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POCT血糖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

POCT血糖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
9.5用怡采型采血针刺入已消毒过的指尖侧面,使血滴接触试纸顶端的黄色Y型加样区域.
9.6血样自动吸入试纸中,如试纸仍可见黄色区域。
9.7试纸吸入足量血样后,沙漏标记会在显示屏上闪烁,直至检测完成,屏幕显示测量结果。
9.8取出试纸,关闭血糖仪或血糖仪在取出试纸5秒后自动关闭。
10、测定结果的记录:
内容包括被测试者的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
11、参考范围:
非糖尿病成人空腹血糖范围 3.9~6.1 mmol/L
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水平小于7.8 mmol/L
临床可报告范围:0.6~33.3 ຫໍສະໝຸດ mol/L12、分析性能:
12.1线形范围:0.6~33.3 mmol/L
12.2 灵敏度:0.1 mmol/L
12.3准确性(方法比较):客观研究中得到的斜率在0.94到1.06之间。
卓越金锐血糖试纸采用最新的改进的葡萄糖脱氢酶技术(GDH-MUT),使用卓越金锐血糖试纸检测血糖不受麦芽糖和木糖的干扰。使用卓越金锐血糖试纸可避免192种药物和体内代谢产物对血糖结果的干扰.
因此,卓越血糖检测系统是一款非常适合在医院使用,检测住院患者血液葡萄糖水平的血糖监测系统。 同时,患者在家中使用卓越血糖检测系统同样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14.8 请勿使用含有EDTA的血样收集管,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使用罗氏卓越金锐血糖试纸检测血糖,将不再受到麦芽糖和木糖的干扰。
7.2每天进行患者标本血糖测定前,操作者应先用质控品进行测定。(频繁测试的,可在每周进行一次)
7.3当试纸批号改变,新的试纸包装打开,血糖仪更换电池,怀疑仪器损坏或试纸变质时,应重新进行质控品的测试。
7.4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操作者应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POCT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POCT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纳入医院POCT管理。

为加强我院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采用血糖仪进行的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制定规范血糖仪临床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规程(附后),并认真执行。

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2、血糖检测规程:3、质量控制规程: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5、废弃物处理规程:6、血糖仪的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等。

二、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对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1、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2、同一病区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3、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在±20%范围内,且所有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4、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5、操作简便,数值清晰易读,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6、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 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7、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 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与操作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与操作
➢ 新进院护士、进修护士岗前血糖仪培训与考核;实习生 岗前血糖仪培训
➢ 临床护士每3年进行重新培训与考核 ➢ 考核合格后,医务部资质备案。 ➢ 护士个人档案中,显示便携式血糖仪操作资质
本院血糖仪质控问题
请关注院网通
室间比对 知,勿错过
室内质控
护理院网 空表下载
每季度1次,仪器送至 检验科与大生化比对, 检验科出具质控结果 存档,幵反馈给科室。 科内保留最新一份比 对结果即可。
5
第四篇 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1. 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检测 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差 异。(实验室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值比POCT值准确 性更高;葡萄糖实际值血浆比全血高12%左右)
2. 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 是不同的
3. 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 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血糖值偏低,反之则偏高
血糖监测时间及血糖范围
• 空腹血糖(空腹8-10小时)
—反映人体基础状态血糖水平
• 餐前血糖
—便于患者调整食物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量
• 餐后2h血糖(从第一口饭算起)
—反映人体在糖负荷后血糖的水平
• 睡前血糖
—防止夜间低血糖
• 夜间3点左右血糖
—防止夜间低血糖和判断早晨空腹高血糖产生的原因
• 低血糖时
0.6-33.3
10-70%
30-55%
30-60%
0-70%
6-44
6-44
10-45
5-45
10-90%
10-90%
10-90%
10-93%
18个月
开启后3个月 18个月
开启6个月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P O C 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P O C 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包括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床房血气分析仪)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够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为此,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全国临床检验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226-2002)制定本制度。

各临床科室开展的POCT,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一、规定:1、开展POCT必须按照国家、地方及医院有关临床检验及特定规定要求进行。

2、从事POCT操作的人员应是同时满足下列三项条件的护士、医生、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医务人员:(1)具备卫生专业技术职称;(2)经专门的POCT 培训并考核合格;(3)由所在POCT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3、使用POCT方法必须和医院检验科的血糖检测方法学对比,被认可后方可使用。

另外,一个医院只能有一个POCT血糖的方法(即一个牌号一个型号的仪器,一种规格的试纸条等)。

(1)POCT仪器生产厂家每月携质控物到医院对每台仪器进行质控,质控结果记录留存检验科备查,并对失控的POCT仪器及时调换。

(2)病人结果的比对比对仪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仪比对周期:至少半年一次比对结果:高、中、低三个标本,比对通过。

作好比对记录。

(3)线性范围:L可报告范围:L,样品中GLU浓度超过L,则报告>L,并建议抽静脉血复查。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126 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 2008? 54 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 )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 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XXXX医院检验科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就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作如下规定:一、医院建立床边检验(POCT)管理小组,就医院内各科室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进行统一管理。

管理小组职责如下:a)全面指导及执行血糖测定项目的实施。

b)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试剂。

c)管理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

d)协调及监督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可。

e)负责督促便携式血糖仪测定结果与检验科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测定结果的定期比对。

f)监督一次性采血笔的安全、规范使用。

g)监督对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应采用的适当措施是否规范。

二、设备科在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的基础上选购合适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

要求如下:a)携式血糖检测仪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

b)携式血糖检测仪必须具备较高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操作简便,适合环境温度。

充分评估检测特异性、灵敏度、测定线性范围宽和检测影响因素少。

c)携式血糖检测仪供应商具备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室内质控服务。

d)测定结果与标准实验室测定结果符合性良好,其结果应在检验科自动生化仪测定结果±15%范围内。

e)医院内应尽量使用统一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同一科室内必须使用统一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

三、护理部负责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的培训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四、操作人员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五、检验科负责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质量控制监督工作:a)临床科室每月向检验科递交本科一月的质控数据和质控图。

b)检验科帮助统计处理各科质控数据,分析质控结果。

c)检验科定期向医务科反馈质控结果,帮助失控处理。

d)检验科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员为王小兰。

六、检验科定期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与生化分析仪作新鲜样本血糖检测结果比对试验,及将比对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护理部和医务科,淘汰不合格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POCT(Point-of-Care Testing)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1.引言POCT(Point-of-Care Testing)血糖检测仪为一种能够在患者的床边或近患者身边进行血糖监测的便携式仪器。

为了保证POCT血糖检测仪在临床使用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其使用。

2.负责人2.1指定专人负责POCT血糖检测仪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操作培训、日常维护等。

2.2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的医学和技术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POCT血糖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3.设备采购与验收3.1根据实际需求,负责人负责选择适合的POCT血糖检测仪,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购买。

3.2在接收POCT血糖检测仪后,需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外观检查、附件配备、功能检测等,确保设备符合规定要求。

4.操作培训4.1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包括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4.2培训内容应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样本采集技巧、结果解读等,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核,并颁发证书。

4.3全员培训周期不超过1年,持证上岗。

5.仪器操作规程5.1使用仪器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5.2操作人员应正确安装试纸片,校准仪器,设置所需测试项目和参数。

5.3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样本采集,避免污染和误差。

5.4操作人员要注意仪器的正确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5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保持仪器整洁。

6.质量控制6.1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POCT血糖检测仪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2使用标准质控品检测仪器准确度,比对仪器测试结果。

6.3记录质控结果,及时纠正测试误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7.仪器维护与保养7.1定期对POCT血糖检测仪进行维护,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7.2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池电量,进行更换和充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CT)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5.废弃物处理规程。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四)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

(三)准确性要求。

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四)精确度要求。

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糖较接近。

(二)由于末梢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交汇之处,既有静脉血成分,也有动脉血成分,因此其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是不同的。

(三)由于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

若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

(四)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而GDH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三种。

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

GOD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

GDH血糖仪无需氧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

FAD-GDH 和NAD-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QQ-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等糖类物质与葡萄糖。

(五)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干扰,如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均为常见干扰物。

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

(六)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糖仪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一、标本采集规程1、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动脉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

指导患者将穿刺侧手臂下垂5-10秒或甩手2-3次,护士从患者手腕向指尖部按摩2-3次。

2、戴手套,75%酒精消毒指尖﹙指尖至第一指节﹚2遍待干,选择手指两侧任一部位﹙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富部位,减轻疼痛﹚进行皮肤穿刺,手指往针刺方向稍加压力使之出血,弃去第一滴血,将血样轻触试纸顶部测试区,血样自动吸入,血糖仪开始倒计时,5秒后显示结果。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干棉签按压采血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二、血糖检测规程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

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清洁血糖仪。

检查质控品有效期。

进行质控品检测。

1、关机状态下将新试纸的接触条朝上,并轻轻插入血糖仪,直至试纸不动为止,血糖仪自动开启。

2、显现屏上显示的代码必须与试纸上的代码一致。

如果不一至,打开仪器右侧的按钮槽保护盖,按上下键更改代码。

3、约六秒后,显示屏会进入﹙提供血样﹚屏幕,即可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

4、结果出来后,用试纸推出键直接推出试纸,无需手动拔出,采血后废弃的物品,试纸条、消毒棉签放入弯盘丢至黄色垃圾桶,采血针放入利器盒,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三、质控规程一、质控的目的:定量分析血糖仪与血糖试纸之间测试性能,并判定操作者的测试技能。

二、质控的临床意义: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

血糖测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病患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因为它将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病患病情状况,为临床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治疗依据。

众所周知,血糖仪及相应试剂的性能以及操作者的测试技能已经成为关乎测试结果精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定期进行质控检测是确保测试结果精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质控的测定方法:应用血糖仪与相应配套的血糖试纸进行测试(电流法的电化学血糖仪)四、质控测试的实验原理:电化学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把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己内酯。

这个反应释放出一个电子,它可以与一个中间物作为电子受体,中间体六氰合铁(III)的氧化形态,形成该中间体的还原态,六氰化铁(II)。

试纸条采用双电极测量原理。

血糖仪在两个相同的电极之间加上一个电压,使得在温育期间形成的还原态中间体转换为氧化态,这个过程产生了小的电流,它被检测器读取。

血糖仪检测电流的变化,通过根据试纸显示的代码进行相应修正,把得到的信号转换成可显示的读数。

五、试剂要求:(模拟血糖液)的类型:请使用在有效期内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

若开瓶使用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完毕并将未使用完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弃置。

由于每一型号的血糖仪都有预设配套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进行质控测试,请勿将某一产品名称的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应用在另一个血糖仪和试纸产品上。

同时,注意通常适合生化仪的质控液不适合于血糖仪和试纸的质控检测。

(模拟血糖液)的应用:在使用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前,轻轻摇匀并弃掉第一滴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擦拭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的滴管头,以确保取样和测试结果的精准。

(模拟血糖液)的量:所需样本的体积为1μL(电化学血糖仪)。

六、操作流程:1. 操作环境:温度:6~44˚C(稳豪系列血糖仪);10~35˚C (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度:相对湿度低于90%2. 设施维护和环境要求2.1. 显示屏检查:确认显示屏的各个部分正常工作。

每次开机时,可检查缺省字符。

2.2. 清洁和消毒血糖仪:需要时可使用蘸有以下材料的软布清洁血糖仪表面:75%乙醇、中性的洗涤剂水溶液、新鲜配制的10%的家用漂白溶液。

2.3. 清洁时应避免任何液体流入仪器的试纸插口、光学测试区及数据线接口。

2.4. 防尘、避免摔撞,建议将血糖仪及配套物品存放在随机附赠的便携包内。

2.5. 血糖仪的储存条件为-30 ~ +70˚C,湿度<90%,一般室内条件下存储。

3. 操作程序电化学血糖仪:从试纸瓶中取出一片新的血糖试纸,并立即盖紧瓶盖。

将取出试纸按电极向上方向插入血糖仪试纸端口。

自动开机后确认屏幕上显示的试纸代码与试纸瓶上显示的代码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则需要将血糖仪的代码调节成试纸瓶上显示的代码。

当代码一致后,屏幕出现闪烁的滴血符号;轻轻摇匀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打开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瓶并弃置第一滴,擦拭滴管头,最后轻轻挤出一滴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使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液滴轻触试纸顶端,不要把质控液(模拟血糖液)滴加到试纸的顶端。

质控液(模拟血糖液)会自动吸入试纸中;试纸吸入足量质控液(模拟血糖液)后,血糖仪自动开始倒计时(5,4,3,2,1)后测试完成,然后直接显示质控测试结果。

取出试纸,自动关闭血糖仪。

七、质控测试结果的记录:统一的质控记录册记录并保存。

记录的内容包括:质控测试日期、时间、结果、科室、仪器、试纸等,并由科室签字确认;八、质控的参考范围: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的测试范围均印在相应的试纸瓶的标签上。

九、注意事项: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要求检验科在半小时内出结果﹚每6个月不少于1次,即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各开展一次与检验科血糖检测的检测结果比对。

2、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⑴、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⑵、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3、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

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4、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

5、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

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

6、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

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7、各病区必须建立专项记录本,记录比对,质控结果,人员培训等情况,并保存两年。

四、检测报告出具规程一、在出具患者血糖检测报告前,必须进行以下流程:1 操作者已经完成仪器使用的培训;2 操作者必须每年进行操作熟练度测试;3 血糖测试必须在同意进行血糖测试的场所内进行。

4、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

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5、所有记录必须保留至少2年。

二、注意事项:1 请勿使用过期的血糖试纸;2 请勿使用弯曲、潮湿、破碎、或其它已经受损的血糖试纸;3 请勿使用已用过的血糖试纸五、废弃物处理规程使用过的采血针与血糖试纸为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医疗卫生机构在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转移给处置单位时,必须签收,记录重量和转移时间。

每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转运处理前,应填报一次性医疗用品交接单,经签收后,分别交医疗卫生机构、转运单位、卫生、环保部门和处理单位留存。

使用过的采血针丢弃至锐器盒;血糖试纸、棉签丢入黄色垃圾桶,按感染垃圾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