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白岩松 演讲稿

白岩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
观点。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见解,而我所
要分享的,正是基于我多年来的学习和思考。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一直致力于传播真实、客观的信息,提倡
理性、平和的言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
的信息所淹没,很难分辨真假。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
辨别,以免被误导和误解。
同时,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我深知自己肩负着舆论引导的责任。
我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公正为准绳,不偏不倚地报道和评论
各种事件。
我相信,只有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才能让社会更加
和谐,让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让世界更加美好。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
和权益。
我认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积极回馈社会,帮助那
些需要帮助的人。
只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我们的社会
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呼吁大家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关爱更多的弱势群体,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的聆听。
白岩松 演讲稿

白岩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白岩松的故事和思考。
白岩松,一个备受尊敬的新闻主持人和作家,他的言论和作品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今天,我想通过他的
故事,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首先,白岩松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执着。
作为一个新闻主
持人,他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和新闻,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他从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追求进步和突破。
正是这种不懈的
努力,使得他在新闻界拥有了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其次,白岩松的成功也得益于他的独立思考和勇于表达。
在他
的节目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他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独到见解和
深刻分析。
他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正
是这种独立思考和勇于表达的品质,使得他在新闻评论界拥有了很
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最后,白岩松的成功也离不开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
为一个新闻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传递真相和引导舆论的责任。
他
始终坚守着新闻的底线,不断地呼吁社会正能量和积极进步。
正是
这种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坚守,使得他在新闻界拥有了很高的
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有影
响力的人。
我们可以向白岩松学习,努力奋斗,独立思考,勇于表达,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正能量的人。
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白岩松演讲稿

白岩松演讲稿白岩松演讲稿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各位财大的同学:下午好!好了,接下来,就让我出声,你们就不用出声了(众笑)。
看到热气腾腾的这个场面,就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涯,对我来说,大学是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四年。
前天晚上在广州,因为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我们大学的几个同学,即使很晚,也要一聚,因为他们是你一生的朋友。
第一个,在大学里一定要珍惜、维系和发展那种一辈子很难遇到的集体的友情。
舒婷有一句话叫“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
”但是,在大学里面所结下来的同学情谊,可以贯穿一生。
我既不同意更不反对大学期间谈恋爱,但是千万不要丢掉大学四年在你这一生里无法复制的这种集体友情。
即使你在谈恋爱,也要融入集体当中,去分享那种骑十几公里或几十公里自行车去踏青,一帮人昏天黑地地打牌,考试前一起临阵磨枪的这样一种记忆。
第二个,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锤炼自己非常坚强的心理素养。
我们总谈一个人业务素质很高、身体素质很好,但我衡量一个人经常是用心理素质去衡量,一个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才可能成功。
在大学的时候你会面对失败吗?你学会面对成功吗?我工作这么多年,回头去看,是有一颗还比较强大的心脏帮了我足够多的忙。
我也有机会看年轻人的成长,有的时候会很好奇,哪些人更容易成功,而哪些人不可以。
到最后就发现,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容易成功。
因为打击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人,会演变成一种自卑、压抑;对于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反而越挫越奋。
拥有一颗还算强大的心脏,这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而不是你可以选择的条件。
(挤在会场外面的人太多,白岩松中断演讲问:“外面还有多少人?如果你们愿意,台上可以容纳三百多人,大学应该不拘一格。
”结果外面听众欢呼涌入,讲台上坐满了人) 第三个,大学期间一定要学会用脑子开始思维。
我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跟同龄人是没有区别的,是什么让你们在4年后发生了很大的区别?学校里专业的设置与其说是给你们专业知识,不如说让你们习惯用专业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
学习白岩松演讲稿: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白岩松演讲:停下来,与自己对话作者:白岩松来源:厦门大学编辑:郭晓林按:12月18日,资深媒体人、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作客厦门大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阅读与人生”的交流会。
小夏整理了白岩松的演讲实录(有删减),以飨读者。
各位,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来了之后才知道不好讲,为什么?年龄层相差太大,36到42(岁)的一群人,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你怎么把一家两代人融合在一起还要给他讲呢?讲养生上一拨听,下一拨不听;讲励志,下一拨听,上一拨不听;讲成功,底下(有)一半儿人都有经验,很难,所以,聊聊天吧。
这一个月正处在厦门的读书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挟”,来跟大家谈阅读之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稍微悲哀的事情。
今年台里头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都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一件事,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说到国际吃饭日,没有。
那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有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肉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那我很纳闷,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这样一种现状?我觉得这件事情恰恰印证了此时此刻中国的某种悲哀和某种觉醒。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不久在APEC上,普京送给了总书记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我看完细节之后发现,只有俄罗斯能做,中国做不了。
是他们技术很高科技吗?没有。
这个手机是两面屏幕,这面跟咱们的手机一样是正常的,另一面是跟kindle一样的、像水墨一样的屏幕。
我为什么说中国做不了?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是很靠前的,脑海中能诞生(这样)一个手机,一个屏幕是正常的彩屏,另一个屏幕是墨迹的屏幕,只有爱读书的国度才可能把它研发,他才会把一个手机跟阅读和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我们设计成两个屏幕,一定是为了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而不是考虑是否更适合阅读。
同样的道理,今年八月份我去法国巴黎的时候,大家知道,八月份的时候,巴黎人民非常可爱,把整个巴黎全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见着中国人的可能性会比见着法国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都去度假去了。
关于白岩松的励志演讲稿

关于白岩松的励志演讲稿推荐文章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热度:白岩松关于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演讲稿热度:中国女排精神主题演讲稿热度:白岩松安徽大学励志演讲稿热度: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热度: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语言华丽中富有诗情画意,活泼中不失深邃,朴实中充满真诚。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白岩松的励志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
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
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
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
”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
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
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白岩松:中国人停下来,等一等灵魂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白岩松:中国人停下来,等一等灵魂_人生感悟一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二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
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
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如此。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
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
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
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
我们都需要答案。
四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
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都信人民币吗?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五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
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
白岩松:停下来,与自己对话拾书青年

白岩松:停下来,与自己对话拾书青年我有一个习惯,凡是遇到那些启发性特别强的演讲,我都会收藏起来,并且做好标签。
然后隔一段时间,感到迷茫时就停下来,找到对应的演讲,再听一遍以前听过的内容。
事实证明,每次都能让我有不同的收获。
昨晚,我又重温了白岩松之前在厦大的演讲,说实话,每一次听他的演讲,总能带给我完全不同的感觉。
而这一次,听了他的演讲后,更加让我懂得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理,即: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白岩松在演讲中提到,“现在应该提倡越来越多的人去做看似无用的事……你跟自己对话,把自己放空。
”曾几时起,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和负荷,你有多久没跟你自己对过话了?我们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这是必然的,但同时,我们的心灵也需要缓解和释放,好好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吧!我有个已经6年没工作的朋友。
并不是因为她身体有缺陷或者有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因为她做了家庭主妇。
我相信大多数女人都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愿意如此。
但她确确实实的在过着这样的生活。
最近这几年,她变得既不活跃,也不爱交际,时间几乎除了带孩子就是待在家里,感觉像是一个失去活力的人。
我原以为她陷入了婚姻的“陷阱”,对生活失去了期望,不前进,反而在后退,担心她最终会被这个社会遗忘。
但她曾经对我说,“等到小孩进幼儿园了,她要重新回归工作,因为她不想天天待在家里,面对柴米油盐。
”可多年过去,现在她还是待在家里,上半年见她投简历找工作,之后她在朋友圈发动态说,没有适合她的工作。
她还提到自己错过了一家心仪企业的面试,所以必须等半年后。
现实生活中,像她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称她为“借口女人”。
我告诉你们这些并不是在说她不好,而是要以她做一面镜子,来说明我们是如何欺骗自己,如何阻碍我们进步的。
得克萨斯人有一句谚语,“人人都想上天堂,却没有人想死。
”其中哲理很像我们熟知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也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经常在人们面前说他想学游泳,可当他被问到为什么不去游泳馆学时,他说那里人太多,自己穿泳衣会很别扭。
白岩松:停下来,与自己对话_励志演讲

白岩松:停下来,与自己对话_励志演讲各位,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来了之后才知道不好讲,为什么?年龄层相差太大,36到42〔岁〕的一群人,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你怎么把一家两代人融合在一起还要给他讲呢?讲养生上一拨听,下一拨不听;讲励志,下一拨听,上一拨不听;讲成功,底下〔有〕一半儿人都有经验,很难,所以,聊聊天吧。
这一个月正处在厦门的读书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挟";,来跟大家谈阅读之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稍微悲哀的事情。
今年台里头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都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一件事,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说到国际吃饭日,没有。
那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有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肉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那我很纳闷,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这样一种现状?我觉得这件事情恰恰印证了此时此刻中国的某种悲哀和某种觉醒。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不久在APEC上,普京送给了总书记一部,这部我看完细节之后发现,只有俄罗斯能做,中国做不了。
是他们技术很高科技吗?没有。
这个是两面屏幕,这面跟咱们的一样是正常的,另一面是跟kindle一样的、像水墨一样的屏幕。
我为什么说中国做不了?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是很靠前的,脑海中能诞生〔这样〕一个,一个屏幕是正常的彩屏,另一个屏幕是墨迹的屏幕,只有爱读书的国度才可能把它研发,他才会把一个跟阅读和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我们设计成两个屏幕,一定是为了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而不是考虑是否更适合阅读。
同样的道理,今年八月份我去法国巴黎的时候,大家知道,八月份的时候,巴黎人民非常可爱,把整个巴黎全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见着中国人的可能性会比见着法国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都去度假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白岩松厦门大学演讲: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12月18日,资深媒体人、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作客厦门大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阅读与人生”的交流会。
……
四个苹果创造世界。
第一个是亚当夏娃的苹果,与人类有关,第二个就是牛顿的苹果,发明了万有引力,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
第四是中国的小苹果,解决了庞大的大妈们多余的精力,这是对人
类的巨大贡献。
(笑)说牛顿的这个苹果,我相信在此时此刻的中国,这样的传奇不会诞生,此时此刻的中国诞生不了牛顿,此时此刻有
几个中国人有那个闲工夫躺到苹果树下去?在一个讲究“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这是闽南语对这个国度最大的贡献,好多不会讲闽南话
的人都会讲“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说法,在这个“爱拼才会赢”的
国度里有几个人愿意躺到苹果树下去闲呆着?好,即便有人躺到了苹
果树下,被苹果砸完之后的反应也一定很“中国”。
第一个,像绝
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抱怨。
此时此刻的中国最大的特质是抱怨,我
们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馆去听,小三在抱怨正房,领导在抱怨下属,
下属在抱怨老板,老板在抱怨体制内,体制内在抱怨体制外,反正
所有人都在抱怨,因为大家都觉得责任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
每
个人都在抱怨中把自己给摘(除)出去了。
其实,你什么样中国就什
么样,你要进步了中国就进步了,但是中国人不会用这样的思维去
思考问题,因此第一个反应就得抱怨,“谁管的树?你们领导在哪儿?把他给我叫来!”一定会演变成为这样一种局面,这是大比例,还有
一定的小比例的人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