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整治河道的生态意义

整治河道的生态意义
整治河道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不仅与城市建设有关,
更关乎生态环保。
以下是整治河道的生态意义。
一、保护生态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河道的质量直接
影响着区域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河道因为
污染、乱倒垃圾、河道淤塞等原因,导致水质恶化,鱼类、植物和动
物的栖息地不断减少,整治河道有助于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道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不
仅可以清理淤泥积沙,解决断流、涨潮等问题,还可以让河道流通起来,从而推动规划和建设河岸开发带,形成一条绿色生态带,吸引更
多的游客、投资者和企业入驻,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增强城市美感
河道是城市的名片之一,整治河道能够提高城市的美感和品位,给市
民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而且,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加强河道两岸
市政设施建设,建造沿岸绿地,造福百姓,打造一条美丽的城市景观。
四、减少洪涝灾害
在雨季,如果河道淤塞严重,水流不能顺畅流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整治河道将会加强对河道的规划和管理,
改善河道的排涝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整治河道可以改善水质,减少出现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居民的健康
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之,整治河道的生态意义非常重大,值得我们大力支持和倡导。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不仅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关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概述河道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其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环境,增强对洪水、干旱、水污染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达到维护水资源和土壤的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而生态修复则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重塑和重建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提高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身动态平衡。
在河道治理中着重进行生态修复,不仅可以达到治理河流、改善水质的效果,还有利于保护和重建沿岸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二、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1.湿地建设湿地是自然的生物过滤器,能够有效清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在河道治理中,通过构建湿地植被和模拟湿地环境,可以有效吸收周围的污染物,同时为鸟类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2.植被修复植被修复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水生植被,保持河道的湿度和稳定性,同时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泥沙的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3.河道结构的改善河道结构的改善包括河道的整体规划设计,沿岸护岸工程和河床整治等方面。
通过对河道结构的改善,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稳定河道环境,提高水质,为生物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河道生态修复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的河道不仅是城市的血脉,也是城市的绿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2.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河道的生态修复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2024年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范文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恶化。
随着工业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以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许多城市的河道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及问题(一)现状当前,许多城市的河道水环境状况堪忧。
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污染等不断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严重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黑臭现象频发。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河道的自然净化能力也大大降低。
(二)问题1. 污染源复杂:城市河道污染源多样,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
2. 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 治理难度大: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治理难度较大。
三、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污染。
(二)河道整治河道整治是改善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包括清淤疏浚、岸线整治、修复河道生态环境等。
同时,可以在河道中建设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等,提高河道的自然净化能力。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
包括水生植物种植、水生动物养殖、微生物修复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善水质,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通过实施源头控制、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成功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清理河道垃圾和淤泥;建设人工湿地和植被缓冲带;种植水生植物和养殖水生动物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该城市河道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质明显提高,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
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

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成为当今水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河流整治旨在提高河道的安全性和通航能力,而生态修复旨在恢复和保护河流的生态功能。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1. 河流整治的重要性河流整治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河流整治可以改善水文条件,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河道的淤积和堆积问题日益凸显。
通过河流整治,可以清淤疏浚,恢复河流的正常水流,提高洪水排涝能力,减少洪水的发生。
其次,河流整治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水质和重建生态系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推进,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通过河流整治,可以加强水污染治理,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环境的质量,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最后,河流整治有助于促进河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
通过整治,可以改善河岸带的环境质量和景观功能,提升河岸带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
这对于促进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河流整治的挑战然而,河流整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河流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河道的淤积、水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精细的勘察和分析,同时需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来解决。
这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河流整治往往涉及到土地征用和人口搬迁等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和舆论压力。
由于整治工程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可能导致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和生计。
同时,整治工程可能导致一些居民被迫搬迁,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在进行河流整治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并与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3. 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加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资金。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河道进行改造、恢复和保护,达到提升河道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具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河道改造与恢复:修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和水文特征,恢复河道的水质、水量和水流速,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改善生态环境。
2. 河道绿化与景观规划:通过沿岸绿化和景观规划,打造河岸带的生态景观,增加绿地和湿地的面积,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 生态系统服务:通过河道修复,增加水资源的供应能力,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水环境净化功能;增加绿地面积和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自然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4. 防洪与排涝措施:通过对河道进行改造和整治,增加河道的蓄水能力和水流通量,提高河道对洪水的容纳能力,减轻洪水灾害;同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增加排水能力,提高城市防涝能力。
5. 社区参与与教育宣传:加强社区居民对于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的认知和支持,在修复过程中鼓励居民参与,并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城市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河道周边的城市发展需求、人文历史要素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具体的河道修复与生态修复方案,确保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河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水源,还具有调节气候、运输、景观等多种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河流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污染、河道硬化、生态破坏等。
为了改善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城市河流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河流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出现黑臭现象。
其次,河道硬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防洪和便于管理,许多城市河流的河岸和河床被硬化,这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衍。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填河造地、过度开发等行为,导致河流的生态空间被压缩,生态功能严重受损。
针对这些问题,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源控制技术。
这是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对于工业污染源,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排放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对于生活污水,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推广雨污分流系统,减少雨水对污水管网的冲击。
二是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拆除硬化的河岸和河床,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可以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如种植植被、设置石笼等,增强河岸的稳定性,同时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在河床修复方面,可以营造多样化的水流环境,如浅滩、深潭等,增加河流的生态多样性。
三是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方式,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
水生动物则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控制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生长,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是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河流的生态流量。
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中水回用等方式,增加河流的水量,改善河流水质。
同时,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
城市河道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治理措施城市河道治理是指对城市中的河道进行整治和综合治理的工作。
城市河道治理措施多样,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景观提升等方面。
下面将具体介绍城市河道治理的各项措施。
一、水环境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是城市河道治理的核心。
主要包括河道水质改善、河道污染治理、河道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改善河道水质。
通过净化污水、控制非点源污染等措施,降低河道水质的污染程度,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质指标。
2. 河道污染治理。
通过排放口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水源保护区域建设等措施,减少河道污水排放,达到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3. 河道水生态修复。
通过湿地修复、水草种植、生态恢复工程等手段,提高河道水质,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水生态恢复城市河道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水生态恢复。
水生态恢复包括湿地恢复、岸线生态修复、鱼类和水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湿地恢复。
通过人工湿地、河道湿地红线、湿地保护区等措施,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河道水环境的净化能力。
2. 岸线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恢复、堤岸绿化、岸线生态带规划等手段,修复和保护河岸线的生态系统,增加河道的景观价值。
3. 鱼类和水生动植物保护。
通过建立鱼类保护区、水生动植物保护区等措施,保护和繁育河道中的鱼类和水生动植物,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的水文条件,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1. 河道疏浚和清淤。
通过疏浚和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和内涝的发生。
2. 建设河道防洪设施。
通过修建堤坝、拓宽河道、设置泄洪闸门等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保护沿岸居民安全。
3. 水资源利用工程。
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等水资源利用工程,提高河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文条件,增加水资源供给。
四、河道景观提升河道景观是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
常用菌种: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优点:见效快,针对性强。 缺点:适用范围狭窄,生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微生物净水技术是针对特定的水污染源投放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达到削减污染负荷并保护水体的目的。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微生物技术
*
综合技术的需求
污染反复 治标不治本 二次污染 成本昂贵 破坏水生态系统
河道为什么会污染?
当外界污染超过河流自净能力或污染负荷承载力时,就会发生的水污染现象。
河道治理的任务
(1)控制外源污染: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雨污分流进度进程,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增强缓冲区截污、纳污、消污功能。 (2)消除底泥污染:合理利用生态疏浚,底层曝气,微生物菌剂,水生植物修复,环境友好型药剂治理,消减底泥中的污染物。 (3)改善水质,消除黑臭:通过底泥理化调理技术、生态浮床构建技术、生态溢流坝构建技术、土著微生物消泥技术、超磁分离技术、水下森林打造技术等作用改善水质。 (4)打造生态驳岸,提高自然化率:在满足防洪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河岸建设,打通水陆的物质循环通道,提高生物生境多样性。 (5)加强水生态系统修复: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恢复水生动物栖息场所、恢复沿岸带湿地植物、逐步恢复全系列水生植物与生物多样性。
*
2、水动力学物理模型----流体动力学
*
*
3、环境-生物数据相关性分析
项目
轴
1
2
3
4
特征值
0.397
0.369
0.310
0.148
种类-环境相关性
1.000
0.998
0.998
1.000
物种数据累积变化百分率
2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及发展方向 从而为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城市河道污染与整治现状
城市河道污染现状
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 城市河道污染也在逐步加剧∀ 据
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
受到污染 个国控城市河段中有
的城市河段为¯
至劣° 水质≈ ∀城市河道的富营养情况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
承载能力 已经为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证明为一
种有效的改善水质辅助手段∀
另外 建设生态型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
势∀ 生态河堤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 以/ 保护!创造生物良好
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0为前提 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
性和耐久性的同时 充分考虑生态效果 把河堤由过去的混
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
季永兴等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
流行
∗
年 滨河区共有 万人因霍乱而死亡∀
英国
年开始对泰晤士河进行治理∀ 年来 泰晤士河
的污染已减少
河水逐渐变清 水质明显改善 水生生物数
量不断增加
年已有 种鱼类在河中畅游 成群水鸟在河
面上飞翔觅食∀ 泰晤士河重新成为伦敦一道风景线≈ ∀
城市河道整治应标本兼治∀ 城市河道的污染和滨河
涵养 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是融现代水利工
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一体的水利
工程∀ 一方面 利用生态河堤生长的水生植物 如芦苇等 和
由此而生存的水生生物净化水质 另一方面 通过河道河底
及坡面表层泥面生长的大量微生物!藻类!水生动植物形成
的自然生物膜净化水体 提高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 达到改
善水环境的效果∀
复式生态河流断面为现代城市防洪规划提出了新理
念∀由于城市的发展 人口压力的增大 城市河道成为人们掠
夺土地面积的主要目标∀同时 为城市防洪 城市河道两岸建
立了高耸的直立墙∀然而 无论如何加高河堤 安全保障总是
有限度的 随着安全水准的提高 土地利用也发生很快的变
化 总体风险 发生洪灾的概率 也在增加∀ 洪水概率的降低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不断升华 从而提出了生态城市 ∞
∞
≤
∞
∞√ ∞√
等 的概念∀ 生态城市建设包
括制订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 持续进行环境整治! 建立资 源
持续开发利用体系 以及城市生态系统
∞
建设与恢复等多项内容∀城市滨河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
的重要子系统 包括城市河道水环境!水边 即滨水空间 环
很快被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洪灾损失所抵消∀ 因此 近年来荷
兰人提出/ 还河流以空间0的新理念 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
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 ∀ 作为城市防洪的对策措
施 在国际上已经非常重视/ 堵疏结合!蓄泄并重0的治水理
念 给河流以空间 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 给洪水以出路∀ 也
就是 近年在国内提出的兼容人类亲水性!生态性和河道蓄 参考文献
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们开始对人类的生存环境 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城市河道从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 两岸绿化等方面进行整治∀两岸护岸的结构主要是仿照园林 建设景观护岸!休闲广场等 国内如成都的府南河!上海的张 家浜等∀ 但在日益广泛开展的此项工作中暴露出了简单化! 雷同化和工程化等不利倾向∀
提供大量的饮用水!工业用水及灌溉用水 同时也是大量鱼
城市河道整治应与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 城市滨 河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所以 城市河道
试∀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温带 特别是我国经济 建设与河道整治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恢复的
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 气候比较适宜 城市河道风浪小 基本不受水动力影响 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恢复 使生态治 理成为可能∀上海已经在普陀的横港河松江新城的张家浜进 行了生态护岸的建设∀ 初步分析认为 生态型护岸对增加滨 河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改善水质 提高滨河生态系统的 恢复能力等方面有较大作用∀
为 ∗ 级∀主要河流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河流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和氨氮污染最为严重 汛期河流 ⁄ 值一般较低 挥发
酚和油类一般为¯ 类∀以
年一次黄浦江水质监测为例
≠ 收稿日期
22
基金项目 上海市水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季永兴
男 江苏南通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与研究∀
##
水土保持研究
市于
年代初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上海市的规划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进行反 界对生态城市进行了一些研究 如王祥荣和张静等对上海市
思 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 年代以来 德 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了以
建设生态城市设计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年前后 上
≠ 2¬
∞
2
Σ ηανγ ηαι Ω ατερ Χονσερϖανχψ Ε νγ ινεερινγ Δ εσιγ ν Ρ εσεαρχη Ι νστιτυτε Σ ηανγ ηαι
Χηινα
Α βστραχτ
∏
√
∏
∏2
∏
2
∏
∏
∏
√
∏
√
∏
√
∏
∏
Κ εψ ωορδσ √
∏
√
∏
∏×
∏
≥
√
√
√
∏ ∏
∏
√
∏
前言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 河道建设与河道整治包括城市河道水环境!水边 即滨水空 间 环境及水陆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恢复∀城市规划建设时 应 着重考虑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 改善水质 恢复河清水澈的 秀美风光∀同时 城市规划建设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强调 生态优先与整体优先的原则 协调好人与滨水自然环境!人
断面
溶解氧
监测值
类别
氨氮
监测值
类别
≤ ⁄≤
监测值
类别
⁄
监测值
类别
综合评价
黄浦江
松浦大桥
¯
®
®
¬
¯
黄浦江
吴泾
¯
®
®
¬
¯
黄浦江
长桥
¯
¯
®
¬
¯
大泖港
泖港大桥
¯
¯
¯
®
¯
太浦河
练塘
®
®
®
¬
®
斜塘
夏字圩
®
®
¬
®
园泄泾
三角渡
¯
®
¯
®
¯
城市河道整治现状 由于除涝泄洪! 水土保 持! 航 运功能! 水质改善! 环境 保 护!生态恢复等诸多方面的要求 国内外城市河道的整治其 实一直在进行着∀ 最初的河道的整治主要着眼于除涝泄洪! 水土保持和航运功能要求而进行河道疏浚和护岸建设∀由此 而带来的就是城市河道渠化 河道断面形式单一 走向笔直
类!鸟类!小型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
以及微生物的栖息生存环境和迁徙廊道∀城市滨河生态系统
不同于城市内部核心区 ≤
的人工生态系统 又不同
于城市外围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 她在城市中具有独特的魅
力∀ 所以 城市河道建设与整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和作用∀
国内外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生态城市计划∀ 如 上海
海市兴起了城市绿地和城市河道整治建设的高潮 新一代的
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 ∀ 采用混凝土施工!衬砌 河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 已被各国普遍否
上海市生态城市研究又开始进行 并且付诸实施∀ 城市河道整治发展方向
定 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 我国水利及其它部门 也开始重视城市河道的生态问题 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尝
≥
∞
和复合生态观 ≤
∞
等综合城市生
态理论 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
加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 世纪开始 泰 晤士河逐渐变成河水浑浊!污染严重的臭河∀ 到了 世纪
年代末 泰晤士河污染更是严重 它的含氧量等于零 除 了少数鳝鱼幸存外 其它鱼类几乎绝迹 河水污染引起疾病
第期
境及水陆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恢复∀城市河道建设与河道整治
√
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恢复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尽快推进国内生态型城市建设 保持城市资源与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拟从分析国内外河道污染与整治现状
出发 并在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城市河道整
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探讨城市河道整治的思想!目
展方面 论证城市河道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指出城市河道整治应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出发 对现有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从而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河道整治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
22
Υ ρβαν Ρ ιϖερ Ρ εστορατιον ανδ Ε χολογ ιχαλ Χιτψ Χονστρυχτιον
第卷
各段水质监测结果如表 ≈ ∀
年底 上海市河道淤积总量为
万 ∀ 河道淤积对
另外 由于长期以来 河道疏于管理 河道脏!乱!臭!黑!
河道泄洪和调蓄能力!航运!水体自净能力!城市面貌等多方
塞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最新的水资源普查资料 截止到
面造成了危害和影响∀
表
年黄浦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水质评价表
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