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_冯东方

合集下载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_1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_1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04-23T09:08:34.18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3期作者:冯东东[导读] 高质量开展市政工程可改善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水平。

定边县市政设施服务中心摘要:市政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多数市政工程在施工阶段未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在施工噪音、施工用水、施工扬尘等作用下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和伤害。

所以现阶段需要了解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及环境保护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环境问题;保护措施高质量开展市政工程可改善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水平。

但市政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施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这样不仅会对城市的空气、水体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还会降低市政工程的建设效果。

所以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市政工程有效施工的同时保护环境,还需要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加大重视,根据存在的施工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1]。

一、市政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市政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存在一定差别,其特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①该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且呈现交错式施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②很多市政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旧工程进行拆迁,并在其基础上新建其他工程,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较多的施工障碍物。

③市政工程包括公共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在建设时必然会接触到周边居民与城市交通,容易对其产生影响[2]。

④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范围内展开建设,能够使用的施工面积较小,整体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地下复杂的管线分布。

⑤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且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要求。

⑥施工工期相对较短。

⑦对城市发展及人们出行有重要意义。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其整体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可影响因素较多,而同时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对城市发展又有重要作用,所以现阶段更需要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加强重视,做好市政工程施工控制工作,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论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论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论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部分城市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同时,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部分城市根本就没有计划和目标,城市环境管理只是一个排设,属于面子工程,对改善城市环境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

由于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的缺乏和不完善,从而导致城市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管理责任不明确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的部门和机关较多,不仅权责上具有交叉性和模糊性,而且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性,管理制度不合理,从而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环境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从而导致人人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象出现。

缺乏政府引导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分的尊崇财富,对于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热情。

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正确的引导公众参与到城市环境管理中来。

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缺乏对公众的积极引导,从而导致公众对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缺乏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即便投入再大的力度,城市环境管理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政府的投入不足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政府往往致力于经济建设工作,而对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投入的经费较少,这就导致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很难主动的进行开展,具有较强的被动性,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和执法不力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的,但部分人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往往为了实现个人经济利益而存在着知法犯法的现象。

同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也愈发凸显。

其中空气质量、噪音污染、水质污染、土地利用、生活垃圾等问题成为城市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

一、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是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的污染水平已经到达了严重的程度。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使用大量的煤炭、原油和天然气等等能源,以及大量的交通工具,这些东西都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

近年来,各地政府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限制车辆行驶、停工限产等等,相关的规定也不断的被制订出来。

但是,这些措施和规定的执行却时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实际执行时,总会出现被忽略、被规避、被打折扣的情况。

二、噪音污染城市化发展中的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工具、工业设备、建筑施工等方面。

噪音的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质量。

针对噪音污染,政府规定了强制执行的措施,如规定特定区域禁止施工、规定噪音有关的轻微刑事罚款等等。

没有人能够否认,各项措施已经对改善噪音污染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有很多城市存在噪音污染的问题。

三、水质污染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水质污染表现出一定地区的特征性。

比如说,一些地方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工业固废等等也都会严重影响水质的情况。

政府规定了相关的法规,提倡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

虽然这样的政策越来越受到普遍认可,但是城市中依旧存在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

四、土地利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城市化利用是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而在中国,土地的城市化利用不仅是要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满足农村的土地利用需求。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许多地方的土地被大量拆迁开发,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引起自然灾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扩大城市规划范围的方式,既保证了城市的发展,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五、生活垃圾城市化的进程中,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大。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转型城市的地方,回收和处理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垃圾的处理与运输出现了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健康。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处理、噪音污染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城市可以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防治,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低排放车辆,并进行严格的工业排污管理。

城市还应加强绿化,增加植物的吸附能力,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

城市水体污染也是一个严重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的水体污染源。

城市可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城市还可以制定严格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精细化农业管理等。

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难以满足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可以推广垃圾分类,并建立垃圾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再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量和焚烧排放物的危害。

城市噪音污染也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如加强交通管理,减少车辆噪音和交通拥堵;加强工地和工厂噪音监测和控制,严格执行噪音排放标准。

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整体规划和综合治理。

除了上述措施外,政府还应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监督和实施,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增强环境意识。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环境是每个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环境污染、垃圾处理困难、绿化覆盖率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许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城市环境管理亟需加强和改进。

在城市环境现状分析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包括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在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解析方面,我们需要探讨各种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如加强环境监测、推行低碳出行政策、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力度等。

通过阐述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问题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重大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愈发凸显。

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容市貌的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

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覆盖率提升、生态保护等问题成为当前城市环境管理亟待解决的难题。

如何有效管理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环境现状的分析和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解析,探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覆盖率提升、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展望。

【问题提出】1.3 研究意义城市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问题等愈发严重。

研究城市环境管理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城市环境现状和探讨主要的环境管理措施,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制定更科学的环保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我目前的环境是城市的,城市环境的现状对我来说并不是十分乐观。

空气质量差、水污染严重、噪音扰人、城市垃圾无序等问题使得城市环境变得日益恶化。

面对这些问题,城市环境管理措施势在必行,因此我将在这篇文章中探讨关于城市环境现状以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城市环境的现状。

在城市居民眼中,最为直观的城市环境问题就是空气质量。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汽车排放以及工厂废气等直接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有七成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增加。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各类污染物排放严重,呛人的雾霾成了城市居民的噩梦。

城市噪音也是一大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交通的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噪音污染日益严重。

车辆鸣笛、施工噪音、市中心商业娱乐场所等都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的人群,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聪等问题。

城市水质问题也备受关注。

由于工业排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城市水质的恶化变得不可忽视。

不仅是江河湖泊受到污染,城市地下水也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威胁。

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国有超过50%的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一些水质受损的地方的居民必须靠着购买桶装水来解决饮用水问题。

城市垃圾问题也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里的垃圾量也在与日俱增。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落后和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不足导致了城市垃圾处理的困难。

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问题,也亟待城市环境管理的重点解决。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各地政府和专家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城市环境管理的新模式。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首要任务。

政府需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立法、行政手段和经济激励等多种手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监管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

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渐渐凸显出来。

城市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空气质量、水质污染等各种城市环境问题愈发严重。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城市环境治理。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环境现状1.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城市垃圾的污染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一些地区的城市垃圾处理能力跟不上城市垃圾的产生速度,导致了城市环境中的垃圾问题。

垃圾分类管理不到位,大部分垃圾都被混着投放,导致了垃圾的处理成本较高,环境污染程度也更高。

2.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中关注的热点话题。

城市交通工具数量激增,尤其是机动车的增加,使得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3.城市水质污染问题城市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废水排放。

由于城市人口和产业的快速增长,废水排放量大幅增加,水源地受到了污染,导致供水困难。

同时,城市的雨水排放也会影响城市的水环境。

1.推动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是目前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

对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城市政府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指导和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引导居民依法分类投放垃圾,合理利用垃圾资源,从而减轻垃圾处理压力。

2.加强空气质量治理治理城市空气污染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引导城市居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空气质量治理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加强监测和预警,要加大惩治违法排污者个人、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力度。

面对水质污染问题,城市政府应积极投入管理与治理方案,加快建设城市管网和污泥处理设施,对于不合法排放水进行严格的监管,废水处理要按照标准进行净化,同时,加大公众教育宣传力度,让市民共同参与治理水质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要想改善城市环境,就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制度、空气质量治理,治理水质污染等方面实施综合的环境治理方案。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这就意味着需要有足够的城市来容纳大量的人口。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过程中建成了很多新城市,同时老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

然而,这个进程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增加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污染。

每年城市内的垃圾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不少城市垃圾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这些垃圾,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垃圾固废污染增多对城市空气、水源等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策:1、城市的垃圾分类制度。

中国已推行了全面垃圾分类制度,但在执行中却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居民不知道如何正确分类垃圾,还有部分居民故意混入垃圾。

正确的垃圾分类可以为垃圾压缩和分类回收创造便利,也可以减少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2、提高垃圾处理设施水平。

目前国内垃圾处理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进行设施技术升级和改造,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有能源和物料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填埋或焚烧处理。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用水量不断增加,水污染也随之加剧。

中国有些地区由于降水不足,加上长期的高强度人类活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也使水体环境受到严重损害。

同时由于城市不净化的污水排放,导致水质降低甚至使得部分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影响,影响了居民用水安全。

对策:1、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该逐步加强对水源,水体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发挥行政主导作用,严格监管污染源,提高水环境质量和水体自净能力。

2、大力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

水资源是一种有限资源,国家应该采取措施严格限制用水,倡导大众节约用水,大力开展水循环利用,普及水直饮技术,减少用水浪费。

同时完善与水资源关联的市场机制,将节水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6-3862(2001)04-0051-05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Present status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its management冯东方FENG Dong-Fang(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Policy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Economy,State 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Agent of China,Beijing100029)【摘 要】本文通过对城市水、大气、垃圾和噪声等污染情况的分析,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同时,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内容和特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环境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A bstract: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eviron mental pllution of water,air,s olid waste and noise,the articles ummarizes the general urban environemtntal quality situation and trend in China.At the mean time,it gives out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t also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area,and orient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nviron 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urban environemt,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urban enivron mental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中图分类号】X32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1999年,我国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改善的投资达823.2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为478.9亿元,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为344.3亿元。

但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城市环境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新近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规划中,制定了环境保护的目标: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力争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今后要努力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水平,切实控制城市污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污染。

1 我国的城市环境状况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环境恶化的趋势在总体上得到了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部分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但是,我国城市环境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城市水和大气污染可持续发展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垃圾处理水平低,噪声污染较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1 城市水环境状况我国城市污水排放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严重污染城市水体。

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401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4亿吨。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城市水环境污染和恶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措施得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

与工业废水排放情况不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1998年与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了85.5%;1999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城市污水处理的总体水平低,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20%左右,造成大量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未经安全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图1 全国工业废水排放变化趋势城市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城市地表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

城市水体普遍受到有机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 、BOD 、氨氮、悬浮物和石油类等。

1999年在141个城市河段中,63.8%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水体水质为Ⅳ—Ⅴ类;36.2%的城市河段污染程图2 全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变化趋势 度较低,水体水质Ⅰ—Ⅲ类。

在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典型水域中,80.8%的水体水质处于Ⅲ类以上水体,不能作为城市饮用水源。

由于水资源短缺,北方城市水污染较南方城市更为严重。

同时,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水质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塌陷及海水倒灌等问题在沿海和北方缺水城市十分突出。

1.2 城市大气环境状况近年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有逐步改善的趋势,城市的大气污染仍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这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和消费结构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尾气引起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之一。

1999年,全国共排放二氧化硫1857万吨,工业和生活排放分别占78.6%和21.4%;烟尘排放总量1159万吨,工业和生活排放分别占82.2%和17.8%。

1999年337个城市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普遍比较严重,空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33.1%;其中有137个城市的大气环境标准超过三级,占统计城市的40.5%。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三个方面:总悬浮颗粒物是城市主要污染物,全国60%以上的城市总悬浮可持续发展冯东方 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图3 城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状况变化趋势图4 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变化趋势 颗粒物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北方城市颗粒物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其次是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全国有28.4%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西南和华东、华中一些城市的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人口数量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普遍存在氮氧化物污染问题。

1.3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状况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环境问题的又一重要方面,有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近几年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8%的水平。

据全国668个城市的调查统计,1999年全国垃圾产生量达1.40亿吨,其中的63%经过无害化处理。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的主要特点是:收集方面主要以混合收集为主,绝大多数未实施垃圾分类和分选;处理上主要以填埋为主(占整个处理量的80%),其次是高温堆肥(占整个处理量的19%),只有约1%的生活垃圾是经焚烧处理的。

但是,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真正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垃圾处理量只占整个垃圾产生量的10%左右,垃圾处理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比较普遍。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2)垃圾处理设施技术水平落后;(3)垃圾处理和堆放过程中占用土地和二次污染问题比较突出;(4)垃圾分类和分选率低,对垃圾的有效处理不利。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是我国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城市噪声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在43.6—66.6分贝之间。

城市噪声污染投诉在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噪声的污染源按其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建筑工地噪声。

今后,通过完善制度和严格执法,城市噪声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防治。

2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探索,在防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

这种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八项”制度之一,对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环境保护实施综合决策的基础。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环境保护制度,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这一规定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它是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省长、市长、县长在任期内的环冯东方 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可持续发展境目标和任务,并作为对其进行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同时,省长、市长、县长等再以责任书的形式,把有关环境目标和任务分解到政府的各个部门,根据完成的情况给予奖惩。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和城市主管领导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实现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例如原大连市长薄熙来就是一位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市长,大连市因此也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大连市的这种情况,在其他一些地方和城市也不少,这与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985我国的城市环境保护已经由污染源治理和工业污染综合防治进入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阶段。

今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在城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法制、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制定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和调整城市的能源结构,发展集中供热,保护并节约水资源,加快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环境保护投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