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公司固化技术规范书_运行环境智能调控装置_配电二次设备室环境安全控制系统(15GH-500127269-00003)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_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版)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_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版)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_设技术规范(正式发布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ICS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679 — 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2011-02-07发布 2011-02-0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I I 1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体系架构及功能要求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架构 (2)一体化监控系统架构 (2)系统功能要求 (3)应用间数据流向 (6)6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 (7)系统结构 (7)网络结构 (9)7 系统配置 (9)硬件配置 (9)系统软件配置 (10)时间同步 (11)性能要求 (11)8 数据采集与信息传输 (12)9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12)编制说明 (13)前言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体系架构、功能要求和系统配置等,为智能变电站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电动汽车充电站计量性能在线监测设施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专项计划的通知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电动汽车充电站计量性能在线监测设施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专项计划的通知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电动汽车充电站计量性能在线监测设施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专项计划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4.06.18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6.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能源安全监管
正文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电动汽车充电站计量性能在线监测设施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专项计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市监标技发〔2024〕3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4〕18号)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湖北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关于地方标准快速立项的有关规定,我局决定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计量性能在线监测设施技术规范》等17项省级地方标准制定项目予以立项,项目名单见附件。

各项目牵头起草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0000)、《标准编写规则》(GB/T 20001)和《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GB/T 20002)等国家标准和有
关规定,抓紧研究编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行业专家的意见建议,严格按照技术审查程序开展专业技术评审,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项目计划。

附件:湖北省地方标准制定专项计划表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18日附件。

技术规范固化ID手册-前言

技术规范固化ID手册-前言

使用说明为进一步提高采购标准应用的规范性,减轻常规物资采购技术规范编、审、批的重复性劳动,自2014年起,国网物资部按照技术规范书“选用为主、编制为辅”的思路,大力开展了技术规范书(通用)固化ID编制、应用工作,推动总部、省公司两级固化ID体系的建立。

技术规范固化原则是“规范技术要求,适度技术冗余,确定主要组合、编制系列ID”。

固化的技术规范必须按照总部物资采购标准的要求,确定各设备材料技术参数。

对总部已经明确的固化技术参数,不能进行变更。

对总部确定为可选技术参数的参数项,各单位可以按照本地区的使用习惯,考虑适度技术冗余的要求,确定各参数项的参数值或值集,并将各项可选参数值或值集进行组合,确定本单位各项技术参数值的主要组合方式,对主要组合方式而不是对全部组合方式,开展技术规范固化工作。

对特定物料,按照技术参数确定的主要组合,逐项编制技术规范ID,形成对特定物料的技术规范固化ID目录系列。

总部编制的技术规范固化ID全面贯彻了物资标准化成果,各单位使用时,可直接引用总部固化ID,省公司层面只对固化ID与工程设计需求的符合性进行评审;总部未组织固化ID、适宜区域固化的品类,由省公司统一组织在省公司范围内编制固化ID并推广应用;总部已经编制固化ID,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品类,各单位可参照省公司固化ID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经省公司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应用。

后期物资部将开发技术规范书固化ID成果信息化发布、应用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固化ID成果日常管理、应用、分享功能,过渡期间各单位可通过账号allquery查询内容,密码ECPQWER5678。

各单位在组织编制技术规范书固化ID时需遵循以下要求:(1)可编制固化ID物料的条件为:“物料描述+技术规范固化ID”能够确定物资唯一性。

技术规范固化ID一经使用,其内容不允许再作修改;如需对已形成的技术规范固化ID内容进行修改,需重新生成新的ID;(2)对部分物料描述细度不足的物料,补充对应描述(即扩展描述),并按照扩展描述生成不同的技术规范ID,同时将同一物料对应不同扩展描述的各个ID以表格形式下发或在系统进行固定,扩展描述只在提报阶段起提示辅助作用,对供应商无技术约束力;(3)技术规范固化ID不针对具体项目和数量(该部分信息由投标供应商从货物需求一览表获取),只对应物料描述及扩展描述。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_高压开关柜,AC10kV,馈线开关柜,小车式,真空下出,带避雷器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_高压开关柜,AC10kV,馈线开关柜,小车式,真空下出,带避雷器

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高压开关柜,AC10kV,馈线开关柜, 小车式,真空。

下出,带避雷器(9906-500055883-00006)招标文件2016年6月目录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6)6 试验 (10)7 技术服务、工厂检验和监造 (11)8 一、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 (11)9 外观要求 (23)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23)1 标准技术参数 (24)2 组件材料配置表 (3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32)4 附图 (33)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12kV高压开关柜招标的总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试验、包装、运输、交货及工厂检验和监造的一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12kV高压开关柜招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 1207电磁式电压互感器GB 1208电流互感器GB 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GB 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3906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55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GB 6450干式电力变压器GB 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 12022工业六氟化硫GB 15166.2高压交流熔断器第2部分:限流熔断器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 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SD 318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DL/T 402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404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T 486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DL/T 59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JB/T 10305 3.6kV~40.5kV高压设备用户内有机材料支柱绝缘子技术条件IEC 62271-100高压交流断路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GDW414—2011_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

QGDW414—2011_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

ICS 29.24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martnessupgradeofsubstation2011-08-04发布 2011-08-04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4)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 . (5)1 范围 ........................................................................................ .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5)3 术语和定义 ........................................................................................ . (5)4 基本原则 ........................................................................................ .. (5)4.1 安全可靠原则 ........................................................................................ . (5)4.2 经济实用原则 ........................................................................................ . (6)4.3 统一标准原则 ........................................................................................ . (6)4.4 因地制宜原 (6)5 改造变电站的选择 ........................................................................................ . (6)5.1 110(66)kV变电站 ........................................................................................ .. (6)5.2 220kV变电站 ........................................................................................ .. (6)5.3 330kV及以上变电站 ........................................................................................ .. (6)6 技术要求 ........................................................................................ .. (7)6.1 总体要求 ........................................................................................ (7)6.2 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 ........................................................................................ . (8)6.3 智能组件 ........................................................................................ (9)6.4 监控一体化系统功能 ........................................................................................ .. (10)6.5 辅助系统智能 (12)附录A ......................................................................................... . (13)A.1 本体不更换的高压设备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13)A.2 智能组件技术要求 ........................................................................................ .. (13)A.3 站控层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4)A.4 辅助设施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5)本规范用词说明 ........................................................................................ . (16)前言本规范以《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为技术指导,充分吸收了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经验,结合变电站改造特点、安全运行实际需求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制定。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基础平台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基础平台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基础平台1. 引言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算法和控制策略等手段,对电网进行高效可靠的调度和控制,以实现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

为了确保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本文档第3部分将介绍基础平台的技术规范。

2. 基础平台概述基础平台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数据管理、通信接口等基础功能。

基础平台的设计和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基础平台技术规范3.1. 运行环境基础平台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3.1.1. 硬件环境基础平台的硬件环境应具备以下要求:•高可靠性:硬件设备应采用可靠的品牌和型号,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以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

•高性能:硬件设备应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以满足系统对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

•兼容性:硬件设备应能够兼容系统所需的软件和通信接口。

3.1.2. 软件环境基础平台的软件环境应具备以下要求:•系统稳定性:选择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采用安全性能较高的防火墙和安全策略,保护系统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攻击。

•扩展性:软件环境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系统规模和功能的变化。

3.2. 数据管理基础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3.2.1. 数据采集与存储基础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的能力,以从各种设备和传感器中获取数据。

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数据质量: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质量良好,数据准确、完整、一致。

•数据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结构,以满足系统对数据的存储和检索需求。

•数据保护: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2.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基础平台应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功能,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为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_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_锥形水泥杆 整根杆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_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_锥形水泥杆 整根杆
2.2.3水
拌制混制土须采用饮用水,水质符合JGJ63的规定。
2.2.4外加剂
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其性能符合GB8076的规定,严禁掺入氯盐类外加剂或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2.2.5掺合料
掺合料不能对电杆产生有害影响,使用前进行实验验证,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2.2.6钢筋
2.2.6.1普通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其性能符合GB1499.2的规定。
型式试验从力学性能合格的电杆中抽取1根进行,抽检试验从抽检数量的电杆中进行,试验方法按照GB/T
3.
抽检试验从抽检数量的电杆中进行。钢筋骨架质量检测包括所有钢筋数量、长度和尺寸复核、纵向受力钢筋间距、架立圈间距、螺旋筋间距等。钢筋数量和长度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钢筋尺寸测量方法按被测钢筋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纵向受力钢筋间距、架立圈间距、螺旋筋间距采用千分尺或直尺进行测量。
1.1.3 本规范书提出了有关本工程使用水泥杆的原材料采购、构件加工、质量检验、包装及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2.2.1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GB175、GB748规定。
2.2.2集料
细集料采用中粗砂,细度规模为3.2~2.3。粗集料采用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且小于钢筋净距的3/4,砂石的其他质量应分别符合GB/T 14684、GB/T 14685的规定。不得采用海沙。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_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_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AC10kV,SF6绝缘,电动, 集中式DTU, 进线/出线断路器(不含线路保护),GRC外壳,2进4出(9915-500138329-00011)招标文件2019年6月目录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3)1标准技术参数 (3)2组件材料配 (10)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1标准技术参数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偏差,请填写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相符。

表1技术参数响应表(投标人填写)1.6.4 其他参数防开路要求开关柜内部加装防开路装置(投标人提供)温度要求(招标方根据需要填写“A”或“B”,二者选择其一)A:-25℃~50℃(投标人提供)B:-40℃~70℃(投标人提供)1.7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1.7.1 型式或型号干式电磁式、三相五柱(投标人提供)1.7.2 额定电压比(1)相电压:(10kV/)/(0.1kV/)(2)零序电压:(10kV/)/(0.1kV/3)(3)电源:(10kV/)/(0.22kV/ )(投标人提供)1.7.3 准确级(1)相电压:0.5级(2)零序电压:3P(3)电源:3级(投标人提供)1.7.4 额定负荷(1)相电压:30VA;(2)零序电压:30VA;(3)电源:单相额定容量≥300VA,短时耐受容量≥3000VA/1s。

(投标人提供)1.7.5 低压绕组1min工频耐压 2 (投标人提供)1.7.6 额定电压因数 1.2倍连续,1.9倍8h (投标人提供)1.7.7 熔断器型式(投标人提供)(投标人提供)1.7.8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与电压互感器配合使用) A 1 (投标人提供)1.7.9 熔断器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50 (投标人提供)1.7.10 局放要求pC 1.2Um≤50pC,1.2Um/√3≤20 pC(投标人提供)1.7.11温度要求(招标方根据需要填写“A”或“B”,二者选择其一)℃A:-25℃~50(投标人提供)B:-40℃~70℃1.8 站所终端1.8.1 环境条件最低温度℃-40 (投标人提供)最高温度℃+70 (投标人提供)相对湿度%10~100 (投标人提供)最大绝对湿度g/m3 35 (投标人提供)1.8.2 模拟量输入标称值相电压V AC100/V (投标人提供)零序电压V AC100V (投标人提供)相电流 A 1 (投标人提供)零序电流 A 1 (投标人提供)1.8.3 工作电源/ AC220V (投标人提供)1.8.4 开关测控容量/ (1)容量配置:6回路,适用于6回线路的站所;(投标人提供)2组件材料配表2 主要组部件材料表3使用环境条件表典型12kV环网箱使用环境条件见表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电网集中规模招标采购招标文件国网湖北公司配网标准化物资固化技术规范书运行环境智能调控装置配电二次设备室环境安全控制系统(15GH-500127269-00003)2015年2月配电设备运行环境智能调控装置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

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技术规范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

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

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见表6),“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

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

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见表7),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

4.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人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见表7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

5. 有关温度、海拔、风量、噪声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见表7)中明确表示。

6.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次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4)1总则 (4)1.1一般规定 (4)1.2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4)1.3适用范围 (4)1.4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检验报告的要求 (5)1.5标准和规范 (6)1.6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7)1.7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7)2结构及其他要求 (7)2.1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技术参数 (7)2.2通用要求 (7)3试运行试验 (10)4技术服务 (10)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11)1 标准技术参数表 (11)2 项目需求部分 (13)2.1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 (13)2.2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5)2.3工程概况 (15)2.4使用条件 (15)2.5项目单位技术差异 (16)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6)3.1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6)3.2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 (16)3.3投标人需提供的设备图纸及资料 (17)3.4主要组部件材料 (17)3.5主要生产试验设备 (17)3.6投标人应提供的其他资料 (17)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本技术规范提出了对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4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见表6)中列出。

1.1.6本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本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格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投标人或制造商投标产品的销售记录(按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4.2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提供)及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2.2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2.3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关检验、检测报告。

1.2.4投标人应提供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1.2.5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投标产品全部有效的检验报告。

1.2.6 具有完整的制造、工艺装备和试验设备,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1.2.7 产品为一体化集成设备,除外接传感器外其他所有功能部件均在同一机体内,外形尺寸、检测与控制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

1.2.8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一份详细的投标产品中重要外购或配套部件供应商清单及检验报告。

1.2.9 投标人或制造商应提供投标产品中进口关键元件供应商的供货承诺函。

1.3 适用范围1.3.1本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工程的投标产品,内容包括设计、结构、性能、安装、试验、调试及现场服务和技术服务。

1.3.2中标人应不晚于签约后2周内,向招标人提出一个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表(见表1),包括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厂内测试以及运输等项的详情,以确定每部分工作及其进度。

表1 生产进度计划表合同号:项目名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工作日期:至制造商名称及地址:__________ 技术规范号:___________ 工作号:___________________ 离岸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到岸日期:_____________ 到达交货地点日期:1.3.3工作进度如有延误,投标人应及时向招标人说明原因、后果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检验报告的要求1.4.1图纸及图纸的认可和交付1)所有需经招标人确认的图纸和说明文件,均应由招标人在合同生效后的4周内提交给招标人进行审定认可。

这些资料包括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开孔示意图、平面布置图、剖面布置图、传感器分布图等。

招标人审定时有权提出修改意见。

招标人在收到需认可图纸2周后,将一套确认的或签有招标人校定标记的图纸(招标人负责人签字)返还给投标人。

凡招标人认为需要修改且经投标人认可的,不得对招标人增加费用。

在未经招标人对图纸作最后认可前任何采购或加工的材料损失应由投标人单独承担。

2)投标人在收到招标人确认图纸(包括认可方修正意见)后,应于2周内向1.4.4中1)款所列有关单位提供最终版的正式图纸和一套供复制用的底图及正式光盘,正式图纸必须加盖工厂公章或签字。

3)安装完成后的产品应与最后确认的图纸一致。

招标人对图纸的认可并不减轻投标人关于其图纸的正确性的责任。

设备在现场安装时,如投标人技术人员进一步修改图纸,投标人应对图纸重新收编成册,正式递交招标人,并保证安装后的设备与图纸完全相符。

4)图纸的格式:所有图纸均应有标题栏、相应编号、全部符号和部件标志,文字均用中文,并使用SI国际单位制。

投标人免费提供给招标人全部最终版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其中图纸应包括 1.4.4中1)款所涉及的图纸,并且应保证投标人可按最终版的图纸资料对所供设备进行安装。

5)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所需图纸:a)开孔示意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进出风口的开孔情况,包括尺寸、距离、及其他附件的布置尺寸、安装高度等。

b)平面布置图平面图、剖面布置图:应标明设备作用于室内的详细位置和高度及与其他设备或墙体的间距等。

c)传感器分布图:应表明全部传感器的位置、高度及接线方式。

1.4.2 说明书的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进口附件应提供中文说明书,中外文版本的以中文为准):1)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概述:简述结构、接线等。

2)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安装维护与检查说明。

3)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所有其他附件的说明。

1.4.3 检验报告投标人应提供下列检验报告:1)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的例行和合同规定项目的检验报告。

2)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

1.4.4 图纸、说明书、试验报告等资料的交付时间、数量1.4.4.1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的资料、图纸、试验报告见表2,但不限于表2的内容。

表2 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的资料、图纸、试验报告1.4.4.2投标人应提供详细的装箱清单。

1.5 标准和规范1.5.1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投标人从第三方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投标人如果采用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必须向招标人提供中文和英文(若有)复印件并经招标人同意后方可采用,但不能低于DL、GB和IEC的有关规定。

1.5.2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见表3)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招标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招标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招标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本招标文件。

表3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1.6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1.6.1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见表5、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见表6)及相关技术资料。

1.6.2投标产品的特性参数和特点。

1.6.3与其他设备配合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和信息。

1.7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1.7.1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将由投标人根据投标技术文件和说明书的规定在招标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1.7.2合同设备的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规程规范进行。

1.7.3完成合同设备安装后,招标人和投标方应检查和确认安装工作,并签署竣工验收单,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2 结构及其他要求2.1 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技术参数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技术参数见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技术参数响应表(见表1)。

2.2 通用要求2.2.1 结构要求2.2.2.1室内环境安全控制系统的结构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且便于运行、维护、检查、监视、检修和试验。

产品设计应能使设备安全地进行下述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检查和维护性操作等。

2.2.2.2产品所有额定值及结构相同时,可更换的元件应具有互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