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1.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 苏教版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Ba 137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排放量,CO 2实现“零排放”。
下列选项所述措施均能实现“碳中和”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②发展捕集技术 ③燃煤中加入石灰石 ④开发新的能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2.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⑤常用于物质的分离B.②和③使用前需检漏C.②使用前必须烘干D.④和⑤可直接加热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HClO 的结构式:H —O —Cl B.NaHCO 3的俗名:小苏打C.CaO 2的电子式:[··O ······]-Ca 2+[··O ······]-D.KHCO 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KHCO 3K ++HC O 3-4.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则它们必然( )A.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B.都占22.4 LC.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D.具有相同质量5.下列“实验方案”不宜用于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OH-+H++S O42-BaSO4↓+H2OB.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HC O3-+H+CO2↑+H2O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以作为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氧气来源B.将Na2O加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可用水来检验某Na2O样品中是否含有Na2O2D.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物质的量既表示物质的数量又表示物质的质量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D.1 mol H2O2中共含有4 mol原子9.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Z三种元素可形成含两种元素的10电子微粒m、n、p、q,且有反应m+n p↑+q;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最强酸。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1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还原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 + 2HCl === CaCl + H O + CO ↑ CaO+CO2↑ 3、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O3 H2+CuO Cu+H2O 4、氢气还原氧化铜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 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网络中的信息分类
图书馆
【思考与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下列物质:空气、乙醇、 铜、碘、氧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 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1 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
(1)气体: 空气、氧气(2)液体 :乙醇、食盐水、 (3)固体: 铜、碘、石墨
2、一般无固定的性质
3、可用分子式表示 3、不能用分子式表示
例子
Cu MgO NaCl
空气、海水、玻璃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D A.稀硫酸 B.含铁50%Fe2O3 C.NaOH溶液 D.冰水混合物 2、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 此物质 A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二、物质的转化
• 回忆初中所学反应类型并各举一例 根据反应形式划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回顾四个基本反应定义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反应生成 一种物质的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 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 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2课时 苏教版

解析 因为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如水、硫酸等),有些 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如 NaCl、Ca(OH)2 等],还有些物质 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刚石等),所以①的叙述是错误 的。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C-12 中所 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 6.02×1023,所以②的叙述是对的。根据规定,使用摩尔 表示物质的量时, 应该指明粒子的种类, 而③中叙述的表 示水的组成时, 没有指明氢原子或氧原子, 所以是错误的。 氖 原 子 核 外 有 10 个 电 子 , 则 1 mol Ne 约 含 有 10×6.02×1023 个电子,所以④的叙述是正确的。
11.臭氧(O3)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对太阳紫外线有吸收 和阻挡作用。 (1)臭氧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 (2)0.5 mol 臭氧中含有 O3 的分子数目是__________, 含有 O 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48 g· -1 mol (3)9.03×1023 个
解析 题中 CO 和 CO2 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含有的 CO 和 CO2 的分子数目也相同,则①的叙述是正确的。又因 CO 和 CO2 分子中的 O 原子数分别为 1 和 2,则物质的量 相同的 CO 和 CO2,所含的 O 原子数目之比 1∶2,则② 的叙述是正确的。对③来说,CO 和 CO2 的分子中原子总 数之比为 2∶3,所以③的叙述也是对的。对④来说,物 质的量相同的 CO 和 CO2,C 原子数目之比也是 1∶1,则 选项④也是对的。最后是⑤,CO 和 CO2 分子中电子总数 分别为 14 和 22,即物质的量相同的 CO 和 CO2 电子总数 之比为 14∶22=7∶11,则选项⑤也是正确的。
于该物质的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 5.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同步练习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内容分析1.地位和功能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内容结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对于多达千万种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这既反映了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是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
考虑到学生在进入高中化学学习时,一般都需要复习初中的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等。
因此,把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编排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1650936专题1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专题1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依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物质分类方法(1)按组成结构分类(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①酸性氧化物a.概念:能够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的氧化物。
b.举例: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碱性氧化物a.概念:能够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的氧化物。
b.举例:写出CaO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转化12.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反应的几种类型1.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为分类依据,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_《物质的分散系》同步练习3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四课时物质的分散系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能否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C.氧化物都是电解质D.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4.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KNO3===K++NO-3C.H2SO4===2H++SO2-4D.Na2SO3===Na+2+SO2-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 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6.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均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如H+可以结合一个水分子形成H3O+。
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uSO4===Cu2++SO2-4B.HCl+H2O===H3O++Cl-C.NaHCO3===Na++HCO-3D.NaHSO4===Na++HSO-47.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8.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9.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将1~2 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B.将1~2 mL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20 mL沸水中,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C.将1~2 mL FeCl3稀溶液滴入到20 mL冷水中,再加热至沸D.将1~2 mL沸水加入到1~2 mL FeCl3饱和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电解质是依据在“熔”或“溶”情况下能否导电而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详细知识点(苏教版)

苏教版必修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详细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O3、H2、Ar、金刚石、石墨、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不同角度分有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组成的物质。
常见混合物:溶液;空气;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王水(盐酸和硝酸按1比3配的混合液);胶体;植物油;动物油;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因为n可以不同。
2、常见俗名3、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Ag、H: +1 Cu:+1,+2 F:-1 O: -2 Al:+3Ca、Mg、Ba、Zn: +2 Fe:+2,+3 Cl:-1,+1,+5,+7Mn:+2,+4,+6,+7 S:-2,+4,+6 P:-3,+3,+5 N:-3,+2,+4,+5二、物质的量1、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位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1)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 n=N/N A N=nN AN A----阿伏加德罗常数。
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 6.02×1023 mol1 ,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物质的量和质量 n=m/M m=nM(3)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 n=V/Vm 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V(A)/V(B)=n(A)/n(B)=N(A)/N(B)即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分子数目之比c、气体密度公式ρ=M/Vm ρ1/ρ2=M1/M2对于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4)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V n=Cv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M三、物质的分散系a.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1
思考: 思考:
1、请写出H2在氧气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 请写出H 从微观角度分析,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式表达了分子 间怎样的数量关系? 间怎样的数量关系?
反应? 2、反应中能否取2个H2和1个O2反应? 反应中能否取2 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取用的? 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取用的?
8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6.02×1023 )任何粒 ⑸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 任何粒 子的集合体都称为1mol,即该粒子的物质 即该粒子的物质 子的集合体都称为 的量为1mol. 的量为
⑹摩尔只用来计量微观粒子,不可计量 摩尔只用来计量微观粒子 不可计量
宏观物质;且用摩尔来表示物质的量时 宏观物质 且用摩尔来表示物质的量时 一定要指明粒子名称. 一定要指明粒子名称
2
宏观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的量存在着联系: 宏观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的量存在着联系: 宏观物质是由许多微观粒子形成的一个集体
1滴水大约有6×1020个水 滴水大约有6 分子,若取1mL,1L…… 1mL, 分子,若取1mL 问题的产生 数值更大
宏观的量用微观表示非常的巨大, 宏观的量用微观表示非常的巨大,使用不方便。
1 1 mol
质子
10 10 mol
电子
10
10 mol
2、 0.5molNH4+中有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 、 中有多少摩尔质子, 尔电子?多少摩尔氢原子? 尔电子?多少摩尔氢原子?
13
例:
1、0.5mol硫酸含有 、 硫酸含有 个硫酸分 mol 子,完全电离时产生 个H+即 完全电离时产生 H+,共有 mole-,跟0.5mol的硫 共有 , 的硫 酸分子中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氧气分子 数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必修Ⅰ测试题
专题一《化学家眼里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命题:雷华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得分: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4分,共48分)
1. 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理
化指标。
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 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uSO4=FeSO4+Cu
B.3CO+Fe2O3高温2Fe+3CO2
C.AgNO3+NaCl=AgCl↓+NaNO3
D.2KMnO4△
2
MnO4+MnO2+O2↑
3. 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4. 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
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原子的质量就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
B.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
C.1molH2SO4中含1molH2
D.1molH2O的质量是18g
6.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B.0.2N 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g氮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D.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2:1
7. 已知32gX与4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Q和9gH。
在相同条件下,16gX和30gY混给
予反应生成0.25molQ和若干物质的量的H,则物质Q的摩尔质量是()
A.63 g·mol-1
B.122 g·mol-1
C.126g·mol-1
D.163 g·mol-1
8.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Ne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C.71gCl2所含原子数为N 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9.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与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原子总数之比为4:3
C.质量之比为1:1
D.分子数之比为1:1
10. 在标准状况下,0.28g某气体的体积为224m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
B.56
C.28
D.0.028
11. 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
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液氨
B.液氧
C.CaCO3
D.NaHCO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13.(4分)国际上规定,质量为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用N A表示,
其近似值为6.02x1023。
15. 现有下列物质:A.淀粉溶液;B.食盐水;C.铜;D.硝酸;E.氢氧化钠固体;F.蔗糖;G.泥
水;H.二氧化碳;I.水;J.硫酸钠固体。
(1)(9分)请将它们的序号或所属类别填到下列横线上。
(2)(4分)所给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D 、E 、H 、J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F 、H 。
16.(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CH 3COOH
(2)Na 2SO 4:Na 2SO 4=2Na ++SO 42-。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7.(8分)A 是某工厂废旧铁制机械表面上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B 、C 、F 都是单质,D 、F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Fe ;F H 2。
(2)写出气体D 和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2+Ca(OH)2=CaCO 3+H 2O 。
(3)分别写出①、②反应的反应类型:①置换反应;②置换反应。
(4)写出与A 的组成元素相同的其他化合物的化学式:FeO ;Fe 3O 4。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8.(8分)28gFe 与足量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消耗多少克HCl ?生成FeCl 2的物质的量为
多少?标准状况下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气体? 解:Fe + 2HCl = FeCl 2 + H 2↑ 56g 2x36.5g 1mol 22.4L 28g m(HCl) n(FeCl 2) V(H 2) g g g
g H C l 5.36565.36228)(m =⨯⨯=
mol g
mol
g FeCl n 5.056128)(2=⨯=
L g
L
g H V 2.11564.2228)(2=⨯=
答:消耗36.5gHCl ;生成FeCl 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标准状况下最多能收集到11.2L 气体。
19.(6分)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点心,糖果的包装袋中往往有一小包防潮的干燥剂固体,主要成分是CaO 。
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22.4g 该干燥剂理论上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最多为多少克?其物质的量最多为多少mol ? 解:CaO +H 2O=Ca(OH)2 56g 18g 22.4g m(H 2O) g g
g
g O H 2.756184.22)(m 2=⨯=
m o l g g
O H M O H m O H n 4.0m o l
182.7)()()(1222=⋅==
- 答:该干燥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水蒸气的质量为7.2g ;其物质的量为0.4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