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成功传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非诚勿扰案例分析(版本1)

非诚勿扰案例分析(版本1)

三、节目流程
• 在江苏卫视的官方网站上,《非诚勿扰》被定位 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每期节目都会有24位 女嘉宾前来相亲,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 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关,来了解同一位 男嘉宾。在此期间,女方亮灯表示对男嘉宾满意, 愿意继续了解,灭灯则表示对男嘉宾不满意。若 场上只有一位女嘉宾亮灯,主持人将询问男嘉宾 的意见,如果他也中意亮灯的女嘉宾,则速配成 功;若场上所有女嘉宾都灭灯,则男嘉宾必须离 场。三关之后,如果仍有多位女嘉宾亮灯,则男 嘉宾将获得选择权,挑选自己心仪的女嘉宾。
• 江苏电视台则从一家几乎发不出工资的 潦倒事业单位,悄悄爬到了省级卫视综合 实力第二位。
• 2010年6月5日 (第33期),6月6日 (第34期) 根据索福瑞34城市全国平均收 视率显示,《非诚勿扰》周六、周日两档 节目分别以4.4%、4.53%的收视率连续12 周夺得全国卫视周收视总冠军,再一次刷 新了省级卫视的最高收视记录,创下了难 以置信的收视奇迹,并给其它电视节目留 下了难以逾越的高峰!
二、制作团队
• 1、节目主编一人 • 职能:主要负责甄选嘉宾 • 选人标准:善于表达和敢于表达者优先 • 2、编导分为AB组 • 职能:一组负责甄选嘉宾拍摄素材,另外一组则会开始录制节目。 • 3、导演包括现场导演、男嘉宾导演、女嘉宾导演 • 场上职能:掌控节目现场全局 • 现场导演:同时兼任着节目主编,负责掌控场上的全局,处理突发状
表现大胆奔放,为节目无形中创造了非常多的看
点。这是真人秀节目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换做一
群夕阳红的老年人温温吞吞地在那相亲,一开始
观众看新鲜,但是久了难免收视流失。

3、节目安排的游戏规则合理准确又充满趣味,
这使得整个节目过程中出现很多戏剧性的变数,

制作为王_非诚勿扰_的成功之道

制作为王_非诚勿扰_的成功之道

制作为王:《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 苗 棣 今年江苏卫视的大型约会节目《非诚勿扰》出手不凡,不但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还极有可能会在中国的电视中掀起一轮约会节目的高潮。

《非诚勿扰》引起极大反响,无疑与其形态上的新颖(至少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和内容上同当代中国文化状态的契合有关。

由众多女性对一个男子评头品足并执掌去留的大权,比起老式“速配”节目两性平衡的相互选择更容易产生一种有趣的新鲜感。

何况,这种女性选择表面上体现的“女权”色彩还多少打破了充斥着男性话语的电视文化惯性,虽然我们最终看到的,仍然是一种潜在的男性权力。

另一方面,节目不但再现了当代城市空间“剩男”“剩女”渴望爱情的文化景观,还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80后”“90后”不同于以往的价值判断和文化取向。

这种文化上的新鲜感配合了形态上的新鲜感,确实让《非诚勿扰》一类新约会节目有了某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但仅仅有这种新鲜感,却还不能成为一个节目注定成功的可靠保证。

在形态上与《非诚勿扰》非常接近也同样新鲜的《我们约会吧》,在更有娱乐品牌也更有娱乐精神的湖南卫视播出后,效果就不那么显著。

尽管网上的评论见仁见智,但经过几个月的初步较量之后,从收视率上来看《我们约会吧》要稍逊《非诚勿扰》一筹。

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在形态上非常相似的节目收效有所不同,实在同两个台对于自己节目的总体定位与力量的投入关系密切。

在湖南台方面,由于有老牌的《快乐大本营》和新起的《天天向上》等一大批口碑和收视率都相当可观的强势娱乐节目,《我们约会吧》虽然购买了英国Fre mantle M edia公司《Take Me Out》的模式版权,却只是将其视为自己“快乐中国”节目群中的一个环节,因而在节目的编排、设计和细节处理等方面都没有做到全力以赴,精心打造。

而反观江苏台,显然对《非诚勿扰》的推出寄予了极大的期望,把这个节目当作自己今年代表性的旗舰之作。

从起用江苏台的新闻明星孟非担当节目的主持人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打破了新闻与娱乐的部门界限,要合全台之力,力图打造一个精品栏目。

从节目定位角度探究《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

从节目定位角度探究《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

从节目定位角度探究《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摘要】2010年初,以“幸福中国”为频道定位的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新派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

该节目一经播出便呈异军突起之势,迅速成为全国卫视节目的收视冠军,收视率甚至一度仅次于《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节目中出现的具有争议性的男女嘉宾及相关话题也一度成为全国舆论热议的焦点,引起人们对80后婚恋观、金钱观的探讨和反思,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本文试图运用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节目的内容定位、形式定位、受众定位、文化定位等角度探究《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以达到对该节目深层次、系统性认识的目的。

【关键词】《非诚勿扰》媒介经营管理节目定位多元价值观【正文】婚恋交友类节目对于我国的电视观众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

早在1988年,山西电视台便推出了我国第一档电视相亲类节目《电视红娘》,其后国内电视台又陆续创办过《非常男女》、《玫瑰之约》、《今夜我们相识》、《爱情来敲门》、《我们约会吧》等大大小小30多档婚恋节目,然而直至2010年《非诚勿扰》的出现才掀起了婚恋节目的第一次收视狂潮,2010年也因此成为婚恋节目的火爆年。

《非诚勿扰》既是一档婚恋交友类节目,又是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

它适应了“快餐式”的现代生活节奏,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剩男剩女”问题,为以“80后”为主体的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既具有关注年轻人婚恋交友需要的服务性,同时也具有话题性、争议性以及冲突性。

《非诚勿扰》之所有能够取得收视率爆棚的喜人成绩,跟节目的服务性、人文性,形式的新颖,节奏的紧凑以及该节目引起的对当代多元价值观的讨论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一、内容定位: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80后”真人秀,比传统婚恋交友节目更抢眼球。

优秀的电视节目应该植根于社会现实,具有服务性、教育性,引导真确的社会舆论和价值取向,体现时代特点,为受众提供便利,引起共鸣。

《非诚勿扰》以冯小刚的同名电影命名,在现代生活节奏日趋“快餐化”、“剩男剩女”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以一个“诚”字为广大“80后”单身男女青年提供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的交友平台。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栏目定位是大型生活服务类栏目,致力于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免费的婚恋交友平台。

节目嘉宾来自于各类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

每期节目有24位单身女嘉宾,5名男嘉宾,节目流程是男嘉宾亮相----选择心动女生----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最后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其是否牵手成功。

本文将以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对《非诚勿扰》做传播学视角下的解析,并从传播伦理的角度探讨节目在当下面临困境的解困之道。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从20世纪初发轫,到40年代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在走过的百年历程中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理论。

其中,拉斯韦尔的“5W 模式”堪称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一。

1948年,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将传播过程分解为五个环节,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

这一文字过程被人们称为“5W模式”。

由于“5W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因此它事实上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即五个环节分别对应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随后传播学的研究观照视角均是在这五个范围领域内展开,并分别诞生了许多经典理论。

《非诚勿扰》从策划、制作到播出,并最终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1、传播者:《非诚勿扰》栏目组作为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电台、报社、电视台、网络等媒介机构来宣传包装,并最终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其产生的节目具有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

该节目有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的一条龙的专业组织。

导演组、主持人、男女嘉宾三方互动。

他们被分配在不同的部门,执行不同的职能。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搜集、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职责,他们被称为把关人。

《非诚勿扰》成功传媒案例分析

《非诚勿扰》成功传媒案例分析

3、网络营销
《非诚勿扰》靠的不仅仅是电视营销,网络营销更 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非诚勿扰》的乐成并不纯 粹是因为其内部实质意义以及佳宾的抢眼,更是因为这 档节目对于相互作用营销的东西——互联网的有效哄骗。 有人说,《非诚勿扰》比《咱们约会吧》的宣传以及相 互作用做的、八 卦新闻及网友的互动把节目推向社会舆论的平台。其特 点是: 一方面,把网络作为与粉丝沟通相互作用的平 台,有助于节目的迅速、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又能以 网络调查数据反馈的结果来指导节目筹谋。
2、嘉宾的自我营销
节目中的无论男女嘉宾都 在极力做自我营销。 他(她) 们在不同的角度以自我独到的 一套人生价值观模式来吸引观 众的眼球。这个节目从另一个 方面可以说是嘉宾的表演秀。 例如5月9日档节目中的一号 男嘉宾李海宁 ,他在节目中 自我营销,推销产品,而名片 上据有的14个联系方式,使得 精准营销充分到位,通过与高 流量的网络媒体双重结合,将 自我营销做到了极致。仅两天 时间就让观众记住了他并被冠 以“涂料大叔”的称号,引起 一系列八卦。
3、爱之终决选。
进入到爱之终决选环节的男嘉宾,还可以了 解女嘉宾的情况,比如:消费观、生活照等。然 后男嘉宾还可以向女嘉宾询问一个感兴趣的问题, 让女嘉宾回答,之后做出最后的抉择。当男嘉宾 执意要选心动女生时,很有可能被拒绝,一个人 孤独的离去,但是也不排除有成功的可能。如果 男嘉宾选择另外两位,则可以顺利牵手。
2、爱之再判断环节
这一环节,最是关键。通过看短片、现场提 问、当场献艺,女嘉宾决定是否灭灯。 此环节里,24位女嘉宾观通过观看男嘉宾的 VCR视频,了解男嘉宾的生活、工作、感情等方 面的经历、性格喜好,以及对心仪女孩的要求等。 然后,女嘉宾还要对男嘉宾现场提问,以判断是 否适合自己。要知道24位女嘉宾来自许多行业, 学历也较高,最高达到博士。通过观察提问,男 嘉宾的缺点、弱项、不足一一暴露,强项、优点 也得到展现。这时专家乐嘉也会帮助女嘉宾分析 男嘉宾的性格,供女嘉宾参考,以避免女嘉宾做 出错误判断。

浅析《非诚勿扰》的成功策略

浅析《非诚勿扰》的成功策略

浅析《非诚勿扰》的成功策略十年前,《玫瑰之约》《非常男女》等婚恋派对节目曾红极一时,后来由于跟风者众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加之节目本身缺乏新意,内容相对局限,使这一类节目逐渐淡出荧屏。

2010年初江苏卫视以《非诚勿扰》之名轻松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非诚勿扰》是定位于“为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成功的嫁接了“真人秀”和“娱乐节目”两大节目类型的优势与特长,将1男对24女的创新派对模式,富二代、拜金女等热点话题,和独具特色的主持人及心理咨询师等娱乐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使节目在出炉之初就迅速成为我国当前最受注目的一个节目类型。

据统计,《非诚勿扰》2010年3月27日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为2.48,超过收视老大《快乐大本营》(2.08),连续3周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冠军。

在优酷等视频网站,《非诚勿扰》连续多日占据搜索排行榜的第一位,超过热播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和《媳妇的美好时代》。

百度《非诚勿扰》贴吧已经拥有超过51万名粉丝,发布帖子121万余条。

有媒体报道称,《非诚勿扰》日网络搜索量(百度指数)超过22万次,是第二名节目搜索量的将近4倍。

“如果有一个电视节目,能把经济、民生、时尚、欲望、隐私、亲情等等元素一锅端,那么,这个节目绝对不是新闻类节目不是电视剧,而是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一个相亲节目之所以得到了大于一个相亲节目的关注效应,全因为后面有整个时代在衬底。

这是相亲节目能够卷土重来的真正原因。

”《南方都市报》以“一场浓烈的戏”为题探究了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真人秀式婚恋交友类节目受到追捧的社会原因。

但对该节目在理论上从电视策划和传播角度的研究仍有待完善。

本研究以《非诚勿扰》为个案,探讨真人秀式婚恋交友类节目的成功策略。

1 节目特点1.1 内容切合频道整体定位,突出时下社会热点话题江苏卫视在2009年将其品牌定位从“情感世界”升级为“情感世界,幸福中国”。

而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幸福的要素之一。

从《非诚勿扰》的成功谈电视栏目定位与形象包装

从《非诚勿扰》的成功谈电视栏目定位与形象包装

从《非诚勿扰》的成功谈电视栏目定位与形象包装《非诚勿扰》是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

此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的关注。

婚恋交友类的节目这个创意,其实并不算新鲜,因此它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栏目定位与形象包装,而栏目的定位与包装则源自于栏目的个性化观点。

《非诚勿扰》栏目坚持着栏目个性化的观点,打破了传统婚恋栏目男女数量相等的,一轮一轮配对的模式,创造性的改为一个男面对二十四个女的模式,使栏目的节奏加快,戏剧性加强,增加了观赏与娱乐价值,更符合年轻人的性格与习惯,这样的栏目自然会让人眼前一亮,但这只是观众看到的个性化的表象,对于其成功的原因还需要深入的挖掘与研究。

一定位? 明确的定位《非诚勿扰》一个为剩男剩女打造的节目,以其独特的娱乐性与参与性收到了广泛的欢迎。

此节目被定位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以婚恋为主题,针对8090后以及其亲属。

一个成功的栏目需要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非诚勿扰》也不例外。

但是这个定位似乎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婚恋栏目的定位,其实不然,这个定位只是表面与粗略的,其个性化定位还主要得益于它的深层定位。

? 深层定位(软性定位)《非诚勿扰》超越了“相亲”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探讨“当代年轻人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的这一更高境界,触及到了当代人们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迷茫。

这不同于以往的定位,传统的定位是硬性的,用冷冰冰语言描述的,而这个定位却是软性的,没有书面的认定却深深植根于栏目中的,我把这个叫做深层定位,也可以说是软性定位,《非诚勿扰》的深层定位就是引发人们对婚恋观的思考。

不论是富二代个性内心想法的袒露,还是美女对试婚、同居、男友经济实力考核评价,都在不知不觉中探讨着当代社会生活所有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价值观的思考。

观众看节目的时候,不仅仅看到节目中当事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在思考、验证自己和亲朋好友的价值观,他们一边看节目,一边讨论的不仅仅是节目中那些人的观点,同时也会交流自己和身边人的观念和态度。

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分析

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分析
的 15 10万 次 。《 诚 勿扰 》 目何 以 能 够 非 节 赢 得 这 么 高 的 关 注度 ? 个新的层次。 结 语
之 初体验 ” 爱之 再判断 ” 爱之 终 决选 ” “ “
“ 生权 利 ”等 规 则 来 决 定 男女 嘉 宾 的速 男
卫视 “ 乐女 声 ” 决赛 持平 。 为 中 国 电 快 总 成
还 是 “ 播 室 主持 人 ”都 在 职 业 能 力和 专 演 , 业 素 质上 有 着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问 题 , 些 问 这 题 归 结 到 一 点 , 是 过 分 注 意 自 己 的 形 象 都 而缺 少 对 象 意 识和 受众 意 识 的 问题 。 第二 。 必须 具 有更 广 阔 的 国际 化视 野 。 目前 进 入 中国 媒体 视 野 的 , 然 主要 是 中 仍
二、 理想模式 : 三位一体 的采访体系
经 过 温 哥 华 冬 奥 会 的 实 战 , 央 电视 中
台已经探索 出一套三位 一体 的电视采访 体 系 。 且将 成 为 今 后 大 型 综 合 性 运 动会 并 的 “ 定 动作 ”分 别 是 — — 规 。
个 新 的高 度 。■ 参 考 文 献
有 类 似 的 大 型 赛事 的报 道 权 。 不论 是 哪 而

家 媒 体 , 果 想 在 未 来 的大 型 体 育 赛 事 如
我 们 相 信 . 管 是 在 采 访 领 域 或 者 其 他 领 不
域 , 国 电视 体 育 都 必 将 不 断 向前 发 展 并 中
的报 道 中 占据 优 势 。 需 要 注 意 如 下 几 个 都
视 日常 节 目 的近 年 来 最 高 纪 录 。 5月 1 4
对 演播 室访 谈 节 目进 行 了 有 力 的 支 撑 . 从 而营造了良好的“ 二现场” 围。 第 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现场气氛感染力强
《非诚勿扰》现场气氛感染力强。所有女嘉 宾出场的背景音乐是热烈的《Girlfrieng》,男 嘉宾出场的背景音乐震撼的《Can You Feel It》,被选女嘉宾上台的背景音乐是动感的 《Gee》,男生选择心动女生时另外两位女生归 位的背景音乐是《不爱,请闪开》,男生向心动 女生做最后告白时背景音乐是深情的《Try》, 男女嘉宾配对成功背景音乐是《梁山伯与茱丽 叶》,男生败退的背景音乐是《可惜不是你》。 另外,根据现场嘉宾的情节,背景的配音也是恰 到好处。
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最新统计,《非诚 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所有 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所 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创下了难以置 信的收视奇迹!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非诚勿扰》能创造中国卫视节目收视率的奇迹, 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1、光头 主持人
2、爱之再判断环节
这一环节,最是关键。通过看短片、现场提 问、当场献艺,女嘉宾决定是否灭灯。
此环节里,24位女嘉宾观通过观看男嘉宾的 VCR视频,了解男嘉宾的生活、工作、感情等方 面的经历、性格喜好,以及对心仪女孩的要求等。 然后,女嘉宾还要对男嘉宾现场提问,以判断是 否适合自己。要知道24位女嘉宾来自许多行业, 学历也较高,最高达到博士。通过观察提问,男 嘉宾的缺点、弱项、不足一一暴露,强项、优点 也得到展现。这时专家乐嘉也会帮助女嘉宾分析 男嘉宾的性格,供女嘉宾参考,以避免女嘉宾做 出错误判断。
5月14 日,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4822万次点击 率,占据综艺节目“大陆热播”第一名,超过“台湾热播”第一名 《康熙来了》的3297万次,远超湖 南卫视同类节目《我们约会吧》 的88万次,《快乐大本营》的1150万次。
在《非诚勿扰》之前也有很多档相亲交友节目,而相较于湖 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及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其有过 之而无不及。 《非诚勿扰》如此成功,必有其独到的营销模式。 其节目特色及成功原因分析如下:
2、嘉宾的自我营销
节目中的无论男女嘉宾 都在极力做自我营销。 他 (她)们在不同的角度以 自我独到的一套人生价值 观模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个节目从另一个方面可 以说是嘉宾的表演秀。
例如5月9日档节目中的 一号男嘉宾李海宁 ,他在 节目中自我营销,推销产 品,而名片上据有的14个 联系方式,使得精准营销 充分到位,通过与高流量 的网络媒体双重结合,将
3、网络营销
《非诚勿扰》靠的不仅仅是电视营销,网络 营销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非诚勿扰》 的乐成并不纯粹是因为其内部实质意义以及佳宾 的抢眼,更是因为这档节目对于相互作用营销的 东西——互联网的有效哄骗。有人说,《非诚勿 扰》比《咱们约会吧》的宣传以及相互作用做的传、 八卦新闻及网友的互动把节目推向社会舆论的平 台。其特点是: 一方面,把网络作为与粉丝沟 通相互作用的平台,有助于节目的迅速、广泛传
二、《非诚勿扰》营销特色
《非诚勿扰》之所以走红,除了以上的节目 特色之外,相对于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及浙 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它还有以下四个营销 特色。
1、话题营销
话题营销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以及消费者 的口碑,让媒体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消费者谈论的 话题,就此形成关注以达到营销推广的效果。
《非诚勿扰》几乎每期都有一个道德方面的争 端,每一期都会制造一个话题或一个亮点。节目 中拜金女的毫不掩饰,富二代的显摆臭屁,孔雀 女的撒娇发嗲,凤凰男的自卑自尊,杭州极品婆 婆的农民鄙视等等,无论是否是他们的真实看法, 一经电视节目播出,这一切都构成了非常具有看
按照这种方向,《非诚勿扰》从职业、外形、 年龄、性格各方向, 一直保持着嘉宾背景的“多 样性”。《非诚勿扰》的品牌定位本质上也适应 了中国市场的需要,大量的剩女,优女,经济适 用男囊括了中国整个市场,而《非诚勿扰》就为 他(她)们搭建了这个交友相亲的真人秀舞台。 而且,每一期在嘉宾的职业选择上也是比较引人 关注,例如卫生巾男,舞蹈师,美发师;造型师, 性格特别的男人,有特殊经历的男人,带妈妈上 台征婚、要求女方有房有车的杭州男人等。
孟非 乐嘉 《非诚勿扰》节目的一大亮点就是孟非和乐 嘉两个光头主持人。两人一个是浙台的新闻名嘴, 一个是性格色彩学的专家,两大光头一唱一和的 扮着黑脸白脸,不断的把嘉宾的话题争议化、矛 盾化,引起冲突,两人独到的点评与强悍的主持
2、嘉宾背景的多样化
以明星主导的节目,不能说完全没有市场,但已 经归于平淡。让观众在屏幕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和 观点,才是现在的趋势。
3、爱之终决选。
进入到爱之终决选环节的男嘉宾,还可以了 解女嘉宾的情况,比如:消费观、生活照等。然 后男嘉宾还可以向女嘉宾询问一个感兴趣的问题, 让女嘉宾回答,之后做出最后的抉择。当男嘉宾 执意要选心动女生时,很有可能被拒绝,一个人 孤独的离去,但是也不排除有成功的可能。如果 男嘉宾选择另外两位,则可以顺利牵手。
《非诚勿扰》成功传媒案例分析
《非诚勿扰》成功案例
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成为目前最火的综艺节目。 不知道它的人,已经很少了。无论喜好或是厌恶,收看和讨论它的 人正在越来越多。 5月9日,最 新一期《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达 到4.15%,与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总决赛持平,成为中国 电(600795,股吧)视日常节目的近年最高纪录。
一、节目定位及环节特色
(一)节目定位
定位:《非诚勿扰》是一 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 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 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 交友平台。
(二)节目环节特色
1、爱之初体验环节(第一印象)
此环节里,一开始男嘉宾上台并自我介绍, 然后对24位女嘉宾目测,选出心动女生。紧接着 24位女嘉宾对男嘉宾进行目测,观其相貌、身材、 胖瘦、头发、衣着等,选择就亮灯,放弃就灭灯。 专家乐嘉曾建议男嘉宾上场三不准:奇装异服、 手拿道具、POSE上场。意思就是这些人往往会给 女嘉宾留下不好的印象,早早“灭灯”,致使男 嘉宾过早离场。
4、互动营销
《非诚勿扰》节目有很强的新面孔,互相不熟悉,不了 解。主持人孟非在女嘉宾、男嘉宾之间起 着桥梁媒介作用,由他在中间穿针引线、 适当调剂、频频引导、插科打诨,使得场 面气氛浓厚活跃,信息和情感传递迅速而 又丰富。
三、成功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