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方案

合集下载

高三新材料作文系列训练

高三新材料作文系列训练

高三新材料作文系列训练(一)掀起新材料作文的盖头来一、训练要求:1、了解信息:07年高考极有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2、熟悉新材料作文的题型样式,明确写作基本要求。

3、确定一个策略:新材料作文能写好,话题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二、高考样题及其解读:(注意材料对写作的限制)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1)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

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

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寓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

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2)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

高三作文训练序列和古诗默写计划

高三作文训练序列和古诗默写计划

高三作文训练序列计划作文训练以基础等级为重点,发展等级为突破点,以全面提高作文得分。

重视课内外素材的积累,重视写作思维和方法的把握。

作文训练大致每两周一篇,采用知识点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结合的方法。

内容周次分工1、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第2-3周陈锦霞、吴瑞爱2、审题立意(话题、命题)第4-5周3、思路结构(议论文)第6-7周曾琛、黄杰飞4、思路结构(记叙文)第8-9周(第10周期中考试)5、材料选用(议论文)第11-12周阮锦霞、莫宝然6、材料选用(记叙文)第13-14周7、分析说理(议论文)第15-16周林秀珍、刘小茵8、语言表达(议论文)第17-18周9、语言表达(记叙文)第19-20周(第23周期中考试)10、开头与结尾陈锦霞、吴瑞爱11、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曾琛、黄杰飞12、感情真挚阮锦霞、莫宝然13、文体特色林秀珍、刘小茵14、深刻15、丰富16、新颖(注意书写)2014年高考背诵诗文复习和检测计划9月《诗经氓》《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论语》《寡人之于国也》《声声慢》李清照《书愤》陆游10月《山居秋暝》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劝学》荀况《陈情表》李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扬州慢》姜夔11月《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兰亭集序》王羲之《滕王阁序》(节选)王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毛泽东《游褒禅山记》(节选)王安石12月《望海潮》柳永《雨霖铃》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定风波》苏轼《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赤壁赋》苏轼。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写人描写训练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写人描写训练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写人描写训练作文写作是高三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写人描写在作文中又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通过写人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使作文更加生动、立体。

那么,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们如何进行写人描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准备工作作为高三语文老师,首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写人描写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

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描写人物精神风貌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精选范文资料:搜集和整理一些优秀的范文,包括名家经典作品和学生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和阅读。

范文应该包含不同类型的人物描写,如外貌描写、性格描写、心理描写等,以便学生能够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范文资料,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以及教学进度的控制等,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当准备工作做好后,高三语文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写人描写训练。

1. 理论教学:首先,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写人描写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描写对象、如何选取描写细节、如何写出生动形象的人物等,使学生对写人描写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范文,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范文中的写人描写手法和技巧,提取出优秀的写作要点和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到这些手法和技巧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练习训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例如写人物小品、人物描写短文等。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如描写对比、描写对照等。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三、评价方式写人描写训练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暨作文一轮训练计划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暨作文一轮训练计划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计划暨作文一轮训练计划第一部分高三全程时间大致分配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起止时间(2022年7月—2023年1月底)(2023年2月初—2023年4月底)(2023年5月初—2023年6月初)达到目标夯实基础提速提分临门冲刺第二部分一轮考点复习计划考点复习课时安排含作文用时晨读背诵积累负责人语言文字运用总42用时5周,6月底-8月初结束。

(剔除放假时间)选必下文言文挖空训练(4篇)用时2周作文素材积累正确使用词语6辨析并修改病句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选必中文言文挖空训练(4篇,用时2周)作文素材积累正确使用修辞手法4语言连贯与简明得体(含排序、补写)6句式运用与语段压缩4选必上文言文挖空训练(6篇,用时2周作文素材积累句式变换及表达效果4句式仿写与语句扩展4图文转换4现代文阅读I 信息类文本阅读总18选必上古诗文背诵,作文素材积累信息的理解与推断4用时2周,8月后半月。

行文思路与技巧的分析2信息的整合与比较2信息的迁移与应用2应用类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8古代诗文阅读选必中古诗文背诵,作文素材积累文言文阅读总36落实文言文实词的含义用法5用时四周,9月初-9月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的含义用法2掌握五种文言句式3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和方法3理解常见的文化词语的含义3概述文意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从三个方面决胜主观简答题3文言文综合训练8古代诗歌鉴赏总20古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3用时2周多点,10月20号左右完成。

选必下古诗文背诵,作文素材积累及作文范文阅读古代诗歌的形象3古代诗歌的语言2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综合选择题和对比鉴赏题4名句名篇默写4现代文阅读П文学类阅读用时3周,11月中旬完成文学类.小说阅读22概括小说的情节结构3聂盼分析环境描写3赏析小说形象6鉴赏语言与文体特征6探究小说的标题与主题4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18用时2周,11月底完成语基、综合默写小练习作文素材及范文分析散文结构思路3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5理解词句含义,赏析语言艺术6探究标题内涵与情感意蕴4文学类阅读.现代诗歌阅读8现代诗歌的形象2用时一周,12月上旬语基、综合默写小练习作文素材及范文现代诗歌的思想情感2现代诗歌的语音2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文学类阅读.戏剧阅读4用时一周,12月中旬语基、综合默写小练习作文素材及范文考点一把握冲突,赏析人物2考点二赏析戏剧的语言艺术2文学类阅读选择题专项突破6用时3周,12月下旬-1月上旬文学类比较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总18文学类比较阅读6整本书阅读——《红楼梦》12一轮综合训练及市二模考试18用时3周,1月底完成备注:1.实际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逻辑连贯训练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逻辑连贯训练

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逻辑连贯训练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合理的写作逻辑和连贯性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因此,作为一位高三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写作指导时,需要重点训练学生的逻辑表达和篇章连贯性。

本文将探讨高三语文老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逻辑连贯训练。

一、提供思维导图和提纲在进行作文写作训练时,高三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思维导图和提纲,这有助于学生整理和梳理思路。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框架,将各个观点和论据有机地连接起来。

提纲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写作思路,帮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避免跑题和重复。

二、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在作文写作训练中,高三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

首先,要求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理解和解构,以确保他们理解题目要求;其次,帮助学生找到并理清各个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最后,培养学生分类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材料和观点分类整理,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三、注重素材积累和引用作为高三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和引用,这有助于作文的逻辑连贯性。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以及相关学科的教材,积累各类知识和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适当引用这些素材来支撑自己的论述,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立论的合理性。

四、强调段落结构和过渡句使用段落结构和过渡句在作文逻辑连贯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三语文老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规划和组织段落,使得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同时通过过渡句将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表达出来,使整篇文章的逻辑更加紧密和流畅。

五、注重论据和论证的合理性在进行写作逻辑连贯训练时,高三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论据和论证的合理性。

学生在提出观点和论据时,要有足够的事实、数据和案例来支撑,以增强说服力;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推理和分析,确保论证过程严密,避免出现漏洞和悖论。

六、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润色作文写作的逻辑连贯性需要在修改和润色中不断完善。

老鹰和蜗牛_高三作文训练

老鹰和蜗牛_高三作文训练

高三新材料作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此次作文实际上是以“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前先要认真审读材料,弄清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

“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能到达“到达金字塔顶”,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到达金字塔顶”,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二、立意:1、着眼于蜗牛:脚踏实地并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 就能“到达金字塔顶”。

2、着眼于老鹰: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

3、着眼于蜗牛和老鹰: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

三、参考题目: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四、范文:(一)看范文,领会作者审题、拟题、提出观点、论证方法、语言打造、结构安排、开头结尾等方面的技巧求己(议论文)曾经对《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主旨坚信不疑,可后来疑窦丛生。

为什么在同一环境中成长的人,最终的事业成就会判若云泥?为什么我没有科学家的头脑、艺术家的细胞?(提出疑问,貌似消极)看来人终究是不平等的,“平等”二字仅存在于法律的层面罢了。

可不平等就成为我们拒绝成功的理由呢?(笔锋突转,作下铺垫)世界级大科学家诺贝尔,家境富有,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家庭大力支持他的事业。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8篇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8篇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8篇1. 听音乐的乐趣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给人带来许多乐趣。

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演奏音乐,都能使人陶醉其中,享受美好的情感表达。

首先,欣赏音乐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当我们静静聆听一首动人的乐曲时,音乐的旋律会抚平我们的内心,带给我们温暖和慰藉。

音乐能够唤醒我们身体内隐藏的情感,使我们更加敏感和感性。

在繁忙的生活中,欣赏音乐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焦虑和压力。

其次,演奏音乐也是一种享受。

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和表演,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魔力。

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唱歌,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的积累。

但当我们能够流畅地演奏一首曲子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演奏音乐可以提高我们的集中力和协调能力,培养我们的音乐才能。

总之,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奏音乐,都能让人陶醉其中,忘却烦恼,感受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音乐的力量吧。

2. 高三演讲比赛感悟在高三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我们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

通过参与演讲比赛,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首先,演讲比赛是一次锻炼自信和胆识的机会。

站在舞台上,面对着一片陌生的观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吸引他们的注意。

这对于平时胆怯的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但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准备,我渐渐克服了紧张和害怕的情绪,表现出自信和从容。

其次,演讲比赛培养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演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最后,演讲比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观点和感悟。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成长。

演讲比赛不仅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合作和沟通。

高三作文速成训练

高三作文速成训练

高三作文速成训练
高三精选作文速成训练
高三学习任务重,难度大,本就捉襟见肘的写作训练显得更加难以维系,怎样在较短时间里快速提高写作能力呢,可以用“简体精选作文”方式进行训练。

怎样写“简体精选作文”呢,“简体精选作文”就是简化精选作文写作过程,可以说是正规精选作文的“迷你版”,以高三现在常用的话习题精选作文训练模式来说,“简体精选作文”包括如下内容:
一、主习题。

审习题的内容和结果。

这一项可以反映学生的审习题能力。

二、习题目:根据写作要求拟出合格乃至优秀的习题目。

这一项可以反映学生拟习题的能力,训练命习题能力。

三、提纲:议论文写出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写出情节构思要点。

这一项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构思能力,能训练学生清晰的写作思路。

四、语言设计:对点习题的话、开头的话、结尾的话或者文中关键句子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从这项设计中看出学生对精选作文习题的理解深度及学生的文采等方面的内容。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训练方案高三作文训练方案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

在高三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作文训练,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之殚精竭虑的事。

成功的作文训练必须建立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深入了解近几年高考作文动向,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二是深入了解高考作文评卷特点,总结评卷老师给高分的带规律性的心理倾向;三是既注重基础训练,又突出重点,努力确保作文得分不低于42分,超过1/2的同学得分过48分(相对我带的班级而言)。

(范文大全网.整理)--------------------------------------------------------------------------------第一阶段:局部(片断)作文训练写人物原则:写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人。

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人的六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相貌的最特殊的一个特征,二是最能代表一个人身份、地位、个性、修养、职业的一句话,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经常出现和保持的一个动作,四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神态(服装、眼神、表情等),五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六是一个人独有的“个性品质”或“性格表现”。

典型题例:一群放学回家的学生(群像)一群正在等班车的人(群像)聆听琵琶曲的江州司马《枫桥夜泊》中的张继绘场景直观、生动、形象、鲜活,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是绘场景的真实内涵;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文学形象”则是其素材。

其常见方法有:(1)运用多种手段,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

(2)运用移情、摹状、象征等表现手法,使客观景物富有灵性。

(3)抓住人物、物象瞬间的变形、变态、变色、变情,强化场景描写,增加场景的视觉冲击力。

原则:一是单刀直入,直接切入场景,行文应力戒大段的叙述,冗长的铺垫,二是场景应诗画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三是描写应设置生动传神的细节,使其成为文章“出彩”之处,四是描写要完整,有始有终,五是场景结尾应有包蕴性,不确定性,应留有较大空间,六是场面既要塑造好群像,又要刻画好个像。

典型题例:课堂上精彩的一瞬福利彩票摸奖现场一瞥阅览室内,一位同学突然闯入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讲道理“讲道理”是指将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即论证。

“讲”指在议论文中,能够将作者的逻辑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要表达出“为什么”与“怎么办”。

“为什么”包括“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

一、把讲道理的过程层次化、具体化在“横”的层面上以构筑分论点的方式来展开。

所谓“横”就是指事物或观点的不同侧面或不同性质。

只有把道理从各个方面讲深讲透,这样文章才能既理足气壮又事理通达,心气平和,梯度感和厚度感就会大为增强。

“讲道理”应注意两点:一是分论点必须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展开论述,二是阐述道理要有阶梯性,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先正后反,正反结合,层次分明。

这样讲道理层次梯度井然。

在“纵”的层面上,阐述道理应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主体内容。

所谓“纵”指的是“阶段性”“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表现形式。

结构上具体表现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两种方法要综合运用。

二、讲常理与讲哲理相结合,打造文章厚度与质感“常理”即一般人所认同的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理”。

它包括伦理、亲情、国家民族大义、朋友相处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等。

如“人要生存就要讲信用”“人活着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团结就是力量”“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人要谦虚,不骄横”等。

有人轻视“常理”,实际上常理使得文章既平易近人、亲和朴实又言之凿凿,令人难以辩驳。

“哲理”是人对于自身及世界关系最深刻的解读。

常见哲理:一是辩证、全面、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绝对与相对,偶然与必然的对立统一,主客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二是历代先哲圣贤的观点,例如孔孟“仁政”思想,荀子“人定胜天”观点,老庄“遵道”“无为”,董仲舒“天人感应”,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三是人文精神与普世价值观,即指柏拉图、苏格拉底、黑格尔、萨特、孟特斯鸠、罗兰、尼采、卢梭等人的思想,平等、自由、博爱的观念至今仍引领我们前行。

四是富有时代精神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节约社会”等。

这些观点的引入,将使文章立论持重,自有一股凛然堂皇的“文气”,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大气感。

第二阶段:整体训练(2007年12至2008年3月)“整体训练”是规范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训练,根本原则是规范加特色,它包括思维品质训练、对话交流训练、提升文化含蕴训练、走向生活训练等形式。

整体训练应与局部(片断)训练交叉进行,以期形成“滚动”效应。

一、走近生活(一)家庭、校园、社会、网络类作文1、激发自己的爱心(1)用心体悟自然万物——礼赞生命,歌颂生命(2)物我对话——用平等的视角状物或拟人2、体察家庭生活(1)一笑一颦总关情——亲人与自己(2)一茶一饭也有韵——生活小景3、感受校园生活(1)一扇等待开启的门——走近老师(2)同桌的你——走近同学4、体验社会生活(1)咬一口梨子品味道——我眼中的网络(2)激浊扬清——评点时事,激励大志(二)走进自然,走进大师,走进艺术1、亲近自然(1)倾听大地的呼吸——人与万物(2)一山一水也性灵——与自然环境对话2、走进大师的心灵(1)近其人,观其文——走进大师(2)走进缤纷的世界——阅读名著3、走进艺术(1)寻觅我们的历史文化院落——走进古迹(2)真美啊,请停留一下——身临画境(三)自我,梦想,回归(1)唱一支歌给自己——激励肯定自己(2)倾听风铃声——学会关心他人(3)从祖先心灵里飞来的语言——感悟神奇的文字(4)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与武侠小说二、走进诗意训练量:共三十篇(每篇500-1000字)第一种范式:对话倾诉类赏析文章写作技巧(一)目的与要求以教材中的诗歌为载体,以走进文学大师的心灵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为目的,以描写和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此人、此时、此景、此情”为总要求。

(二)写作要领1、描写以“第一人称”为佳,因为这样可以尽显“对话”和“倾诉”的魅力,再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有我之境”;“第三人称”则易于表现比较散淡、空旷、疏朗、平和的意境和心态,展现“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的平淡,诠释“无我之境”的空灵神韵。

2、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材料入手,以抒情主人公(诗歌形象或“我”)的内心为描摹重点。

学会用“截取”“嫁接”“幻化”“错位”“联想”等方法,将现在的“我”(接受者)和历史时空中的“作者”放置于同一背景下进行“对话”,将“我”的感受和诗歌中的具体“意境”(意象)结合起来,与大师们实现心灵的交流与契合。

3、文章应遵循三个原则:题目要以诗情洋溢为要,开头要以直切场景为本,结尾应以含蕴见长。

(三)方法指津1、以诗歌的具体意象为依托,通过对具体意象的解读,达成对文学形象与作者内心的审美观照,以洞悉其心境,体味其情感,倾诉其感受,交流其观点。

如李白《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中的“鹧鸪”的意象,我们完全可以品味出作者所表达的物是人非及盛衰无常的沧桑感。

2、经营好“细节”是文章的关键点。

“细节”是指事物局部的细微之处。

即朱自清先生所说的“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闲作草”和“戏分茶”两个细节,将英雄的落寞与愁怀表现得意象俱足。

3、“人物心理”是描写的核心与重点。

特别是要突出其内心情感的变化、起伏、波澜甚至是内心细微的异动,用以展示其丰满的性格特征。

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今日水犹寒”中的“寒”,我们体悟到骆宾王基于现实的深切感受而郁结难申的激愤之情。

典型题例:池塘生春草——《山居秋暝》中的王维一曲秋士游子的悲——《登高》中杜甫的形象今月曾经照古人——《石头城》中的刘禹锡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做郑笺——《锦瑟》中李商隐形象描写第二种范式:评论类文章写作技巧(一)目的与要求以随笔、诗论和文学评论等为主要形式,以提升审美判断和鉴赏能力为指向。

(二)写作指津1、要本着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原则,从语言、形象、技巧三方面入手,谈深谈透。

2、切入口要小,从具体诗歌或具体意象入手。

3、要做到叙议结合,按照叙述-分析-评论来行文。

典型题例:一曲王朝季世的“黍离”悲歌——《扬州慢》反衬手法的运用暗风吹雨入心来——《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元稹心理剖白“愁”字浓漫天,“苦”字方寸间——《雨霖铃》语言运用例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书愤》中的陆游两处闲愁: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虞美人》中李煜之再回首第三阶段:点式训练(2008年4月至5月)目的:按照考场作文要求对作文中的缺失进行“个案式”矫正。

训练核心是培养考场上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一、常规“撒手锏”训练的基本内容:一个好标题,一个好开头,一段精彩的文字,一个好的结尾,一个巧妙的构思,好的过渡与照应。

(一)拟题训练:原则是“小”“准”“新”,有文化底蕴。

(二)梳好凤头——写好文章开头的原则(三)结尾训练的原则二、锻造考场作文“撒手锏”原则:用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与阅卷老师进行“高端对话”,可以是一则题记、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段富含哲理的文字、一种新颖的结构方式等。

(一)考场作文整体结构优化考场作文结构优化要点有两个:“通体透光”和“中通外直”。

前者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后者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透彻见底。

1、设置独立在段的段首句或分论点。

借鉴《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考场作文的开头、结尾、主体部分都可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加以串联,使其成为一道红线。

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的层次呈现给阅卷老师。

2、设置主旨句。

主旨或关键句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从而脉络清晰,成骏马游龙之势。

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老师的视觉冲击力。

(二)考场作文的内容优化所谓内容优化,主要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

这种优化和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归纳方式。

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

二是反面推理方式。

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或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为之动情。

(范文大全网.整理)1、文章层次提升。

一是指作文题材的整合、优化、改造、提升。

即文章的题材来源要有大气和文化底蕴,要善于在联系自己的同时,联系社会;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