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西游记》中女妖形象塑造
西游记中女妖精的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女妖精的形象分析《西游记》是我们自小便熟知的作品,然而,不同年龄时间的我们对于《西游记》又有着不同的见解。
由最初的看热闹,也开始分析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其中吴承恩在创作中刻画正面形象的同时,还向读者展示出许多女性反面形象,接下来笔者将对于女妖精形象做出系统而简要的分析。
一、女妖的美貌《西游记》中的女妖魔,虽为取经人的对立面,均非善类,但与那书中的男性妖魔相比,却几乎是清一色的美人。
个个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共写到十一个(群)女妖,她们大都美比天仙。
作者在第二十七回对白骨精的描写“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这是白骨精为迷惑唐僧师徒而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怪不得八戒动了凡心。
第六十回中写玉面狐狸精“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
貌若王始,颜如楚女。
如花解语,似玉生香。
”难怪玉面狐狸精又叫玉面公主,原来她有倾国之色,也怪不得牛魔王会抛弃自己的结发前妻罗刹女。
第七十二回中写七个美人儿,“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
柳眉横远灿,檀口破樱唇。
钗头翘翡翠,金莲闪降裙。
却似嫦娥临下界,仙子落凡尘。
”使得那一心向佛、六根清净的唐三藏都“看得时辰久了”。
而八戒那贪色之徒就可想而知了,怪不得吴承恩大师会将七十二回取名为“盘丝洞七情迷本,垢泉八戒忘形。
”第八十二回“妮女求阳,元神护道”中写白毛老鼠精的美貌更是传神,“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
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
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
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
”连嫦娥都惊喜她的美色,而孙行者则担心师父为美色所惑,“只怕一时动心”。
作者从外貌、肌肤、身材这几个方面来描写女妖,把女妖写得很美,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描写也不过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
《西游记》中女妖外表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作者在塑造这众多女妖的美貌时显然是别有用心,同样也应合了曹植《美女篇》中“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描写女人美丽即为妖艳的说法。
西游记对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塑造

西游记对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塑造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以神仙、妖怪、仙僧和取经路途中的种种插曲,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在这些形象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这篇文章将探讨西游记对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塑造,并分析这些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首先,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展现了女性的不同面貌和特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妲己、玉帝女儿、孙悟空的师妹和观音菩萨。
妲己是历史上有名的妖怪,她的美丽和智慧让无数男子为之倾倒。
玉帝女儿身世神秘,拥有强大的法力和智慧,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魅力的角色。
孙悟空的师妹是一个聪明灵动、机智过人的女子,她为师兄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帮助。
观音菩萨则是正义与慈悲的典范,她救助了无数众生,是西游记中的重要导引。
其次,西游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充满了情感和内涵。
作者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她们的智慧、勇敢和善良。
妲己虽然是妖怪,但她的聪明才智和美丽使她成为众多男性心中的梦中情人。
玉帝女儿拥有超凡的法力和智慧,在故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悟空的师妹则展现了女性的机智和智慧,她经常用她的聪明才智解决一些难题。
观音菩萨则是仁慈且正直的化身,她用她的慈悲之心救助了无数的众生。
最后,这些女性形象在故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妲己作为妖怪,代表了邪恶和诱惑的一面,她对男性角色的迷恋和诱惑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危险。
玉帝女儿以她超凡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为男性角色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孙悟空的师妹则以她的聪明和机智,为师兄解决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最后,观音菩萨则是一位充满仁慈和慈爱的女神,她用她的伟大智慧和慈悲心育扶持着男性角色。
总之,西游记对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塑造丰富多样,通过各种不同的角色,呈现出了不同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这些女性形象以智慧、勇敢、善良和仁慈为特点,为男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
她们以她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了男性角色的命运,为故事增添了情感和情节的张力。
西游记中如何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

西游记中如何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创作,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这部作品中不仅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而且也成功地刻画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
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吴承恩对于性别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女性独立性和力量的肯定。
本文将论述《西游记》中如何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白晶晶这一角色。
作为唐僧的得意弟子,她拥有无与伦比的妖术,她的形象反映了女性的智慧与力量。
白晶晶具备与男性同行的胆识和勇气,她常常在取经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的妖术也经常被用来解救她们,保护他们的安全。
这种形象不仅展示了女性的独立和自主性,也为那些年代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强势和自信的典范。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女性角色是紫霞仙子。
紫霞仙子与孙悟空之间的感情纠葛是《西游记》中的一大亮点。
她的外表美丽,技艺高超,聪明机智,绝对是一个有主见的女性。
她追求真爱的坚持表现了她对自己的价值和尊严的敬重。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追求平等与正义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除了强大和坚韧的女性形象,吴承恩也塑造了一些柔弱和害羞的女性角色。
比如,罗刹女。
她的形象,虽然柔弱但又能够利用自身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
她常常在故事中扮演着拯救他人的角色,展示了她的慈悲心和同情心。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女性角色,如沧海之女、嫦娥,这些形象多以美丽和神秘为特点,代表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通过塑造这些不同的女性形象,《西游记》展示了女性的多样性以及她们在不同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智慧。
这些形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女性世界。
同时,这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独立自主、温柔勇敢的女性形象。
总结起来,《西游记》通过不同的女性角色呈现了女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吴承恩通过这些角色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性别平等和社会地位方面的追求,以及女性所具备的智慧、力量和独立性。
女妖形象分析

小议:
《西游记》称“妖”, 《聊斋志异》称“仙”,是 什么原因?
《西游记》中的女妖是一个集神、 人、物、魔为一体的形象。其实妖并 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被妖魔化了。 今天,社会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充 斥着奸诈与勾心斗角,很多人的心灵 都被妖魔化了。文学作品提出问题、 描写现象就是为引起拯救的注意。我 们从充满喜剧色彩的小说中,不能只 看到那离奇的故事,而更应该看到作 者严肃的人生态度。
演变过程
猪八戒—天蓬元帅 猪妖 净坛使者
沙和尚—卷帘大将 水怪 金身罗汉
妖:
神的堕落即为妖, 妖的升格便是神。
再读小说
1.«西游记》中有哪些女妖? 2.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请把西游 记中的女妖进行简单的分类。
(可以从这些女妖的来历,女妖对 唐僧的态度等角度谈谈。)
在取经过程中,对唐僧师徒构成威胁 或者与冲突的女妖精共有11人(伙),她们是: 尸魔白骨妇人(第二十七回)、金角大王的母 亲九尾狐(第三十四回)、灵感大王的义妹斑 衣鳜婆(第四十八回)、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 (第五十五回)、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 牛魔王之妾玉面公主(第五十九回)、荆棘岭 树精杏仙(第六十四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 (第七十二回)、比丘国美后白面狐狸(第七十 八回)、陷空山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第八
。 十回)、天竺国假公主玉兔精(第九十五回)等
精读小说
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 《西游记》中女妖的特点。
赏读小说 :
在《西游记》的形象体系中, 女妖是极其独特的一群。你喜欢 这些女妖吗?如果你是这些女妖, 面对唐僧,你会怎么做?
研读小说
女妖的存在有何特殊作用?
(可以从小说主旨、烘托人物 形象的作用方面谈谈。)
西游记
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作者:陈玲玲兰正江来源:《西江文艺》2017年第17期【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创作中的一枝奇葩,拥有令人着迷的艺术魅力。
孙悟空作为其中着墨最多的形象之一,其反叛精神历来为人称道。
而西游记中的特殊群体---女妖,也同样拥有突破自我,挣脱束缚的反抗意识。
在对孙悟空反叛精神浓墨重彩的同时,女妖强烈的自我抗争精神同样不可忽略。
笔者将从自主追求爱情婚姻和极力达成自身目标两个方面来浅析女妖的形象。
【关键词】:女妖;爱情;欲望;反叛千百年来,妖就是一种反常怪异事物的名称,《左传·宣公十五年》曾云:“地反物为妖。
”而在《西游记》的妖精形象体系中,女妖是极其独特的一群。
与男妖的面容可憎、恐怖丑陋不同,西游记中出现的女妖,几乎清一色的是绝色美人。
不同于世俗女性对待情爱的矜持内敛,女妖大胆热情,奔放直接,对于情爱情欲的渴求坦荡而又热烈,更对于自身欲望毫无遮掩,顺从渴望,直面目标,坚定执着,反抗束缚的反叛精神坚决又惨烈。
本文将从自主追求爱情婚姻和极力达成自身目标两个方面来浅析其形象。
一、自主追求爱情婚姻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自荐枕席”的传说由来已久。
战国宋玉曾云:“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高唐赋》)塑造了自荐枕席的女子形象。
从高唐之女的巫山云雨,到后世聊斋里的花妖狐魅,皆不乏主动追求,自荐枕席的精怪,其不受传统“安于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则束缚,大胆追求爱情,自主安排婚配,骨子里的反抗意识直接而强烈。
西游记里的琵琶洞蝎子精是其典型。
蝎子精的形象在前代西游故事中并不存在,到《西游记》时才出现。
《西游记》中,蝎子精的故事是借鉴了杂剧《西游记》“女王逼配”故事中女王的性格特点,而附之以蝎子精的外形创造出来的。
西游记之蛇妖女的妖媚与邪恶

西游记之蛇妖女的妖媚与邪恶在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中,蛇妖女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她以其妖媚的外貌和邪恶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本文将探讨蛇妖女的妖媚与邪恶,并分析其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蛇妖女的妖媚之处在于她的美丽外貌和迷人姿态。
作为一个蛇妖,她拥有巧妙的变身技巧,可以化身为一个美艳动人的女子。
她的红唇,妖媚的眼神以及曼妙的身姿吸引了众多男性的注意。
尤其是唐僧师徒四人,在与蛇妖女相遇之后,都被她的美貌所迷惑。
蛇妖女通过她的妖媚外表成功地引诱了唐僧,并试图吞食他的肉身以获取长生不老之法。
可见,蛇妖女的妖媚之处给故事增添了一种诱惑力。
然而,蛇妖女的邪恶行为也让人不禁心生恶感。
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施展种种阴险手段。
她对待唐僧师徒始终心怀不轨,一方面以妖媚面孔勾引唐僧,另一方面则策划阴谋,意图伤害他们。
蛇妖女通过捕捉唐僧师徒,并对他们施以刑罚,表现出她的邪恶本性。
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对待无辜人类,并意图阻挠唐僧取得真经,这更凸显了她的邪恶一面。
与此同时,蛇妖女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她是唐僧师徒的第一个妖精敌人,也是他们西天取经旅途中的第一个试炼。
蛇妖女的故事揭示了一种妖怪对人性的试探,她不仅贪婪,而且心机深沉。
唐僧师徒通过与蛇妖女的斗争,锻炼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修行境界。
蛇妖女的出现具有教育意义,也为故事增添了紧张和刺激。
总结起来,蛇妖女的妖媚与邪恶在《西游记》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她以其美丽的外貌和诱人的姿态吸引了众多男性的注意,同时也展现了她的邪恶本性,通过残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对唐僧师徒的修行和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尽管蛇妖女的邪恶行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她的存在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人性和道德的机会。
【参考译文】In the classic literary work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Snake Demonessis a controversial character. With her enchanting beauty and evil actions, she has sparked widespread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allure andevil of the Snake Demoness, and analyze her role in the story.First of all, the allure of the Snake Demoness lies in her beautiful appearance and charming demeanor. As a snake demon, she possesses clever shapeshifting skills and can transform into a stunningly beautiful woman.Her red lips, seductive eyes, and graceful figure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numerous males. Especially, the Tang Monk and his disciples, after encountering the Snake Demoness, were all captivated by her beauty. The Snake Demoness successfully seduces the Tang Monk with her enchanting appearance and attempts to devour his flesh in order to obtain eternal lif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llure of the Snake Demoness adds a tantalizing element to the story.However, the Snake Demoness' evil actions also evoke a sense of disgust. She is willing to employ various deceitful means to achieve her goals. She harbors malicious intentions towards the Tang Monk and his disciples, usingher seductive facade to tempt the Tang Monk while plotting a scheme to harm them. The Snake Demoness captures the Tang Monk and his disciples, inflicts punishments upon them, and reveals her wicked nature. In her pursuit of fulfilling her desires, she shows no hesitation in manipulating innocent humans and obstructing the Tang Monk's quest for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This highlights her sinister side.At the same time, the Snake Demo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out the story. She is the Tang Monk and his disciples' first encounter with a demon enemy and the first trial they face on their journey to the Western Paradise. The story of the Snake Demoness reveals a trial of demons against human nature. She is not only greedy, but also cunning. Through their struggle against the Snake Demoness, the Tang Monk and his disciples cultivate their moral qualities and enhance their spiritual cultivati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Snake Demoness has an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and adds tension and excitement to the story.In conclusion, the allure and evil of the Snake Demoness are clearly portrayed in "Journey to the West." Through her beautiful appearance and enticing demeanor, she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numerous males, while also displaying her evil nature through ruthless means to achieve her goals. Sh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ory and contributes to the mor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Tang Monk and his disciples. Despite leaving a deep impression due to her evil actions, her presence also provides reader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contemplate human nature and morality.。
西游记之狐狸精的妖媚与诱惑

西游记之狐狸精的妖媚与诱惑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所展现的各色妖精形象更是让人过目不忘。
其中,狐狸精可谓其中一类极具代表性的妖怪之一。
狐狸精常常以美貌和诡计迷惑人心,作为一种凡俗妖精的代表,她们的妖媚与诱惑手段可谓琳琅满目。
本文将从形象特点、妖媚手段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西游记中狐狸精的妖媚与诱惑。
一、形象特点狐狸精在西游记中首次出现在第九回中,从那时起便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桥段之一。
与其他妖精相比,狐狸精的形象相比更具有娇媚和可爱的特点。
她们通常用女子的面容、柔媚动人的姿态来迷惑那些行色匆匆的男子。
她们头戴红丝巾,身着鲜艳的服装,容貌妖娆而娇艳。
这种形象的设定旨在使人们对狐狸精产生敬畏之外,也增加故事的情节曲折,更好地展现主角们的勇敢和智慧。
二、妖媚手段狐狸精之所以闻名于世,全仗她们高超的妖术和妖媚手段。
她们能借助法力模拟各种美丽的形象,也能通过变化出人意料的行为来蒙骗人们。
她们擅长化身成美貌女子,与那些行经山林之地或者寻求庇护的人结识。
她们会以温柔娴雅的语言和动作引诱男子上当,进而达到吸取他们的精气和阳气的目的。
一旦其中一位狐狸精为所欲为,她们就能从狐狸化为人的小妖到拥有神通异术的大妖,妖力大增。
这样的妖媚手段的展现不仅增添了故事的情节紧凑度,也将人们的好奇心触动了起来。
三、对人类的影响狐狸精的妖媚与诱惑对人类影响深远。
她们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机智摆布人们的心智,诱使男子堕落、忘记家庭和责任,最终被她们化为灰飞烟灭。
这种妖媚与诱惑的手法不仅对于单纯的男子而言十分危险,也对那些已经有家庭的男人构成了威胁。
在现实生活中,狐狸精的存在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于人性中的贪欲和渴望诱使之隐喻。
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惕、坚持正义。
总结通过探讨西游记中狐狸精的形象特点、妖媚手段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狐狸精的妖媚与诱惑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西游记之白骨精解析

西游记之白骨精解析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以精彩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读者的喜爱。
其中,白骨精作为西游记中的一位重要角色,扮演着重要的反派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白骨精这个角色进行详细解析,分析她的形象、性格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在西游记中,白骨精被描绘成一个妖怪,她以人类的形象出现,但在她的身体下却隐藏着一颗骷髅头。
这种悬疑的外貌设计为她的角色增添了神秘感,使她成为了一个独特、难忘的形象。
白骨精的性格也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亮点。
她具有聪明、机智的特点,善于变幻外貌以迷惑人类。
她通过使用美貌和巧妙的手段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她的聪明和狡猾同时也暴露了她的自私和冷血一面。
白骨精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不惜杀人泯灭口诀,甚至陷害其他妖怪以换取自己的安全。
这种冷酷的行为展示了她的邪恶本质,也为故事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曲折和冲突。
白骨精作为西游记的反派角色,对整个故事情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她是孙悟空最大的劲敌之一。
白骨精通过种种方法试图杀死孙悟空,但孙悟空却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神奇的武术技能,屡次化险为夷。
这种斗智斗勇的情节为故事增添了紧张和悬疑感。
其次,白骨精的出现也展示了人性的弱点。
在西游记中,她以美貌和甜言蜜语引诱人类,使之陷入迷魂阵,最终吸取他们的阳气。
这种描写既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也强调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信仰对人的重要性。
通过描绘白骨精的狡猾和危险,作者网罗人们掉进诱惑之中的弱点,警示读者要谨慎防范邪恶势力。
最后,白骨精角色的存在也为故事增加了一丝温情。
在西游记的后期,孙悟空击败了白骨精,使她痛改前非。
白骨精化身为白娘子,她与许仙情投意合,展现出对人类的善良和爱的力量。
这种转变昭示了正义的力量和善恶的边界,也赋予了白骨精角色更加立体的性格。
综上所述,白骨精作为西游记中的角色,通过独特的外貌形象、复杂的性格描写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影响,使得她成为一位深受读者关注和喜爱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西游记》中女妖形象的塑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73-01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小说,据笔者统计在西行路上,对取经师徒构成威胁或与其直接发生关系和冲突的女妖精共有11
人(群),她们是:尸魔白骨夫人(二十七回);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三十四回);灵感大王的义妹斑衣撅婆(四十八回);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五十五回);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牛魔王之妾玉面公主(五十九回);荆棘岭树精杏仙(六十四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七十二回);比丘国美后白面狐狸(七十八回);陷空山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八十回);天竺国假公主玉兔精(九十五回)等。
笔者认为,这些精怪尽管有着妖的外表,魔的本性,神的本领,但她们更有一颗人的心灵,尤其是女性的心灵。
本文拟对《西游记》中女妖这一群体的魔性,与人性进行探讨。
1.女妖魔的本性
1.1 美的外表。
《西游记》中女妖最大的共性便是容貌的美丽。
和书中面目狰狞丑陋的男性妖魔相比,女妖精几乎是清一色的美人,个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在第二十七回中写道”那女子生的: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这是白骨精为迷惑唐僧师徒而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怪不得那八戒动了凡心。
第六回中写玉面狐狸精”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
貌如王嫱,颜如楚女。
如花解语,似玉生香。
”难怪乎玉面狐狸精又叫玉面公主,原来她有倾国之色,也怪不得牛魔王会抛弃那结发前妻,爱子情深的罗刹女。
第七十二回中写七个美人儿,”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
柳眉横远疣,檀口破樱唇。
钗头翘翡翠,金莲闪降裙。
却似嫦娥临下界,仙子落凡尘。
”使得那一心向佛,六根清净的唐三藏都”看得时辰久了”。
而八戒那贪色之徒就可想而知了,怪不得吴承恩大师会将七十二回取名为”盘丝洞七情迷本,翟垢泉八戒忘形。
”
1.2 妖的本性。
《西游记》中的女妖无不具有魔的本性,她们都狠毒,凶残,吃人肉,纵情欲。
在第七十二回中蜘蛛精为唐僧安排的斋饭有”人油炒炼,人肉煎熬;熬得黒糊充作面筋样子,剜的人脑煎做豆腐块片”。
吃人是她的本性。
第五十五回,唐僧落入蝎子精的琵琶洞府。
妖怪虽然貌美如花,却心狠手辣。
孙悟空那颗修炼过的头,大闹天宫时”那些神将使刀斧锤剑,雷打火烧;及老子把我安于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俱未伤损”,可蝎子精使出倒马毒桩,只把他扎了一下,就使行者叫声”苦啊!”忍耐不得,负痛败阵而走,抱着头,只叫”疼!疼!疼!”蝎子精的毒不仅使悟空吃了亏,八戒着了到额,观音不敢近前,连如来也怵其几分。
2.女妖的人性
《西游记》中的女妖有着亲情的显露。
作者在第五十九回中就写道,与其她女妖相比,罗刹女更像一个符合封建家庭伦理标准的平
凡女人。
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欺压山神,土地,还抢走唐僧欲蒸熟吃掉以延年益寿,阻挠取经,而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
这本是红孩儿的造化,可罗刹女却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难以自禁的母性流露,让人动容。
对于丈夫,罗刹女也是一个温柔贤良的妻子。
丈夫牛魔王贪财贪色,喜新厌旧,娶了玉面公主后,很少进家门,可她却对偶然相见,无情无义的丈夫百般殷勤,低声俯就,可见她的情性的宽容。
更可贵的是为搭救丈夫,她甘愿奉上自己苦修多年的宝扇。
在她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罗刹女的爱子爱父的深情。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对白骨精善解人意,奸诈狡猾刻画更是入木三分。
她了解并且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与阴暗面。
《西游记》中女妖都能认识把握利用人性及人性中的弱点以逞其目的,这也是女妖人性的体现。
吴承恩笔下的女妖,大都是害人精,是与取经事业相冲突的,但她们又不乏人情人性。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道,《西游记》”每杂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正因为吴承恩笔下的女妖”有人情”,”通世故”,将女妖形象人格化,人性化,塑造成妇女形象,更好地丰富了《西游记》的内容2正如谭正璧先生所说:”女性是给与文学家以艺术的情绪与环境的唯一人物,文学里没有女性的表现也决不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30年
[2]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