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

合集下载

自媒体运营心得如何应对危机公关

自媒体运营心得如何应对危机公关

自媒体运营心得如何应对危机公关自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广泛化,然而,作为自媒体运营者,我们必须要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公关事件。

危机公关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自媒体的声誉和信任度,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应对危机公关的心得和策略。

一、及时响应危机事件在危机公关事件发生后,及时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自媒体运营者应该第一时间发表正式声明,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承诺会积极处理问题并协助调查。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布权威媒体的报道、专家解读等方式增加透明度,减少谣言的传播。

二、建立稳定信誉关系在平常的自媒体运营中,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非常重要。

通过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与受众建立互动和沟通渠道、回应受众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能够使自媒体运营者在危机公关事件发生时拥有更强的信誉和影响力。

此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与其他自媒体合作等也是树立良好声誉的有效途径。

三、适当控制信息发布危机事件发生后,自媒体运营者需要控制好信息的发布。

避免发布不准确、不完整或尚未核实的信息,以免加重恶化事态。

同时,要注意掌握发声机会,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方式发布信息,以免引发更多争议和负面情绪。

四、积极修复形象在危机公关事件中,自媒体运营者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修复形象。

可以通过公开道歉、赔偿受害者、整改内部管理等方式向公众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重塑形象,让公众重新认识和接受自媒体运营者。

五、借助专业团队支持危机公关处理可能需要专业团队的支持和指导。

自媒体运营者可以寻求媒体公关专家的帮助,对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和策划,并制定有效的公关方案。

专业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会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自媒体运营者更好地应对危机公关。

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危机公关事件过后,自媒体运营者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做好改进和调整。

只有通过总结和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危机处理的水平,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公关事件。

第十三章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关 《管理危机》PPT课件

第十三章  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关  《管理危机》PPT课件
三、新闻发布会上的主持、发言及应答技巧 1、主持人注意事项
➢ 在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介绍发布会的主要参与者 。
➢ 按照预定的时间,控制新闻发布会的进度。在行将结束 记者提问之前,要明确告诉哪个问题是最后一个问题。
➢ 由于危机沟通的新闻发布会有可能气氛比较紧张,因此 要善于运用诚恳的态度、礼貌的语言,缓解现场的紧张 气氛,维持现场正常的秩序。
媒体公关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四、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企业危机公关造成了一定的 危害
➢ 新媒体增大危机的爆发可能 ➢ 新媒体扩大危机的影响范围 ➢ 新媒体加快危机的传播速度 ➢ 新媒体放大危机的破坏效果
媒体公关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五、新媒体的出现也给企业危机公关带来的便利
➢ 为企业提供沟通渠道 ➢ 丰富企业的沟通方式 ➢ 便于企业引导舆论
➢ 认真倾听记者提出的问题,不要中途打断记者的提问,等记 者的问题全部说完之后再开始回答。
➢ 对于尚没有结论的问题直接指出来,不用猜测或不真实的信 息来填补消息的空白,并表示会尽早提供答案;对无法提供 的信息,应礼貌地表示无法告之并说明原因。
➢ 对于记者提出的刁难问题或穷追不舍,要始终控制住自己的 情绪,语速维持在正常水平,语气平和,不能高声叫嚷。
➢ 从业经验 ➢ 新媒体意识 ➢ 信息处理能力
3、建立与媒体的多层次合作关系
4、及时与媒体取得联系 5、从媒体的角度对社会舆论导向进行引导和管理 6、寻找时机进行企业宣传活动
媒体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二、媒体公关与沟通中的误区
➢ 临时抱佛脚 ➢ 不配合媒体采访 ➢ 沟通口径大相径庭 ➢ 对媒体横加指责
一、新闻发布会的举办时机及地点 时机的确定因素
第一,记者频繁前来采访,企业危机管理小组应 接不暇;

高校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控制与媒体公关

高校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控制与媒体公关

随着国家高校不断扩招,到200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的人数迅速突破2300万,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高校成为国家人口十分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高校师生“两高”(即高学历、高密度)成为政府、社会、媒体重要的关注目标。

公共危机事件易发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重点,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全新课题,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置,极易引发大的事端,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作为高校公共事件之外的社会舆论和媒体始终高度关注着高校的发展,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舆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分析和控制,高校公共事件的传播生态环境会不断恶化。

一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界定、诱因和特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时期,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变革,整个社会同时也进入了危机事件的多发期,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危机挑战和压力。

近几年来,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着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象牙塔”不再宁静。

(一)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界定芬兰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者基本价值规范的形势。

在这种形势中,决策者必须在很短时间里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

在这段时间里,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日夕的核心价值受到威胁,且威胁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1]。

罗森塔尔危机理念主要呈现了危机的状态和处置流程,从广义上讲,他侧重于泛态危机。

那么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如何界定?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或者与高校成员结构中的集体或个体有关,在事先未知情况下突发的事件,其基本特征为突发、不可预见并造成相应的后果。

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在清华大学首次举办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演练,其中一个演练项目是隔离危险地带并安全撤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演练开幕式上指出:“当前,全国教育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起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稳定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要切实将应急管理的常态和非常态工作相结合,扎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校园公关策划书

校园公关策划书

校园公关策划书标题:校园公关策划书一、背景分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校对于公关策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校园公关策划能够帮助学校与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升学校形象,在各项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围绕校园公关策划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总结,以期为学校的公关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是将校园公关策划转化为学校形象提升和活动推广的有效工具,通过策划和执行一系列的公关活动,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

三、策划内容1. 学校品牌推广活动针对学校品牌的推广活动可以在校内校外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包括线上线下媒体、校园广告牌、校园电视台、校园APP 等。

通过举办学校明星讲座、名人演讲、学术交流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2. 社会责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责任活动,如环保公益活动、扶贫助学等,借助媒体宣传活动的过程,提高学校社会形象。

同时,通过活动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3. 线上活动推广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活动平台的运用不可忽视。

学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活动,增加学校曝光率,与学生进行更直接的互动。

同时,组织线上有奖竞猜、问答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提升学校知名度。

4. 校园文化展示组织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如艺术节、文化创意市集、文化周等,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

通过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意作品,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5. 教师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研讨,提高学校学术水平。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活动,扩大学术影响力,提高学校声誉。

四、推广渠道1. 媒体宣传与本地媒体、高校媒体、行业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发布学校最新动态、成功案例和重要活动等,扩大学校影响力。

2. 校内渠道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校报、校园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宣传学校活动和成果,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和认可。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资料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资料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壹、前言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一个变化的时刻,以及随着变化而来的未知处境,因而产生压力、焦虑,或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心理学家认为就是一种危机(crisis)。

这种危机的状态来自面对问题时,昔日处理问题的方式无法处理,难以脱困,或其平日的处理机能受到限制。

危机可能是事件本身,亦有可能是对此事件的认知状态,而其又常在情况急遽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很有限,且威胁组识或决策单位之价值、目标,或个人安全,因此处理过程复杂、多元,且具不确定性。

由于学校获有社会上较多正面与专业评价,也有较高之期待,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或犯罪行为,往往会成为新闻大肆报导的焦点。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不论对学校教育目标之冲击,或是学校组识、行政处理能力的挑战而言都是一种危机。

其迁涉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与家长,以及相关之利害人。

由于社会开放,事件易于曝光,因而媒体、民代介入,民间组识之关心等外在因素,使处理之复杂度增高,常令单纯的学校人员与原有机制穷于应付,也往往因一时的忽略而造成人员伤害、形成学校面临四面楚歌,无法挽回的局面。

唯处理得当也有不少学校,因此事件而能借力使力,增强行政能力,强化组识内部之凝聚力,提升性别平等之教学质量与效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能量。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对学校不仅是危机,亦是提升学校组识功能与推展性别平等教育之转机与契机。

一般而言,危机处理可谓是一个「关键性」的抉择,可能转入佳境但亦可能恶化,因此常言:「危机就是转机」或「危机就是契机」。

危机处理的先决条件是保护当事人,并避免扩大负面影响。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即应进入危机处理的阶段,应把性别事件当成重要事情来处理,不能轻忽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要漏掉一点信息,认真对待相关法令。

即应启动预设之机制,并以专业与法定程序处理。

因此学校应有长期训练组成的团队,建制完整的防预机制,平时应加强学校人员的行政应变能力、辅导知能与性别平等意识之外,应切实充实性侵害与性骚扰处理的机制、资源与社会网络。

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

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

III.妥協型 (compromise) IV.靈感型 (inspiration)
方案不明確
(uncertainty)
資料來源:Zeleny,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卓武雄譯,1992。
2014/10/27
危機管理與媒體—17
Hale Waihona Puke 危機決策對應類型 (coping pattern)
危機管理與媒體—22
2014/10/27
面對媒體的技巧:受訪時該做事項
o o o o o o o o o o o 問清記者姓名( Ask the reporter's name. ) 使用自己全名( Use your full name. ) 選擇座位( Choose the site-if possible.) 選擇時間( Choose the time-if possible ) 保持冷靜( Be calm ) 說實話( Tell the truth ) 態度合作 ( Be cooperative ) 顯示專業( Be professional ) 要有耐心( Be patient ) 從容不迫( Take your time ) 說出重點( Use wrap-around sentences )
2014/10/27
危機管理與媒體—27
結論(三) :做好媒體公關
o 媒體公關得宜,協助化解危機;媒體處置 不當,宣染惡化危機。 o 處理危機新聞者,要抓住媒體記者關注的 事項。 o 要注意發佈新聞的適當時機。 o 要掌握新聞該準備及連繫的事項。 o 受訪時確實發揮「該做」事項,避免犯下 「不該做」錯誤
2014/10/27
危機管理與媒體—12
危機應變計畫項目

危机管理的流程与措施

危机管理的流程与措施

危机管理的流程与措施危机管理是指在组织面临重大威胁或不可预测的风险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损失,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声誉,保证组织的持续运营。

危机管理流程与措施是指组织在面临危机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危机管理的步骤和手段。

本文将介绍危机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措施,以指导组织在面临危机时的处理和决策。

一、危机管理的基本流程1.风险评估:危机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

组织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了解可能的危机类型、起因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计划。

2.预警系统建立:预警系统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危机信号,及时发现并做出反应。

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和外部的相关机构的紧密合作,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危机应对计划: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组织应该制定详细的危机应对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危机的类型、处理步骤、责任分工、资源调配和沟通机制等内容。

危机应对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4.组织危机小组: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危机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危机的处理和应对。

该小组应由高层领导、相关专家和各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协同工作,共同应对危机。

5.危机处理与决策:一旦发生危机,危机小组应立即启动危机应对计划,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在危机处理和决策中,应注重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制定、资源配置和团队合作等方面,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危机沟通与公关:危机管理中的沟通和公关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危机的影响和传播。

在危机沟通和公关中,应注重沟通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及时向内部和外部各方发出信息,并与媒体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协调。

7.危机评估与总结:危机管理的最后一步是对危机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对危机的评估和总结,可以了解危机的原因和处理的效果,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性别歧视的解决方案
《性别平等:解决性别歧视的方案》
性别歧视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

解决性别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积极的行动。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教育:教育是解决性别歧视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包括性别意识和尊重。

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们关于性别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政策改革:政府和组织应该采取行动,制定和执行政策来保护妇女和少数群体的权益,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和法律方面的平等。

倡导和宣传:社会各界应该通过倡导和宣传来唤起大众对性别歧视的认识。

媒体和社交平台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宣传性别平等的理念和实践,帮助打破性别歧视的陈旧观念。

改变社会观念:性别歧视根植于社会观念中,需要改变大众的心态和观念。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男女平等,打破传统观念,鼓励男女平等参与各种活动和职业。

支持性别平等的组织:支持性别平等的组织和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提供资源和支持,推动性别平等的发展。

人们可以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加强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性别平等。

总的来说,解决性别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的行动。

通过教育、政策改革、倡导和宣传、改变社会观念以及支持性别平等的组织,我们可以逐步实现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校园性别事件之危机处理与媒体公关壹、前言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一个变化的时刻,以及随着变化而来的未知处境,因而产生压力、焦虑,或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一般心理学家认为就是一种危机(crisis)。

这种危机的状态来自面对问题时,昔日处理问题的方式无法处理,难以脱困,或其平日的处理机能受到限制。

危机可能是事件本身,亦有可能是对此事件的认知状态,而其又常在情况急遽转变之前可供反应的时间很有限,且威胁组识或决策单位之价值、目标,或个人安全,因此处理过程复杂、多元,且具不确定性。

由于学校获有社会上较多正面与专业评价,也有较高之期待,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或犯罪行为,往往会成为新闻大肆报导的焦点。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不论对学校教育目标之冲击,或是学校组识、行政处理能力的挑战而言都是一种危机。

其迁涉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与家长,以及相关之利害人。

由于社会开放,事件易于曝光,因而媒体、民代介入,民间组识之关心等外在因素,使处理之复杂度增高,常令单纯的学校人员与原有机制穷于应付,也往往因一时的忽略而造成人员伤害、形成学校面临四面楚歌,无法挽回的局面。

唯处理得当也有不少学校,因此事件而能借力使力,增强行政能力,强化组识内部之凝聚力,提升性别平等之教学质量与效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能量。

因此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对学校不仅是危机,亦是提升学校组识功能与推展性别平等教育之转机与契机。

一般而言,危机处理可谓是一个「关键性」的抉择,可能转入佳境但亦可能恶化,因此常言:「危机就是转机」或「危机就是契机」。

危机处理的先决条件是保护当事人,并避免扩大负面影响。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即应进入危机处理的阶段,应把性别事件当成重要事情来处理,不能轻忽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要漏掉一点信息,认真对待相关法令。

即应启动预设之机制,并以专业与法定程序处理。

因此学校应有长期训练组成的团队,建制完整的防预机制,平时应加强学校人员的行政应变能力、辅导知能与性别平等意识之外,应切实充实性侵害与性骚扰处理的机制、资源与社会网络。

贰、常设危机处理机制,以为校园性别事件之安全护网中、小学校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即应进入危机处理的阶段已如前述,而其校园文化受科层体制之行政伦理与业务本位的影响,性别事件处理必要之资源整合与人员之机动性常感不足,而教师之性别专业素养又仍处发展阶段。

因此当性别事件发生之初,学校常无法掌握先机,衍生后续处理之问题与困难。

例如:(一)、了解学校生态之专业人力难找,功能小组成立困难。

(二)、相关当事人与学校的实时危机未能确实掌握,或实时介入处理,衍生问题。

(三)、行政支持系统迟迟无法建立,后勤资源无法适时到位,「性平会」运作与功能受限制。

为解决以上处理性别事件时的窘境,应考虑于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设置「常务委员」驻校。

必要时常务委员以学务、教务与人事等一级主管为当然,或咨询委员,或聘请相关专业或有处理事件经验之校外人士担任咨询,以组织为具行政权与专业权威之团队,做为性别事件之「常设统整机制」。

此团队可定期研讨、进修性别相关议题,增进相关知能,并培养相互默契。

此机制于平时,可做为学校性别平等教育之人才培育与咨询中心,发挥「性平会」驻校推动性别平等教育的积极角色。

一旦事件发生即行介入处理,或协助,不但可以避免事件扩大,亦可提升性别事件处理之质量。

其功能说明如下:(一)、统整机制为常设,且驻校,则一经发生事件,校长即可召集开会,研商策略,并规画、整合资源。

除积极筹备「性平会」开会事宜,且可积极处理实时性的危机,同时进行行政沟通与整合、提供校长处理时之咨询,并能做为办理申复之窗口,或过度平台。

(二)、目前依性别相关法令成立之「功能小组」繁多,迭床架屋,致使校内人员疲于奔命,甚或有相互推诿、指责之情况。

此「常设统整机制」除可成为性别专业与行政权之协调、沟通平台之外,亦可将学校相关之「防治处理机制」,例如怀孕学生事件之「处理小组」与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之「调查小组」加以统整,促使处理性别事件之机制单纯化,增进行政之横向联系。

(三)、常设机制易安排计划性之定期进修,因此常务委员,或一级主管易接受有系统之进修课程,可成为学校「人材库」与「种子」教师之来源。

必要时这些成员即可投入「调查小组」,或「处理小组」,不但可以避免「功能小组」成军匆促,人才难觅之苦,亦可因成员间长期培养默契,因而提升处理、调查之质量。

学校更可因此而激发内部自我提升的能量,营造校园性别友善的文化。

(四)、常务委员于平时亦可做为学生怀孕事件「申诉信箱」,或为申请、检举性别事件时之过度机制,以协助、答询相关当事人的问题。

同时由于其为驻校,方便持续与系统督导,以协助学校落实性别平等教育计划,以及调查与处理建议之执行、追踪与辅导。

(五)、「常设统整机制」仍属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其主要功能在协助处理实时性的危机,以及性别委员会调查事实前之准备、调查过程中之后勤支持,与处理结果之持续追踪、协助与督导,因此其之设置将可提升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运作功能。

基本架构、流程与功能如下 :校园性别事件处理之困难在于校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权力与阶级的关系,处理的过程中也坚实受着传统师生伦理与团体荣誉所制约,此困难问题处理之得当与否,决定衍生危机之程度。

如果处理过程由于传播沟通的问题,民代介入,媒体误导等复杂社会因素渗入,则其造成的伤害,更是难以估计。

校园性别事件之伤害包括当事者的安全、基本人权的剥夺,与人格的偒害,以及组识形象、信誉,团队合作与织组发展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威权的恐惧、主观的避免与情绪的处理在校园性别事件调查处理时应首先要被对待。

而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坚定与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法律素养、人本观,以及强烈与负责的使命感成为突破困境的重要关键。

一、确实掌握所面对的环境与对象,营建支持网络。

校园中有不同的教师角色,例如校长、兼任行政教师、暨教官与护理教师,也有不同层级或属性的校园,例如小学、国中、高中、高职或大学等。

不同教师角色在学校中与学生、家长、小区等之关系,或资源掌控、所负职责,甚至学经历背景与价值、态度等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性,同时不同属性学校,其问题重点、校园人际互动以及学生年龄与适用法令亦有所不同。

上述差异性也构成相关人员对「事件」之认知、态度与需求之急迫性与结果期待之不同,衍生问题不一样。

因此性别事件调查处理之前,都应纳入此等因素,审慎考虑。

学校文化与互动氛围影响危机处理之成败至巨。

因此充份掌握校园生态与人际关系,尤其行政人员、教师、家长与学生间之相互信任程度对性别事件处理有极大的帮助。

如何营造一个开放、多元而接纳的友善校园文化,与广结善缘,关系紧密的支持网络是危机处理之首要资源。

二、把握第一时间的诚恳沟通危机管理一般而言可以分成三个主要阶段,即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以及危机发生后。

如何掌控危机发生前之情况以预防、抑制危机发生的可能,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因此「危机机制」的建立、人员训练,经验之吸取、模拟等至为重要。

而在面对事件已发生,则学校应以积极、诚恳的态度来处理,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即是因为第一时间的沟通与处理态度出现问题。

因此把握第一时间让受害者得到支持,让学校所有人员获得充份正确的信息,体认同舟共济、团队合作之必要,热诚参与处理、沟通至为重要。

此时「危机处理」机制之运作应即展开,指定专人,设立单一发言、统筹窗口,并召开相关会议建立行政分工表,并整合资源。

同时应即组织辅导团队,拟定整体辅导计划,转导对象分别为,相关当事人、相关班级(包含学生与任课教师)及全校师生与家长,依其特质与需求,分工进行支持辅导,以及沟通之相关事宜,极力避免事实遭到曲解、是非制造或传播,或让有心人抄作、利用,而致危机扩大,造成更难处理的局面与伤害。

三、调查处理过程中应保持公平、正义原则。

(一) 、坚守程序正义,对于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陈述、证据应予以同等重视,且应依行政程序法与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并充份让相关当事人了解补救之机制,例如申复、济救,或可运用之资源等。

(二)、以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对待相关当事人,并依法回避、保密、通知。

依性平法第30 条第5项规定:「行政程序法有关管辖、移送、回避、送达、补正等相关规定,于本法适用或准用之。

」1、回避●自行回避(行政程序法32条)1、「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亲等内之血亲或三等亲内之姻亲或曾有此关系者为事件之当事人时。

」2、「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该事件与当事人有共同权利人或共同义务人之关系者。

」3、「现为或曾为该事件当事人之代理人、辅佐人者。

」4、「于该事件,曾为证人、鉴定人者。

」●申请回避(行政程序法第33)条1、有行政程序法32条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回避者。

2、有具体事实,足认其执行职务有偏颇之虞者。

●准则15条第2项回避规定:「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当事人之辅导人员,应回避该事件之调查工作;参与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之调查及处理人员,亦应回避对该当事人之辅导工作。

」2、保密。

依性平法有以下之规定。

1、第22条第2项「当事人及检举人之姓名或其它足以辨识身分之资料,除有调查之必要或基于公共安全之考虑者外,应予保密。

」2、第 26 条「学校或主管机关调查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过程中,得视情况就相关事项、处理方式及原则予以说明,并得于事件处理完成后,经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将事件之有无、样态及处理方式予以公布。

但不得揭露当事人之姓名或其它足以识别其身分之数据。

」3、第27条第3项「接获前项通报之学校,应对加害人实施必要之追踪辅导,非有正当理由,并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它足以识别其身分之数据。

」其它如「少年事件处理法」、「儿童及少年福利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亦有此项规定。

(三)、独立调查,并禁止片面接触,与不必要或重复询问。

为保持调查之公立,调查不受任何人之影响与干扰,调查人员系依职权进行调查,不受干扰,更应严格禁止单独要求接触。

同时为避免二度伤害非必要不做重复询问或询问与事件无关之个人隐私。

1、依「性平法」30条第6项:「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调查处理,不受该事件司法程序进行之影响。

」2、准则22条第1项:「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调查处理,不受该事件司法程序是否进行及处理结果之影响。

」(四)、考虑双方当事人权力差距,了解事件之样态,以做明确之判定,且为避免权力差距,产生伤害或获得不客观之讯息,应避免对质。

(五)、以被害人主观感受为判断之基础,且属行政调查,除依「行政程序法」办理相关作业之外,依行政一体原则,进行行政处置。

四、提升相关法律与辅导知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