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共23张PPT)教育课件

此次演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演出节目共9
个:《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 《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 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这些艺术作 品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试问:
这天下,那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那一片庄稼不是人们栽,哪一间房屋 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造,哪一件商品不是人民产......没有人 民群众,何来天下!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直接创造 了精神财富。书籍、影视、文艺作品、科学技术等,无一不是人民的杰作!
从古至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 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完成导学案P87知识体系梳理
2 固学案:P43——1、2、3、4、5
P44——1、2、3
凡 事都 是 多棱 镜 ,不 同 的角 度 会看 到 不同 的 结果 。 若能 把 一些 事 看淡 了 ,就 会 有个 好 心境 , 若把 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 会 有个 好 心情 。 让聚 散 离合 犹 如月 缺 月圆 那 样寻 常 ,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
贫
穷
与
富
贵
,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
懂
得
爱
自
己
的
人
,
对
生
活
从
来
就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②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 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表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 社会关系,从而不知断识推拓动展社:社会会历发史展进的步动和力发问题展:。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重点突破
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内涵
(1)从“质”与“量”上理解:
①在质上,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 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在量上,人民群众是大多数,其主要的、稳定的成分是广 大劳动群众。
(2)从“变”与“不变”上理解:
①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材料3:《诗经》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 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 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
者的作品,占③据人诗民经群的众多还数部直分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 与价值选
择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新课导入
辩
证
唯
马物
克主
思义
主
义
哲 学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辩证 唯物论
回答世界是什么(探究世界的本质)、(第 二课)主要讲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的主 要内容
唯物 回答世界怎么样(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三 辩证法 课)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
认识论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如生产商品、提供服务等,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 ,如艺术、文化、科学等。这些财富的创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组织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 和利益,对社作用,是实现社会 目标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组织主体具有规范性和效率性,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国家主体
国家主体是指国家政权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社会历史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 体。
04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演进 。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中,主体通过创新和改革,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历史的主 体》课件
目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 •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的定义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社会历史的主体(公开课).

1、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道理?材料三说明什么道理? 2、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 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 步和发展。
小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又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体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 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 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都不能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 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 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 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 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4.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 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 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 )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9张P

(三)新时代的基本要求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 体地位。 2.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 证人民当家作主, 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
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其中,劳动C群:劳众动是群主众体部分。在我国现 阶 社段 会D ,主全义体的C社爱会国主者B义、劳拥动护A者祖、国社统D会一:脑主和力义致劳事力动业于者的中(建华知设民识者族分伟、子大拥)复护 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
民
社会历 史是人
的实践 活动史
C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
④坚持了群众观点,做到了一切为了群材众料无涉及“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些提法的总结
1.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是什么? 2.社会历史的起点?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谁是谁的反映? 4.什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完全同步么? 6.什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什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社会形态的更替? 8.什么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9.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什么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 强大动力?
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变革生产关系的主力军 ④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施行三十多年的全国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

02
组织通过制定规则、政策和计划,协调和推动 社会的发展进程。
04
组织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受到政治制度、经 济环境和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家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国家是具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在社会 历史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国家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受到 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国际 政治和经济格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造力,在各 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社会 进步。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因个人素质、能力和贡献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群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体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合体 ,他们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 受到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文化 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的主体
$number {01}
目 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互动关系 • 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展望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主体的定义
社会历史主体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主要力量,通过其行动和决策影响社 会发展进程。
02
科技创新驱动
03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提高社会历史主体的 核心竞争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 会历史主体的长期繁荣。
THANKS
群体通过共同的目标、信仰和价 值观,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变革 和发展。
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力和作 用力取决于群体的规模、组织结 构和行动能力等因素。
《社会历史主体》课件

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优秀的人才将成为社会历史主体发展的关键 资源,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将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历史主体的发展,如减税降 费、财政补贴等,降低企业成本。
社会历史主体未来的发展挑战
市场竞争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加剧,社会历史主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 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
全球化进程将继续深化,各国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社会历史主 体将面临更多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历史主体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致力于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社会历史主体未来的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将为社会历史主体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如新兴产业、新商 业模式等,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创新、变革和 斗争,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塑造历史进程
社会历史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内 ,通过其行动和决策,影响和决 定着历史的走向和进程。
反映时代特征
社会历史主体是特定历史时代的 产物,其行为和思想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社会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衰落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社会历 史主体逐渐失去影响力或被新的主体 所取代。
社会历史主体变迁的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
新的社会历史主体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会 带来新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创
法律法规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社会历史主体需要更加注重合规经营,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 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 历史的动力。——毛泽东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 (人的实践活动 )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 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 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强 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 )的历史, 是(人民群众 )创造的历史。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有 什么样的实践意义?
•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 利的重要保证,
•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习总书记关于人民群众的言论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
--恩格斯
材料三: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 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 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1、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道理?材料三说明什么道理? 2、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思考:
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 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 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 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 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 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 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 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修建 红旗渠过程也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 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 神。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 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哲学道理?
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
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都不能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 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 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百万
字的小说。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书中的很多故事
来自于作家自己、亲人和—朋—友人的民亲群身众经历的。生可活以和说实,践脚踩是坚精实神 的黄土地,是路遥创作成财功富的形基成础和。发展的源泉。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
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 啥?没有劳动者,你喝啥? 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3、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 产……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 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 步和发展。
小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实践 )的主体, 是( )历史的创造者!
2、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 A 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 推动作用的 )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 )。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 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劳动群众
人全 民体 群公 众民
C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范围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又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②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体现: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材料二:鲁迅说:“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 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 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诗呢?”——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条件。
材料三: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的 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 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表达 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劳展动示群了众陕还北直高接原创造的了自精然神景财观富、。社 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社会历史的主体(公开课)
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
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 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鲁迅: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
“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 伟,然而不要忘记他身后跟着许多兵。
1、这两种观点那种观点正确? 2、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 就举世瞩目的业绩么? 3、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 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 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分析上述三段材料如 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
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
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