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蒹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详案)

备教策略

一、教材分析

●作品阅读价值

《诗经》古老歌谣的简朴悠远、朦胧凄清,引人遐思。《蒹葭》反复咏唱、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委婉动人。“可望而不可即”是引人遐思与慕悦之心的关键。

●作品教学价值(★表示重点程度)

本诗通过以蒹葭和秋水为主的萧瑟秋景,渲染、糅合追寻者思之心切、寻之不易的孤独、哀婉的心情。诗歌一目了然而韵味绵长,其中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是“在水一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意境,要引导学生感受这蕴含的距离美和朦胧美。

十五《国风》中大多为民间歌谣,小部分为贵族歌谣,可以说是乡野生活的真实反映,男女言情之作又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历代对本诗主题的理解随不同时代统治阶层态度与治学风格多样,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特点和分辨前人分析,理解本诗主题。

继而把握“诗歌的源头”与民谣/巫术祭祀之词间的关系,以及《诗经》的编书和流传保存情况,知道后人“用《诗》”时有所曲解,形成对《诗经》成书前后较为完整的认识。

1.文学常识★★

《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成就、时代跨度、诗经“六义”、艺术特点、编书及保存情况)

2.意境理解★★★

通过“伊人”、“秋水”、“蒹葭”意象,欣赏如梦如幻的情境中流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感;发现与直白美、天真美的作品或事物的区别,提升审美品味。

3.主题理解★★★

通过前人分析的依据,在自己理解文本和对《诗经》文学常识了解的基础上,对主题形成自己的判断,并能自圆其说。

4.表现手法★★

鉴赏重章叠句、叠词的表达效果。

以上通过这三点从内容到形式的思索和整理,最终把握“可望而不可即”理想境界的含蕴,并对主题有与此符合的阐述。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所学教材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

●之前学过现代诗单元,对“意象”概念基本了解,并能通过意象特点、意象间关系和知人论世来体会诗人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性质、成就、编书与流传保存情况、时代跨度、诗经

“六义”)。

2.分析意象特点,领会人物情感,并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体验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

意境。

3. 用1~2句话描述重张叠句、叠词的艺术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总体:《诗经》——《蒹葭》——《诗经》

思路:《蒹葭》从景、人、情三方面展开,并在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中收拢。

1. 文学常识——在预习和老师提问的过程中,掌握诗经“六义”含义并体会。

2. 意境理解——

1) 圈划、描述、概括“秋水”、“蒹葭”意象所营造的如梦如幻、寒意萧瑟的景色。

2) 自己提问并解答追寻者与“伊人”是怎样的人,把握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

3) 概括景与人和情之间的关系。

4) 听流行歌曲体会反复咏唱的抒情效果,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3. 主题理解——

1) 做选择题,选择大方之家对诗歌主题理解符合文本意境的分析。

2) 联系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已经,能自圆其说即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丰富自身生命体验,领会古人纯朴而丰厚的情感,欣赏简单却不直白的美丽,提高审美品味。

2. 认识到“文本”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思考态度——参考前人考证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对于“信古”和“创新”都不能盲目和过度,知道作品分析是会受到当时时代的审美倾向、意识形态等而有所“局

四、教学重点

景、人、情的特点及关系

五、教学难点

从追寻者与“伊人”间的关系中欣赏“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美和距离美

六、教学媒体

板书、PPT 、音乐、图片

七、教学策略

● 从景——>人——>情三方面特点和关系理解主题

● 音乐、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营造意境。

●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

八、板书设计

苍茫、深秋

蒹葭 随风而当却至于根

白露—凄冷、清晨 景——实

秋水 阻隔

无尽

追寻者———————————伊人 人——虚

(热切企慕——怅然若失) (形象模糊、行踪飘渺) 情——可望而不可即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和准备

1.独立完成:诵读《蒹葭》,将注释中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完成课后练习三。

2.6人为一组完成以下作业:

①搜索网络或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诗经》“六义”的相关文学常识,要求对“风、雅、

颂”各写出1~2篇篇目,对“赋、比、兴”各以2~4句《诗经》中诗句举例。

②搜集4个树木花卉意象,并写出象征含义。

③每组列出一首小组成员都喜欢的流行歌曲。

设计目的:

1.熟悉本诗,体会情韵。

2.对诗经“六义”能举出具体例子,是在对基本含义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所以

这项要求既让学生预习相关文学常识,又考察预习成果,并为课堂活动作铺垫。

3.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本诗“蒹葭”意象并非单指芦苇植物本身,还可能具有丰厚的意义内

涵。对课上展开对本诗意境的理解,做好铺垫。

4.老师的作业会引发他们的疑问:“流行歌曲与《蒹葭》之间有何关系?”小组成员在讨

论共同喜欢的流行歌曲时一定会唱上几句,有些学生或许就会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歌曲链接到重张叠句的表达效果,也可以了解学生审美取向。教师准备:

1.检查作业,整理学生对“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的举例,选择一些贴切的答案加入

PPT。

2.根据学生作业,准备好一首学生既喜欢同时又具有反复回环某段乐句/歌词特点的流行

歌曲的mp3。

二、教学活动

(一)通过已学诗歌与女子服饰的类比,导入新课(2 min)

1.引起兴趣

播放《在水一方歌曲》歌曲,呈现2张图片

图片内容:邓丽君身着旗袍、烫卷发的照;古代长袖罗裙的女子

教师预设对所有人提问:大家一起说说这首影视歌曲取材于哪里?

学生预设群体回答:《诗经》/《蒹葭》

2.联系已学知识过渡

教师预设描述:如果说清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诗是一位身着洋装、脚蹬高跟鞋、带着墨镜、烫着卷发的中国摩登女郎,中国的古典诗歌则是一位长袖罗裙层层叠叠、头戴发簪、轻挪碎步的古代女子。

教师预设联系已学知识导入:

我们在前一单元学习了现代诗歌。在学过的那些现代诗歌中,可以发现一个演变过程。诗歌的现代感越来越明显,古典韵味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的过程。毛泽东——词牌名和格式;徐志摩——古典意象,但融汇了西方诗歌的节奏、韵律、修辞和建筑美等;艾青、穆旦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