防水密封处理,室外馈线连接头必须做好防水密封(先用防水胶布缠三层、再用电工胶布缠三层)处理; 电梯井内馈线布放 ⑶、避免与强电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如不能避免采用套管等保护措施; 整齐,固定牢固。 ⑷、当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其弯曲曲率半径要求:一次弯曲的半径, 1/2 " 线径馈线≥电梯70井内㎜馈,线布7/8" 线径馈线≥ 120 ㎜;二次弯曲的半径, 馈线布放整齐、1/2 " 线径馈线≥ 210 ㎜, 7/8"放较杂线乱。径馈线≥ 360 ㎜;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美观。 馈线在风管上布放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 线径 较杂乱,未固定。 1/4 ”软馈30mm --- 1/2 ”软馈40mm --- 馈线的连接头已馈线的连接头未馈线在弱电井内 馈线进行套管保做防水处理。 做防水处理。走线。 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