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麦冬高产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麦冬高产的种植技术与方法麦冬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绿化价值,而成为农民种植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
那么,麦冬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做好这五点可高产!1、整地施肥它对土壤条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
栽前须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肥或厩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栽种前再浅耕1次,整平耙细,做宽1.3米的平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栽种结合收获麦冬随收随种。
选晴天傍晚或阴天栽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深5厘米左右,按株距8-10厘米栽苗3株。
不能栽得过深或过浅。
过深,难于发苗,且易产生高脚苗,产量低;过浅,根露在外面,易晒死或倒伏,影响成活率。
将种苗垂直紧靠沟壁栽下,使根部垂直,不得弯曲,否则靠沟壁处不易发根。
栽后覆土、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再用双脚夹苗踩实,使苗株直立稳固。
栽后立即浇1次定根水,以利早发新根。
3、管护(1)中耕除草麦冬栽后约15天返青,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选阴天或傍晚补种。
栽后15天须松土除草1次,以后选晴天每隔1个月或半个月除草1次,促进幼苗早分蘖,多发根。
10月以后,宜浅松土,勿伤须根。
麦冬植株矮小,应做到田间无杂草,避免草荒。
(2)追肥麦冬喜肥,合理追肥氮、磷、钾是麦冬增产的关键。
一般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7月,每亩施入人畜粪水2500公斤、腐熟饼肥50公斤;第2次在8月上旬,每亩追施入畜粪水3000公斤、腐熟饼肥80公斤、灶灰150公斤;第3次在11月上旬,每亩追施入畜粪水30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以促进块根生长肥大。
(3)浇水麦冬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立夏后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应及时灌水。
冬春若遇干旱天气,立春前灌水1-2次,以促进块根生长发育。
4、病虫害防治(1)黑斑病防治方法:选用健壮无病植株做种株,栽前用1:1:100波尔多液浸5分钟;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每亩撒草木灰100公斤;发病期间,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3-4次。
麦冬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麦冬的种植技术与管理一、选地整地1、种植麦冬一定不能连作,可以选择土壤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收获当前的作物后一定要马上进行整地。
2、可以深翻20-25cm,再多次进行耕耙,一定要将土壤整碎、整平。
3、在不同地区整地也不同,如果是在四川地区,通常不作畦,但如果土地面积较大,可以分筑小土埂,这样更方便排水。
4、在浙江地区,一般可以作平畦,畦宽为1.5-1.7m。
整地施肥时,通常是施加1500-2000kg堆肥,或是用50-70kg的过磷酸钙,也可以施加1000-1500kg厩肥。
二、处理种苗1、麦冬可以使用分株的方法进行种植,在挖麦冬时,一定要选择生长健壮、颜色为深绿色的植株,将其块根和须根剪下并分成单株。
2、然后再把残留的须根给剪掉,并切掉部分茎基,一定要以根茎切面有白心,叶片不散开的程度为宜。
3、在采挖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栽种,如果不能尽快种植,可以把茎基放到水里进行浸泡,让它充分吸水,再相并竖立,放到阴凉的已挖好松土上,还要覆土保存,但不能超过1周。
三、进行栽种1、种植麦冬可在晴天进行,也可在阴天进行,四川主要是采用开沟条栽法,深度在5cm,行距在15cm。
2、可以在沟中施加稀薄的肥水,并按照6-9cm的间距进行栽种,覆土按实即可。
3、浙江则可以采用穴栽的方法,穴的深度一般是3-5cm左右,株距15cm,每穴中栽种9-10株苗。
四、田间管理1、种植种苗半个月之后,可以适当除草3cm。
2、在立夏后天气会开始逐渐变热,水分蒸发的速度也会加快,因此一定要做好灌水工作。
3、冬春也容易发生干旱,因此一定要在立春前后进行1-2次灌水工作,保证块根的健壮生长。
4、而在夏季的降雨频繁季节,一定要做好种植地的排水工作,避免高湿的环境发生病虫侵害。
麦冬草种植方法

麦冬草种植方法
1. 土壤选择:麦冬草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
2. 种子处理:将麦冬草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 24 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3. 播种时间:麦冬草可春播或秋播,春播通常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秋播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
4. 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畦面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5. 田间管理: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当苗高 5-8 厘米时,进行间苗和定苗,株距以 10-15 厘米为宜。
在生长期间,要适时浇水、施肥和中耕除草,以促进植株生长。
6. 病虫害防治:麦冬草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等,要注意及时防治。
7. 收获:麦冬草种植 1-2 年后即可收获,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将地上部分割下后,洗净晒干即可入药。
需要注意的是,麦冬草的种植方法可能因地区、气候和品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种子,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麦冬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麦冬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因此麦冬的养殖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麦冬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成功养殖这一中药植物。
正文:一、适宜的种植环境麦冬适宜在温暖、湿润、透光性好的环境中生长。
一般而言,麦冬的理想种植温度为18℃至25℃,相对湿度在60%至70%之间。
光照条件应足够,但也要避免阳光直射。
选择温暖湿润的地区或通过设置遮阳网等方式创造适宜的种植环境。
二、土壤要求麦冬对土壤要求宽松、肥沃、排水良好。
选用疏松、疏浓透气性好的土壤,以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同时,麦冬也喜欢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土壤PH 值应在6.5至7.5之间。
三、繁殖与栽培麦冬可以通过种子和根茎进行繁殖。
种子发芽时间较慢,不适合大面积繁殖,一般可考虑使用已种植的麦冬根茎进行繁殖。
首先将麦冬根茎切成10~15cm长的段,然后在育苗盆或种植箱中种植,保持湿润的条件,一般15至20天左右就能发芽。
在栽培过程中,注意及时除草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麦冬是浅根植物,根系不发达,因此需经常松土,以保持土壤通风性。
同时,也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但避免积水造成根部腐烂。
四、施肥麦冬在生长旺盛期通常需要补充适量肥料。
一般可在每季度初施一次有机肥。
也可选择适量的复合肥,利用肥料中的氮、磷、钾元素进行补充。
在施肥时要均匀撒播,避免肥料集中在某个区域,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麦冬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等。
为了保持麦冬植株的健康生长,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连种;2. 适时修剪植株,保持植株通风;3.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应注意剂量和频次,严格遵循使用说明;4. 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进行控制和治疗。
六、注意事项1. 麦冬的生长缓慢,需耐心等待,不宜过早抽苗或转移;2. 灌溉要控制好水量和频率,避免积水和过度干燥;3. 麦冬耐寒性较弱,对低温敏感,如遇严寒天气需要采取保温措施;4. 在采收麦冬时,应留一部分根茎继续种植,以保持养殖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麦冬种植时间和方法

麦冬种植时间和方法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养生保健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麦冬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那么,麦冬的种植时间和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麦冬的种植时间麦冬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
春季适合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种植,秋季适合在9月底至10月初进行种植。
在春季种植麦冬,由于春季气温适宜,土壤温度也较高,种植后发芽快,生长迅速。
但是,春季降雨较多,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滋生,需要注意防治。
在秋季种植麦冬,由于秋季气温适宜,土壤温度也较高,种植后发芽快,生长迅速。
而且,秋季降雨较少,病虫害的发生率较低,种植成功率较高。
二、麦冬的种植方法1.选好土地麦冬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土壤中,因此在选地时要选择肥沃的土地,并且要注意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2.整地施肥在整地时,需要将土地耕翻深度达到20厘米左右,然后施入有机肥和磷酸钾等复合肥,使土壤更加肥沃。
3.播种将麦冬种子均匀撒在整好的土地上,然后轻轻将土覆盖在种子上,使其能够生根发芽。
4.浇水在播种后,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引起病害的滋生。
5.除草防虫在麦冬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等进行防治。
6.收获麦冬生长期一般为3年,每年收获一次。
收获时,需要将麦冬根挖出,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后即可。
总之,麦冬的种植时间和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注意掌握好种植的时间和方法,就能够获得丰收的喜悦。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材麦冬种植技术

中药材麦冬种植技术
麦冬是常用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
以下是麦冬种植的技术要点:
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块进行种植。
麦冬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效果更好。
2. 地力改良: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适当改良。
可以施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或堆肥,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3. 播种时间:麦冬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最好选择霜退后的早春。
清理地表杂草,进行翻耕,将土壤整平。
4. 播种方式:麦冬有两种常见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
种子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耕作好的土壤上后,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根茎繁殖时,将切好的麦冬根茎插入土壤中即可。
5. 管理措施:种植后要注意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同时,及时除草,保持地表清洁,以利于麦冬的生长。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发现有害虫或病害时,及时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但要注意正确使用和剂量控制,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7. 采收时间:麦冬一般在生长季节的7-8月间采收。
采收时将
其根茎割取,洗净后晾干,即可加工或使用。
以上是麦冬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种植者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麦冬播种方法

麦冬播种方法
麦冬的播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种植,整地时施足基
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深耕25厘米,整细耙平,作成1.5米宽的平畦。
2.播种育苗。
种子催芽前先用清水浸泡2~3天,然后用40℃温水浸泡8个小时,每天换水1
次,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浸种前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8小时,捞出后放在25℃条件下催芽。
待有50%的种子露出白色芽眼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播种到土壤中,覆盖上一层薄土,保证能盖住种子,往土壤中浇足水,促进种子发芽。
34
3.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4次,宜晴天进行,最好经常除草,同时防止土壤
板结。
追肥麦冬生长季长,需肥量大,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种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块根膨大。
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7-8月,可用灌水降温保根,但不宜积水,故灌水和雨后应及时排水。
湖北麦冬多糖含量的测定

湖北麦冬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晓华, 陈家春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1
湖北中医杂志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5,27(3) 11次
同时采用小剂量STZ和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血糖小鼠,对湖北麦冬多糖降血糖活性及糖耐量影响予以研究。结果表明:在给药7 d,14 d后,湖北麦冬 多糖在50 mg·kg-1剂量下,在糖负荷120分,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在100 mg·kg-1剂量下,在糖负荷60、120分,有非常显著的降血糖活性;说明湖北 麦冬多糖具有降血糖活性.
采用正常Balb/C小鼠和小剂量STZ和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血糖Balb/C小鼠,对紫红獐牙菜中的部位进行了抗高血糖药理活性筛选。从紫红獐牙菜中分离 出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溶性四个部位,测定给予上述四个部位后后小鼠的空腹血糖、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筛选活性部位.结果显示,乙酸乙 酯部位及水溶性部位在50 mg·kg-1时,对STZ引起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升高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而正丁醇及乙醚部位作用则相对较差.在给予 以上四个部位6d后,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及水溶性部位在50 mg·kg-1时,对葡萄糖负荷30 min引起的高血糖小鼠的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P<0.05),而乙醚部位的作用则相对较差.紫红獐牙菜各部位对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十分显著降低作用(P<0.01.).对正常Balb/C小鼠空腹血糖 ,发现仅乙酸乙酯部位在100 mg·kg-1时,有较强的降低血糖作用(P<0.05),而正丁醇及乙醚、水溶性部位无明显降低血糖作用.得出:乙酸乙酯和水 溶性部位为主要降血糖活性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发表于 2010-5-15
作者:何家涛,赵劲松,瞿宏杰,别运清
【关键词】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
摘要:对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选地、整地、选苗、种苗处理、栽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并制定了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为湖北麦冬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
湖北麦冬Lirope spicata (Thunb.)Lour.var.proalifera Y.T.Ma属百合科山麦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源植物,其块根与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块根有相似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除烦安躁等功能[1,2]。
湖北襄樊市为湖北麦冬的主产地,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常年种植面积在3 000 ha,年产量已占全国麦冬产量50%以上,为我国麦冬三大主产区之一。
为规范湖北麦冬生产,保证其药材质量,2001年湖北省地道药材《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在总结传统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对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中的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湖北麦冬主产地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
1.1 湖北麦冬主产地自然条件
1.1.1 湖北麦冬主产地气候条件湖北麦冬主产地湖北襄樊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5~16℃,无霜期为228~249 d,热量资源丰富,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
年降水量820~1 100 mm,其中夏季占400~450 mm。
太阳辐射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 800~2 100 h。
由于温度高、降水集中、光照强的季节,正是湖北麦冬的旺盛生长季节,极有利于湖北麦冬生产潜力的发挥。
1.1.2 湖北麦冬主产地土壤条件湖北麦冬主产地土壤为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潮砂土。
一般潮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有机质,矿物质养分都较丰富,呈中性到微碱性,pH在7.0~8.0之间。
1.2 湖北麦冬主产地生态环境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的规定,即大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2 湖北麦冬的形态特征与生育特性
2.1 湖北麦冬的形态特征湖北麦冬为多年生草木植物。
须根系,上端有时可见皱缩横环纹,中部或近末端常膨大成矩圆形或纺锤形肉质块根。
根状茎短,具地下走茎。
叶基生,禾叶状,长20~45 cm,宽4~6 mm,顶端钝,具5条脉,中脉明显突出,边缘具细锯齿。
花期6~8月,花淡紫色或淡蓝紫色,花葶直立,通常长于或近等长于叶,长20~50 cm,总状花序顶生,长5~12 cm,具多数花,通常每3~5朵簇生于苞叶腋,苞片小,长披针形,花梗长1~3 mm,花被6,排成二轮,雄蕊6,花丝长约2 mm,花药狭矩圆形,黄色,子房上位,中轴胎座3室,每室胚珠2枚,花柱长约2 mm,柱状,柱头不明显。
在花的后期,苞片腋处发生叶丛或苗,不形成种子。
2.2 湖北麦冬的生育特性湖北麦冬性喜温暖气候且耐寒,喜较湿润的环境,但忌水涝;喜肥,以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性喜光且耐荫。
3 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
3.1 选地种植湖北麦冬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忌粘重土,忌重茬连作,亦不宜与大蒜、葱、韭菜等百合科作物轮作种植。
3.2 整地湖北麦冬根系发达,种植湖北麦冬的田块应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深耕细耙,做到田平土碎、上虚下实、保墒保肥。
3.3 选苗选苗是湖北麦冬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于立春前后,在起挖的麦冬中选择无病虫、叶色翠绿、茎粗壮的麦冬苗,剪短须根和叶片,苗根长4~5 cm,叶长8~10 cm,然后分成单株。
分苗时应保护好新生芽,尤其是“跑马根”,是形成大块根和早发块根的关键[3]。
选好的苗若不能及时栽种,应进行假植。
3.4 栽种不同的栽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湖北麦冬栽种时间以3月中下旬为佳。
其分枝数、块根数、根系活力等显著高于其它栽种期[4]。
栽种前将选好的种苗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浸苗3~5 min,作消毒处理,以杀灭种苗上越冬的黑斑病病菌等。
栽种时每穴栽3~4单株,株行距20 cm×22 cm,栽植深度3~4 cm,栽后踏实,浇足蹲根水。
3.5 施肥湖北麦冬喜肥,下足基肥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比施用,可增加麦冬产量构成因素中每丛块根数和块根粒重[4],以提高产量。
3.5.1 底肥整地时均匀撒施有机肥,再进行翻耕。
用量:60 000~75 000 kg/ha,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且未经污染。
3.5.2 发根肥湖北麦冬栽后10~15 d开始返青,一个月后始发根,此时施肥可加快生长,提早分蘖,促早发根、多发根[5]。
用量:尿素150~300 kg/ha,过磷酸钙300~450 kg/ha,硫酸钾300~450 kg/ha。
在麦冬根际附近穴施或沟施,施肥后应覆土,以避免肥料流失。
3.5.3 块根膨大肥于8月下旬、10月中、下旬分别施尿素150 kg/ha,过磷酸钙75 kg/ha,硫酸钾150 kg/ha,追肥仍应在麦冬根际附近穴施或沟施,施肥后覆土。
11月至元月中旬叶面喷施2~3次0.1%~0.2%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6],增产效果明显。
3.6 灌溉湖北麦冬性喜较湿润的土壤环境,其生长期需水较多,因此,在生育期应加强水分管理,保证水分供应,以促进其早发根、多发根。
3.7 中耕锄草湖北麦冬发根后,5~8月天气暖热,雨水较多,杂草生长旺盛,应选晴天及时清除杂草,以达到防止土壤板结、保墒及消除杂草与麦冬苗争光、争水、争肥的目的。
3.8 及时摘除花枝湖北麦冬花开期6~8月,应及时摘掉新生花枝,减少生殖生长对养分的消耗,对增加单株叶片数、分枝数,促进麦冬块根生长,提高块根产量效果明显,增幅达5%~10%[4]。
3.9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于8~10月期间,喷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科资891两次或多效唑1次。
用量:科资891:300 ml/ha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 g/ha,施用浓度0.1%,可抑制地上部分旺长,促进麦冬块根生长。
4 病虫防治
4.1 主要病虫害种类湖北麦冬主要病害为黑斑病,主要虫害有韭菜迟晴蕈蚊、葱蝇、蛴螬等。
4.2 防治方法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2.1 合理轮作结合湖北麦冬产地生产实际,采用湖北麦冬与禾谷类、豆类等作物轮作,而不宜与葱、蒜类等百合科作物轮作。
4.2.2 坚持农家肥腐熟后施用使用农家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泼浇施用液态类粪肥应顺麦冬行沟施,并在施肥后覆土,以减少葱蝇、蛴螬的发生与危害。
4.2.3 选用健壮种苗严格把握选苗环节,选用叶色翠绿不带病斑的健壮种苗,栽植前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苗3~5 min,作消毒处理,以杀灭种苗上越冬病菌,预防病害发生。
4.2.4 适时用药对于湖北麦冬黑斑病,注意控制发病中心,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10 d/次,连续3~5次;对于韭菜迟晴蕈蚊、葱蝇,其幼虫危害盛期在5月上旬,当发现麦冬叶尖开始发黄并逐渐向地面倒伏时,立即用80%辛硫酸乳油1 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好。
对于蛴螬,其危害盛期为夏末秋初,可用炒香的麦麸5 kg,加敌百虫50 g,再加适量水,配成毒饵诱杀等措施防治。
5 采收
湖北麦冬块根采收在种植后第2年的2~3月进行,过早过迟均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选天晴采挖,人工采挖麦冬块根,用两齿锄头从栽培地一端开挖,深约50 cm左右,挖起整蔸麦冬,去掉土垡,手摘或用细齿耙刮掉须根上块根,装入竹筐中用水洗净,然后摊晒,干燥后包装贮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9.
[2]余伯阳,徐国钧.中药麦冬的资源利用[J].中草药,1995,26(4):205.
[3]何家涛,赵劲松,别运清.湖北麦冬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13(8):14.
[4]赵劲松,贾文恺,何家涛,等,湖北麦冬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关系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353.
[5]瞿宏杰,赵劲松,别运清,等.移栽期与摘花梗对湖北麦冬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药材,2004,27(9):629.
[6]赵劲松,瞿宏杰,贾文恺,等.湖北麦冬高产施肥模型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4,(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