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议书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议书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议书

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项目建议书

中国科学院

中北国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技术概况 (3)

二、技术特点 (3)

三、工程建设规模及收益 (4)

四、技术适用方向 (4)

五、技术应用情况 (6)

六、案例介绍 (6)

七、合作模式 (7)

一、技术概况

纯低温余热回收发电项目是利用100℃以上工业余热产生的低品位蒸汽,来推动专门设计的低参数的汽轮机组做功发电。与大中型的火力发电不同,低温余热发电是通过回收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中低温废烟气、蒸汽所含的低品位热量来发电,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节能技术。该技术利用余热而不直接消耗原煤、原油、原气,不仅不对环境产生任何破坏和污染,反而有助于降低和减少余热直接排向空中所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针对各种不同参数低温余热的回收采取不同技术和措施,针对钢铁工业的低温余热(低品位)主要采用带蓄能器饱和蒸汽发电方案和带蓄能器过热蒸汽发电方案两种。统计数据表明,一个年产钢铁500万吨的企业,全年利用低温余热可发电约2亿度,可为企业增收8000万元。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一项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推广的节能技术,具有极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我国能源局编制的《2010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可以看出中国余热发电的春天就要到了。而且国家规定,对于容量大于1000千瓦的余热电站,实行无条件上网并给予优惠上网电价。这些措施的出台为我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技术特点

1、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无需补燃锅炉,系统简单,运行方便,不消耗任何燃料。

2、利用先进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比采用其他同类技术年余热发电量提

高约30%。

3、根据所利用的余热情况设计专用的发电系统及专用的余热发电设备,而

不是套用标准的火力发电设备,这样保证了余热电站的高效率。目前可以达到效率水平:

4、余热发电系统简单,便于管理,生产人员较少。

5、余热电站不消耗燃料,不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及

污染气体的排放。

6、电站经济效益不受燃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三、工程建设规模及收益

纯低温余热回收发电项目的工程建设规模主要根据工业企业所排放的余热源的参数和分布来确定。

从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投资收益平衡点应保证单个电厂总发电量≥3000KW 以上。发电容量越大,投资回收期越短,经济效益越高。

工程建设投资额根据设计和实际运行测算约为6000~8000元/KW,既电站建设投资规模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投资回收期3.5~4.5年。

四、技术适用方向

纯低温余热回收发电项目的应用对象面广而大,可应用于钢铁、水泥、石化、冶金、玻璃等行业。其中钢铁行业应用广泛,包括烧结线余热、转炉余热、电炉余热、加热炉余热、高炉冲渣水、干法熄焦、高炉煤气余压、煤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下面分别简述:

1、烧结线余热

烧结生产线有两部分余热,一是冷却机产生的热风,二是烧结机尾的高温烟气。用余热锅炉将这两部分余热来产生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发电。据经验数据,每10m2的烧结面积可产生1.5t/h的蒸汽,可发电300kW,折合标煤120kg/h。

2、转炉余热

转炉汽化冷却烟道间歇产生的蒸汽,通过蓄能器变为连续的饱和蒸汽,采用专利技术——机内除湿再热的多级冲动式汽轮机发电。每炼1t钢,可产生80kg 饱和蒸汽,每吨饱和蒸汽大约可发电150kWh,折合标煤60kg。

3、电炉余热

电炉冶炼过程中产生200~1000℃的高温含尘废气,采用余热锅炉将其回收,电炉烟气属于周期波动热源,因此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需要经过蓄能器调节后方可进入汽轮机发电。

4、加热炉余热

加热炉有两处余热可以利用:一处是炉内支撑梁的汽化冷却系统,另一处是烟道高温烟气。根据炉型不同,加热炉的烟气量在7000~300000Nm3/h,若用来发电,以烟气量10万Nm3,烟气温度400℃计算,发电量约2000kWh,折合标煤0.8t;汽化冷却系统可生产

0.4~1.0Mpa的饱和蒸汽,每吨蒸汽(0.5Mpa)可发电120kWh,折合标煤48kg。

5、高炉冲渣水

用高速水流冲击炉渣使之充分急冷、粒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冲渣热水。每吨铁排出约0.3t渣,每吨渣可产生80~95℃,5~10t的冲渣水,将这部分热水减压产生低压蒸汽,再进入饱和蒸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每吨90℃热水可发电1.5kWh,折标煤0.6kg,80℃热水可发电1kWh,折标煤0.4kg。

6、干法熄焦

采用惰性气体来冷却红焦,加热后的气体在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蒸汽可发电或并入蒸汽管网。吨焦可生产3.9Mpa、300℃的蒸汽0.45t~0.6t,可发电85~115kWh,折合标煤35~46kg。

7、高炉煤气余压

利用高炉炉顶煤气的压力能和热能,通过透平膨胀机做功发电,但不影响煤气后续利用。高炉炉顶压力达0.15~0.25Mpa,平均每吨铁可发电20~50kWh,

折标煤8~20kg,单位投资费用约4500元/kW,根据压力及除尘方式不同,投资回收期在2~6年。

8、煤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利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作为能源发电,煤气先在燃气透平中燃烧发电,燃气透平排出的高温烟气再在余热锅炉生产蒸汽,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总发电效率可达40~46%。1万m3的煤气(热值3000kJ/m3),约发电4000kWh左右,折合标煤1.6t,单位投资费用4500~6500元/kW左右,投资回收期为3~5年。

注:电力折标系数为0.404kg 标煤/kWh。

五、技术应用情况

·丰顺地热电站

·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

·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余热电站

·济钢一炼钢转炉饱和蒸汽4500kW余热电站

·重庆环保搬迁工程余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烧结余热及饱和蒸汽)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电炉烟气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昆钢第三烧结厂低温余热电站项目完成发电量标定

·昆钢淘汰三台20m2烧结机改造工程烧结余热发电系统项目

·昆钢集团红河钢铁有限公司烧结线低温余热电站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18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项目

·陕西东岭锌业饱和蒸汽余热发电项目

六、案例介绍

1、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低温余热电站

本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05年10月试运行成功,装机容量4000kW。该装置是国内第一套同时利用热水及低压饱和蒸汽两股余热用于发电的电站。

该余热电站年发电量2800万kwh(年发电时间8000h)。该余热电站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三年左右可回收电站投资),而且为企业的节能增效,

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模式。

2、重庆环保搬迁工程余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烧结余热及饱和蒸汽)

本项目是继与济南钢铁集团、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后,又一与国内著名钢铁集团进行节能环保合作的大型低温余热利用项目,同时也是国内目前投资额度最大、规模最大的低温余热利用工程。此次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回收重钢环保搬迁工程中新建烧结厂、炼钢转炉和轧钢加热炉的余热用于发电,达到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资源,减少能源浪费、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钢环保搬迁工程系列低温余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属钢厂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将在不影响烧结厂、炼钢转炉和轧钢加热炉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余热电站建设。整个项目我方将完成项目技术设计,负责资金筹措和建设工作、并提供余热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服务(含专有和专利技术)等。

本项目涉及烧结、转炉及轧钢加热炉等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将形成装机容量不低于42MW的节能减排综合利用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7.742万吨,相当于年节约标煤9.418万吨,总投资3个多亿,项目寿命为20年。

七、合作模式

1.全套技术服务模式

根据客户废弃的低温余热资源,运用自有专利和技术,向客户提供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供非标设备的设计、定制、余热电站机房的建设、设备安装、以及余热电站运营人员的培训等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区别于普通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我方依托自有专利技术,独特的技术方案和非标准化的主要设备,充分体现了技术价值。

2.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

由我方筹措资金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项目产生节能效益后,我方与客户按合同约定的比例,在合同约定的效益分享期内共同分享节能成果。

3.其他灵活的项目建设模式和商业模式。

低沸点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低沸点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作者:来源:更新日期:2007-3-19 引言 我国水泥厂的余热发电,先后经历高温余热发电、带补燃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和纯低温余热发电3个阶段。纯低温余热发电与带补燃的中低温余热发电相比,具有投资省、生产过程中不增加粉尘、废渣、N0。和S0。等废弃物排放的优点。 本文介绍以色列奥玛特(0RMAT)公司利用低温热源的有机朗肯循环(0rga nic Rankine Cyck,简称()RC)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该技术有别于常规技术,其特点是:不是用水作为工质,而是使用低沸点的有机物作为工质来吸收废气余热,汽化,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 1.低沸点的有机物 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足100℃,而一些有机物的沸点却低于水的沸点,见表l。 有机物的沸点与压力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以氯乙烷为例,见表2。水的沸点与压力之间对应关系见表3。

由表2和表3可见,氯乙烷的沸点比水低,蒸气压力很高。根据低沸点有机工质的这种特点,就可以利用低温热源来加热低沸点工质,使它产生具有较高压力的蒸气来推动汽轮机做功。 2ORC纯低温余热发电在地热发电方面的应用 0RC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我国地热发电方面已得到初步应用,我国目前已经勘测发现的地热田均属热水型热储。热水型资源发电采用的热力系统主要有两种,即扩容(闪蒸)系统和双工质循环系统。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热水温度145℃,采用二次扩容热力系统,汽轮机(青岛汽轮机厂设计制造D3一1.7/0.5型地热汽轮机发电机组)单机容量3000W,3000W/m in,一次进汽压力182kPa,温度115℃,二次进汽压力54kPa,温度81℃,额定排汽压力为10kPa。双工质循环系统中,地热水流经热交换器,把地热能传递给另一种低沸点丁质,使之蒸发产生蒸气,组成低沸点工质朗肯循环发电。双工质循环机组,其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我国的小型双工质循环系统地热电站——辽宁营口熊岳试验电站的装机容量2×J00KW,利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模板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 项目名称: *********************** 项目申报单位: *****************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单位: *******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制订 2010年月日

一、立项理由 1、国外发展概况 40多年前的欧洲同现在注重环保的欧洲大不一样,为发展经济,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索取,最终人类将承受这种由生态资源破坏所带来的沉重代价。80年代初期德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由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引起的全球性生态资源的破坏,为解决这种冲突,同时保护经济发展,德国政府在2008决定关闭5座核电站中的4座核电站,最后一座将在2012年前关闭,而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办法,即发展环保技术。其中**********代替使用***********在这一时期开始发展,代表公司为******。 2、国内发展概况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节能和环保,推广节能和环保产品。************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我公司在*********8获得“**********”颁发的**********。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出于运行成本的考虑,国内基本上仍然使用****,这种***投资成本低,但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符合环保、节水、节能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投资测算报告表

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投资测算报告表 一、项目建设背景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 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蓄势待发,能源格局变化有利于缓解供给约束。全球治理体系深刻 变革,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加快重构。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 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 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化同步发展,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 转换特征愈加明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释放制度新红利, 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全面启动,新经济不断涌现。更加重视绿色发展、共享 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结构矛盾比较 突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深入推进,为 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供了强劲新动力。新型城市化深

入推进,为构建都市区、提升品质魅力提供了巨大新空间。同时,制 约未来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转型发展新动力不足,实体 经济发展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创新重构发展动力,通过参与国家开放 大战略增创引领优势;二是体制机制束缚比较明显,政府和市场、社 会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迫切需要加快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 环境;三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剧,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矛盾集中显现, 资源要素节约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民生改善任务艰巨,教育、医疗、社保、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人口老龄化 愈发严峻。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RankineCycle,简称ORC)是以低沸点有 机物为工质的朗肯循环,主要由余热锅炉(或换热器)、透平、冷凝 器和工质泵四大部分组成。 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可分为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以及低温余热发 电两种。 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中,工质是水蒸气,由四大设备:锅炉、汽 轮机、冷凝器和给水泵组成。工质在热力设备中不断进行等压加热、 绝热膨胀、等压放热和绝热压缩四个过程,使热能不断转化为机械能。

提高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量的方法与途径

生产技术 Technology 屈松记1 ,齐俊华2 (1.登封嵩基集团水泥公司,登封 452476;2.河南省建材工业协会,郑州 450008) 我国水泥产能的超常发展,导致水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吨水泥利润低微、甚至为负数,主业不赚钱;而纯低温余热电站已成为水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救命”、致富之宝。一个5 000t/d生产线的余热电站,一年可为企业带来2 000~3 000万元的经济利益。因此,建设好余热电站、管理好余热电站已成为企业的中心工作。 1 余热电站热力系统方案选择 提高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站的发电能力首先要做好余热电站热力系统的方案选择。余热电站的核心是热力循环系统,当前较为成功、成熟的热力循环方式主要有单压系统、闪蒸系统、双压系统等三种基本模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复合系统。 1.1 单压系统 单压系统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热力系统。在该系统中,窑头余热锅炉和窑尾余热锅炉生产相同或相近参数的主蒸汽,混合后进入汽轮机,主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在冷凝器凝结成水,经窑头锅炉加热后到热力除氧器除氧,由给水泵送入窑头余热锅炉加热,窑头余热锅炉生产的热水再为窑头余热锅炉蒸汽段和窑尾余热锅炉供水,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单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汽轮机只设置一个高压蒸汽进汽口。 1.2 闪蒸补汽系统 闪蒸系统应用热力学上的闪蒸原理,根据废气余热品质的不同而生产一定压力的主蒸汽和热水,主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进汽口;热水则在闪蒸容器里产生出低压的饱和蒸汽,然后补入补汽式汽轮机专门设计的低压进汽口;主蒸汽及低压饱和蒸汽在汽轮机内一起作功,拖动发电机发电,低压蒸汽发生器内的饱和水进入除氧器与冷凝水一起经除氧后再由给水泵供给锅炉。 1.3 双压补汽系统 双压系统是根据废气余热品位的不同,分别生产较高压力和较低压力的两路蒸汽。余热锅炉生产较高压力的蒸汽后,烟气温度降低,依据低温烟气的品位,再生产低压蒸汽。较高压力的蒸汽作为主蒸汽进入汽轮机主进汽口;较低压力的蒸汽进入汽轮机的低压进汽口,一起推动汽轮机作功、发电;作功后的乏汽在冷凝器凝结成水后、经凝结水泵加压到除氧器除氧,再进入热力循环。 上述三种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共同的特点:都是利用在窑头熟料冷却机中部增设抽废气口或直接利用冷却机尾部废气出口的400℃以下废气及窑尾预热器排出的300℃~350℃的废气余热;最重要的特点是采用0.69MPa~1.27MPa-280℃~340℃低压低温主蒸汽。区别仅在于:窑头熟料冷却机在生产0.69MPa~1.27MPa-280℃~340℃低压低温蒸汽的同时或同时再生产0.1MPa~0.5MPa-饱和~160℃低压低温蒸汽、或同时再生产85℃~200℃的热水;汽轮机采用补汽式或不补汽式汽轮机;复合闪蒸补汽式适用于汽轮机房与冷却机距离较远的情况,而双压补汽式适用于汽轮机房与冷却机距离较近的情况。 上述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技术上:单压方案简单,运转可靠,但余热开发、利用不完全;闪蒸和双压系统具有能源梯级开发利用优势,比单压系统技术更为先进,较单压系统多发电在8%~10%左右。一个5 000t/d生产线的余热电站,吨熟料如超发电1kWh,全年可为企业带来80~100万元的利润,故双压方案等更为合理,发展较快。 1.4 双压热力系统 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余热资源,设置两台不同参数余热锅炉,采用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提高汽轮机内效率,提高吨熟料发电量。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1)在窑头设置双压余热锅炉,承担公共加热和生成低压蒸汽,同时生成部分高压蒸汽;采用立式自然循环,膜式受热面,带有两个汽包;烟气管路自上而下通过锅炉,先后经过锅炉内部的高压过热器、高压蒸发器、低压过热器、低压蒸发器和公共加热器;窑头余热锅炉前设置自然沉降除灰装置,锅炉传热管为螺旋翅片管。 (2)在窑尾设置生成高压蒸汽的窑尾余热锅炉,采 中图分类号:TQ172.6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21(2015)06-0097-04

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核心提示:第一代余热发电技术填补了我国水泥行业的空白,为我国发展这项技术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相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新型干法窑水平,投资、发电能力、运行的稳定性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1.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不影响水泥熟料产量、质量,不降低水泥窑运转率,不改变水泥生产工艺流程、设备,不增加熟料电耗和热耗的前提下,采用0.69MPa~1.27MPa—280℃~340℃蒸汽将水泥窑窑尾预热器排出的350℃以下废气余热、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350℃以下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除上述定义外还同时具有如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 1)冷却机仅设一个用于发电的抽废气口; 2)汽轮机主蒸汽温度不可调整,随水泥窑废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窑头余热锅炉、窑尾余热锅炉给水系统为串联系统; 4)采用额外消耗化学药品或电能的锅炉给水除氧系统。 二、水泥窑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构成 1.技术要点 利用水泥窑窑尾预热器排出的350℃以下废气设置一台窑尾预热器余热锅炉(简称SP锅炉)、利用水泥窑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350℃以下废气设置一台熟料冷却机废气余热锅炉(简称AQC炉)、

为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配置蒸汽轮机、发电系统主蒸汽参数为0.69~1.27MPa—280~340℃、每吨熟料余热发电能力为3140kJ/kg熟料——28~32kwh。 2.热力系统构成模式 水泥窑第一代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构成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种:其一:单压不补汽式中低温发电技术。 其二:复合闪蒸补汽中低温发电技术。 其三:多压补汽式中低温发电技术。 3.技术特点 上述三种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共同的特点:其一、将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350℃总废气分为两个部分自冷却机中抽出,其中:在冷却中部设一个抽废气口抽出400℃以下废气,将这部分废气余热用于发电;在冷却机尾部设一个抽废气口抽出120℃以下废气,这部分废气直接排放。窑尾预热器排出的350℃以下废气余热首先用于满足水泥生产所需的原燃材料烘干,剩余的废气余热再用于发电。其二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发电主蒸汽参数均采用0.69~1.27MPa-280~340℃。而三种发电模式的区别仅在于: (1)窑头熟料冷却机在生产0.69~1.27MPa-280~340℃低压低温蒸汽的同时或同时再生产0.1~0.5MPa-饱和~160℃低压低温蒸汽、或同时再生产105~180℃的热水; (2)汽轮机采用补汽式或不补汽式汽轮机; (3)在相同废气参数条件下,如果以第一种模式发电能力为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1. 需考虑的问题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窑尾余热锅炉(SP炉)和篦冷机余热锅炉(AQC炉)串联于熟料生产线上,两锅炉阻力均小于1000Pa。设计时,必须考虑下列问题:(1)窑尾主排风机和窑头、窑尾电除尘器及其风机的能力是否适应增设窑尾余热锅炉和篦冷机余热锅炉的条件; (2) 原料磨的热风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3) 该两台锅炉系统的安装是否不破坏原生产厂房。 经对窑系统设计资料认真复核,确认增设两台锅炉系统后所涉及的上述设备能力可以满足要求,不须作任何改造;两台锅炉系统的布置可以不破坏原生产厂房;出窑尾锅炉废气被送至生料原系统作为烘干热源,经核算,只要控制出窑尾锅炉废气温度≥240℃~℃260就可满足入磨原料综合水份≤5%的烘干要求。 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介绍 双压余热发电技术就是按照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在同一台余热锅炉中设置2个不同压力等级的汽水系统,分别进行汽水循环,产生高压和低压两种过热蒸汽;高压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低压过热蒸汽作为补汽分别进入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双压余热发电系统使能量得到合理利用,热回收效率高。 余热资源参数不同,余热锅炉的低压受热面与高压受热面有不同的布置方式。根据辽源金刚水泥厂窑头(AQC)和窑尾(SP)的余热特点和工艺要求,经过余热利用后,要使AQC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到100℃左右。使窑尾SP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到220℃左右后进入原料磨烘干原料,其设置的双压余热发电系统简图如图1。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 项目名称:年产600万平方米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山东巴夫利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单位: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第一节项目承办单位的基本情况 山东巴夫利化学建材有限公司位于昌乐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涂料、保温材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开发、生产的专业化工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5600万元,下设三个分厂,占地面积十万余平方米,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公司现有员工410人,其中,博士生1人,研究生10人,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科研及检测设备齐全,生产工艺先进。公司主要产品有内、外墙丙烯酸乳胶漆及功能性涂料,如弹性腻子、弹性中间漆、弹性面漆等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表面装饰。公司尤其致力于保温系统和涂料的一体化研究,全套生产与保温系统匹配的涂料体系。其中针对整个保温体系裂缝通病开发的塑胶超弹涂料,彻底解决了保温体系裂缝的顽疾,并荣获“科技成果奖”,是山东省同行业骨干企业。 公司始终致力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前沿研究,以提升国内保温水平为己任。自主研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目前保温材料的升级换代产品,获得科技成果奖和十项专利,居国内领先水平。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具有施工简单快捷,实现了真正的多功能一体化,一次施工可解

决保温装饰两项功能,把原来在工地十几道工序的90%在工厂内完成,实现了保温节能材料产业化,大大提升了国内建筑业保温节能整体水平。 公司创建以来秉承“质量为本,信誉至上”的宗旨,不断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企业实现了良性跳跃式的发展,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先后被潍坊银行授予AA级信用企业。 第二节项目承办单位的财务状况 2008年资产总额94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378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000万元,负债总额3704万元,所有者权益577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4502万元,利税3130万元,资产负债率39.07%。 2009年资产总额1531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753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483万元,负债总额4719万元,所有者权益1059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0502万元,利税4247万元,资产负债率30.82%。 2010年资产总额164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875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7308万元,负债总额3061万元,所有者权益1339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4384万元,利税4451万元,资产负债率18.60%。 详见山东巴夫利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财务审计报告。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20T12:40:02.1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作者:杨腾飞王志钢李浩 [导读]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工业生产中对中低温能源有效利用、低污染处理问题逐渐重视,特别是对煤炭资源及电力资源需求量巨大的水泥产业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朝川焦化有限公司河南省 4675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工业生产中对中低温能源有效利用、低污染处理问题逐渐重视,特别是对煤炭资源及电力资源需求量巨大的水泥产业,更是充分认识到余热处理的重要性,不断对余热发电技术进行探究。本文分析了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能耗的升高和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发展更高级的能量系统以提高能量利用率,并减少CO2排放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在工业生产中至少50%的热量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一、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特点 1.含尘量较大。对于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具体运行环境来看,其含尘量一般而言是比较大的,这种较大的含尘量也就很可能会对于相应的发电锅炉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出现较为明显的磨损现象,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堵塞现象。在实际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运行中,因为其工矿生产烟气的含尘量一般都比较大,进而也就很容易出现积灰问题,最终影响到相应系统的运行效果,必须要在具体的系统中恰当安装相应的除尘装置,避免因为粉尘的问题影响其运行效果。 2.腐蚀性效果明显。结合工矿企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来看,相应腐蚀性表现也是比较明显的,这种腐蚀性问题主要就是指含有低温余热的烟气因为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进而也就很容易促使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腐蚀性效果,尤其是对于烟气中存在的大量SO2气体而言,其腐蚀性更是极为突出,进而也就需要引起相应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促使其能够更好避免腐蚀性威胁和影响,应该针对相应余热锅炉进行有效的防腐蚀处理,首先在受热面以及炉膛的材质选择上,促使其能够具备理想的耐腐蚀效果,在表面也应该通过合理的防腐蚀进行处理,保障其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最终有效提升其整体应用实效性。 3.安装现场环境较为复杂。为了更好促使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能够得到较好运用,还需要重点针对其相应的系统安装进行有效关注,尤其是对于相应系统中涉及到的各个设备,更是需要促使其能够在最为恰当的位置得到有效安装处理。但是从相应安装现场环境方面来看,其复杂性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突出的,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这也就对于相应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设计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够进行有效统筹规划,确保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能够得到较好运行,并且具备理想的运行效率。 二、发展趋势 1.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结合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经济评价分析和水泥窖实例对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假设所选水泥窖为熟料产量每天6000吨以上的干法窖,其废气产量为正常排放量的均值,就会发现在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后,其窖尾废气余热达210摄氏度,冷却机废气达到360摄氏度,预热器达到330摄氏度,如果对三种余热共同发电就可以有900摄氏度的余热可供利用,熟料热耗单位消耗所放出的能量明显增多,为了提升热力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应用的过程中就要积极的应用多压系统,但在选取单压和双压方案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当锅炉热平衡计算数值与锅炉结构计算所得数值基本吻合的情况下,锅炉自身能够完全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的热量,这个时候采用投资费用相对较少的单压就可以满足要求,但当测量数值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证明废气余热不能完全利用,需要将余热传送到汽轮机补气部分,这时就要采用投资相对较高,设计结构较复杂的双压形式。除此之外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选择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注重对余热的梯度利用,所以通常情况下要在窖头冷却剂处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抽风口,并对窖头和窖尾的锅炉采用立式自然循环结构,实现自动余热传输;在此基础上在两者共用部分设置一个省煤器及一个再热器同样可以实现对余热重复有效利用的目的,由此可见,通过对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准确全面的经济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泥窖形式和实际情况对其余热进行针对性的重复再利用,通过对其结构组成、相关设备设置优化等提升余热发电利用效率,达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目的,经济评价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研究方向,两者相辅相成。 2.除氧器。余热发电系统中,为了保证余热锅炉的给水水质要求,防止热力设备及其管道的腐蚀,必须除去在锅炉给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气体。目前除氧方法主要有化学除氧、热力除氧。化学除氧法只能除去水中的氧,但不能除去其他气体,且药品价格昂贵,后期运行费用上升,因此不为首选。热力除氧按工作压力分为真空除氧、大气式除氧以及高压除氧。从除氧要求的条件来看,除氧的效果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并不大[7]。在工程上对除氧压力的选择主要决定于技术经济比较。目前在余热发电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真空除氧和大气式除氧。大气式除氧器对进口水温要求较高,一般104℃,在余热发电系统中不设低压加热器,因此凝结泵出口水温度难以满足其工作要求,造成除氧效果不佳。如果在炉膛尾部再加设一级前置加热器来保证给水除氧效果,这便使锅炉受热面布置变得更加复杂化,且该加热器受到的低温腐蚀也会比较严重,造成设备检修更换周期短。但在双压系统中,用低压蒸汽给水除氧有利于汽轮机低压补汽参数的稳定而将因余热参数波动引起的低压蒸汽参数波动缓解于除氧过程,为解列热力系统创造了条件。 3.饱和蒸汽补汽汽轮机。余热蒸汽进汽参数不稳定、比容大、湿度大等特点,要求在汽轮机设计中考虑。进汽参数不稳定要求汽轮机的进汽调节系统必须能适应需设置压力调节器控制调节阀,当新蒸汽压力降低时,关小调节阀,防止由于余热锅炉的蒸发量不足,促使压力进一步降低,汽轮机通流末级产生鼓风。反之开大调节阀。同时余热发电用汽轮机为了快速启动,而且能够在滑压方式下运行,喷嘴配汽在空载和低负荷时只有部分进汽度,这种情况对汽机暖机不利,特别在快速启动时尤为明显,因此余热发电汽轮机采用节流配汽,不设调节级。汽机启动时靠调节阀控制转速,使发电机并网;正常运行时,调节阀全开,汽轮机处于滑压运行状态。此种进汽方式使汽轮机进汽部分始终处于均匀受热状态,这样就能满足在整个启动过程,及低负荷时能够保证汽机进汽均匀,以利于汽机快速启动,提高通流效率。在汽机主汽阀前设置旁路系统,主蒸汽通过减温减压阀,流人凝汽器。补汽由于压力低可直接排入凝汽器。从而减少由于汽轮机原因导致的整个工业系统的停机。此外在汽轮机的排汽方式上,单压汽轮机采用上排汽的方式,整个汽轮发电机组单层平台布置,使整个系统的布置简单,能有效的减少占地空间,减少设备投资。 本文在介绍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基础上,探讨了余热发电的发展趋势。余热发电是工矿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相信在我国的科研单位、高校、设计院、制造厂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余热发电事业的前景是

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利用工作总结

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500t/d电石渣水泥熟料生产线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新技术开发项目 工作总结 为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安排,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我公司立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托金昌化工产业聚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工业废渣,进一步加强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缓解金昌市废弃物污染及水资源短缺问题。开发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及资金支持,促进节能减排行动的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节能减排示范试点企业的实施,加强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调整水泥产品结构,提高物耗、能耗及水耗的利用率,塑造绿色建材形象,从而以点带面地带动区域绿色建材行业的发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做到了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符合国家提倡的方针政策,建设条件基本落实,技术上可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一定的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我公司2500t/d水泥熟料余热发电项目建成后,降低了进入窑尾除尘器的废气含尘浓度,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减少了粉尘的对外排放,年降尘量约1.4万吨。年节省标煤1.01万吨,减少约21.08万吨的CO2排放,提前实现国家水泥生产节能目标。 金泥集团公司通过调整公司水泥产品结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以及新型干法水泥余热发电的经验,以点带面地推动地区绿色建材行业发展;金泥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将解决金昌市固废污染的难题,使资源型城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甘肃其他资源型城市解决固废问题

树立楷模,从而带动甘肃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2500t/d电石渣水泥熟料生产线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新技术开发项目技术概述 本项目拟采用纯余热发电技术,该技术不使用燃料来补燃,因此不对环境产生附加污染;蒸汽参数较低,其运行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日常管理简单。 综合考虑目前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 本系统主机包括二台余热锅炉、一套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a.SP余热锅炉:在窑尾设臵SP余热锅炉,仅设臵蒸汽段,生产1.35MPa-310℃的过热蒸汽,与窑头AQC余热锅炉生产的过热蒸汽混合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出SP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220℃,供生料粉磨烘干使用。 b.AQC余热锅炉:利用冷却机中部抽取的废气(中温端,~360℃),在窑头设臵AQC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分为蒸汽段和热水段运行:蒸汽段生产1.35MPa-340℃的过热蒸汽,与窑尾SP余热锅炉生产的过热蒸汽混合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热水段生产的170℃热水后,作为AQC余热锅炉蒸汽段及SP余热锅炉的给水,出AQC锅炉废气温度降至100℃。 c.汽轮发电机组:上述两台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共可发电3.8MW ,因此配臵4.5MW凝汽式汽轮机组一套。 整个工艺流程是:40℃左右的纯水经过除氧器除氧,由锅炉给水泵加压进入AQC锅炉省煤器,加热成170℃左右的热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入AQC锅炉汽包,另一部分进入SP锅炉汽包;然后依次经过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第十一章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11.1 发电规模 发电规模按5000t/d熟料生产线配套设计。 水泥生产线的窑头、窑尾会排放大量的废气,通常仅利用废气的余热来烘干原料,利用率很低,其余大量废气的余热不仅没有得到利用,而且还要对废气进行喷水降温,浪费水和电能。因此,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回收这部分废气的热能,可以使水泥生产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综合考虑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场地布置、供配电结构、供水设施等因素,利用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可建设一条装机容量为9000K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 11.2 设计原则 1)余热电站在正常运行时应不影响原水泥生产线的正常生产; 2)充分利用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余热; 3)采用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的余热发电技术和装备; 4)余热电站尽可能与水泥生产线共用水、电、机修等公用设施; 5)贯彻执行有关国家和拟建厂当地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设计的规范。 11.3 设计条件 1)余热条件 从更合理的利用窑头余热考虑,窑头篦冷机需要进行改造,在篦冷机的中部增加一个废气出口,改造后的窑头废气参数为:240000Nm3/h,360℃。此部分废气余热全部用于发电。 窑尾经五级预热器出口的废气参数为:312500Nm3/h,320℃。此部分废气经利用后的温度应保持在220℃左右,用于生料粉磨烘干。 2)建设场地 本工程包括: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汽机房、化学水处理车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等车间。 各车间布置遵循以下原则:窑头AQC锅炉和沉降室布置在窑头

厂房旁边的空地上,窑尾SP锅炉布置在窑尾高温风机的上方,汽机房的布置靠近锅炉,化学水处理车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尽量靠近汽机房。在布置有困难时可以适当调整,不能影响水泥生产线的布置。 AQC锅炉占地面积:14.2m×6.35m SP锅炉占地面积:22m×12m 汽机房占地面积:31m×20.4m 3)水源、给水排水 电站的用水有:软化水处理、锅炉给水、循环冷却水及其它生产系统消耗,消防用水,部分用水可循环使用。 11.4 电站工艺系统 1)余热电站流程 本方案拟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该技术不使用燃料来补燃,因此不对环境产生附加污染;是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主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较低,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日常管理简单。 综合考虑目前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 系统主机包括两台余热锅炉、一套补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a.AQC余热锅炉:利用冷却机中部抽取的废气(中温端,~360℃),在生产线窑头设置AQC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分为高压蒸汽段、低压蒸汽段和热水段运行;高压蒸汽段生产 1.6MPa-350℃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低压蒸汽段生产0.15MPa-140℃的过热蒸汽,热水段生产的140℃热水后,作为AQC 余热锅炉蒸汽段及SP余热锅炉的给水,出AQC锅炉废气温度降至110℃。 b.SP余热锅炉:在窑尾设置SP余热锅炉,仅设置蒸汽段,生产 1.6MPa-305℃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出SP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220℃,供生料粉磨烘干使用。 c.汽轮发电机组:上述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共可发电7.9MW,因此配置9MW补汽式汽轮机组一套。

高耗能行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高耗能行业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朱亚东,徐 建,吕 进,于立军?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摘要:诸如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等高能耗行业存在着巨大的中低温余热资源,目前这部分余热资源的利用相当少,因此充分利用这部分余热资源是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电系统以热为输入,输出为电能,将低品位热能逆向转化成高品位电能。针对中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特点,对若干工质的干湿性、热效率及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对于中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四种结构(基本型、回热型、抽气回热型、再热型)进行了优化研究。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高耗能行业;余热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Using Mid-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for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ZHU YaDong,XU Jian,Lv Jin,YU LiJu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mid-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i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such as steel, petroleum, chemical, mechanical and so on. Currently, this part of waste heat is hardly used, so taking full use of this part of waste heat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one of the primary means of energy saving for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ORC(Organic Rankine Cycle) with heat input and power output, reverses low-grade heat into high-grade electricity.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low temperature ORC, a number of working fluids' wet and dry performance are researched. Four structures of the mid-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OR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ic ORC, regenerative ORC, exhaust regenerative ORC and reheat ORC)are researched. Keywords:organic rankine cycle(ORC);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waste heat 作者简介:于立军:男,1969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相流流动和余热利用方向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上海拜耳、上海庄臣、海螺水泥、上海安靠等30多个工业企业的节能评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作为主要科研人员,顺利完成上海市科委、日本中央电力研究以及松下公司所等多项科研任务,主要负责余热发电系统开发、发电系统数学建模、仿真等工作。近年来,在余热利用及两相流动等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有15篇论文被SCI收录,SCI 论文他引超过85次,有14篇论文被EI收录,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6项。E-mail:ljyu@https://www.360docs.net/doc/795126748.html,

技术创新建议书范文

技术创新建议书范文 篇一: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796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科技部会同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办理 提案人:冯培恩 主题词:企业,创新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容: 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多方举措支持各类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并取得可喜的成效。但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进展还不够理想,需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甚至制定新的政策和采取新的举措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新突破。 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置和实施:建议相当一部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的设置以大型企业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完成依托工

程为验收目标,把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技术创新的突破和实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需要科学的管理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目前重大专项的管理程序复杂,立项申报期限急促,课题执行时间短,但审批及批复下达时间拖得太长,资金拨付不及时。有的重大专项还存在多头管理,资金预算限制过死,导致企业的课题管理和财务管理困难。建议政府制定国家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要助于适合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和财务管理等特点。 2、制定鼓励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对首台首套高科技装备,首件首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和关键零部件实行政府采购;对绿色产品实行政府优先采购。对重大装备设置动态可调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倒逼企业技术不断进步,淘汰技术长期停滞不前的企业。 3、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支持方式:我国的一些重大高科技装备引进项目虽然开始从引进产品转向产品与技术同时引进,但是引进的大多是所谓整机技术或系统技术,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外在的和表面的组装技术,忽视了基础、核心和关键技术。建议国家对从事基础和共性技术、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长期而分阶段的、既重产品又重技术,既重物又重人、既有稳定性又有竞争性的持续支持。现在甚至一些技术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企都只愿意做整机或系统的集成或组装,国家应该同时采用行政管理和政策支持手段安排一部分有条件的大型国企全力以赴,投入基础、通用、核心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4、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准许高新技术企业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1. 需考虑的问题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窑尾余热锅炉(SP炉)和篦冷机余热锅炉(AQC炉)串联于熟料生产线上,两锅炉阻力均小于1000Pa。设计时,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1)窑尾主排风机和窑头、窑尾电除尘器及其风机的能力是否适应增设窑尾余热锅炉和篦冷机余热锅炉的条件; (2) 原料磨的热风系统能否满足工艺要求; (3) 该两台锅炉系统的安装是否不破坏原生产厂房。 经对窑系统设计资料认真复核,确认增设两台锅炉系统后所涉及的上述设备能力可以满足要求,不须作任何改造;两台锅炉系统的布置可以不破坏原生产厂房;出窑尾锅炉废气被送至生料原系统作为烘干热源,经核算,只要控制出窑尾锅炉废气温度≥240℃~℃260就可满足入磨原料综合水份≤5%的烘干要求。 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介绍 双压余热发电技术就是按照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在同一台余热锅炉中设置2个不同压力等级的汽水系统,分别进行汽水循环,产生高压和低压两种过热蒸汽;高压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低压过热蒸汽作为补汽分别进入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双压余热发电系统使能量得到合理利用,热回收效率高。 余热资源参数不同,余热锅炉的低压受热面与高压受热面有不同的布置方式。根据辽源金刚水泥厂窑头(AQC)和窑尾(SP)的余热特点和工艺要求,经过余热利用后,要使AQC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到100℃左右。使窑尾SP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到220℃左右后进入原料磨烘干原料,其设置的双压余热发电系统简图如 图1。

双压余热发电系统与常规余热发电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其窑头(AQC)余热锅炉增设了低压汽水系统,其汽轮机组在第四压力级之后增加了补汽口,并适当增大补汽口以后汽轮机通流部分面积。 采用双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循环效率。使低品位的热源充分利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电功率,降低窑头(AQC)双压余热锅炉的排气温度;其次是双压系统的低压蒸汽是过热的,进入汽轮机后能保证汽轮机内的蒸汽最大湿度控制在14%以下,使汽轮机叶片工作在安全范围内,并提高机组的效率;同时低压蒸汽还可用于供热等其它需要热源的地方,提高运行灵活性。 双压余热发电系统简单灵活、成本低、热利用率高。由于在余热锅炉上增设了低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并且增设了低压过热器,能够把更多的低温余热吸收利用,比单压系统多发电10%左右,并且必要时能够解列,维持单压系统正常运行。而对于能够增加发电量的闪蒸系统来说,需要增加闪蒸器、汽水分离器等设备;闪蒸器产生的是饱和蒸汽,在进入汽轮机做功后,易使汽轮机排汽干度不能满足汽轮机的要求。 1995年8月17日国家计委、原国家建材局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签订了基本协议书,由中国安徽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实施。该项目1996年10月18日动工,199 5年2月8日并网发电一次成功。 水泥厂余热资源的特点是流量大、品位低。在宁国水泥厂4000t/d生产线上,预热器(PH)和冷却机(AQC)出口废气流量和温度分别为258550Nm3/h、340℃和306600Nm3/h、238℃,其中部分预热器废气用来烘干燃煤和原料。针对上述特点,热力系统采用减速式两点混气式汽轮机,利用参数较低的主蒸汽和闪蒸汽的饱和蒸汽发电;根据余热资源的工艺状况设置两台余热锅炉,保证能够充分利用余热资源;应用热水闪蒸技术,设置一台高压闪蒸器和一台低压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混入汽轮机做功;对现有AQC 进行废气二次循环改造。由于PH出口废气还要用于烘干原料,因此未设省煤器,只设蒸发器和过热器。加强系统密封。系统采用先进的DCS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控制,具有功能齐全、自动控制、操作简便等特点。 工艺流程图(见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项目建议书

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项目建议书 中国科学院 中北国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技术概况 (3) 二、技术特点 (3) 三、工程建设规模及收益 (4) 四、技术适用方向 (4) 五、技术应用情况 (6) 六、案例介绍 (6) 七、合作模式 (7)

一、技术概况 纯低温余热回收发电项目是利用100℃以上工业余热产生的低品位蒸汽,来推动专门设计的低参数的汽轮机组做功发电。与大中型的火力发电不同,低温余热发电是通过回收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中低温废烟气、蒸汽所含的低品位热量来发电,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节能技术。该技术利用余热而不直接消耗原煤、原油、原气,不仅不对环境产生任何破坏和污染,反而有助于降低和减少余热直接排向空中所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针对各种不同参数低温余热的回收采取不同技术和措施,针对钢铁工业的低温余热(低品位)主要采用带蓄能器饱和蒸汽发电方案和带蓄能器过热蒸汽发电方案两种。统计数据表明,一个年产钢铁500万吨的企业,全年利用低温余热可发电约2亿度,可为企业增收8000万元。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一项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推广的节能技术,具有极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我国能源局编制的《2010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可以看出中国余热发电的春天就要到了。而且国家规定,对于容量大于1000千瓦的余热电站,实行无条件上网并给予优惠上网电价。这些措施的出台为我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技术特点 1、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无需补燃锅炉,系统简单,运行方便,不消耗任何燃料。 2、利用先进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比采用其他同类技术年余热发电量提 高约30%。 3、根据所利用的余热情况设计专用的发电系统及专用的余热发电设备,而 不是套用标准的火力发电设备,这样保证了余热电站的高效率。目前可以达到效率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