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31讲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总结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总结课件岳麓版必修3

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排除
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
C
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
排除
D 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 排除
真题感悟
例题 (2017·课标全国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 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汉字的发展演变。 二抓关键:图中两字形皆由繁到简。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学习总结
知识结构
知识线索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发展,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 主义文学的先河。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对外交往扩大,民族间的联系加强,科 技文化奠定了中国领先世界的地位,汉赋体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 时代自信心。思想领域也逐渐统一,儒学独尊局面逐渐形成。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加强。反映 这一战乱时代的文化——佛教盛行。另外,数学和农学也取得了一些领先世 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4.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全 面繁荣的特点,特别是诗歌创作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我国科技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在此期间完 成并外传。另外,反映商品经济繁荣的词和元曲、元杂剧兴盛,理学出现。 6.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并出 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迟缓。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很多 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件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件

秦始皇推行 “书同文”,汉字实现)统一。
汉(隶 书)
汉代墨迹——木简
汉字的演变
行书
甲 骨
金文
小隶 篆书
楷书

草书
汉字演变的特点:由 繁 到 简
由字形多样到逐渐规范
书艺历程 思考讨论:
汉字书写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种艺术?
★ 汉字结构:字形丰富,线条勾勒,易抒情 达意。 ★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对意 境、神韵及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 书写材料:笔墨纸张工具的改进。
代表人物:祝枝山、文徵明
祝允明草书
文征明
总结
汉字五种字体的特点
字体
特点
小篆
字体略长,粗细均匀,笔画圆润,富有图 案美,具有象形表意功能。
隶书 字体宽扁,左右舒展,结构平衡对称。
楷书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草书 线条奔放,笔画勾连不断。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自主探究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魏晋
隋唐
宋代
明代
篆刻艺术的发展
1、中国印章的刻制,常用汉字篆体入印故 称篆刻。
2.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明中叶以后:篆刻发展成与书法、绘画
一起的姊妹艺术。
欧阳询作品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颜体”端庄浑厚、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
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 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 “颜筋柳骨”之称。
宋代: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
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 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3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3

时期
时代特征
文艺成就
• 2.春中秋国战国古代社争文会鸣学”大艺变局术革面与,社出现会“存百在家的关孔屈子原系编创订作《《诗离经骚》》教抒化发德情行怀,
秦汉 大一统局面形成
汉赋以华丽词藻描绘恢弘时代
隋唐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制度最终形成
唐诗繁荣
宋元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 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019/5/2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
thank you!
精准高考
历史
岳麓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整合
﹝历史时空﹞
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世俗化趋势 • (1)表现 • ①绘画方面
• 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 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 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1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共41张PPT)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1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共41张PPT)

文人 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宋元 明清 风俗 画 北宋 明清
注重意境 不拘成法 描绘民间风情 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生 活气息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八大山人的《松鹰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 画

2.特点 (1)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重写意,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书艺历程 (1)历史条件: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其准备了材料。 ②士人群体的形成,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动力。 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其提供了条件。 ④东方审美情趣为其提供了社会土壤。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主要历程: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汉字发展为自觉艺术,讲究虚玄灵动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风格多样,书法理论成熟 张旭、怀素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著名书法家有文征明、祝枝山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汉赋 (1)条件:①政治统一。②经济发展。 (2)特点:①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②吸收《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 法。③是一种带韵散文。 4.唐诗 (1)背景: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②科举取士制度的实 行,激发了中下层文人的创作热情。 (2)代表人物:①盛唐:李白。②中唐:杜甫。③晚唐:白居易。 5.宋词 (1)背景: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的现实激发有识之士的创作热情。② 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 ③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 词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特点:表现形式更加灵活自如,可配乐演唱。 (3)代表:①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②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102张ppt)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岳麓版)(102张ppt)

在解答概念型选择题时还要注意对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 析。所谓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适用范 围等在量度上进行界定;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 性质、本质等进行属性上的界定。只有对历史概念进行定性 定量的分析识记后,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
[答案] B
探究二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
1.政治、宗教因素 (1)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傩戏就带有巫术色彩。 (2)先秦至唐代傩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
(3)政治黑暗是宋、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轻视知 识分子的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致于戏剧创作。 (4)京剧产生的标志:徽班进京,是为乾隆皇帝祝寿。
推动文化发展
时代
画种 文人山 水画
绘画风格
时代特征 文人阶层壮
代表及其特点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注重意境
大,理学的兴 起;南宋偏安
宋元 风俗画 描绘市井 生活
15 商业兴盛 、 □
城市发展、文 化普及
16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时代
画种
绘画风格 时代特征 代表及其特点 或继承宫 时代变 八大山人风格 奇特
之祖” 种,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①原因: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29 徽戏剧团 三庆班 心,各地艺人集聚;乾隆年间,□
等四大徽班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30 徽调 和汉调融合并吸收其他剧种的长 京 ②形成: □
剧 处,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③地位: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
A.逐渐形象化 C.逐渐简约化
B.逐渐多样化 D.逐渐国际化
[解析] 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 书、楷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 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3
• ②书法方面
• 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 强调个性化创作。
• ③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 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度;在“三言”、 “三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 (2)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 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文化逐渐普及; 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等。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兴起
艺术发展
明清
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发展
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精准高考
历史
岳麓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整合
﹝历史时空﹞
﹝归纳拓展﹞
•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世俗化趋势 • (1)表现 • ①绘画方面
• 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 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 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3

高三历史 一轮复习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3
式上入Βιβλιοθήκη ,就不难发现其变化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
的进步,表现形式是越来越接近和趋向平民化。
答案:A
突破方法
1.本专题是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其内容本身就具有综合 性的特点,复习过程中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 理解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成果。运用图表法、知识结构法、 比较法等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本专题的知识体 系,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化的 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在复习时要把 握这一原理。
4.(2007·广东单科,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主流文学的变化特
点,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先对题
干中提到的文学形式进行简单的比较,再从其表达形
单元整合
解析:本题考查的目标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 事物的特征,考查的知识点是绘画艺术,工业革命促进了英 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这促成了英 国风景画的出现。明清时期实行闭关政策,故A项错误;19 世纪中期的英国和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正好相反,故B 项错误;明清山水画是文人写意画,表现了文人意趣,不是 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故C项错误。 答案:D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总结(共19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总结(共19张PPT)

7.下表是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的三部。其中表述完
全正确的项目是( )。
著作 体裁 作者 风格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曹雪芹古典主义 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三国演义》诗歌施耐庵古典主义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A.体裁
B.作者
C.风格
D.评价
楷书、ຫໍສະໝຸດ 狂放不羁注重规范法度、 理论成熟
艺 术 性
宋代重文,市 苏黄 —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民阶层兴起。 米蔡 — 倡导“有意无法”。
经济繁荣,社 会进一步平民
——
化、世俗化
— —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元曲特点语言通俗、贴近生活、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原因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社会 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文人进取无望,地位低下。
明清小说特点分标章节回目、首尾完整相连;直接反映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商人、工 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也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发展的原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 起,市民阶层崛起。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 速发展
【解析】 由字体可以看出,B 项正确。 【答案】 B
2.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书法字体中 属于隶书的是( )。
A
B
C
D
【解析】 A 项属于草书;B 项属于楷书;C 项属于行书;D 项属于 隶书。隶书的特点是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答案】 D
朝代 秦汉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麓 版
(3)文学特点:以__四__言___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
__现__实__主___义___倾向和“__赋___、__比____、__兴___”的艺术手法。
(4)深远影响: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响。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精准高考
历史
岳麓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31讲 中国古代文学与戏剧
1
基础攻关
2
考点突破
3
仿真模拟
4
复习练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 麓 版
基础攻关
历 史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诗歌
1.《诗经》
(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___西__周___初期至__春__秋___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
2.楚辞 (1)产生:战国时期__屈__原___等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__楚___国方言,创造
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屈原忧国忧

民的情感。

岳 麓 版
(3)楚辞与《诗经》的不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__自__由__灵__活____
的句式。
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元杂剧与昆曲
(1) 元 杂 剧 : 将 诗 歌 、 歌 唱 、 对 白 、 音 乐 、 舞 蹈 融 入 一 炉 , 有 完 整 的
__故__事__情__节___和__角__色__配__合___的一种戏曲形式,用虚拟动作表现时空场景更替,
4.艺术特点
(1)角色划分为生、__旦___、净、丑四大行当。
(2)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
打等艺术手段。
(3)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历 史
岳 麓
(4)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亮相和定型

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
3.历史影响:明清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
文学的瑰宝。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易混辨析]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 历

岳 麓
小说,还有短篇小说。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图解识记]
推动明清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形式的因素
5.艺术地位 (1)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__国__粹__”;
(2)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易混辨析]
1.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
向繁盛。


岳 麓
2.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红色——忠勇正义;黑色——铁面无私;紫色——刚
《__诗__经__》和__楚__辞___的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岳 麓
4.唐诗

(1)唐诗繁荣的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
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2)唐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5.宋词
(1)词的起源: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灵活自如地表达感
历 史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三、戏剧
1.戏剧的起源 (1)“傩”:古代先民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__宗__教__歌__舞___,“傩”中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历史 Nhomakorabea岳 麓
(2)梨园:唐代宫廷中设置的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3)南戏:两宋之际,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完备的戏曲形式,用多种表
(4) 深 远 影 响 : 开 创 了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__抒__情__浪__漫____ 风 格 的 先 河 。 与
“风”(《诗经》)合称“__风__骚__”,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3.汉赋
(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赋应运而生。
(2) 特 点 : 赋 是 一 种 专 事 铺 陈 排 比 、 文 采 华 丽 的 文 体 , 它 是 吸 收 了 先 秦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易混辨析]
诗、词、曲的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长
历 史

麓 版
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二、明清小说
1.繁荣的原因 (1)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__市__民___阶层兴起,对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
情,并可配乐演唱。
(2)主要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散曲


麓 版
(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金___俚__曲__俗__谣___的基础上经后世文
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兴起背景: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
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用。
(2)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 历
岳 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2.主要成就: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
瓶 梅 》 ; 晚 明 短 篇 小 说 集 “ __三__言__二__拍___” ; 清 朝 批 判 现 实 的 力 作
《__红__楼__梦____》《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岳 麓
(2)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兴起于江南昆山,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对京

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被誉为“__百__戏__之__祖___”。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3.“国粹”京剧
(1)原因:明清时期,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中心,各地艺人集聚,乾隆年间三
庆班等___四__大__徽__班__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2)形成:__乾__隆__年间,徽调和汉调融合并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在京城文
历 史
岳 麓
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3)京剧的发展:清朝__同__治__光__绪__年间迎来了第一个繁盛期。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