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指南共49页文档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建设指南》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建设指南》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信息安全问题不能忽略。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014年8月,八部委联合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要完善管理机制,“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
由于智慧城市复杂、开放、互联的特点,同时智慧城市区别于传统信息系统的服务方式、网络架构、数据资源等技术因素,加之受制于智慧城市主体建设的连带效应,导致了国内智慧城市在信息安全上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针对智慧城市面临的种种信息安全现状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去评价智慧城市的安全防护能力,如何识别智慧城市在从顶层设计到技术实现再到最终应用中的各类风险,如何准确把握智慧城市其信息安全趋势和动向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住建部于2013年1月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加上第二批和第三批名单,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河南省有11个市(或区)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出现了一些便民、利民的典型应用,但同时在建设中也暴露出了忽视信息安全、造成安全隐患问题2015年8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豫政办〔2015〕109号),在通知中,专门强调“加强全省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做好属地网络安全监管以及要害设施和资源、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和保护工作,推动同步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
创新互联网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动态防控处置机制和违法行为监测预警机制,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推进移动信息安全服务云平台、信息安全系统软件测试中心、信息安全产业基地等建设,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支撑体系。
”在此背景下,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设计和规划指南,是支撑智慧城市整体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方案1.引言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改善市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构建智能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
2.规划与架构2.1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1.1 发展目标与定位2.1.2 建设时间和阶段2.1.3 基础设施规划2.2 智慧城市架构2.2.1 基础网络架构2.2.2 数据中心建设2.2.3 云计算和大数据2.2.4 智能终端设备布置3.城市管理3.1 服务智能化3.1.1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3.1.2 公共信息化平台搭建3.1.3 数据共享与开放3.2 智慧交通管理3.2.1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3.2.2 出行大数据分析与优化3.2.3 共享交通系统建设3.3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3.3.1 智能环境监测与预警3.3.2 节能减排与资源回收利用3.3.3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4.公共安全4.1 智慧公安4.1.1 视频监控与安防系统4.1.2 智能警务指挥调度系统4.1.3 社会治安预警与应急响应4.2 智慧消防4.2.1 火灾监测与救援系统4.2.2 智能消防器材与装备4.2.3 消防安全培训与宣传4.3 智慧医疗急救4.3.1 医疗数据互联与分享4.3.2 远程医疗与智能医疗设备4.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5.城市服务与公共设施5.1 智慧旅游与文化5.1.1 智能导航与旅游服务平台5.1.2 数字文化展示与传播5.2 智慧教育与人才培养5.2.1 教育信息化与远程教育5.2.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业支持5.3 智慧社区与居民服务5.3.1 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5.3.2 便民服务与社区活动管理附件:1.详细的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图2.各个子系统的功能说明书3.数据共享协议法律名词及注释:1.智慧城市:指以信息化、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为目标,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构成的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城市形态。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作业指导书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作业指导书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 (2)1.1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2)1.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1.2.1 古代城市规划 (2)1.2.2 近现代城市规划 (2)1.3 城市规划的分类与内容 (3)1.3.1 总体规划 (3)1.3.2 详规 (3)1.3.3 控制性详细规划 (3)1.3.4 专项规划 (3)第二章智慧城市概述 (3)2.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点 (3)2.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2.3 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 (4)第三章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的关联 (5)3.1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的互动关系 (5)3.2 城市规划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5)3.3 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5)第四章城市规划编制与智慧城市建设 (6)4.1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 (6)4.2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规划编制的变革 (6)4.3 城市规划编制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 (7)第五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 (7)5.1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内容 (7)5.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关键技术 (8)5.3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 (8)第六章城市交通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 (9)6.1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任务 (9)6.2 智慧城市交通规划的创新策略 (9)6.3 城市交通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 (9)第七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智慧城市建设 (10)7.1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0)7.2 智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 (10)7.3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整合 (11)第八章城市公共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 (11)8.1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概述 (11)8.2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 (12)8.3 城市公共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互动 (12)第九章城市安全与智慧城市建设 (12)9.1 城市安全规划的基本内容 (12)9.2 智慧城市安全规划的关键技术 (13)9.3 城市安全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 (13)第十章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4)10.1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4)10.1.1 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4)10.1.2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4)10.2 国际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4)10.2.1 纽约市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5)10.2.2 东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15)10.3 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15)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1.1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是一种对城市空间和资源进行综合部署与合理安排的公共管理活动,旨在实现城市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第1章智慧城市概述 (3)1.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内涵 (3)1.2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3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4)第2章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与规划原则 (4)2.1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4)2.2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原则 (5)2.3 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划分与任务 (5)第3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6)3.1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6)3.1.1 光纤网络布局 (6)3.1.2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6)3.2 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6)3.2.1 感知层设施布局 (6)3.2.2 网络层设施建设 (6)3.3 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建设 (7)3.3.1 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7)3.3.2 大数据中心建设 (7)第4章智慧政务服务 (7)4.1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7)4.1.1 建设目标 (7)4.1.2 建设内容 (7)4.1.3 实施步骤 (7)4.2 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 (8)4.2.1 目标与原则 (8)4.2.2 建设内容 (8)4.2.3 实施步骤 (8)4.3 政务服务流程优化与重构 (8)4.3.1 优化目标 (8)4.3.2 优化内容 (8)4.3.3 实施步骤 (9)第5章智慧城市管理与决策 (9)5.1 城市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9)5.1.1 系统构建 (9)5.1.2 功能设计 (9)5.1.3 应用场景 (9)5.2 智慧应急管理与救援 (9)5.2.1 系统架构 (9)5.2.2 核心功能 (10)5.2.3 应用案例 (10)5.3 城市安全与网络安全 (10)5.3.2 网络安全管理 (10)第6章智慧交通 (10)6.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10)6.1.1 系统架构 (10)6.1.2 关键技术 (11)6.2 公共交通优化与调度 (11)6.2.1 公交线网优化 (11)6.2.2 公交车辆调度 (11)6.2.3 智能公交站台 (11)6.3 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技术 (11)6.3.1 无人驾驶技术 (11)6.3.2 车联网技术 (11)第7章智慧能源 (12)7.1 智能电网建设 (12)7.1.1 概述 (12)7.1.2 目标与任务 (12)7.1.3 建设内容 (12)7.2 分布式能源与储能技术 (12)7.2.1 概述 (12)7.2.2 目标与任务 (12)7.2.3 建设内容 (13)7.3 能源消费与节能管理 (13)7.3.1 概述 (13)7.3.2 目标与任务 (13)7.3.3 建设内容 (13)第8章智慧环保与生态 (13)8.1 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 (13)8.1.1 建立全方位环境监测体系 (13)8.1.2 污染源智能识别与防控 (13)8.1.3 智能化污染治理设施 (13)8.2 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 (14)8.2.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 (14)8.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14)8.2.3 资源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处理 (14)8.3 智慧园林与绿色建筑 (14)8.3.1 智慧园林建设 (14)8.3.2 绿色建筑推广与应用 (14)8.3.3 低碳交通与绿色出行 (14)第9章智慧社区与民生服务 (14)9.1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4)9.1.1 信息通信网络设施 (14)9.1.2 智能感知设施 (14)9.1.3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15)9.2 智能家居与生活服务 (15)9.2.1 智能家居系统 (15)9.2.2 社区O2O服务 (15)9.2.3 社区互助平台 (15)9.3 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15)9.3.1 社区治理体系 (15)9.3.2 公共服务优化 (15)9.3.3 社区参与与互动 (15)9.3.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5)第10章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 (16)10.1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6)10.2 组织管理与协调机制 (16)10.3 人才引进与培养 (16)10.4 投融资与商业模式创新 (16)第1章智慧城市概述1.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内涵智慧城市,即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集成运用,实现城市各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指南51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智慧城市建设指南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指南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指南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4)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1 背景描述 (4)1.1.2 项目目标 (5)1.2 项目可行性研究 (5)1.2.1 技术可行性 (5)1.2.2 经济可行性 (5)1.2.3 社会可行性 (5)1.2.4 政策可行性 (5)1.3 项目立项流程 (5)1.3.1 项目立项申请 (5)1.3.2 项目审批 (5)1.3.3 项目立项 (5)1.4 项目规划与设计 (6)1.4.1 项目规划 (6)1.4.2 技术方案设计 (6)1.4.3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6)1.4.4 项目风险管理 (6)1.4.5 项目投资预算 (6)第2章项目组织与管理架构 (6)2.1 项目组织结构 (6)2.1.1 项目决策层 (6)2.1.2 项目管理层 (6)2.1.3 技术支持层 (6)2.1.4 实施执行层 (6)2.2 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 (7)2.2.1 团队组建 (7)2.2.2 团队培训与激励 (7)2.2.3 团队沟通与协作 (7)2.3 项目利益相关方分析 (7)2.3.1 部门 (7)2.3.2 企业 (7)2.3.3 居民 (7)2.3.4 社会组织 (7)2.4 项目沟通与协作 (8)2.4.1 沟通渠道与方式 (8)2.4.2 沟通计划与管理 (8)2.4.3 协作机制 (8)2.4.4 冲突解决 (8)第3章项目招投标管理 (8)3.1 招标文件编制 (8)3.1.1 编制招标文件的依据与原则 (8)3.1.2 招标文件内容 (8)3.2 投标文件评审 (9)3.2.1 投标人资格评审 (9)3.2.2 投标文件符合性评审 (9)3.2.3 技术评审 (9)3.2.4 商务评审 (9)3.3 招投标过程管理 (9)3.3.1 招标公告发布 (9)3.3.2 投标保证金管理 (9)3.3.3 投标文件递交与接收 (9)3.3.4 开标与评标 (9)3.3.5 中标通知书发放 (9)3.4 合同签订与履行 (10)3.4.1 合同签订 (10)3.4.2 合同履行 (10)3.4.3 合同变更与解除 (10)3.4.4 合同纠纷处理 (10)第4章项目进度管理 (10)4.1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10)4.1.1 WBS制定原则 (10)4.1.2 WBS结构 (10)4.2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11)4.2.1 进度计划编制方法 (11)4.2.2 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11)4.3 项目进度控制 (11)4.3.1 进度控制方法 (11)4.3.2 进度控制措施 (11)4.4 项目变更与风险管理 (11)4.4.1 项目变更管理 (12)4.4.2 项目风险管理 (12)第5章项目成本管理 (12)5.1 成本估算与预算编制 (12)5.1.1 成本估算 (12)5.1.2 预算编制 (12)5.2 成本控制策略 (13)5.2.1 成本控制原则 (13)5.2.2 成本控制措施 (13)5.3 成本分析与优化 (13)5.3.1 成本分析 (13)5.3.2 成本优化 (13)5.4 项目资金管理 (13)5.4.1 资金计划 (13)5.4.2 资金监控 (13)5.4.4 资金筹措 (14)第6章项目质量管理 (14)6.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4)6.1.1 质量管理原则 (14)6.1.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4)6.1.3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14)6.2 质量计划与实施 (14)6.2.1 质量计划编制 (14)6.2.2 质量计划实施 (14)6.2.3 质量计划监控 (14)6.3 质量控制与改进 (14)6.3.1 质量控制方法 (15)6.3.2 质量问题识别与分析 (15)6.3.3 质量改进 (15)6.4 项目验收与评价 (15)6.4.1 验收标准与方法 (15)6.4.2 验收组织与管理 (15)6.4.3 项目评价 (15)第7章项目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 (15)7.1 技术创新策略 (15)7.2 技术研发与转化 (15)7.3 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15)7.4 技术标准与规范 (16)第8章项目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16)8.1 信息安全策略制定 (16)8.1.1 物理安全策略 (16)8.1.2 网络安全策略 (16)8.1.3 数据安全策略 (16)8.1.4 人员安全策略 (16)8.2 信息安全管理实施 (16)8.2.1 安全组织架构建立 (17)8.2.2 安全制度与流程制定 (17)8.2.3 安全设备和技术应用 (17)8.2.4 安全培训与宣传 (17)8.3 风险识别与评估 (17)8.3.1 风险识别 (17)8.3.2 风险评估 (17)8.4 风险应对与监控 (17)8.4.1 风险应对策略 (17)8.4.2 风险应对措施实施 (17)8.4.3 风险监控 (17)8.4.4 风险管理评估与优化 (17)第9章项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8)9.1.1 环境保护策略 (18)9.1.2 绿色建筑设计 (18)9.2 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 (18)9.2.1 节能措施 (18)9.2.2 减排策略 (18)9.2.3 资源利用 (18)9.3 生态补偿与景观规划 (18)9.3.1 生态补偿机制 (18)9.3.2 景观规划 (18)9.4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18)9.4.1 评价指标体系 (18)9.4.2 评价方法与流程 (19)9.4.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9)第10章项目总结与后评价 (19)10.1 项目总结报告编制 (19)10.1.1 项目总结报告内容 (19)10.1.2 项目总结报告结构 (19)10.1.3 项目总结报告撰写要求 (19)10.2 项目效益分析 (19)10.2.1 经济效益分析 (19)10.2.2 社会效益分析 (19)10.2.3 环境效益分析 (19)10.3 项目经验与教训总结 (20)10.3.1 项目管理经验 (20)10.3.2 技术创新与经验 (20)10.3.3 教训与不足 (20)10.4 项目后评价与改进建议 (20)10.4.1 项目后评价内容 (20)10.4.2 改进建议 (20)10.4.3 持续优化与调整 (20)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 项目背景与目标1.1.1 背景描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技术手册

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技术手册第一章智慧城市概述智慧城市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提升城市的发展、改善城市民生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本章将介绍智慧城市的概念、关键技术和建设目标。
1.1 智慧城市定义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城市中的各类设施、服务和资源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企业经营和公众生活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1.2 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1.2.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通过感知、连接和控制技术,将城市中的各类设备、传感器和终端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
1.2.2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智慧城市中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同时为城市管理者和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云服务。
1.2.3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用于对城市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智能预测。
1.2.4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通过模拟人类智能,对城市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1.3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具体目标包括:- 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 优化城市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经济的生产力。
- 改善城市交通的畅通性和安全性,提升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 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各方面需求。
- 保障城市的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章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本章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方面。
2.1 智能交通2.1.1 交通信号灯优化通过采用车载传感器和信号控制算法,实现信号灯的智能化调整,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量。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之欧阳德创编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引言61范围62 规范性引用文件7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83.1 术语与定义83.2 缩略语94 平台定位94.1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94.2 公共信息平台124.2.1 目标124.2.2 作用134.2.3 能力要求134.2.4 性能要求155 平台组成详述16 5.1 功能框架165.2 组成说明165.2.1 支撑数据165.2.2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185.2.2.1 交换能力要求185.2.2.2 资源管理205.2.2.3 交换管理205.2.2.4 资源监控205.2.2.5 查询统计205.2.2.6 订阅信息管理215.2.2.7 目录互动215.2.2.8 日志维护215.2.3 数据整合服务系统225.2.3.1 整合配置225.2.3.2 整合组件管理225.2.3.3 整合流程管理235.2.3.4 整合结果信息查询235.2.3.5 整合结果订阅235.2.3.6 整合过程信息统计分析23 5.2.4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245.2.4.1 目录能力要求245.2.4.2 资源标识符管理255.2.4.3 元数据定义265.2.4.4 系统配置265.2.4.5 编目信息发布265.2.4.6 编目信息撤销275.2.4.7 编目状态同步275.2.4.8 交换互动275.2.4.9 查询统计285.2.4.10 信息服务285.2.4.11 特殊权限审批285.2.4.12 前置功能295.2.5 运维管理服务系统315.2.5.1 用户管理315.2.5.2 统一认证325.2.5.3 服务调度335.2.5.4 平台安全335.2.5.5 日常运维345.2.5.6 计费管理355.2.5.7 运行监控365.2.5.8 厂商管理365.2.5.9 应用管理365.2.5.10 应用托管管理375.2.5.11 资源库管理375.2.5.12 前置管理385.2.6 平台门户系统385.2.7 接口与服务系统395.2.7.1 开发接口服务395.2.7.2 数据服务系统395.2.7.3 动态扩展服务405.2.7.3.1 时空信息承载服务405.2.7.3.2 专题数据挖掘服务406 建设要求426.1 建设要求体系设计原则426.2 建设要求组成框架446.3 平台建设要求组成456.3.1 信息资源分类要求456.3.2 信息标识编码要求466.3.3 元数据要求466.3.4 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476.3.5 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476.3.6 应用单位接入要求486.3.7 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487 建设模式497.1 城市分类497.1.1 基础较好的城市497.1.2 基础一般的城市507.2 建设模式分类507.2.1 全新建设模式507.2.2 升级改造模式517.3 部署模式528 管理及运行538.1 平台管理模式538.1.1 实施策略558.1.2 管理分工578.1.2.1 城市信息化主管单位分工578.1.2.1.1 平台管理578.1.2.1.2 中心信息资源管理578.1.2.1.3 服务管理588.1.2.1.4 规范管理588.1.2.2 各相关单位分工588.1.2.2.1 资源梳理588.1.2.2.2 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598.1.2.2.3 建设规范的制定及执行598.1.3 组织保证598.2 平台运行模式618.2.1 本地化模式618.2.2 平台互联模式61引言随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资源应用的深入开展,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支撑平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