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课堂参与有效性的探索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提升策略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提升策略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提升策略探索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下面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度的策略。

教师需要创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故事、趣味视频、音乐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应该准备充分、准确的教材,以便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课堂充满挑战和乐趣,更愿意积极参与。

教师需要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直接讲解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和不感兴趣的情绪。

相比之下,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独自独白的情况,而是将课堂变成一个学生主导的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个人演讲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还应该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并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可以方便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

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开展互动投票、在线答题、组织游戏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并利用技术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愿。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

高中英语课堂 导入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和实践
的敏捷性 、严 密性、独创性 ,赛来自 言的 【 摘 要 】本文笔者试着从 “ 有效教 学”教 育理 表达是 否流利 、简洁、完整 、准确。不 念结合笔者在教 学实践 中较为成功 的导入教 学案例来 把考试 的分数作为唯一 评价标准。如学 探 讨高中英语课 堂导入的有效性教 学及其原则和方法。 【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有效教 学;导入教 学原则 习有 困难 的同学经历 了艰苦努力 ,取得 了进步 ,与考试 分数第一名 的同学同样 和 方 法 ;案 例 得 到肯定 和赞扬。对取得 同样 高的分数 课堂导入的有效教学原则 的同学 ,还要 评 比谁 的方法更优越 贵 州省 、谁 正安 县 小雅镇 黄 渡学 校 何 为 ( 1 )风趣 幽默 ,引人人胜原则。 的解题 思路更简捷。从而让 学生朝着更 ( 2 ) 有的放矢 ,紧扣主题原则。 高 的标 准努力 。树立学 习的榜样。人们 数 含 包 创 学 与 了 仅 不 设 有 知 息 信 的 关 容 内 识 , 系在 联 题 问 与 些 那 括 包 还 它 景 背 物 事 的 起 一 。 蕴 中 活 生 发 学 使 能 现藏 生学 映 知 数 的 了 反 识 , 活 生 于 源 来 识 知 学 数 理 道 个 样 这 际 实 一 , 七 叭 使 : 学 与 参 高 提 极 积 的 习 了 性 。 倡轻 提 想 思 育 教 代 现 让 要 程 过 重 论 结 , , 员 演 如 生 学 学 宰 主 自 过自 识实 认 的亲 习 己 践 自 己 过 通 程 , 考 思 脑 动 作 操 口奥 、 的 识 知 索 探 去 述 表 , 总 纳 归 和 现 发 去 秘 、 , 则 结 法 念 概 学 数 出 、 自 过 通 有 只 生 学 式 公 。 索 思 较 比 践 实 己 , 、 容 内 的 学 所 对 真 能 才 正 ( 3 ) 贴近生活 、 情境启发原则。 常说 “ 榜 样的力量是无 穷的”。在课堂 此外 ,有效的导人教学应该注意时间的控制原则 。 教学 中,常选 择时机给 同学 们讲述优秀 导入教学是一堂课 的 “ 过门”、 少先 队员的故事 ;讲述 科学家 的故 事; 从课堂的整体结构而言 , 起调子”, 它不是也不能成 为课 堂 讲 述诺 贝尔奖获 得者的奋斗事迹 ;有 了 “ 竞争意识 ,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 的主体,所 以在时间上 ,不能 占用过 多 ,以 3~5 分钟为宜 ,这就要求教 积极地学 习,学 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师在设计导人环节时要言简意赅 ,操 三 、让学生在 主动学习中创新 创新 能力是一个 民族进 步的灵魂, 作简便 ,迅速人题。 二 、 课 堂 导 入 的 有 效 教 学 方 法 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 和 案 例 新能力的民族 , 难以屹立于世纪 民族之林。 “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一 把创新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创新能力的培 堂课如何导入 ,也没有 固定的方法 。 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 ,在教学中对小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规律和有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 效教学原则 ,结合 自身的特点和学生 创造欲望 、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 的实际去 自主创新一些好的、实用有 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 效 的导人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 的初步方法 ,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 ,创 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根据 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 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听其他教师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 烈的好 上课时所做 的一些积累,举例探讨一 奇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 ,对什么都要问 些较成功 的导入有效教学方法。 福 个 “ 为什么?”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源 , ( 1 ) 多媒体视听导入法。如笔 建 正是独创思维的火花的闪现 ,教学时给学 者在教 N S E F C M8 U 3 A T a s t e o f E n s h 省 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 如教 H u m o r 导人阶段 时,播放了学生耳熟 福 师微笑的面庞 , 亲切的话语 , 信任的 目光 , 州 能详 的 C h a r l i e C h a p l i n和 Mr . B e a n s的 琅 平等的角色使学生如沐春风之中, 感到安 滑稽表演片段 ,让学生欣赏 , 在学生 岐 全, 心情舒畅 , 学生便会有许许多多稀奇 捧 腹之 余 , 讨 论如下 问题 : Wh a t ’s 中 古怪 的念头涌现 ,思路开 阔,思维敏捷。 h u m o r ?并 结合 一 些认 知 性 的提 示 学 教师加以鼓励 、启发、诱导、呵护他们的 语 言 ,让 学生 自主探 究,预测 其定 好奇心 , 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义,这样可以使学生知道 自己要做什 张 鼓励学生敢想 敢说 ,树 立 自信心课 么 ,从而少些弯路 ,提高课堂效率。 玉 堂上要鼓 励学生大胆发表 意见 ,不怕说 N S E F C教材 中大多数篇章可采用这一 庆 错。胆小 、内向的孩子不利 于创造 ,而 方法 进行 导 人 。 勇敢 、自信 的性格是创造 的重要条件 , ( 2)风趣幽默 、设置悬念导入 要让学 生说 自己所想 到的 , 说 自己所看 法。 比 如 笔 者 在 教 学 N S E F C M8 U 5 到 的;允许他 们说错 ,说不完整 的还可 Me e t i n g y o u r a n c e s t o r s Re a d i n g :a Vi s i t 以补充 ,允许他们提出质疑。 t o t h e Z h o u k o u ia d n C a v e s 一课时 , 这样 在教学中,若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 导 人 : 不到的问题,不是随便指责,应及时鼓励 T : Go o d mo r n i n g . e v e r y b o d y- 1 o f t e n r e a m t h a t I c a l l k e e p my s e l f y o u n g a n d 并大加赞赏。在学生认识加法、乘法的运 d 算定律后 ,有学生问: “ 老师 , 加法、乘 h a n ds o me f o r e v e r. An d i n f a c t,i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有效课堂,即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投入最小的教和学的精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构建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来。

一、有效教学的概述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 instruction)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通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任何一种形式的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的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开展高中英语有效教学,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及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从根本意义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广大英语教师如果能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课堂,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对于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要求1、有效课堂应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性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主体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带着求知的兴趣去探索、去研究。

教师只需扮好指导者的角色,倾听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建立起师生民主、公平又和谐的课堂气氛。

2、有效课堂应具有可检测性“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掌握了没有?学生掌握的程度怎样?”对此,课堂反馈评估尤其重要,关系到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与知识运用内化的效果。

如何打造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尝试与探索

如何打造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尝试与探索

如何打造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尝试与探索“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

它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的获得。

教学效益不在教师而在学生,打造有效课堂则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当下,很多教师都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进行着努力的探索与实践,我在这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倡导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学,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从“教学生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使学生不仅要学知识,还要会动脑,学会与别人同处共享。

用新的教学方法启发他们。

让小朋友们了解世界,给他们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生活即教育“,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空间,学習克服困难的方法,让孩子在体验和思考后找到方法,在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

二、引导收益大于“填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让学生学会“学”,可能很难立竿见影,但是一旦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有强大的发展后劲;讲授法可以让学生花较少的时间接受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是学生的主动性被抹杀,缺乏发展的后劲。

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极动脑,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教学生学习方法的意识。

学生难以记住单词,我们就应该教学生如何记住单词。

例如,教单词together 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发现学过哪些单词也是含有ther的,如brother,mother ,father。

知道了这三个单词后面部分,再补上前面部分,学生学起来就容易许多。

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有效的英语课堂,光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来。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并解决好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课堂上小朋友们思想不稳定,兴趣转移快、易分心,如何抓住小朋友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提高上课的效率?这就需要老师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和必要的停顿来调动、提醒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精品文档4页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精品文档4页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一、前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发现在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后,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采用了新办法、新理念,学生的能力却还在原地踏步,这几乎是每一位高中老师共同面对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有必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思考:如何充分运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率,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全国特级教师施丽华老师认为,决定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是:(1)有效教师;(2)学生学习状态;(3)课前准备;(4)课堂环境;(5)及时反馈与评价。

从上述决定因素中我们不难看出,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有效教师。

三、思考与实践1.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动机(1)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提高学生自信心。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影响甚至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

在刚接班的时候,我特意选择英语成绩不够理想但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使他们在一开始就有一种被老师肯定和重视的感觉,产生积极性,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主动融入课堂学习。

而且成绩中等的同学的努力往往能带动其他更多的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适当给予表现机会,促进学生“情感迁移”。

教师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在课堂内外适当地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在被肯定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情感迁移,激发他们潜藏的英语学习动机。

(3)积极观察,保持学生的奋斗精神。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在一节课中或一个阶段中的情绪,以及学习态度的变化。

经常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不平衡状态。

高中英语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高中英语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与掌握必需建立在一定量的练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做练习的过程就是消化、巩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的过程,练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笔者通过对自己听过的一节常规练习课的分析和思考,对教师如何设计课堂练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作业;有效性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 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根据学生的完成时间,作业可以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是课堂练习的继续。

学生做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一堂常规练习课,总结出其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对高中英语课堂练习的处理提供一些启示。

一、课堂练习
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理解和记忆,而是一个包括感知、理解、模仿、运用、创造等环节的综合过程。

只有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外部语言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语言能力,实现课程目标,练习是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目标语的习得环境,。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探讨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探讨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探讨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优化,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要具备的要素是兴趣,活力和互动。

教师们必须把握学生的心理和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还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流程和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始前充分准备,尽量把握上课时间,设定良好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相应教学计划,适当安排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也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和语言风格。

教师应该让学生保持专注和注意力,适度控制讲授的速度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学习知识,同时教师的语言风格也要体现易懂易记、语调生动、表情丰富,让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是教师需要注重的重要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需要控制教学节奏和语言风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效果。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 的被称之 为个 性的动机 、 情绪 、 标准和行为的等级 。学生随着年级递升 , 尤其 是高中生 , 个性差异越明显 。“ 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 特点并使他们达到各 自不同的 目标 ” , 这就要求教师 尊 重 学 生 的个 性 发 展 , 处 理 好 教 学 中的 问题 。 同步 教 学 方 式 的课 堂 教 学 难 以对 每 位 学 生 做 出 适 宜 的 、 切 实可行的指导 , 无法实现有效教学 。 因此教 师要找到 最合适于学 生的具体情况 , 感觉最为满意的教法 。 比如在任务 型教学 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 目标 并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 贴近学生实际 的教 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设计任务之 前, 教师必须考虑学情 , 根 据 学 生 能 够 接 受 的程 度 , 同时考虑教师 自身能够提供哪些相关 的辅助辅导信 息, 以便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完成任务 。因此 , 设计 任务时教师应把握好 “ 度” 的问题。教师对学生 的了 解 、教师对任务设计 的认真态度以及对课堂 的掌控 能力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
五、 充 分 利 用 多 媒体 和 丰 富 的 网 络 资源
立起学习英语 的 自心 。 这样经过一段时 间后 , 他们 对英语不那么排斥 了,大部分学生对学 习英语也有 了信心 , 课堂教学也高效多了 , 他们的成绩也逐步得
到 了提 高 。
二、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促 使 他 们 主 动 学 习

面, 增添学习兴趣 , 使 学 生 自觉地 将 注 意 力 集 中到 授 课 内容 上 , 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 内容。 要让学生学得 好, 学 得生动有趣 , 作为教师 , 就 必 须 充 分 挖 掘 教 材 的趣味因素 , 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 学生一旦对英语 感 兴趣 , 就 会 乐 于 接 受它 , 变“ 苦学” 为“ 乐学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Vol. 12, No. 1Feb., 2010基础英语教育Journal of Basic English Education高中生英语课堂参与有效性的探索*仝亚军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园地,只有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本文在调查、观察及实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学生参与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实验对相关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就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参与;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3. 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2536 (2010) 01-0049-07一、引言世纪之交,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引入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更加强调人的发展,重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

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提出了“有效教学”等一系列理念和策略,这些教育思想的实施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园地,只有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英语新课程要求教师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有效地参与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建构、保持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假如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将是一句空话。

那么,学生的英语课堂参与现状如何呢?笔者对浙江省台州两所高中学校高二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经常记笔记,认真听讲并思考老师的提问;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经常向身边的同学请教。

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主动提问、质疑、参与讨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向老师求助。

二、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英语课堂参与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

主要指学生通过动口、动眼、动手等外显的行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具体表现为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质疑、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表演等活动、做笔记、听课、情感参与、求助老师和同学及自我评价等。

而英语课堂有效参与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课堂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那么,影响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Sato(1982)认为影响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教学实践与探究*本文属于浙江省台州市200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49的,文化背景、外语水平是影响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学生的个性也是影响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

Ely(1986)的研究表明,具有冒险性格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笔者的调查显示,教师仍然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发挥着主导作用:近8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是否生动有趣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因素;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强弱及是否有激情影响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

其他影响着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有班级课堂风气、学生英语基础的好坏、英语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学生性格的内向与外向等。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因素可概括为教师、环境、学习内容和学生等几个方面。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借助于学习内容,在课堂环境中与学生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三、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参与有效性的探索通过对学生英语课堂参与情况的调查、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和课堂观察,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为学生的参与创造有利条件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致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淡漠,认识不到实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把获得语言技能等同于学习其他知识。

因此,教学模式需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有效课堂参与创造条件。

具体来说,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是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或帮助者,也可以在一堂课上扮演多种角色。

教师要设法创造课堂情境,营造人人都乐于参与的课堂环境;在组织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控制学生参与的难度,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要关注学生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在课堂上紧张、不活跃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参与教师要仔细聆听,并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关注情感因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1.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外语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工具性动机”和“综合性动机”。

比较而言,希望了解目标语文化并融入其社会人群的交往中等融入性动机(即综合性动机)对二语学习的成功起关键作用(Gardner & Miller,1999)。

文秋芳(2001)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往往不是来源于一种动机,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更为普遍,有些人是“我要学”,有些人是“要我学”。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

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所选择的学习材料要难易适中、语言地道、富于时代性,以适应不同程度和学习兴趣的学生,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性;要帮助学生确立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习任务和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导航;对于每一次考试、每一次课堂回答等,都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当学生能够不时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在不断提高时,他们的学习动机会强化。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语言学习焦虑是一种“特定情景焦虑”,如:每当在众人面前发言时、考试中或在外语课堂上,都会产生紧张、忧虑情绪(余心乐,1999)。

焦虑度较高的学生会尽量避开一些让他产生失败感的场合,表现为课堂上参与度较低,他们常常因担心教师或同学会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而倾向于不表现自己,尽量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焦虑度较低的学生则愿意表现自己,愿意尝试新的语言表达,而且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课堂参与度就相应较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视自己为班级中的一员,努力缩小师生差距,营造相互学习的氛围,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为他们的积极参与创造心理上的条件;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紧张、不活跃的学生,热情鼓励他们开口说英语;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503.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我们要在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各具特色、动态多变的个体,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

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充分调动其各自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一次值日报告、一次情景对话、一篇作文,甚至一个词组或句型的恰当运用,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一句“Good!” “Well done!”等,而要给予具体和个性化的反馈。

真诚的赞扬会给学生巨大的鼓励,也有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优化课堂设计,使学生能且有效参与1.创造性使用新教材,降低参与难度浙江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行新课程,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课程容量大,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学生抱怨生词太多。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实行删、添、换、改等变通措施。

例如对于离学生生活太远或太难的内容可以删掉,代以接近学生生活且难度适中的内容;对于有些语法的学习,除了教材中的练习,还可以适当增加练习数量和形式;对于教材中比较难的听力练习,可以将其问题形式加以简化,从而降低难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

在使用新教材时,教学活动要尽量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引入真实的语言或设置更多的任务。

也可以根据需要重新排列教材顺序,比如调整单元内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或重新安排各个单元的顺序。

总之,教材是可变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组其内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优化课堂提问,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

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提问的类型包括程序型问题、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

相比较而言,程序型和展示型问题较为简单,参阅型稍难,评估型最难。

针对学生水平不齐的实际,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促进课堂参与。

其次,切忌“满堂问”。

“满堂问”与“满堂灌”一样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虽然活跃,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受益有限。

再次,提问后要合理控制等待时间。

教师提问后,学生需要时间思考,学生沉默时往往是他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候。

最后,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的同时要学会有效倾听。

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鲜活信息,并把它补充到教学中,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3.优化课堂讨论,提升课堂参与的有效性课堂讨论向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锻炼和证实自己的能力,听取同伴的想法,纠正他人的错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柳夕浪,2003)。

讨论把学习者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促其深层理解学习的目标和主题。

教师要精心选择新颖的、反映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最新成就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

如在台州发生强台风期间,笔者组织学生讨论“Man and Natur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等话题。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舒适、轻松的讨论环境:可在教室里贴一些启示语,如“Everyone needs time to think and study.”“Making mistakes is inevitable.”“We are a happy family. Don’t hesitate to ask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等,营造一种合作氛围;灵活布置教室内桌椅的空间位置,以满足学生间多向交流信息的需要,促进有效的学习;在课堂讨论中要采用“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的原则,制定讨论规则(肖锋,2004);教给学生课堂讨论的策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合理分组,分配角色,责任到人;教师要适当参与讨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