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合集下载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哪首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哪首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哪首古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出处:《小池》。

2、全诗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
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4、赏析: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
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池宋朝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池》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一年级上册古诗《小池》赏析

一年级上册古诗《小池》赏析

一年级上册古诗《小池》赏析【原文】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吝惜。

③照水:映在水里。

④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⑤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⑥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著有《诚斋集》等。

【赏析】(一)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全诗意思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全诗意思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诗意思及赏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小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通过描写泉眼、细流、树阴、水面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小池的清幽和宁静。

泉眼无声地流淌着细水,仿佛在珍惜这细小的水流;树阴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在喜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泉眼和树阴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它们更加生动形象。

诗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描绘了小池中的荷叶和蜻蜓,进一步展现了小池的生机和活力。

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立在上面了。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小荷和蜻蜓的动态,表现了它们的活泼和可爱。

“才露”和“早有”两个词语的运用,使小荷和蜻蜓的形象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小池的变化和生机。

整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诗人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诗的画面层次丰富,有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杨万里的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小池》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小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小池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及注释】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5、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6、头:上方【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意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意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意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思:把小荷的花苞比喻成“尖尖角”,意义是说有才华的人是很容易崭露头脚的。

出自《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原文:
《小池》
(宋朝)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部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部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部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全诗是这样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想想,这诗就像一幅超级美的画!泉眼悄咪咪地流淌着细流,仿
佛在心疼那一点点的水,这不就像咱们珍惜宝贵的东西一样吗?树阴
映在水面上,那是因为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多浪漫呀!再看那小
小的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一只调皮的蜻蜓早就立在上头啦,难道不像一个好奇的小朋友抢先发现了新事物?
这诗写得多生动啊,就好像杨万里带着咱们走进了那个安静又美好
的小池边。

你说,他咋就这么厉害,能把这么平常的景色写得这么迷人?
我觉得呀,这首诗妙就妙在它把大自然的小细节都捕捉到了,让人
读着就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这就是经典诗词的
魅力所在,不是吗?。

小池古诗全文

小池古诗全文

小池古诗全文
《小池》是宋朝杨万里的诗作,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
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
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
地站立在上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荷才露尖尖角
——记阳光少年徐天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易经》里如是说。

徐天一,这个出生在龙年的男孩,积极向上,健康快乐。

他品学兼优,爱好广泛,做事有毅力,综合素质强,从小学至今,年年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是同学们心里的热心班长,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是邻里们公认的好少年。

勤奋刻苦的领头雁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一直是徐天一的座右铭。

课堂上,是他汲取知识最好的地方。

他总是竖着耳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生怕会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

独立思考,好学好问是他上课时最突出的表现。

数学题的推理他总是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语文课上他经常理解透彻,妙语连珠;地理课上他心无旁骛,跟着老师全世界遨游。

教他的老师都说:“课堂上如果少了徐天一,课堂气氛会沉闷好几分,讲课的激情会少很多。


课后,他涉猎广泛,见书就读。

从小时候的《小月亮童话丛书》、《格林童话》、《365夜》、《皮皮鲁总动员》,到现在的凡尔纳作品集、《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原著他都看过不止一遍。

徜徉在书海中,他不饥不渴,不知时间长短。

只要是好书,他都囊括其中,有时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

不同的书灵活处理,有的书囫囵吞枣,有的书细嚼
慢咽,有的书泛读,有的书精读,不一而足,他喜欢与书为友,与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心灵沟通、交流。

在他的带动下,他们班里的“小书虫”越来越多,语文成绩也越来越好。

2013年徐天一的家庭被评为潍坊市“书香家庭”。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成绩总是在级部里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学校的“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

面对这些成绩,他很平静,因为他深知,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

赠人玫瑰的小天使
人间有爱,世界才如此的美好,在爱的沐浴下,他幸福地成长着;在爱的传递中,他给予着也收获着。

徐天一出生在一个父母恩爱的和谐家庭里,父亲喜欢读书,母亲的文字也经常见诸于报端。

父母正直的人品、丰富的学识让他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让他学会感恩,学会了回报。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学生,地震的不可预见和残酷,灾后的重建和物资的匮乏,震区学生的无着无落,都深深地震撼着他幼小的心灵,成了他心头的牵挂。

学校组织捐款的时候,他左手拿着一摞纸币,右手抱着小猪储蓄罐,把积攒了好久的260元零花钱全部捐出。

他是他们学校学生个人捐款最多的一个,有的同学笑他傻,他解释说:“我捐的钱帮不了很大的忙,但这是我的一份心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做不是远远强过拿着零花钱去买零食吗?”
在学校里,他是个尽职尽责的热心班长,除了当好老师的小
助手,还是同学们小矛盾小纠纷的调解人。

刚升入初一,班里的孙龙骁同学因为想家总是哭,徐天一每到课下就开导她,学习上也帮助她,两周以后孙龙骁就适应了初中的生活,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邻里的眼中,徐天一是有礼貌又懂事的好孩子。

周围邻居的小孩经常找他玩,他是很有威信的“孩子王”;父母身边,他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妈妈生病,他量体温冷敷买药倒水,比大人做的还好;爷爷心里,他是最棒的孙子,每次回老家,徐天一都给爷爷捶背,陪爷爷聊天,跟爷爷说学校里的见闻,让爷爷尽享天伦之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面对这个博大复杂的世界,他正直善良,懂得感恩,知道回报。

他喜欢奉献,心灵纯真,微笑灿烂,他把快乐和温暖带给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天天向上的好少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徐天一全面发展,兴趣广博,涉猎广泛。

从6岁开始,徐天一就开始练习爵士鼓。

因为年龄小,小小的鼓槌在他手里看着像大棒槌,他却能一坐一个上午,练习枯燥无味的基础。

一天天,一周周,一年年,手渐渐地越来越灵活,人和鼔开始融合,渐入佳境。

2010年参加山东省“校园之星”比赛,获得金奖;2013年参加由教育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青春风采中国广播影视艺术人才展示赛”,
获得电声乐合奏国家级银奖。

良好的读书习惯,从小的文化积淀,让徐天一的作文游刃有余,2012年《姥姥家的小白》获得省级二等奖,2013年《秋天的树叶》获得潍坊市一等奖。

课余时间,徐天一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少年宫活动,篮球、乒乓球都打得非常熟练,游泳和象棋成绩也名列前茅。

“阳光如此灿烂,我要做一个欣欣向荣的孩子!”徐天一在日记里这样写到。

诚如是,这个天天向上的少年走过的所有地方,总是洒满阳光和欢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长的路上既有快乐也有烦恼。

他正用自己的善良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做笔,描绘充满希望的画;他正用自己的爱心和恒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