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研究专题一--中国应用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相关 行 业 主 管 部 门 ( 主要 指 工业 和信 息 化 部 ) , 功 能 包括 规 范 生产 者行 为 、 保 护 消费 者 利益 、 建 立 公 平 的 市 场规 则 、 营 造高 效 的市 场 环境 , 以实 现资 源 的优 化


引 言
配 置 。其 他利 益相 关 者包 括 上 游供 应 商 、 潜在 用 户 、
生产 者 、 消费者 、 监 管 者 和 其 他 利 益 相 关 者 。其 中 。 生
产者 主要 指 网络运 营 商 、 终端 提 供 商 、 应 用 内容提 供 商 和销 售渠 道 商 , 是 产业 生态 系统 的核 心 , 使 其 得 以 产生 、 演化 、 成 熟 。消 费 者 指 过 程 用 户 和 最 终 用 户 . 是
的优化策略。
[ 关键 词 ] 移动互联网 ; 产业生态系统 ; 优 化 策 略
[ 中 图分 类 号 】 F 4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3 — 1 1 5 4 ( 2 0 1 5 ) 0 5 — 0 0 0 7 — 0 3 移 动 互 联 网 产 业 ,是 以 互 联 网 技 术 和 通 信 技 术
移 动互 联 网产 业 的互 补 者 ( 如风 险 投资 公 司 ) 和 竞 争
从 系 统 论 角 度 ,产 业 生 态 系 统 是 指 在 一 定 区 域 者 ( 如 互 联 网产 业 相 关公 司 ) , 或 为产 业 生态 系统 提 供 支持 和 补充 ,或与 产业 生 态 系统 存 在竞 争 替代 关
系 , 对 系 统具有 重要 影 响 。
内 ,为 实 现 资 源 配 置 的 最 优 化 和 生 产 效 率 的 最 大 化 ,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性异构网络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性异构网络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性异构网络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性异构网络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传统互联网环境下,大多数的网络设备与应用都遵循同样的协议,这使得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交互。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多样性,这种相互通信和交互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因此,应用性异构网络就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应用性异构网络的概念、应用场景、挑战以及当前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应用性异构网络的概念与架构应用性异构网络是指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由多种不同的设备、网络和应用组成的网络。

它们使用各自不同的协议和服务,并且通常具有不同的物理和逻辑特性。

这导致了在应用和网络之间出现了一种“隔阂”,因此,应用性异构网络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应用性异构网络的架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物理层。

在应用层,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需要以一种协同的方式协同工作,以实现网络上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在传输层和网络层,各种不同的协议需要能够互相交流以实现数据传输。

在物理层,网络设备必须支持多种类型的连接和传输协议。

第三章:应用性异构网络的应用场景应用性异构网络可以应用于许多移动互联网应用。

例如:1. 移动办公: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办公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异构网络可以为移动办公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网络连接和传输服务。

2. 移动医疗:移动医疗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

异构网络可以为移动医疗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网络连接和传输服务,以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和私密性。

3.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在一起,并使其能够相互交互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异构网络可以为物联网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连接和传输服务。

第四章:应用性异构网络的挑战虽然应用性异构网络可以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很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技术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挑战包括:1. 易用性:异构网络需要在各种不同的设备和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网络与通信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李建锋*LI Jian-fengdoi:10. 3969/j. issn. 1672 - 9528. 2014. 07 .131 移动互联网概述互联网是网络和网络串连起来形成的一个大网络。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

有研究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是相对传统的互联网而言的,强调用户可以不限制地点、时间,并且随时可以在移动中接入互联网并使用相关业务。

有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不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简单结合,而是深度融合,属于一种全新的产业形式。

移动通信的优点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设备,而互联网的优点是开放、互动、共享。

相比传统固定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就是移动性,就是随时随地在移动的环境下可以访问互联网,享受相关业务。

2 移动互联网研究研究现状2.1 用户规模研究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访问互联网,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

随着手机终端应用的持续升温,手机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

且人群已经慢慢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 2014 年 1 月 16 日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就达到了 5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 2012 年底的74.5% 提升至 81.0%,远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桂林 530001 2.2 移动终端的研究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移动终端是指可在移动中使用的手持电脑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它手持或便捷电脑设备。

智能手机的便捷携带的优点,使得手机终端成为人们最喜欢的移动终端设备。

手机的智能化主要依赖于手机独立的移动操作系统。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移动操作系统为中心的生物链系统,而移动操作系统也是智能手机的核心。

探析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探析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移动通信 系统下行带宽的不断增长在技 术上为手机用户 使用更 多的互联网应用提供 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 ,过去
C NNI 发 布的统计 报告 ,截至2 l 年 1 月 ,我 国 网民 C 00 2 总数为4 5 亿 ,其 中手机 网民达N3 0 亿 ,占总数 比为 .7 .3
6 3 6.%,而 同期 的手 机用 户约达 8 6L,可见其 成长空 .{ 间之大 。有机构 预测 ,未 来5 ,在 全球范 围内 ,通过 年 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互联 网的用户也将超过通过桌面个 人 电脑接入互联 网的用 户 ,移动互联 网的发展速度将快于
道 ” 的定 义 还 存 在 一 定 争 议 ,但 主要 代 表 性 定 义 有 两 个 。一 方 以Ov m为 代表 , “ u 开放 能 力 ” ,即运营 商需要 把他 们的 网络 资产 、通信 能 力 、客 户信 息和 其
中的交易量减少现象 ,而市场 中的移动互联 网内容与应 用提供者在交易量减少的情况 下,为 了维持 生存 或者实 现 企业利润 目标 ,便会有进一步欺诈消 费者 动机 ,如此 形成 “ 恶性循环 圈”便会导致市场 的萎缩 。从苹 果AP P So e tr成功来看 ,用户参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效 信 息能 否传播与传播速度决定 了市场的有效性 。而运营
6 信息通信技术 2I
的集成分发平 台,固然是基础 、固然重要 ,但 这并不意 味 着运营 商在 网络 的 “ 春秋 战 国”时 代没 有机 会 ,相 反 ,只要运营 商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 ,也有 可能在移动互 联 网的生态 系统 中发挥主导作用 。
不可能新生 、转化 、培养的能力 。这与绝对优势 能力从 本质上相斥 ,犹 如硬 币两面 ,拥有一个意味着排 斥另外
在营销和新业务开发和评价上 。

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通信终端与互联网相结合成为一体,是用户使用手机、PAD或其他无线终端设备,通过速率较高的移动网络,在移动状态下(如在地铁、公交车等)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以获取信息,使用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

简而言之,移动互联即是可“移动”的互联,大数据就是大量的的数据。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微信、支付宝、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近几年,更是实现了3G经4G到5G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覆盖的网络信号,使得身处大洋和沙漠中的用户,仍可随时随地保持与世界的联系。

移动互联网用户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基础,基于我国的人口规模和互联网设施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庞大。

截止2020年12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86亿人,占占互联网用户规模的99.70%。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规模呈高增长态势,2015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流量仅41.87亿GB,截止202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656亿GB,较2015年增长1614.13GB。

二、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社会中国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人口达14.02亿,出生人口较2019年减少260万,占世界人口的18.1%。

中国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持续高速增长垫定的基础。

近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底,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96亿部,较2019年下降20.43%。

中国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融合

中国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融合

中国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融合摘要:本文从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融合。

对当前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同时从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探讨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移动网络、发展、融合、政策、技术。

一.绪论本文旨在探讨移动网络在与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融合中的作用发挥。

移动网络是中国数字化智慧化的基础和支撑,其发展和应用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移动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1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技术是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信息传输的一种方式。

最早的移动通信技术是我们行业通称的1G,其后陆续推出了2G、3G、4G和5G等多个版本。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从最初的语音通信逐渐发展到高清视频和物联网等领域。

2.1.1可靠性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得到了持续提高。

在2G时期,GSM 技术的出现可以让噪音得到有效的滤除。

3G时代的WCDMA技术则可以像固话一样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且支持数据通信。

4G时代的LTE技术则支持了更高的频段,可让用户更快速、更可靠的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5G技术采用了采用超高频率和大带宽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

2.1.2速度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速度也不断提升。

传输速率由2G时代200kbps,到3G时代的14MBps和5.76MBps,4G时代的最高下行100Mbps、最高上行50Mbps,5G的最高下载速率能达到1Gbps,极大地提升了移动网络的通信速度。

2.1.3应用领域广泛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移动网络已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物流、电商等领域中,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互联合作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运营效率。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移动通信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方便性和快捷性,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和技术革新,移动通信网络将持续让整个社会受益。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发展与理论体系完善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发展与理论体系完善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发展与理论体系完善一、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现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也日益成熟并且火热。

据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也已达到1.8倍。

同时,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也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

这一趋势显示出,并不断增长的数字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数据,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总营收规模为8959亿元,同比增长32.8%,商业化应用屡见不鲜,移动互联网掀起了一股商业化的潮流。

此外,许多跨国互联网巨头如谷歌、Facebook等也纷纷进入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注入更加生机。

二、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存在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安全问题。

尽管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等功能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但是在安全上仍旧容易出现数据泄露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对移动互联网的信任度。

此外,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也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一大痛点。

当前,平台上要求注册的和使用免费业务的用户,常常会被要求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使得用户的隐私风险也加大。

对此,政府和企业相应措施的加强,定期举行安全专门会议等以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和保障用户的使用权益。

三、中国移动互联网理论体系完善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正在日益增长,中国应该积极完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以支持移动互联网的平稳发展。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增强安全性和数据隐私保护。

产业规范的引入和加强,将能够提高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信任度,提升行业水平,提升用户体验,进而促进业务交易的发展。

第二,应该加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配套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以完善法律体系,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培育和扶持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

这样的政策亦能够协调好社会和企业的利益关系,获得广泛的支持。

移动互联网应用

移动互联网应用

发展特点
业务种类繁多
目前以移动游戏、移动音乐等娱乐型业务为主。贝叶思调研数据表明,手机游戏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参与,其收入比重达到29.7%,其次为移动音乐,占据27.4%的市场份额;接下来依次为移动IM、手机视频、移动 广告、移动搜索以及移动支付。
目前,移动互联的应用领域主要在:手机游戏、移动音乐、移动IM、手机视频、手机支付等。
位置服务将得到运营商青睐
由于位置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是运营商一直占据较大优势的领域,而利用3G络,以位置服务为基 础整合移动互联其他内容服务(社区、搜索)等将成为运营商值得探索的领域。
移动搜索将向垂直化方向发展
受到终端、资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移动搜索的用户需求存在较大的特定性,因此,呈现出垂直化发展的趋 势。例如生活服务类信息搜索、音乐类搜索、地图及交通等都是移动搜索发展较快的领域。
而从用户的角度上看,浏览WAP站、移动IM、铃声图片下载是用户最常使用的3项服务内容。相对2007年来说, 手机视频/手机电视、移动定位、收发邮件等服务被用户使用的比例更高,反映出3者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趋势
手机游戏领域将快速发展
近年来,手机游戏一直是投资者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移动互联产业中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的一块领域,用 户习惯逐年养成,但在产品种类、创意开发以及运营模式上仍存在一定欠缺,因此这一市场仍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3G商用后,络和终端提升加快,加上两融合的趋势,内容服务逐步丰富。
移动互联网应用
商业合作模式
01 发展及现状
03 发展特点 05 建议
目录
02 发展趋势 04 未来趋势 06 应用案例分析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 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移动梦”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