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在隐伏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毕业范文,毕业专题,.doc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方法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方法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方法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地质矿产的勘察工作方面的需求量也随之越来越多。

将地球化学的方法运用到矿产探测中,为探矿工作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此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丰富了技术人员的勘查手段。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对地质矿产进行勘查的过程中,是需要在我国多个区域去进行勘查才能完成的,做好对祖国每片土地的勘查工作。

而地球化学方法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矿产勘查的压力有所缓解。

关键词:地球化学;地质矿产勘查;勘查工作;作用在耗费资源的总量日益增多,人口基数也逐步增大的国情下,我国自然资源也随之减少,部分地区也由于不恰当的开采,导致了可利用的矿产资源所剩无几,因此要对有效的勘查工作给予一定得重视。

目前我国的化学勘查工作处在一个并不成熟的时期,相信在这个困难的阶段,能够通过探矿人员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最终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

本人主要针对通过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来进行地质矿产勘查的具体应用来进行分析探讨。

一、地球化学方法对地质矿产勘查的有效应用1.应用地球化学法对寻找矿产的效率有所提高如今地球化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起来,这种化学方法对矿产的勘查的战略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我国资源已形成一个下滑的状态,在45种矿产资源中,已有20种被快速的消耗着,它的储备量早已达不到它的使用速度。

因此,国家在面对这种困难情况时,应找出能够快速提高矿产侦查和开采的速度,而地球化学的方法就是应对地质能够快速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经过多年实践的证明,它能够提高勘查的效率,对矿产工作的寻找也十分有利。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成果下,地球化学法已逐步成为了找寻隐伏矿床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经过专业人士不断地研发,发现了地球化学方法在找矿实验和效果上有着显著的成果{1}。

2.应用地球化学法找寻矿产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针对我国地质部门曾提出的区域化探全国这一项扫面计划,这一计划不仅是勘查工作的开端,也是加快地球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地球化学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地球表层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来揭示地球内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环境污染等信息的一门技术。

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地球化学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矿石、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可以确定矿床的类型、规模和储量等关键信息。

例如,通过对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分析,可以判断出金矿床的存在与否,并进一步评估其开采潜力。

此外,地球化学技术还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成因和演化过程,为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地球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同时,地球化学技术还可以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可以确定污染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此外,地球化学技术在水资源勘查和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而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的溶解物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判断水源的类型、水质的优劣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例如,通过对地下水中同位素的分析,可以判断水源的补给方式和水体的循环过程,为合理开发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地球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在勘查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方面,随着分析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地球化学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提供更可靠的勘查数据。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技术的进步,地球化学技术可以更好地揭示地球内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和环境演变规律,为勘查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总之,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地球化学勘查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勘查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120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地球化学勘查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李国旗(咸阳西北有色七一二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对于综合国力水平的提升而言,矿产资源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矿产勘查事业的发展。

而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采取化学勘查方法,随着近些年技术创新升级,逐渐开始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应用至矿产勘查工作中,取得了不错成效。

基于此,本文将首先这对矿产勘查工作中所应用的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予以简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矿产勘查;应用;技术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1-0120-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李国旗,男,生于1987年,汉族,陕西榆林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地球化学,金属矿产地球化学勘查。

矿产作为自然赠予人类的珍贵资源,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可替代,再加上国家工业化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矿产勘查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因为矿产资源消耗已超过开采速度,所以急需对矿产勘查于开采技术予以创新升级,寻求更便捷、更高效的矿产勘查方法。

其中,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作为矿产勘查的手段,同时随着近年来理论研究与实践技术的升级,越来越多新方法得以应用,所以在矿产勘查中既要重视新方法的运用,也要对方法进行合理优选,才能凸显出最佳找矿效果。

1 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1.1 地气法该方法指的是基于原来的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法,进一步针对气体中纳米状态物质展开观察与检测。

因为地球内部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会将许多附着在气泡表层的矿元素纳米、微米物质一起脱离地球表面,所以可依据气体元素表现去分析出所在区域的含矿水平[1]。

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地球化学实验是一种通过对地球中物质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能够为地质探测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

首先,地球化学实验可以用于分析岩石和地下水中的元素组成。

通过对岩石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岩石和地下水中的元素含量,从而推测出地下矿床的赋存状况和分布特征。

例如,通过地球化学实验,科学家可以分析出某一地区地下水中钠、镁、钾等元素的含量,推测出该地区存在含盐水层的可能性。

这样的信息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地球化学实验可以用于分析土壤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土壤是地质探测中的重要信息源之一,通过分析土壤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土壤类型、质地和地质特征。

同时,地球化学实验还可以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判断土地的肥力和适宜种植的作物。

这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地球化学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判定岩石的年代。

通过对岩石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测量,地质学家可以推算出该岩石形成的年代。

这对于地质探测中的地质构造分析和地貌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石油勘探中,通过分析岩石样品的年代,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成熟油源岩和潜在储层,从而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此外,地球化学实验还可以提供有关地下水的重要信息。

地下水是地质探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地球化学实验,可以分析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了解其成分和污染情况。

这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污染以及提供安全饮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岩石、土壤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为地质探测提供宝贵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推动地质学的发展和应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地球化学实验在地质探测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壳圈各介质中分布规律和地球化学作用的一门科学,它在矿床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地质样品中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的测定,可以揭示矿床成因、矿物资源富集规律以及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一、矿床成因研究地球化学能够通过测定地质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揭示矿床的成因机制。

例如,通过分析矿石中重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可以判断矿床是由热液沉淀还是岩浆作用形成。

另外,通过分析同位素比值,可以确定矿床形成的年代,从而进一步了解矿床的演化历史。

二、矿物资源勘查地球化学在矿床勘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可以辨别矿区、找寻矿体。

例如,在铜矿勘查中,通过测定地质样品中铜和与其赋存关系密切的元素(如银、金等)的含量,可以确定矿体的赋存状态以及找矿方向。

此外,地球化学还可以通过对地表土壤样品的分析,追踪矿床的地质异常,指导找矿工作。

三、矿石选冶过程控制地球化学在矿石选冶过程控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分析矿石中有害元素(如砷、锑、铅等)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可以评估矿石的品质,并制定相应的选矿工艺方案。

另外,地球化学还可以通过分析矿石中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物相组成等,为选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提高矿石选冶过程的效率。

四、矿床环境影响评价地球化学在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矿山周边环境的地质样品分析,可以评估矿山开发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例如,通过分析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可以评估矿山废水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另外,地球化学还可以通过对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估矿山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可以揭示矿床成因、矿物资源富集规律以及找矿方向。

此外,地球化学还可应用于矿石选冶过程控制和矿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资源勘探与开发中,地球化学的应用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指导,具有重要的前景。

本文将探讨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工具,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一、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地球化学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确定矿床位置、含量和品位,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主要通过采集样品,对其中的元素、同位素、矿物和岩石组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了解矿床的成因和规模。

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包括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矿床成因和演化研究、矿床评价和预测等。

其中,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大地化学勘查、物探化学勘查和探矿化学勘查。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地下矿产资源的信息,节省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率。

此外,地球化学在矿床成因和演化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矿床中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可以揭示矿床的成因和演化历史,为矿床预测和勘探提供线索。

地球化学还可以通过研究矿床中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等特征,判断矿床储量、品位和开发潜力,为矿床评价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总之,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提供准确、全面的矿产资源信息,为勘探和开发过程提供科学指导,降低勘探风险,提高资源开发效率。

二、地球化学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地球化学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石油与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其地下储藏规模和分布状况是不确定的,勘探风险较高。

地球化学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为储量评估和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地球化学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油气源岩研究、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和油气储层评价。

通过对油气源岩中的有机质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类型、成熟度和产油/产气潜力,为油气勘探提供目标区域。

基于对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对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对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摘要: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法是当前金属矿产最为主要的勘查方法之一,它已经在金属矿产的勘察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且显眼的作用。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进一步细致解析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过程之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对该方法所带来的地质效果进行阐述与深入分析,以期提供部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金属矿产前言找矿技术经过几个世纪的锤炼已经日趋成熟。

经过国内外多方技术人员实践证明,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地球化学勘查以成为快速、有效的找矿技术之一。

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并且随着一些基础理论学科取得了突破,高准确度、高灵敏度的分析测试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勘查找矿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运用,在地质找矿中不断发现了新生的成矿模式以及元素迁移机理,这些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从未被人们所认识。

这些现象有:超细纳米级状态的运动金属、地球气等。

经过国内外地质专家的不断潜心研究,大量寻找隐伏矿产的新途径以及新技术被运用,并且在找矿实践中证明了它们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

1 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概述1.1 构造叠加晕当前在矿床深部的盲矿预测过程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模型便是构造叠加晕模型,这个模型包含的相应成矿模式,往往能够指导深部隐伏矿体的找矿预测,能够根据特定类型的叠加晕特性构建矿床类型并进一步清晰化盲矿的找矿标志。

热液矿床易受构造影响,其成矿元素组合在垂向上也因构造影响造成不同程度富集变化,有关学者针对这种元素富集特性提出了构造叠加晕理论,这一理论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的构造叠加晕深部隐伏找矿方法。

构造叠加晕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内、外构造带成矿元素原生晕研究、垂向以及横向上成矿元素组合特征以及构造带样本的采样等,根据已知构造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推断深部隐伏矿体信息,大幅度提升预测的精准程度和正确率,可以大幅度降低勘察所需要的工作总量。

构造叠加晕这一种寻找盲矿的方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之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价值,尤其在提升预测盲矿的准确程度方面十分的具有实用性与高效性。

简述植物地球化学在找矿的应用

简述植物地球化学在找矿的应用

简述植物地球化学在找矿的应用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了,因此加强矿产资源的探测与开采在我国目前的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最用。

实际上,矿产勘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而我国目前甚至在国际社会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就是利用植物地球化学的方式进行找矿,在效果上确实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这一方法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共鸣,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发展。

1、当前植物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最早提出植物地球化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前苏联的C·M特卡利奇,他在1938年提出了将这一方法应用在找矿行业中,因为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地处于西伯利亚的植物中含有铁这类矿物的含量圈,可知在周围具有一个大型的矿床,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植物地球化学这一概念基本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扬,同时在世界上矿产的资源含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式进行找矿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一种方法之一,既在前苏联得到应用后,又迅速扩展到几个国家,如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也相继利用植物地球化学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测与研究,直到进入我国后,这一方式也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整个找矿的过程中都应用到了这一方式。

2、植物地球化学的特征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植物与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植物对矿产元素的吸收上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果某一地区具有大量的矿产资源,植物就会预先给出启示,因此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可循。

通常情况来讲,在每株植物中,都会含有一定克数的物质,集中表现在土立方以及根系中,通过对关键性部位的观察就能发现其与一般植物所具有的特殊性差异,因此对于地下的环境状况分析也是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矿床中主要被植物吸收因素为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元素的含量越来越度,但是植被又不能被完整的吸收,就会出现植物异常现象。

3、找矿中植物地球化学的具体应用3.1采样在运用植物地球化学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就是说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采样活动,但是不同季节中采样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春季是地质条件最好的季节,因为在春季中,树叶中会出现较多的粘稠浆液,但是相对的也会增加处理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在隐伏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毕业,毕业专题,
硕士: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在隐伏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及效果
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在隐伏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及效果陈杨;
【导师】宋慈安;
【基本信息】桂林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2013,硕士
【摘要】运用植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调查了云南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广西东部富贺钟地区钨锡锑金矿区和广西西北部大厂锡多金属矿区的自然景观条件、植物群落特征,查明了主要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在不同类型矿床的岩石、土壤和优势种属植物中的分布及迁移特征,确定了不同研究矿区的有效指示植物及指示元素;通过对不同类型金属矿床植物地球化学剖面的测量,逐一计算了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各种特征参数并绘制异常剖面图,研究了不同类型矿床的异常元素组合、综合异常宽度以及异常分带性等特征,进而探讨了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反映的下部掩埋矿体或隐伏盲矿体的埋藏位置和深度。

该项研究不仅对丰富发展不同植物种属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科学评价植物地球化学
找矿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进一步加强植物地球化学测量关键技术系统的规范与完善,推动了我国勘查植物地球化学投入生产性应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①矿化区岩石、土壤以及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尤其是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均大于背景区,且具有较高的衬度系数,说明岩石、土壤以及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物质继承性,即形成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能够反映岩石、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深部矿化信息。

②不同植物种属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各种元素的吸收聚集能力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植物生长在矿化作用引起的高浓度金属环境中,具有耐性机制,能够“被胁迫吸收”较多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这通过矿区植物中元素衬度系数反映出来;同时植物对某些元素特别是毒性元素具有“屏障效应”,能够拒绝过多的吸收这些元素或将这些元素富集于植物的根部或叶部,以维持植物自身的正常生长。

综合考虑植物的这两方面特性,确定衬度系数(KCD)和屏障系数(KPZ)作为选择有效指示植物及指示元素的准则和指标。

③对不同景观和矿床类型选择的指示植物和指示元素: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为凤尾蕨、小叶藤黄、芒萁和长叶实蕨(Cu、Ag、W、Pb、As等);富贺钟钨锡锑金矿区为杉木、杨梅树、马尾松、南烛、映山红和芒萁(W、Sn、Au和Cu、Pb、Zn、Cd、Ag、Bi、Mo、As等);大厂锡多金属矿区为乌桕树、马尾松、杉木和香樟树(Pb、W、Bi、Mo、Ag、As、Sb等)。

④凤尾蕨或芒萁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矿床类型的矿体上部或附近,均发育有良好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且异常特征元素清晰度好,强度高,多数具有较好的分带性。

⑤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能应用于不同比例尺或不同阶段的矿产勘查工作,利用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能区别不同矿床类型、预测掩埋
矿体的位置、推测隐伏盲矿体的埋藏深度,具有良好的找矿应用效果。

摘要4-5
Abstract 5
第一章绪论9-33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9-12
1.1.1 来源9
1.1.2 选题依据9-10
1.1.3 研究意义10-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2-21
1.2.1 国外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现状12-17
1.2.2 我国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现状17-20
1.2.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0-21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21-31
1.3.1 研究目的22
1.3.2 研究内容22-24
1.3.3 技术路线24
1.3.4 研究方法24-31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31-33
第二章研究矿区自然景观及其植物群落种属33-40
2.1 云南西双版纳南坡铜矿热带雨林砖红壤区33-35
2.2 广西东部富贺钟地区钨锡锑、金矿亚热带森林红壤区35-36
2.3 广西西北部丹池地区大厂锡多金属矿亚热带山地黄红壤区36-37
第三章研究矿区地质概况及母质岩石-土壤地球化学背景40-51
3.1 云南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40-42
3.1.1 区域地质背景40
3.1.2 矿区地质概况40
3.1.3 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40-42
3.2 广西东部富贺钟地区珊瑚钨锡锑矿区和望高金矿区42-47
3.2.1 区域地质背景42-43
3.2.2 矿区地质概况43-44
3.2.3 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44-47
3.3 广西西北部丹池地区大厂锡多金属矿区47-50
3.3.1 区域地质背景47
3.3.2 矿田地质概况47-48
3.3.3 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48-50
3.4 小结50-51
第四章研究矿区植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及找矿有效指示植物51-77
4.1 植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51-68
4.1.1 云南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51-58
4.1.2 广西富贺钟钨锡锑、金多金属矿区58-63
4.1.3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63-68
4.2 找矿有效指示植物及元素选择的原则和指标68-71
4.3 各研究矿区找矿有效指示植物及指示元素的选择71-75
第五章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77-90
5.1 不同研究矿区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77-86
5.1.1 云南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77-79
5.1.2 广西珊瑚钨锡锑矿区79-83
5.1.3 广西望高金矿区83-84
5.1.4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84-86
5.2 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意义及效果86-88
5.2.1 根据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的特征元素区别不同矿床类型86-87
5.2.2 根据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宽度和元素组合分带推断隐伏矿床的位置87
5.2.3 根据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预测隐伏矿床的埋藏深度87-88
5.2.4 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应用于不同比例尺找矿88
5.3 小结88-90
第六章结论90-95
6.1 主要结论90-93
6.2 创新点93-94
6.3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94-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