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测量数据记录表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doc

最新整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doc
(° ′ ″)
A3 0 02 48 180 03 12
91 28 42
A1
A2 91 31 30 271 31 42
91 28 30
91 28 36
A1 0 04 12 180 04 24
48 18 54
A2
A3 48 23 06 228 23 24
48 19 00
48 18 57
A2 A3
A1
A3
-0.543 -0.542 +0.120 +0.116 -0.946 -0.946 +1.372 +1.374
-1 -0.542
-0.543
63.500
62.957
-1 +0.118
+0.117
63.074
-1 -0.946
-0.947
62.127
±0 +1.373
+1.373
6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
考试牌编号:3-Ⅳ-16 考评员签字: 高 斯 考生签考试牌编号:3-Ⅳ-16
水准测量记录表(双仪高法)示例
项目名称: xxx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 水准测量
考站号:16
仪器: S3
日期: .3.14
天气: 晴
测站 测序
(流水号)
点名
后视读数 (mm)
前视读数 (mm)
计 1、实测角度闭合差:

A2
2、结论:,观测成果合格。
总1页第1页
草 图
A1
0 01 06 180 01 24 40 13 18 220 13 30
40 12 12 40 12 06
40 12 09
N
限差及要求:

差 1、上、下半测回所测角值互差不超过±30″;

水准测量数据

水准测量数据
0
-0105
0
-3
5
0955
1729

0830
5617
0
0702
1522

1627
6312
2
253
207
后—前
-0797
-695
2
-0796
46
43
6
1187
1308

1033
5720
0
0880
1044

1175
5961
1
307
264
后—前
-0142
-0241
-1
-01415
43
86
7
0558
2370
-2
00190
6
-39
30
1542
1546

1420
6105
2
1298
1274

1409
6193
3
244
272
后—前
0011
-0088
-1
00115
-28
-67
31
1422
1457

1362
6149
0
1303
1339

1398
6084
1
119
118
后—前
-0036
0065
-1
-00355
1
-66
32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数据
测站编号
后尺
上丝
前尺
上丝
方向及尺号
标尺读数
K+黑—红
高差中数

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自动生成数据)

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自动生成数据)

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项目名称:
检验仪器: 出厂编号: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水平角观测:(检验项目2C值<12")
说明:
1.本表格请不要删除表格或修改表格样式,否则会出现错误。

2.每按一次F9键或在表格里面点一次后都会随机变化一次,平均方向值这一列如果显示红色的填充,则表示半测回或各测回差值有可能偏大,需注意!!!
3.全站仪检验表格密码:123456,此说明表格不允许修改。

4.如发现此表有什么错误,请私信我,私信地址在说明批注里面。

5.本表用office2010版编写。

此表格仅供学习用,请同行多指教!!!
肖肖
2018.11.25。

导线水平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导线水平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导线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测站点号 目标点号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观测 角 值 ° ′ ″ 距离测量 ° 平均角值 ′ ″ 观测值(m) 平均值(m) 点号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第 1 页
导线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测站点号 目标点号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观测 角 值 ° ′ ″ 距离测量 ° 平均角值 ′ ″ 观测值(m) 平均值(m) 点号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第 2 页
导线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测站点号 目标点号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观测 角 值 ° ′ ″ 距离测量 ° 平均角值 ′ ″ 观测值(m) 平均值(m) 点号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记录表
测站点号 目标点号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观测 角 值 ° ′ ″ 距离测量 ° 平均角值 ′ ″ 观测值(m) 平均值(m) 点号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第 4 页
导线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测站点号 目标点号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观测 角 值 ° ′ ″ 距离测量 ° 平均角值 ′ ″ 观测值(m) 平均值(m) 点号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第 9 页
导线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第 15 页
导线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记录表
测站点号 目标点号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观测 角 值 ° ′ ″ 距离测量 ° 平均角值 ′ ″ 观测值(m) 平均值(m) 点号

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边数
34
-274.00000
5760.00000
24
盘右 盘左
25Βιβλιοθήκη 11 13 13 11 12 14 14 12 13 15 15 13 14 16 16 14 15 17 17 15 16 18 18 16 17 19 19 17 18 20 20 18 19 21 21 19 20 22 22 20 21 23 23 21 22 24 24 22 23 25 25 23 24 26
16 110 290 197 0 178 358 180 5 187 7 185 0 177 357 180 0 180 0 181 183 4 184 3 168 347 167 348 0 124 304 180 1 103 284 182 0 180 0 180 1 180 0 181 0 182 2 180 92 272 92 273 0 180
178 36 178 36 182 27 182 27 177 38 177 38 180 47 180 47 180 20 180 20 178 34 178 34 123 48 123 48 102 102 3 3
179 47 179 47 179 13 179 13 181 22 181 22 179 18 179 18 180 16
8 56 57 8 30 20 51 3 55 12 14 54 55 45 46 56 9 13 17 27 5 56 1 7 13 23 24 7 1 56 55 0 45 34 36 45 11 8 9 26 4 10 11 3 23 21 20 24
30 30 48 12 36 0 0 12 54 48 0 48 54 54 0 0 42 0 48 30 18 54 0 6 48 54 12 0 48 48 48 42 48 48 18 30 30 30 6 54 30 54 54 13 0 30 48 0

水平角测量数据记录表

水平角测量数据记录表

二、水平角观测
(一)测回法
测回法测角记录计算格式如表3-1 。

表3-1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测站测回竖



目标水平度盘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
O 1 左
A
B 右
A
B
O 2 左
A
B 右
A
B
(二)方向观测法
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当方向多于二个时,每半测回都从一个选定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观测,在依次观测所需的各个目标之后,应再次观测起始方向(称为归零)称为全圆方向法。

如图3-13所示。

图3-13 方向观测法
如需观测n个测回,则各测回间仍应按
n
180
变动水平度盘位置。

记录计算见表3-2方向观测法计算手
簿。

表3-2 方向观测法计算手簿
手簿中两倍照准误差2C 值的计算式为)(盘右度数盘左读数1802±-=C
提示:读数记录顺序。

水准仪记录表、水准仪闭合水准计算表、经纬仪观测记录表、经纬仪闭合导线计算表

水准仪记录表、水准仪闭合水准计算表、经纬仪观测记录表、经纬仪闭合导线计算表
日期: 天气:
测站 测回
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记录者:
点号
后视读 前视读 数mm 数mm
高差 mm
平均高 差
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
点号
实测高 高差改 改正后
测站数 差 正数 高差
m
m
m
高程 m
备注
Σ
缩略图
fh=Σh测 =
f容≤6√n=
计Vi算=-:fh/Σn×ni
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测站点 测回
后视点 前视点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盘左 (L)
天气: 温度: 气压:
盘右 (R)
记录者: 仪器型号:
2C
盘左盘右 一测回间 各测回间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测角 (°′″)
改正数 (″)
改正值 (°′″)
坐标方位角 (°′″)
总和
fβ=Σβ测-(n-2)*180°=
辅 fβ容≤10″√4=20″ 助 计 算
△y
改正后坐标增量
△x
△y
坐标
X
Y
fy=Σ△y测= K=fD/D=
缩略图
K=fD/D=
点号 缩略图
fx=Σ△x测= fD=√fx²+fy²= K容≤1/15000
fy=Σ△y测= K=fD/D=
辅 fβ容≤10″√4=20″ 助 计 算
计算:
fD=√fx²+fy²= K容≤1/15000
K=fD/D=
: 号:
பைடு நூலகம்
平距 备注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坐标方位角 (°′″)

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1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2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3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4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5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6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7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8页,共11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9页,共11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10页,共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一级导线测角测距观测手簿
第11页,共
测量:记录:复核: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水平角观测
(一)测回法
测回法测角记录计算格式如表3-1 。

表3-1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测站测回竖



目标水平度盘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
O 1 左
A
B 右
A
B
O 2 左
A
B 右
A
B
(二)方向观测法
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当方向多于二个时,每半测回都从一个选定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观测,在依次观测所需的各个目标之后,应再次观测起始方向(称为归零)称为全圆方向法。

如图3-13所示。

图3-13 方向观测法
如需观测n个测回,则各测回间仍应按
n
180
变动水平度盘位置。

记录计算见表3-2方向观测法计算手簿。

表3-2 方向观测法计算手簿
手簿中两倍照准误差2C 值的计算式为)(盘右度数盘左读数1802±-=C
提示:读数记录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