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皇权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1)

高中美术《皇权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1)

高中美术《皇权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1)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关于说课的基本步骤有很多种,这里编辑为大家提供这篇具有一定打典型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说课是我们必备的技能,你会说课课吗?希望这篇能给你启发!《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三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我的说课设计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总体说明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三课第一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美术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这位本课题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因此本课题在《美术鉴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古代园林艺术》打好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本课题包含的历史文化和鉴赏能力是以后学习《古代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

3.本着美术鉴赏的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更客观欣赏评价故宫建筑。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宫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掌握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3)认识故宫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直观地了解故宫建筑群的特点。

(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故宫建筑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性。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故宫建筑群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2)故宫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故宫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及其寓意。

(2)故宫建筑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故宫相关资料、图片等。

(2)制作PPT,展示故宫建筑群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3)准备相关讲解稿,便于课堂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宫相关知识。

(2)收集有关故宫的资料,如书籍、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故宫建筑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宫的壮丽景象。

(2)简要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故宫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如太和殿、乾清宫等,以及其功能和寓意。

(2)分析故宫建筑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独特性,如斗拱、黄琉璃瓦等。

4. 小组讨论(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故宫建筑群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故宫建筑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精品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精品教案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紫禁城的整体布局,以及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 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 认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屋顶样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教学难点:宫殿、坛庙建筑的艺术特色,它们是如何体现封建礼制、皇权思想的。

【教学过程】。

皇权的象征

皇权的象征
皇权的象征 ——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重点
部分是鉴赏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故宫,从故宫的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装 饰彩画三方面的介绍,来了解古代建筑的 审美特征。
学情分析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知识储备量大,但建筑知识相 对匮乏,学生已经通过书本杂志或者影 视媒体对故宫有了一定的宏观理解,有 很多同学没去过故宫,所以“仅凭一张 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解不能解决根 本问题,我会通过穿插图片和视频的方 式来调动其积极性。
[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作一个总结,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 果。
课后作业
故宫的布局和建筑结构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板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一. 代表作品——故宫
1.导入
2.新授

(1) 故宫的布局
(2) 故宫的结构

(3) 装饰彩画
3.总结 二. 天坛(课后鉴赏)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 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 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 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彩画的分类:
A、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用在
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这种建筑彩画在 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 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殿帝的
)王中
和发轴
3.故宫的建筑结构
(1)故宫的屋顶样式
庑殿 八角攒尖 硬山
歇山 四角攒尖 卷棚
三角攒尖 圆攒尖 悬山
(2)古建筑的木结构体系
斗拱
(4)故宫中建筑彩画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 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 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 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 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 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 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 富丽堂皇。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学设计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之《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教材重点部分是鉴赏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品故宫,通过故宫建筑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主要反映对皇权至上的体现,使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要求学生通过课上学到的鉴赏古代建筑艺术的方法,去鉴赏拓展中的民间古建筑,整个课堂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鉴赏的活动中来,形成很好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得到了鉴赏古代建筑的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难点: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2、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出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礼制思想、帝王权势等给人精神上的震撼。

3、古代建筑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深入浅出讲清楚。

教学过程:一、引题:欣赏由清华大学聂建国和他的团队制作的一组关于建筑方面的3D作品。

提出问题:这样的建筑方式是哪国所特有的?学生回答:中国。

顺便向学生介绍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

刚才欣赏的作品是中国古建筑中关于斗拱结构的制作过程,接下来再来看一组关于故宫每年十月一日的旅游照,人山人海。

引题的中的3D作品,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而后边的旅游照进一步强调了故宫的魅力之大。

会让学生们有种非常想了解故宫的想法。

这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新授部分:(一)出示故宫建筑总图1、故宫又称“紫禁城”讲述其的含义,并提出问题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对称。

故宫建筑美术鉴赏教案

故宫建筑美术鉴赏教案

,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有奶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第十五页,共46页。

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
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务使国中风调
雨顺,国泰民安。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乃象征江山永固。

殿内金色的九龙宝座和屏风安置在高约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并
百日方可成品。产品需“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可采用。此砖表面淡黑、油润、不
涩不滑,具有坚固耐磨、越磨真越亮等特点。

太和殿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
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
及赐宴。
第十八页,共46页。
中和殿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
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 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 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 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 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 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 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道也”之意。
,吉庆有余,或太平景象之意。
第十六页,共46页。

轩辕镜装设于殿顶天花板的中部,是个饰有蟠龙“藻文”的井形建筑,
称为藻井。在藻井“明镜”部位中央,有一浮雕蟠龙,口衔一球(铜胎中空,
外涂水银),此球即为轩辕镜。据传说,它是由中国远古时代的轩辕氏黄帝制
造的,为中国最早的镜子(实为清室所制)。悬球与藻井中的蟠龙联系一起,
到了清代,保和殿又用了新的功能,就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欣赏古代建筑的同时,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因为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的艺术瑰宝。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
一、通过对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
二、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二、屋顶的类别及基本的木架结构(展示图片和结构框架)提出问题:看图思考屋顶的形式为什么有区别?
(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三斗五升的木架结构。)
三、观看纪录片《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片段》并回答问题。
1、天坛是皇帝的什么场所?
2、天坛布局有什么特点?
(位于北京崇文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是北京最大的园林景观,坛内祈年殿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局特点]天坛由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组成。天坛的建筑可以总结为:一条中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石,九座坛门。
题目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学科
美术
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这节课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和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成就,并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想着问题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难点

华夏艺匠——建筑艺术1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华夏艺匠——建筑艺术1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华夏艺匠——建筑艺术1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理解,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理解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PIN妃)为什么?一、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板书)(1)木结构(板书):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水平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板书)之妙。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实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例:北京四合院(板书)2、中国古代建筑(板书)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故宫的总体规划(板书)(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鉴赏《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妃),为什么?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1)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例:北京四合院2、中国古代建筑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故宫的总体规划(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师总结: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太和门等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

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

教师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

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

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

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

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

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彩画的分类:A、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

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B、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C、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

三、赏析天坛和其他建筑: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1894年—1929年)字仲宜,又字古愚,天津人,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13年公费派赴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深造五年。

1921年回国,先在上海中南建筑公司任职,后自设彦记建筑事务所。

1925年5月,国民政府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征集中山陵设计图案,吕彦直的设计获头奖,被聘为中山陵建筑师。

中山陵于1926年3月12日奠基,1929年建成。

贝聿铭和香港中银大厦:贝聿铭,华裔美籍建筑师。

1917年生于广州,1935年赴美国留学,194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194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58年在纽约成立个人的建筑师事务所,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会金奖、日本帝赏奖。

1983年获代表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建筑奖,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

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特色是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

他的代表作品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台湾东海大学卢斯纪念教堂、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新加坡中国银行办公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北京香山饭店、巴黎卢浮宫入口玻璃金字塔大厅、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82年—1991年)等。

香港中银大厦高70层,岿然耸立于密密麻麻的高楼群之上,楼体结构每13层以斜构件加固,使大楼纵向和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建筑。

雨后春笋般的建筑形象,象征着香港美好的前景。

四、小结: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五、布置课外思考:中国古代建筑如何体现皇权大一统思想?【教材阐发】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之《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教材重点部分是鉴赏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品故宫,通过故宫建筑的整体计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和建筑装饰彩画镌刻等方面的先容,主要反映对皇权至上的表现,使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领会艺术品的美特征。

课本上第二个内容天坛,放到课后拓展,要求学生通过课上课到的鉴赏古代建筑艺术的要领,继续往前鉴赏天坛。

全般课堂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踊跃性,让学生介入到鉴赏的活动中来,形成很好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获患了鉴赏古代建筑的要领。

【讲授方针】1.知识方针:了解首都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维的具体表现,继续往前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独特之处。

2.能力方针:充分阐扬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立、探究、互助、体验认识的进修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要领阐发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针:以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烈地爱本平易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平易近勤劳、智慧的形成晶体。

【讲授重点】故宫的整体计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和建筑装饰彩画镌刻等方面的先容。

【讲授难点】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像,深入浅出讲清楚。

讲授历程:一、社团讲授二、导入:音乐导入:《故宫的记忆》问题设计:同窗们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觉?故宫房间有几多间?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重点内容。

【设计意向】音乐的导入,氛围的调动,导致学生兴趣。

古代帝王栖身的皇宫,是威严而布满神秘感的处所,学生对此内容布满期待。

三、讲授新课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传续时间最长,传播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最能表现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派头。

1.故宫的布局(图示:故宫全景图)学生结合全景图,看书册部分书契内容。

问题设计:故宫的总体布局有啥子特征?这样布局表现了什么样的思维?引导学生总结故宫布局的特征:中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宫门深似海",群组布局。

故宫由于是皇宫,以是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表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开整体布局以外,其它的装饰也是这样。

【设计意向】设计学生看书自学的环节,可以充分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起到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通过对全般全景图的阐发讨论,使学生很快探究出皇权的大一统思惟。

通过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扩展到其故宫建筑其它方面临皇权的表现。

2.故宫的屋顶样式(图示:先容屋顶各部门专业术语)(图示:三大殿的屋顶)学生察看三大殿建筑的屋顶样式,分组讨论三种屋顶样式的不同和等级的表现。

教师总结:屋顶名称和等级区分。

最高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攒尖顶等屋顶样式,和其它平易近居屋顶样式。

【设计意向】屋顶各部分名称比较专业,需要通过图示给学生讲清楚,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本身阐发讨论三大殿的屋顶样式的等级,之后西席总结先容屋顶的名称,总结屋顶等级区分,深入人心。

3.故宫的结构由"墙倒屋不塌"引出古建筑木结构体系:中国建筑体系与其它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

汶川大地震衡宇倒塌无数,可是部分旅游景点古建筑墙体稍有破损,重要缘故原由就是建筑的木质框架结构。

视频:三维动漫片斗拱结构的先容。

引导学生阐发木结构的优缺点。

A.由容易着火引出故宫金缸B.由容易腐烂引出建筑彩画【设计意向】古代木结构建筑有很多比较专业术语,对此知识学生比较生疏,在通过木结构斗拱的视频,让学生对斗拱的构成一目明了,从而孕育发生对古代木结构建筑赞叹服气之情,更清楚的理解木结构坚忍的缘故原由。

中间插进汶川大地震中古建筑没有倒塌的现实,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古代木结构建筑。

4.彩画和雕塑(图示:故宫内建筑外貌颜色和室内装饰色彩):引导学生总结故宫主要色彩,阐发颜色表现出来的等级差别,引导学生阐发彩画所表现的等级表现。

教师阐发总结: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个显著独特之处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眼。

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独特之处所决议的。

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办法,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谓"雕梁画栋"。

以是宫殿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尤其较着。

(别离图示三种彩画)引导学生阐发三种建筑彩画独特之处,教师总结。

建筑彩画分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图示:故宫内御路和汉白玉石的镌刻):结合书册御路的书契先容,引导学生阐发镌刻所表现出来的精力内在。

教师阐发总结:御路的石料来之不容易,固结了古代广大劳动人平易近的血汗,也体现了古代劳工人平易近的智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