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
2020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系列报告:云游戏产品用户体验研究

登录账号问题
排队时间过长问题 12
时延指标测试加入游戏操作响应时延和游戏在线启动时延两项指标。 实验室环境稳定:实验室5G:上行 > 4186KB,下行 > 41863KB 测试选取游戏:PC主机游戏为《吸血鬼》,手游为《荒野游戏》 预置条件:(1)硬件设备支持(2)软件正常安装(3)网络访问符合网络要求(4) 业务处于登录状态
7
• 咪咕快游、菜鸡游戏核心功能较完备,格来云游戏主机游戏功能较完备,能满足用户的基 本需求;
• 菜鸡亮点功能较多,能够带来超预期体验。
针对典型使用场景,结合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期望,对47项云游戏产品功能进行梳理分类,如下:
六大使用场景
功能属性
咪咕快游
菜鸡 格来云游戏 网易云游戏 天翼云游戏
游戏查找
6
体验指数综合评价产品的功能完备性、功能界面易用性和性能指标。云游戏产品中菜鸡 游戏、天翼云游戏的体验指数为三颗星,产品体验尚可。
云游戏产品体验指数概览
产品名称
菜鸡游戏
体验指数
天翼云游戏
咪咕快游
格来云游戏
网易云游戏
指数星级说明: • 五颗星表示产品竞争力优势明显,综合评分为90-100分,10分一档依次类推,两颗星为及格,评分60-69分,下同 • 产品功能完备性通过梳理业务核心场景下的功能,了解各产品的功能完备程度 • 功能界面易用性通过用户体验走查,定位产品的体验短板,评价产品核心功能可用性、易用性 • 性能通过实验室工具拨测,抓包分析产品核心功能的时延、功耗和稳定性情况
• 体验指数数据源:中国移动用户体验中心评测数据 14
仅菜鸡和天翼云游戏的手游在线启动等待时延达到最低标准。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游戏产业白皮书》显示,目前游戏的在线启动等待时延在 10s左右。目前云游戏产品在5G网络条件下,仅菜鸡和天翼云游戏的手游能够达到10s以 内,主机游戏在线启动的等待时延较长。
通信行业2020年中报综述:5G新基建带动行业发展,聚焦高景气赛道

万联证券证券研究报告|通信5G 新基建带动行业发展,聚焦高景气赛道强于大市(维持)——通信行业2020年中报综述日期:2020年09月14日行业核心观点:受到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通信行业在2020上半年整体表现有所走弱,但随着第二季度中5G 、IDC 等相关项目的建设逐步推进,行业整体业绩明显改善,上行拐点明显。
在整个行业逐步走出疫情的阴影之后,通信行业未来的走势将会伴随着5G 行业的逐渐成熟而持续走强,相关产业链中的优势企业如光通信领域的中际旭创、光迅科技与5G 主设备商领域的中兴通讯等公司将迎来良好的配置机会。
投资要点:⚫ 通信板块Q2反弹明显,5G 新基建产业带动行业快速复苏。
2020H1通信板块营收3317亿元(YoY+0.05%),2020Q2营收1827亿元(YoY+9.03%、QoQ+22.55%);除中兴及联通后,2020H1营收1341亿元(YoY-5.53%),2020Q2营收804亿元(YoY+9.63%、QoQ+49.56%)。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双重影响,整个通信行业第一季度营收下跌明显,但随着国内经济在第二季度的复苏,整体业绩有明显改善。
预计下半年在5G 的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之后,通信行业整体营收将有望突破新高。
⚫ 通信运营:板块2020H1营收1523亿元(YoY+3.37%),2020Q2营收776亿元(YoY+6.3%,QoQ+3.9%)。
今年是5G 建设的投资高峰期,上半年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完成超预期,资本开支上调。
未来5G 用户的规模化将推动创新业务的未来发展,运营商所提供的5G 相关新业务如云、大数据等有望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新驱动力。
⚫ 5G 主设备商:板块2020H1营收658亿元(YoY+0.25%);2020Q2营收377亿元(YoY+8.67%,QoQ+34.25%)。
2020H1 5G 主设备商板块内各公司营收均出现不同比重的下滑,但板块内部分公司仍能受益于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 建设的全面铺开迅速恢复,板块内的龙头企业依旧存在较大投资机会。
通信行业2020中报总结:Q25G建设高峰,未来重点关注下游

2020中报总结: Q2 5G建设高峰,未来重点关注下游通信行业一、交易层面:5G建设符合预期,市场热度有所回落;机构关注光通信、军工信息化等业绩超预期板块以及IDC等新基建板块二、财务层面:疫情后周期生存更加重要:上半年企业经营趋于保守,利率下行部分企业加大融资,现金流持续改善。
三、分板块情况:1、电信运营商: 5G投资加速行业竞合态势,底部企稳,未来有望依托创新业务带来新增量。
2、主设备商: Capex整体不变,估值体系难以持续提升,疫情后5G建设加速追赶,传输设备侧持续承压,运营商产业链条主设备商ROE持续回升。
3、光器件及光纤光缆:光纤格局持续恶化;光器件受益于5G 集中建设以及疫情带来数据中心流量爆发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规模起量利润空间释放,Q3注意5G建设放缓环比下滑风险。
4、基站天线、射频器件、PCB等: Q1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下滑,5G基站建设有望拉升行业下降走势,但是由于整体行业价格承压以及关键技术变化,无线射频侧未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5、物联网:行业分化格局初显,细分赛道深耕优势显现。
6、IDC&CDN:IDC行业多方入场,中短期竞争加强;CDN行业底部,新兴应用有望带来边际改善。
四、投资建议1、低估值、业绩确定性强的行业龙头仍然是市场关注重点,持续推荐TCL科技、金卡智能、中国联通、航天信息、东方国信等,受益标的包括中天科技、爱施德等。
2、长期相关标的及观点:1)国内公募REITs试点推进重点关注光环新网、沙钢股份(钢铁行业联合覆盖)等自有数据中心物业资产的估值提升。
2)受益于5G承载网建设,业绩稳健,估值提升:紫光股份(计算机行业联合覆盖)、烽火通信等;3)受益于流量拉动,持续稳健成长:亿联网络、光环新网、天孚通信、星网锐捷等;4)低估值,基本面持续同比或环比改善:航天信息(计算机行业联合覆盖)、海格通信(军工行业联合覆盖)、金卡智能(机械行业联合覆盖)、TCL科技(电子行业联合覆盖)等。
通信2020年三季报综述:机构持仓创新低,聚焦5G全新边际机遇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专题研究2020年11月03日通信2020年三季报综述:机构持仓创新低,聚焦5G 全新边际机遇我们通过梳理2020年三季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样本选择见正文:(1)三季度通信行业整体平稳向上,5G 全年建设目标已提前完成。
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停顿,和二季度强劲的反弹后,三季度进入平稳发展期。
全行业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上涨4%。
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我国已建成超60万站5G 基站,已提前完成全年建设目标,三季度通信行业整体增速较二季度略有放缓,但依旧保持向上态势,产业链围绕5G+云科技周期共振整体发展良好。
(2)风物长宜放眼量,把握高景气赛道,聚焦5G 生态下正在酝酿的新机遇。
全行业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净利润同比下滑6%。
剔除中兴通讯、中国联通后,20Q1全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净利润同比下滑4%,主要系一季度疫情影响。
三季度平稳增长,后续将展望5G 应用及共建共享。
虽然从整体上看,2020年前三季度通信行业的业绩增长速度较慢,但主要是受到了一季度疫情停工的影响,随着5G 全年建设目标的达成,后续有望在5G 应用端加速发掘,而在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正式成立后,黄金700Mhz 频段的建设有望加速推动,对我国整体5G 建设及覆盖都有非常深远影响,整个5G 生态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5G 正进入应用爆发前夜。
我们认为,在此时刻,应该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除了继续关注具有高景气的赛道,更应该聚焦于5G 带来的新边际,新空间,新机会。
(3)费用端持续优化,研发费用稳中有升。
从期间费用率看,经历了一季度由于疫情影响带来的费用上涨,二、三季度重回优化轨道,前三季度全行业费用率为11.8%。
与此同时,销售费用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上涨0.1个百分点,产业链优化仍在持续进行,疫情之下重视研发投入,积极备战5G 带来的行业新机遇。
(4)子行业中,运营商,光模块景气度稳步提升,卫星通信导航异军突起,PCB 韧性极强,射频器件有望随国产替代空间实现反转。
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0年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7⽉)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前⾔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络信息中⼼(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单位共同开展互联⽹⾏业发展状况调查,⾃1997年⾄今CNNIC已成功发布了33次全国互联⽹发展统计报告,本次报告是第34次报告。
当前互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民⽣活形态的关键⾏业,CNNIC的历次报告则见证了中国互联⽹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并且以严谨客观的数据,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各界掌握中国互联⽹络发展动态、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的重视,被国内外⼴泛引⽤。
⾃1998年以来,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形成了于每年1⽉和7⽉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
第34次统计报告延续了以往内容和风格,对我国⽹民规模、结构特征、接⼊⽅式和⽹络应⽤等情况进⾏了连续的调查研究。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作⼀如既往地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持。
各项调查⼯作得以顺利进⾏;在各互联⽹单位、调查⽀持⽹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配合下,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在此,谨对他们表⽰最衷⼼的感谢!同时也对接受第34次互联⽹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民朋友表⽰最诚挚的谢意!中国互联⽹络信息中⼼2020年7⽉报告摘要⼀、基础数据截⾄2020年6⽉,我国⽹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
互联⽹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截⾄2020年6⽉,我国⽹民中农村⼈⼝占⽐为28.2%,规模达1.78亿。
截⾄2020年6⽉,整体⽹民中⼩学及以下学历⼈群的占⽐为12.1%,相⽐2013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专及以上⼈群占⽐下降0.3个百分点。
⼿机上⽹的⽹民⽐例为83.4%,相⽐2013年底上升了2.4个百分点。
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民⽐例略有下降,分别为69.6%和43.7%。
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分析报告

经
期
管
理
体
育
游
戏
-0.9%
-4.6%
-10.8%
冒
险
闯
关
P2
P
车
票
服
务
| MAU<1000w
| 1000w≥MAU<5000w
电
影
票
务
科
技
资
讯
消
费
分
期
-1.2%
-4.2%
-2.2%
-10.3%
酒
店
服
务
汽
车
口
碑
社
区
-4.2%
-5.6%
-4.0%-4.6%
-4.9%
-13.2%
-10.7%
-14.9%
-16.4%
娱乐类
在线教
新闻资
育类
讯类
新闻资讯 +9.6%
搜索服务 +2.2%
注释:1. 各细分行业后所附数字为该行业2020年3月同比2019年3月的活跃设备增长率。2. 仅罗列部分APP,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UserTracker 多平台网民行为监测数据库(桌面及智能终端)。
9
细分行业疫与机: 柳暗花明
效率办公强势领头,提效/工具类细分行业迎来连续双增长机
273.3
201.2 213.6 208.9
+5.9次
+5.0次
260.6
226.5
29.5
160.7 159.9 161.5
31.5 30.2
33.6
38.6 37.2
24.3 23.9 24.3
2018年
2019年
2023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月狐数据

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自去年四季度陷入增长“停滞”之后,在今年一季度再度迎 来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从 2023 年 2 月开始突破 12 亿量级,至 3 月末,移动互联网 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 12.03 亿,较去年同期增加2904 万。
Page 7 of 69
今年一季度,移动网民人均手机安装 app 总量达 68 个,与去年四季度持平,同比增 加 2 个。
Page 8 of 69
过去一年移动网民人均 app 使用时长基本稳定在每天 5 小时以上的水平,今年一季度 人均 app 使用时长达 5.4 小时,环比增长 12 分钟, 3 of 69
目录
1. 移动互联网市场概览............................................................................................................. 5 1.1. 外部环境...................................................................................................................... 5 1.2. 流量大盘...................................................................................................................... 7 1.3. 行业发展.................................................................................................................... 10 1.4. 企业发展.................................................................................................................... 14
私域流量的搭建与运营探析——以李佳琦电商直播为例

·80·私域流量的搭建与运营探析——以李佳琦电商直播为例□ 冯美连【摘 要】中国网民规模几乎达到了顶峰,流量红利已经触及天花板。
各个平台、品牌获取流量的成本和难度都大幅度增加,因而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私域流量孕育而生,基于私域流量的电商直播得到井喷式的发展。
本文以李佳琦电商直播为例,探讨私域流量在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的背景下运营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私域流量;直播;精细化运营;微信;KOC【作者简介】冯美连,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艾媒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为8.5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为8.47亿人,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6%、7.5%,增速呈下降趋势。
[1]从这个报告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接近顶峰,所以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开始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各个行业还将继续进行激烈的流量争夺战。
另外,根据易观数据显示:从2014年Q1(第一季度)到2017年Q2(第二季度),天猫平台获客成本涨了62.5%;从2015年Q1(第一季度)到2017年Q2(第二季度),京东平台获客成本涨了164%,两者均突破了250元/人的大关。
[2]上述数据说明:整体的流量增长乏力,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
这也揭示出目前公域流量面临阶段性困境、私域流量持续爆发的原因。
关于私域流量的研究,受到新闻传播学、广告学等专业学者的普遍关注,研究路径和探索角度丰富多样。
有学者将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对比研究,如易艳刚的《“私域流量”的崛起?》提出公域流量代表的是流量思维,而私域流量体现的是用户思维的观点。
[3]梁湘认为,私域流量是从公域流量转移而来的,从流量所有权和获客成本界定了“私域流量”的概念。
[4]丁俊杰则通过追溯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的发源地发现,起初公域流量是廉价且高效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市场的竞争,公域流量的价格不断上升,且导流的效果日益触顶,而私域流量的兴起,正是为了解决企业在公域流量方面的痛点,私域流量从表面上看是免费的,但构建流量获取的通道却是极难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