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检验报告1

合集下载

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本部分根据中国菱镁行业协会标准《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CMMA/T 1-2015整理:1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要求1.1 外观质量白色或无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1.2 气味无明显觉察的异味。

1.3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化学成分项目要求一等品合格品硫酸镁(MgSO4)含量(灼烧后),w/% ≥97.0 93.0钠(Na),w/% ≤0.080 0.20钾(K),w/% ≤0.015 0.30氯化物(以Cl计),w/% ≤0.40 0.40硼酸(H3BO3),w/% ≤0.28 0.28水不溶物,w/% ≤0.50 0.702 硫酸镁主要指标分析方法2.1 外观质量在自然光下目测。

2.2 气味取大约100mL水,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0g硫酸镁搅拌至完全溶解,用一只手手持三角瓶,放在离鼻子约20cm的前方,用另一只手将瓶口的气体往鼻子方向煽动,若无明显觉察的异味,则将烧瓶内硫酸镁溶液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烧瓶,稍冷后按上面的方法嗅气味。

2.3 硫酸镁(MgSO4)含量(灼烧后)的测定2.3.1 容量法2.3.1.1 方法提要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三价铁、铝等离子,加入PH≈1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镁总量。

在试验溶液PH≈12.5的条件下,以钙示剂羧酸钠盐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

从钙镁总量中减去钙含量,从而计算出硫酸镁含量。

2.3.1.2 试剂1)氨水溶液:1+2;2)三乙醇胺溶液:1+3;3)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 20g NH4Cl(A.R.)溶于水,加入80ml 25%NH3·H2O (A.R.)溶液,再用水稀释至1L,摇匀;4)氢氧化钠溶液:50g/L;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0.05mol/L;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0.02mol/L;7)铬黑T指示剂;8)钙示剂羧酸钠盐指示剂。

硫酸镁实验报告

硫酸镁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硫酸镁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硫酸镁的制备方法;2. 探究硫酸镁的性质;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硫酸镁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易溶于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工业用途。

本实验采用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镁,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仪器:1. 烧杯2. 玻璃棒3. 烧瓶4. 滴定管5. 移液管6. 酸式滴定瓶7. pH计8. 恒温水浴锅9. 蒸发皿10. 烘箱实验药品:1. 氢氧化镁2. 硫酸3. 盐酸4. 氯化钡5. 氢氧化钠6. 氯化铵7. 氯化钾实验步骤:1. 称取5g氢氧化镁,加入100mL烧杯中;2. 加入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氢氧化镁完全溶解;3. 用移液管向烧杯中加入10mL硫酸,用玻璃棒搅拌至溶液呈中性;4. 将溶液转移至烧瓶中,用滴定管加入10mL盐酸,用玻璃棒搅拌;5. 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调整至中性;6. 将烧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60℃,持续加热1小时;7. 将烧瓶中的溶液过滤,得到硫酸镁溶液;8. 将硫酸镁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干燥;9. 将干燥后的硫酸镁转移至烘箱中,烘干至恒重;10. 将烘干后的硫酸镁进行称量,计算产率。

实验结果:1. 制备得到的硫酸镁产率为80%;2. 硫酸镁溶液的pH值为7.0;3. 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4.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5. 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铵反应生成白色沉淀;6. 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钾反应无明显现象。

实验分析:1. 本实验采用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镁,产率为80%,符合实验预期;2. 硫酸镁溶液的pH值为7.0,表明溶液呈中性;3. 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钡、氢氧化钠、氯化铵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表明硫酸镁具有沉淀反应;4. 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钾反应无明显现象,表明硫酸镁与氯化钾不发生反应。

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硫酸镁,产率为80%;2. 硫酸镁具有沉淀反应,可用于检验某些离子;3. 本实验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加深了对硫酸镁性质的理解。

硫酸镁实验报告

硫酸镁实验报告

硫酸镁实验报告硫酸镁实验报告引言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引言:硫酸镁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硫酸镁,探究其物化性质以及相关反应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目的:1. 合成硫酸镁,掌握合成方法和相关实验技巧。

2. 测定合成硫酸镁的产量,并进行纯度分析。

3. 研究硫酸镁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试剂和仪器,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 合成硫酸镁: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将硫酸与镁粉反应生成硫酸镁。

反应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以保证反应效果。

3. 产物处理:将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和洗涤,去除杂质。

然后进行干燥和称量,以确定产量。

4. 纯度分析: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质谱等,对合成硫酸镁的纯度进行检测和分析。

5. 结晶实验:通过调整溶剂和温度,控制硫酸镁的结晶过程,观察晶体形态和结构。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述,我们成功合成了硫酸镁,并得到了一定的产量。

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认了合成产物的纯度。

此外,通过结晶实验,观察到了硫酸镁晶体的形态和结构。

硫酸镁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在水溶液中,硫酸镁可以完全离解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具有一定的电导性。

此外,硫酸镁还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可用作干燥剂和防腐剂。

硫酸镁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如硫酸镁七水合物、硫酸镁二水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硫酸镁七水合物被广泛用于缓解便秘、治疗镁缺乏症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硫酸镁,并对其进行了纯度分析和结晶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纯度较高,结晶形态良好。

硫酸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它在医药、农业和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化学实验技术手册》. 化学出版社,2010年。

饲料公司饲料级硫酸镁测定

饲料公司饲料级硫酸镁测定

饲料公司饲料级硫酸镁测定
1原理
将硫酸镁溶解于盐酸中,以氨-氯化铵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为10左右,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为终点。

2试剂:
2.1 氨水:10%;
2.2 NH3-NH4Cl缓冲溶液:PH≈10;
2.3 铬黑T指示剂:将1.0g铬黑T与100g氯化钠混合,研细;
2.4 盐酸溶液:1+1;
2.5 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1mol/L。

3测定步骤:
称取0.2g(准确至0.0002),用水溶解,转移到100ml 容量瓶内,加水定容至刻线,摇匀。

取10ml样液于250ml 锥形瓶内,加50ml水、10ml氨水(1:1)、10ml氨-氯化铵
缓冲液(PH ≈10),加入适量铬黑T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为滴定终点。

同样条件做空白。

4结果分析: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镁(以Mg 计)含量按下式计算:
Mg%=
式中:C ——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
V ——移取试液消耗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V 0——空白消耗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m ——试样的质量,g ;
0.02431——与1.00mlEDTA 标准滴定溶液[C (EDTA )=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镁的质量,g 。

()1001001002431.00⨯⨯⨯-⨯m V V c。

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实验报告

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实验报告

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硫酸镁对小鼠的导泻作用,探究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硫酸镁溶液、实验器材等。

2. 实验方法,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硫酸镁溶液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小鼠的排便情况和体重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组小鼠在灌胃后很快出现排泄物增多的情况,排泄物呈现水样便,且排便频率明显增加。

对照组小鼠排便情况无明显变化。

实验组小鼠体重在灌胃后有所下降,而对照组小鼠体重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分析:
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导泻剂,其导泻作用主要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肠道分泌来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镁对小鼠的导泻作用明显,能够快速促进排便,并且导致排便物变为水样便。

这与硫酸镁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便秘和准备肠镜检查前清肠的作用相符合。

实验结论:
硫酸镁具有明显的导泻作用,能够促进排便,对于治疗便秘和准备肠镜检查前清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控制硫酸镁的剂量,避免给予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小鼠的情况,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验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硫酸镁导泻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上的更广泛应用,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希望这一实验结果能够为硫酸镁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硫酸镁研究报告

硫酸镁研究报告

硫酸镁研究报告硫酸镁研究报告硫酸镁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gSO4。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报告将介绍硫酸镁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理化学性质硫酸镁是一种无色、无臭、呈结晶状的固体。

它的密度为2.66 g/cm³,熔点为1124℃,沸点为2000℃。

硫酸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镁盐。

硫酸镁还可以与其他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如与铵离子形成六水合硫酸镁铵。

二、制备方法硫酸镁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从海水或盐湖中提取镁盐,再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硫酸镁。

具体步骤如下:1. 从海水或盐湖中提取镁盐。

2. 将镁盐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

3. 过滤、结晶、干燥,得到硫酸镁。

三、应用领域硫酸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1. 医药领域:硫酸镁可以用于治疗镁缺乏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

2. 农业领域:硫酸镁可以作为肥料使用,促进植物生长。

3. 工业领域:硫酸镁可以用于制造纸张、染料、陶瓷等产品。

4. 环保领域:硫酸镁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四、安全注意事项硫酸镁是一种有毒化学品,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避免吸入硫酸镁粉尘或蒸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在使用硫酸镁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3. 硫酸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4. 在处理硫酸镁废弃物时,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硫酸镁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关键词】妊高征硫酸镁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

由于其病情轻重不同,故对母婴的影响也各异。

本病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多年来,国内外虽然对于本病的防治都很重视,但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死亡和达到优生目的,对于本病的发病因素调查,防治子痫的发生以及对重症患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及时正确处理都是极为重要的。

1906年Horn首次用硫酸镁行椎管内注射治疗子痫,Fischer首次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而使子痫患者死亡率下降。

近50余年来,国内外的临床实践证明,硫酸镁是最好的解痉药物,在治疗重度先兆子痫及子痫时仍为首选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和预防子痫的发作。

因为镁离子可抑制中枢神经的活动,抑制运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肌肉联接处的传导,降低或解除肌肉收缩作用,同时对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使痉挛的外周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因而对子痫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用药途径和剂量:首次剂量为25%硫酸镁2.5~4g用25%葡萄糖液20ml 稀释后,5分钟内经静脉缓缓推注,或用硫酸镁5g加5%葡萄糖液100~200ml 于1~2小时内经静脉滴入,以后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24小时总量为30g,同时根据膝健反射,呼吸次数和尿量监测。

如呼吸少于16次/分,每小时尿量少于25~30ml 24小时少于600ml,应及时停药。

硫酸镁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前均有心率增快、吸次数增加、面红、出汗、发热感。

中毒早期四肢无力、膝腱反射消失、呼吸次数减慢、呼吸困难;晚期呼吸抑制。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停经七月余,发现双胎四月余,下腹不规律阵痛12小时,伴阴道少许流血,无阴道流水于白天在个体诊所就诊给予硫酸镁7.5克加5%GS500mI静滴完后再加硫酸镁5克加5%CS500ml静滴(具体时间不详)病情无好转于21:00在静滴硫酸镁中急诊入院。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

一例硫酸镁中毒的报告近日,我院收治了一例硫酸镁中毒患者,现将其病例报告于下,以供参考和研究。

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平时健康状况良好,无任何慢性疾病史。

据患者家属介绍,当天早上,患者误服了约100毫升的硫酸镁溶液。

一、中毒症状表现患者误服硫酸镁后不久,开始出现中毒症状。

首先出现的是呕吐和腹泻,伴随着腹痛和腹部胀气感。

随后,患者出现了大量的尿频和尿量增多,伴有尿液呈碱性和低比重的特点。

此外,患者还表现出明显的乏力和全身无力感,并出现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体格检查结果当患者到院时,体温正常,呼吸正常,心率正常。

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汗增多。

心肺听诊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触诊呈轻度压痛,并有肠鸣音增快。

三、辅助检查结果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了常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指标显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一般正常。

生化检查中,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代谢性碱中毒,碳酸氢盐切断点降低。

血钾、血钠、血钙、血镁等电解质指标正常范围。

尿常规结果显示尿液呈碱性和低比重。

四、处理及随访患者到院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

包括口服活性炭以减少药物吸收,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电解质平衡液纠正代谢性碱中毒,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的中毒症状在治疗后逐渐减轻,消失。

在住院观察期间,患者一直保持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五、讨论硫酸镁是一种常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预防、缓解便秘。

但在误服或过量使用情况下,可能导致中毒。

硫酸镁在体内吸收后可阻滞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从而引起腹泻。

此外,硫酸镁还可通过肾脏增加尿量,并使尿液呈碱性和低比重。

在严重中毒情况下,由于硫酸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嗜睡等。

针对硫酸镁中毒患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减少药物吸收,可以通过口服活性炭来吸附药物。

其次,需纠正代谢性碱中毒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六、总结硫酸镁中毒是一种可避免的医源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