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维记录
系统运维技术培训记录

四、培训签到表
序号
参培人员
职务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培训资料:
1)系统部署手册
2)系统使用手册
3)用户使用手册
4)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主讲人:记录人:
课时:2学时
时间:
考核与评价办法:
1.项目部对项目全体员工开展培训学习,培训中项目经理将随机抽查参培人员进行回答测试;
2.培训中,主讲人对参培人员进行现场模拟场景讲解,并在结束时对所讲内容进行现场提问或要求参培人员实际操作演示;
3.结束时,项目经理组织参培人员进行培训知识考核。
二、培训大纲(教学计划)
培训大纲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基本原理及功能
2.系统的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维护
3.常见故障的排除
4.技术发展动态
5.系统的用户操作
6.系统的简单维护
三、培训过程
培训过程及结果说明:
记录人:
评价意见:
主讲人:
主管领导评价意见:
系统运维技术培训记录
培训类型:
责任部门:
编制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一、培训实施计划
目的
对项目的管理人员及各项目责任单位的系统应用人员的操作使用培训
内容
对数据办理平台、虚假化平台的安装调试、配置、升级、使用系统的初始化和操作应用
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安排及要求(包括培训资料、主讲人、时间安排及考核等)
系统运维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6
检测事案
f)愿望寸重要介^中G数撼和软t亶探取加密存彳^,加根撼所承载数撼和 软t亶内重要程度望寸介^暹行分^和檄^管理。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符合
Fpg
Fpg
序虢
事案
内容
1
检测事案
a)鹰封资言孔系统相^^各槿^儒(包括借份和冗^^^)、幺泉路等指定 事F号内部F号或人员定期暹行雉^管理;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事案
d)愿制定安全事件幸艮告和回愿虞理程式,碓定事件G幸艮告流程,回鹰 和虑置G轮圉、程度,以及虑理方法等;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符合
5
检测事案
e)愿在安全事件幸艮告和回鹰虞理谩程中,分析和饕定事件羟生G原因, 收集瞪撼,言已^^理谩程,^^^^教育口,制定防止再次彝生内衲救 措施,谩程形成内所有禧和言已^均愿妥善保存;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事案
b)愿建立基於申幸艮、寄批和事人负责^^殳借安全管理制度,封^^系 统G各槿软硬t最殳^内^型、探瞒、樊放和领用等谩程暹行规轮化管 理;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事案
c)愿建立配套殳施、软硬t雉^方面内管理制度,封其雉^暹行有效G管理,包括明碓雉^人员G责任、涉外雉修和服矜G寄批、雉修谩 程G盛督控制等;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事案
b)愿建立区罔路安全管理制度,堂找罔路安全配置、日言志保存畤^、安全 策略、升级典打祷丁、口令更新遇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余吉果言已^
符合情况
日常运维记录表(标准版)

运维月度巡检记录单日常运维记录表(标准版)使用说明一、表格结构概述日常运维记录表(标准版)是一份旨在帮助运维团队系统、高效地记录日常巡检、检查、问题及解决情况的文档模板。
该表格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详细列出了各项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及备注信息,以便运维人员能够清晰、准确地记录并跟踪各项运维工作。
二、填写指南基本信息填写:项目名称:填写本次巡检或运维服务的具体项目名称。
客户名称:指明该项目的客户或服务对象。
负责人:填写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或联系人信息。
巡检日期:记录进行巡检或运维工作的具体日期。
巡检人:由执行巡检或运维工作的具体人员填写。
检查项目与内容:本表格详细列出了多个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数据库、Web服务器软件、文件同步及网站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检查项目下均设有多个检查内容,如应用服务器的CPU使用是否正常、内存使用是否正常等。
运维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逐项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与备注:对于每个检查内容,运维人员需在“检查结果”一栏中填写检查结果,通常使用“正常”或“异常”等词汇表示。
如发现异常情况,可在“备注”一栏中详细描述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及已采取的或建议的解决措施。
问题与解决情况:“解决问题”一栏用于记录巡检或运维过程中已发现并解决的问题,包括问题描述、解决过程及结果。
“待解决问题”一栏则用于记录尚未解决或需进一步跟进的问题,以便后续跟踪处理。
总结与签字:在“总结”部分,运维人员可对整个巡检或运维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概括性总结,包括主要发现、问题点及建议等。
“客户方负责人签字”和“服务方负责人签字”分别由客户方和服务方的负责人签署,以确认本次巡检或运维工作的完成情况及双方的责任。
三、使用注意事项填写表格时,请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系统或应用的稳定运行。
定期检查并更新表格内容,以便及时跟踪问题解决进展及新发现的问题。
系统运维记录

符合情況
符合
1.1.2.資產管理
序號
專案
內容
1
檢測專案
a)應編制並保存與資訊系統相關の資產清單,包括資產責任部門、重要程度和所處位置等內容;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2
檢測專案
b)應建立資產安全管理制度,規定資訊系統資產管理の責任人員或責任部門,並規範資產管理和使用の行為;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3
檢測專案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6
檢測專案
f)應保證所有與外部系統の連接均得到授權和批准;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7
檢測專案
g)應依據安全策略允許或者拒絕可攜式和移動式設備の網路接入;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8
檢測專案
h)應定期檢查違反規定撥號上網或其他違反網路安全策略の行為。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1.1.7.系統安全管理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6
檢測專案
f)應對重要介質中の數據和軟體採取加密存儲,並根據所承載數據和軟體の重要程度對介質進行分類和標識管理。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1.1.4.設備管理
序號
專案
內容
1
檢測專案
a)應對資訊系統相關の各種設備(包括備份和冗餘設備)、線路等指定專門の部門或人員定期進行維護管理;
結果記錄
f)應依據操作手冊對系統進行維護,詳細記錄操作日誌,包括重要の日常操作、運行維護記錄、參數の設置和修改等內容,嚴禁進行未經授權の操作;
結果記錄
符合情況
符合
资产租赁管理系统的年度软件运维工作记录

资产租赁管理系统的年度软件运维工作记录资产租赁管理系统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其正常、稳定地运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软件运维工作。
以下是资产租赁管理系统年度软件运维工作的记录。
一、硬件设备维护1.定期巡检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等硬件设备,检查其运行状况,防止硬件故障导致系统宕机或数据丢失。
2.定期清理服务器内部和附属设备,保证设备正常散热,避免因过热造成设备损坏。
二、系统稳定性维护1.定期备份数据,包括数据库、系统配置文件等,以防止数据丢失。
2.定期更新系统软件、驱动程序和安全补丁,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实施数据库优化操作,包括索引优化、数据库分区等,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三、性能监控与优化1.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定期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根据业务需求,对系统进行性能调优,包括优化查询语句、增加缓存等,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性能。
四、故障处理与维修1.定期进行系统演练和故障模拟,以了解系统的弱点和脆弱性,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建立故障响应机制和维修流程,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五、安全防护1.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扫描,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并及时修补。
2.设立安全策略和权限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漏。
六、用户培训与支持1.提供系统使用指南和操作手册,方便用户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
2.定期开展系统培训课程,提高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能力和效率。
3.设立用户支持服务,及时解答用户的问题和疑惑,保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系统。
综上所述,资产租赁管理系统的年度软件运维工作包括硬件设备维护、系统稳定性维护、性能监控与优化、故障处理与维修、安全防护以及用户培训与支持等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资产租赁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信息系统、保密运维维护记录

信息系统、保密运维维护记录1. 维护记录概览维护记录编号:[编号]维护记录日期:[日期]维护人员:[人员姓名]2. 维护内容2.1 系统运行情况在本次维护期间,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如下:- 系统正常运行,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 所有功能模块均可正常使用,未发现功能异常或故障。
2.2 安全漏洞扫描本次维护中进行了安全漏洞扫描,以下是扫描结果:- 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时间]- 扫描结束时间:[结束时间]- 扫描工具:[工具名称]扫描结果显示共发现了 [X] 个安全漏洞,其中 [Y] 个为高危漏洞,[Z] 个为中危漏洞。
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防护。
2.3 修复措施针对本次维护中发现的安全漏洞,我们采取了以下修复措施:- 针对高危漏洞,我们立即进行了修复。
修复措施包括 [详细描述修复措施]。
- 针对中危漏洞,我们已经采取了临时措施,并计划在 [计划修复时间] 内进行彻底修复。
2.4 系统更新本次维护中进行了系统更新,包括以下内容:- 更新了系统的核心组件和依赖库到最新版本,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修复了部分已知的功能缺陷和问题。
更新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系统成功完成了更新操作。
3. 维护记录总结本次维护工作顺利完成,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通过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更新也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下一次的维护计划预计在 [日期] 进行,将继续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更新。
附录。
系统运维记录范文

系统运维记录范文第一节日期:2024年1月1日事件描述:服务器出现了高负载警告,响应速度变慢。
处理过程:首先查看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发现CPU占用率较高。
通过top命令查看最消耗CPU的进程,并发现一个进程占用了大量的CPU资源。
使用kill命令终止该进程,并观察系统负载情况。
负载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器响应速度恢复正常。
结果:问题解决,服务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节日期:2024年1月5日事件描述:数据库连接超时,无法正常访问。
处理过程:首先查看数据库连接状态,发现有大量的连接处于等待状态。
通过增加数据库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并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减少连接的占用时间。
再次测试访问数据库,连接超时问题得到解决。
结果:问题解决,数据库连接正常,恢复正常访问。
第三节日期:2024年1月10日事件描述:网络中断,无法访问外部服务器。
处理过程:首先检查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发现与路由器的连接断开。
重新插拔网线后,网络连接正常。
然而,仍然无法访问外部服务器。
通过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发现可以ping通内部服务器但无法ping通外部服务器。
重新配置服务器的默认网关,问题解决。
结果:问题解决,网络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访问外部服务器。
第四节日期:2024年1月15日事件描述:文件系统使用率过高。
处理过程:通过df命令查看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发现有多个目录的使用率超过80%。
手动清理一些无用的文件,并迁移一些文件到其他存储设备上,空出更多的磁盘空间。
再次使用df命令查看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发现使用率得到有效降低。
结果:问题解决,文件系统使用率恢复正常。
第五节日期:2024年1月20日事件描述:服务器死机,无法响应任何请求。
处理过程:首先尝试通过远程桌面登录服务器,发现无法连接。
为解决问题,通过物理控制台重启服务器,服务器重新启动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查看服务器日志,发现有一条警告信息,显示服务器的内存使用率接近上限。
通过增加服务器的内存容量,问题得到解决。
运维重大维护记录报告

运维重大维护记录报告一、引言本次运维重大维护旨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避免影响正常业务运行,我们组织了一支由资深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全力以赴完成此次维护任务。
二、维护准备在维护前,我们仔细研究了系统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同时,我们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维护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维护计划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
首先,我们确定了维护的时间窗口,确保在最低用户活动期间进行维护。
然后,我们制定了具体的维护步骤和流程,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内容。
四、维护过程1.备份数据:在维护开始前,我们首先对系统的数据进行了全面备份,以防止任何意外情况的发生。
2.关闭服务:为了确保维护期间的数据安全性,我们关闭了系统的相关服务,并通知用户在维护期间无法访问。
3.系统检查:我们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并修复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4.性能优化:针对系统的性能瓶颈,我们进行了优化工作,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5.功能升级: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对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增加了新的功能和特性。
6.测试验证:在维护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测试验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上线发布: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我们重新上线了系统,并通知用户可以正常访问和使用。
五、维护总结本次运维重大维护顺利完成,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此次维护,我们解决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维护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六、致谢在此,我要对参与本次运维重大维护的团队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技术,使得本次维护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七、展望未来运维工作永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项目
d)应规定信息分类与标识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信息的使用、存储和传输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1.1.3.介质管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应建立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放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作出规定;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项目
d)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规程实现主要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5
检测项目
e)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1.1.5.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项目
b)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c)应安装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在安装系统补丁前,首先在测试环境中测试通过,并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后,方可实施系统补丁程序的安装;
结果记录符合情况符合2检测项目b)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c)应对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中的人员选择、打包、交付等情况进行控制,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项目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7
检测项目
g)应定期对运行日志和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 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存;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项目
b)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c)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1.1.6.网络安全管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应指定专人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项目
b)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结果记录
1.1.系统运维管理
1.1.1.环境管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项目
b)应指定部门负责机房安全,并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c)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作出规定;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项目
d)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规范办公环境人员行为,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人员离开座位应确保终端计算机退出登录状态和桌面上没有包含敏感信息的纸档文件等。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6
检测项目
f)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7
检测项目
g)应依据安全策略允许或者拒绝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的网络接入;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8
检测项目
h)应定期检查违反规定拨号上网或其他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行为。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1.1.7.系统安全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6
检测项目
f)应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存储,并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1.1.4.设备管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c)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项目
d)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5
检测项目
e)应实现设备的最小服务配置,并对配置文件进行定期离线备份;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4
检测项目
d)应建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对系统安全策略、安全配置、日志管理和日常操作流程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5
检测项目
e)应指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管理,划分系统管理员角色,明确各个角色的权限、责任和风险,权限设定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6
检测项目
f)应依据操作手册对系统进行维护,详细记录操作日志,包括重要的日常操作、运行维护记录、参数的设置和修改等内容,严禁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1.1.2.资产管理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检测项目
a)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项目
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符合情况
符合
2
检测项目
b)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3
检测项目
c)应建立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其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明确维护人员的责任、涉外维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的监督控制等;
d)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同;
结果记录
符合情况
符合
5
检测项目
e)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与本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