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孔雀鱼别称孔雀花鳉、凤尾鱼、彩虹花鳉等,现作为观赏用鱼引入世界各国,性情非常温和,平时活泼好动,但寿命较短,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孔雀鱼的饲养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你。
孔雀鱼的饲养注意事项1、饲养鱼缸:孔雀鱼的鱼缸要清洁和消毒,消毒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
2、养水放水: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氯气挥发干净,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鱼、虾尸体做硝化细菌的食物,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小时即可。
3、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水质不宜控制容易发病,密度过小,缸大鱼少,子鱼不用抢食会导致兴奋度和运动缺乏,从而到影响生长速度,合适的饲养密度非常关键。
4、水温控制:缸中的水温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所有的热带鱼都可以适应这个温度区),成鱼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
5、饵料投喂:新鱼入缸后当天不要喂食,等鱼恢复了后在喂食,饵料吃不完的应及时捞出来,鱼儿进食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同时随着鱼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饵料的品种和喂量的调整。
6、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儿的生长情况,在新鱼入缸之前,必须将缸中的水质控制好,比如鱼缸的水循环、过滤系统等,最好是养殖一些水草。
孔雀鱼疾病的防治方法1、白点病:孔雀鱼有白点病时可采用换水加盐加温的办法进行治疗,即先换一半的水,然后按照饲养水的体积加入3克/升的海盐,最后将水温提高到30~32℃,一般3~5天后即可见效。
2、烂尾症:孔雀鱼发生烂尾症时可用浓度为3%的盐水泡10分钟,每天1~2次,并且保持饲养水质良好,过几天坏死组织就会自然脱落。
3、水霉病:孔雀鱼发生水霉病时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毫克/L聚维酮碘溶液或2毫克/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或内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
4、松球病:孔雀鱼发生松球病时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的氯化钠溶液与日俱3%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
热带鱼孔雀鱼怎么养才不会死

热带鱼孔雀鱼怎么养才不会死养鱼最怕的就是把鱼养死了,养孔雀鱼也是这样。
很多人都想知道热带鱼孔雀鱼怎么养才不会死的问题。
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热带鱼孔雀鱼怎么养才不会死吧!热带鱼孔雀鱼不会死的养法【温度】孔雀鱼的适温在22到26度之间,成鱼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
有些鱼友鱼友则把幼鱼温度提高到27、8度,认为这样幼鱼才活跃,食量和新陈代谢增加,才能发育的快,此话说的不假,但这种高温的负面影响却被忽视掉了。
在这种高温下,幼鱼新陈代谢过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谢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钙质,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出现突发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鱼后也易发生如早衰、母鱼产后塌腰或公鱼突然塌腰、母鱼产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负面情况。
这些例子在大棚养殖时,在夏天高温期繁育出的鱼是最好的例证,有经验的玩家应该都遇到过的。
孔雀鱼留做种亲鱼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鱼,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温恒定适宜的。
【饵料】对于饵料来说,主要是指饵料的种类、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数,以及随着鱼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饵料的品种和喂量的调整。
刚出生的子鱼,当天我是不喂的,因为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鱼可是卵胎生的哦。
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
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
兄弟总结了一句谚语是“4周内尽量撑,二月内使劲喂,3、4个月吃得饱,5月以后喂的少”。
由于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这段时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后在子鱼缸中要略保留少许活饵为好。
在这段时期内,如果按欧美、倭国等专业玩家的标准,每天应喂6到8次,每次间隔2、3个小时左右,这样的喂法可以供专业玩家去参考。
【密度】对于子鱼放养的密度,我的缸是40*25*30厘米的,我放养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
孔雀鱼怎么饲养

孔雀鱼怎么饲养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孔雀鱼的饲养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孔雀鱼的饲养方法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较短。
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
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所以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
孔雀鱼体长4~5厘米,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
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
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余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
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胚胎孔雀鱼,卵胎生鳉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它赢得「百万鱼」的封号,也因此常是初饲养观赏鱼者家中的常客。
早期的孔雀鱼以东南亚进口及国内南部生产为主,两者的共通特性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采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阳光的洗礼,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灿烂。
起初孔雀鱼虽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鱼种混养及廉价易阵亡的悲惨印象,因此国内观赏鱼的发展虽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孔雀鱼却得数十年如一日,毫无进展可言。
这期间虽然有数波推展孔雀鱼的动作,但始终因天时地利种种条件不配合而无疾而终。
主要是国内观赏鱼界数十年来的高度开发,至今已进入瓶颈,因此在这波倡导活动之下终于获得各方的响应,让孔雀鱼在观赏鱼界中建立一个新的领域。
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的生活习性

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的生活习性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的生活习性孔雀鱼,一种小巧玲珑、色彩斑斓的热带观赏鱼,因其美丽的外表和相对容易饲养的特点,深受广大鱼友的喜爱。
如果你也想在自家的水族箱里养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孔雀鱼,那么就来了解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吧。
一、孔雀鱼的生活习性1、水温孔雀鱼适应的水温范围较广,一般在 22 26℃之间都能良好地生长和繁殖。
但水温的稳定性对它们至关重要,突然的水温变化可能导致鱼体不适甚至生病。
2、水质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算苛刻,不过偏好弱碱性的水。
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养好孔雀鱼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的酸碱度、硬度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它们的生存需求。
3、食性孔雀鱼是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主要以浮游动物、小昆虫和碎屑为食。
在人工饲养时,可以投喂人工饲料、丰年虾、水蚤等。
需要注意的是,投喂量要适中,避免过多食物残留导致水质恶化。
4、繁殖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性成熟早,一般 3 4 个月大的鱼就可以繁殖后代。
繁殖时,雄鱼会追逐雌鱼进行交配,雌鱼怀孕约 20 30 天左右会产下幼鱼。
孔雀鱼每次产仔数量不定,少则十几条,多则上百条。
5、活动习性孔雀鱼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在水族箱的中上层水域活动。
它们通常成群结队地游动,具有一定的社交性。
二、孔雀鱼的饲养方法1、水族箱的选择对于孔雀鱼来说,不需要太大的水族箱,但也不能太小。
一般来说,30 60 升的水族箱就可以满足一群孔雀鱼的生活需求。
水族箱要配备良好的过滤系统和加热设备,以保持水质和水温的稳定。
2、水族箱的布置在水族箱中可以放置一些水草和装饰物,不仅能为孔雀鱼提供躲避和嬉戏的场所,还能美化水族箱的环境。
但要注意避免装饰物过于尖锐,以免划伤鱼体。
同时,水草的选择也要适合孔雀鱼的生活习性,如莫丝、水榕等。
3、水质的管理定期更换部分水是保持水质的重要措施。
一般每周更换 1/3 1/4 的水为宜。
新水要经过晾晒或除氯处理,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孔雀鱼好养吗,怎么养不容易死

孔雀鱼好养吗,怎么养不容易死首先,鱼缸大小要适中,而且需要注意消毒。
第二,鱼缸中水水质一定要好,需要定期换水。
第三,水温最好保持在22-26度之间,不要太低。
第四,需要每天喂一次或两次,但每次不要喂太多食物。
第五,养殖时要注意预防疾病。
发现病鱼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否则它们很容易死亡。
一、孔雀鱼好养吗孔雀鱼是比较好养的。
在养殖孔雀鱼的时候,若是周围的环境适宜,它们就可以很好地生长。
它们不挑食,对水质和水温要求也不高,新手也可以养殖。
二、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1、鱼缸:在养殖孔雀鱼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鱼缸问题。
鱼缸太小而孔雀鱼的数量太多,很容易导致孔雀鱼因为缺乏食物和氧气而死亡。
但若是鱼缸太大了,则很容易导致孔雀鱼由于活性比较低而生长发育不好。
除了大小问题,还需要注意鱼缸的清洁。
2、水质:第二,水质要好,孔雀鱼才不容易死。
若是水质很差,那么孔雀鱼很容易死亡。
所以,为了保证水质适宜,就得定期换水了。
一般来说,可以在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即可。
若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鱼缸中放置一些过滤器等设备。
3、喂食:合理喂食,孔雀鱼才不容易死。
刚生下来的孔雀鱼不需要喂食,三四天之后需要开始喂食。
但一开始喂食别太多,让孔雀鱼在5分钟左右吃完就可以了。
另外,若是刚刚换了水环境的孔雀鱼,则不能喂食,等它适应过后再正常喂食。
若是水中有多余的食物,那么最好及时捞出来,不然它们容易污染水。
4、治病:若是孔雀鱼生病,则很容易死亡。
所以,在它们生病之后要及时治疗。
若是传染病,则需要将病鱼及时隔离。
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孔雀鱼怎么养不容易死几乎每个热带鱼爱好者都养过孔雀鱼,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养孔雀鱼不容易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养孔雀鱼不容易死的方法其实,归根到底,孔雀鱼的寿命与其饲养方法可谓是密不可分,那么,孔雀鱼怎么养呢?接鱼。
接到鱼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箱,回家后暗光处开箱。
途中防止动作过大导致的震动或翻滚。
因为鱼停食、无光的环境下,再经长途、长时间运输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因此要特别小心,防止鱼受惊而导致撞袋或撞缸受伤,或导致因惊恐引发的夹尾等情况。
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温柔小心的操作。
水质。
虽然孔雀鱼适应性很强,但要将自来水静置3——5天,将水中氯气挥发干净。
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小时,这样的水就可以放鱼了;而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
饲喂。
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可以喂人工饲料、丰年虾、蚯蚓等活饵。
和养其它鱼一样,喂食也要定时、定量、定位。
孔雀鱼水族箱。
孔雀鱼既是小型鱼,还是上层鱼,其比较适合在小型、水不深的鱼缸中饲养,一般情况下养孔雀鱼的缸大都不会超过50厘米,高度也会在40厘米以下,而且水加得也会离缸沿大一些。
但孔雀鱼在狭窄的区域内会有争地盘的现象,出现达到导致鱼只致死,所以当地方狭小的时候适合单条养殖!注意事项:孔雀鱼春秋季容易死亡,这是因为春秋季气温变化大,鱼相对容易得病,特别是白点病、水霉病这些常见病,一些水族馆最长用的活饵首推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让你的孔雀不停的进食,因此孔雀鱼会相当快速的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将药物先喂给丝蚯蚓变成药引,再给孔雀鱼吃,效果相当不错。
照这样看来,丝蚯蚓应该是最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丝蚯蚓的体内不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孔雀鱼的简介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 ,俗名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
怎样养好孔雀鱼

怎样养好孔雀鱼孔雀和红箭是最好养的热带鱼,即使你出差10天半个月的也不会轻易挂掉。
当然,只是说它们耐饿,你要是老这么折磨它们,那它们也活不了。
1.关于换水你只要一周换一次水(1.配制专用水,2.提前接2/3缸自来水,放在阳台上晒三天,3.接2/3自来水,加少量热开水至手摸感到略有温度)天很热就两次。
2.关于喂食每天早上喂一次,每次千万不要喂多哦,如果你喂后观察,看到鱼肚子撑得圆圆的,甚至粪便还拖在鱼肚子下面,那就是说你喂多了,下次要减份量。
饲养孔雀鱼具体上需要何种设备呢?以下一一做介绍:1.鱼缸2.过滤器具(水质调理剂)=饲养水3.保温器具4.饲料(活饵、人工饲料)5.健康的孔雀鱼1.鱼缸饲养孔雀鱼正确的方法是,一个系统最少使用3个以上的鱼缸。
饲养兼产卵用鱼缸1个公母鱼分别饲养用缸2个以台湾国内一般的居住情况(与日本同)来说,水量在12公升~18公升大小的小型鱼缸较合适。
超过40公升的中型缸,保养的周期或方法就和小型缸不同,必须选择换水饲育法。
就笔者的经验来说,40公升以上水量的鱼缸,鱼只生病及体质崩坏的比率较小型缸来得高。
从实际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最适当的鱼缸使用法如下:交配用缸(容纳3pr)18公升左右产卵(稚鱼)用缸12公升左右刚出生到30天大的稚鱼饲养缸(12公升左右的鱼缸)容纳60只左右30天到75天大的幼鱼饲养缸(18公升左右的鱼缸)公母鱼分开,各16只左右75天以上的成鱼饲养缸(18公升左右的鱼缸)公母鱼分开,各10只左右75天以上的成鱼饲养缸(36公升左右的鱼缸) 公母鱼分开,各20只左右种亲候选鱼的饲养兼交配缸18公升左右种亲以外的成鱼饲养用缸36公升~90公升左右使用水量超过50公升的鱼缸来饲养幼鱼,对一般的爱好家而言,优缺点参半。
保养这种尺寸的鱼缸,相当耗时间,所以多半是以换水保养法为主。
一般人认为水量多的鱼缸水质较稳定,基本上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对於台湾孔雀鱼这种精致鱼而言并不适合。
热带鱼孔雀鱼怎么养才不会死

热带鱼孔雀鱼怎么养才不会死孔雀鱼是一种美丽且受欢迎的热带观赏鱼,它们色彩斑斓、活泼好动,为鱼缸增添了许多生机。
然而,要想让孔雀鱼健康地生活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养殖技巧。
下面我就来详细说一说怎么养孔雀鱼才能让它们不容易死亡。
首先,合适的鱼缸是养好孔雀鱼的基础。
对于孔雀鱼来说,鱼缸不需要太大,但也不能太小。
一般来说,一个 20 到 30 升左右的鱼缸就可以满足一小群孔雀鱼的生活需求。
鱼缸的材质要选择质量好、无异味的,这样才能保证水质的安全。
水质对于孔雀鱼的生存至关重要。
孔雀鱼喜欢弱碱性的水,PH 值在 72 到 74 之间较为适宜。
水温最好保持在 22 到 26 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范围能让它们保持活跃和健康。
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我们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酸碱度、硬度、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
换水是维持良好水质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方法。
不能一次性全部换掉水,这样会让孔雀鱼无法适应水质的突然变化。
一般来说,每周换水 1/3 到 1/4 左右比较合适。
换水时,要提前将新水放置在与鱼缸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让水温与鱼缸中的水相近,避免温差对鱼造成伤害。
新水的水质也要符合孔雀鱼的生存要求。
过滤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废物和有害细菌,保持水质的清洁。
可以选择上滤、侧滤或底滤等不同类型的过滤器,但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和鱼的数量来选择合适的过滤功率。
接下来是饲料的选择和投喂。
孔雀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人工饲料、活饵和植物性饲料。
人工饲料方便卫生,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但要选择质量好、营养均衡的饲料,以满足孔雀鱼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活饵如丰年虾、水蚤等营养丰富,但要注意来源的安全和卫生,避免带入病菌。
投喂时要掌握适量原则,不要过度投喂,以免剩余的饲料在水中腐烂变质,影响水质。
一般每天投喂 2 到 3 次,每次以鱼在 5分钟内吃完为宜。
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导致鱼缸过度拥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一、前期准备
1.水族箱和玻璃缸的准备水族箱和玻璃缸可直接由市场选购,新缸最好浸泡一周以上再用于养殖,用以消除缸体对水质的影响。
因为孔雀鱼属于小型鱼类,一般选择0.6~1.0米长水族箱都可满足养殖需要。
有条件最好设置在室内比较明亮的地方,为其提供接近原产地的长日照时间,这样既可以弥补光强不足,又节约了电费开支。
水族箱同时应配备过滤器,用以过滤、混匀和充氧。
一般夏季可以不用加热棒加热,但当冬春季水温降低至18℃以下时,要使孔雀鱼健康生长和繁殖,必须配有加热棒以保持18℃以上的温度。
水温计用于指示水体温度,确保加热棒正常工作,所以水温计和加热棒应该同时配备。
成熟的孔雀鱼不能和仔鱼一起饲养,可以将新生仔鱼捞到玻璃缸中暂养。
玻璃缸搬动灵活,将其放到阳台上,光照后水体逐渐变绿,可以增加溶氧和产生仔、稚鱼喜食的天然活饵,这是鱼苗配合饵料的有益补充。
但要注意每天进行少量换水,以保持水体溶氧的充足和新鲜。
2.营造合适的水环境所有养殖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在使用之前,都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5~20分钟。
用净水或自来水
洗净后,才可以加水放鱼,注意要加入经曝晒2~3天的自来水,消除氯气的毒害作用。
如果没有曝晒的条件,也可以使用困6~7天的自来水。
3.孔雀鱼的选购选购孔雀鱼时,应注意挑选游动活泼、尾鳍宽大、色彩艳丽、符合品种特征的鱼。
雌鱼的比例差别不大。
一缸中最好选择同一品系的孔雀鱼,以免后代出现杂交和退化品种。
其数量或密度,可根据饲养容器的大小决定。
1.0米的水族箱中饲养30多对孔雀鱼,不用过滤器都能生活得很好。
还可以考虑适当搭配饲养几对大小相近的其他品种。
注意放鱼时,达到温度一致时再放鱼。
二、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孔雀鱼是生活于水体上层的前上位口鱼类,其肠道略长于体长,所以它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饵料可以选择市场出售的孔雀鱼人工配合饵料,每天早、中、晚定期投喂。
但要使孔雀鱼健康活泼、色彩艳丽,应间隔投喂肉食性饵料,如市售冰冻血虫或鱼虫,出售的活体应用高锰酸钾消毒15~20分钟,重复消毒后,洗净直接投喂(冰冻的血虫或鱼虫,已经过消毒的,用水化开后再投喂),一次投喂量以鱼5分钟内吃完为度;如果是血虫,除消毒、洗净外,还要将血虫剪成小段后才能投喂。
否则不利于鱼苗的吞咽和摄食。
2.换水清污孔雀鱼是耐污染鱼类,而不是喜污染鱼类,如果密度较大,尽量每天或隔天更换部分新水,既可去除残饵粪便、增加观赏性,又可以保持清新的水质;如果密度较小,可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减少换水次数或换水量。
换水的同时可以加入少许食盐,
既为孔雀鱼提供近于原产地的水体盐度,增强抗病力,又有助于保持它鲜艳的色泽、活泼的特性。
清污工具有观赏鱼市场出售的换水器具,但换水量较大,对较小的饲养容器不太适合。
可以利用虹吸原理,自己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购买输液管和注射器,在输液管的一端绑上一个小竹棍伸入水底,另外一端用注射器吸水排污。
不仅制作简便,而且清污彻底。
3.鱼病的预防养殖孔雀鱼最常见的是烂肤、烂尾病和肠炎病,投饵时,要注意观察鱼体和其摄食强度。
预防方法是每天或隔天更换部分等温新水,保持水质清新;除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外,还可以投喂经消毒的优质肉食性饵料,杜绝投喂未经消毒处理和变质的饵料。
三、繁殖期的管理
1.孔雀鱼的繁殖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繁殖简单,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般4个月左右性成熟,之后每月产仔一次。
鱼体性成熟的标志:雌体腹部肥壮隆起,生殖口处出现黑色胎斑;雄体尾鳍和背鳍长大、飘逸、色泽鲜艳,并开始追逐雌鱼。
亲鱼产仔后有吞食仔鱼的习性,同样也会成为其他成鱼的一顿美餐,为了防止幼鱼被吃掉,在临近产期时,可将雌亲鱼捞出待产。
或将临产亲鱼捞到设置隔离玻璃的一侧,里面放几株供鱼苗藏身的水草等附着物,这样仔鱼产出母体后,贴附在水草间就可暂时逃避被吞食的危险。
待产仔结束后,将仔鱼捞出单养。
2.仔、幼鱼的饲养仔鱼生出后伏于水底或贴附于水草之上,不久即能自由游泳和逃避敌害,开始阶段觅食能力较弱,且有卵
黄囊提供营养,不会影响其生长。
第二天即排出粪便,肠道贯通。
此时即可定期投喂鱼苗的适口饵料。
形成条件反射后,摄食和生长较好,后代成活率极高,也因此具有“百万鱼”之称。
做好疾病防治
【水质的常见疾病】
1、恶化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
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
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
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
2、水温的变化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
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
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
3.粗鲁的接触鱼身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鱼网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
若不用鱼网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
请特别留意。
4.带进病症孔雀鱼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计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鱼的感染,若将新购入的孔雀鱼放于水族箱内时,一定要先行确认,是否有病症或先养于检疫缸观察三、五天,确定无病症再放入。
【一般常见的病症】
1、白点病症状:鱼体全面会出现直径1mm以下的白色细点,
并且一定会从各鳍发病之后再扩散至全身,如不予处置时,将会渐次衰弱,不久就会死亡。
这是淡水鱼典型病症。
尽管孔雀鱼发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说完全不会发病,所以大意不得。
原因:白点虫等纤毛虫所寄生引发的病症,其体表的白点即是寄生虫的本体。
寄生虫的外围的表皮呈白色状者也有,白点愈多则表示寄生状态愈为严重。
2、烂尾症症状:是从尾鳍开始附着黄白色粘着物。
不久,再蔓延至各鳍,并渐次糜烂。
尤其病情进行时,鳍部会呈烂腐状,甚或断落尾鳍都有。
因而食欲大减,不久连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疗,发病雄鱼较多,是其特征。
原因:遭受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为伤口,而受伤大部分由于鱼只之间的争斗,粗鲁的接触所引起的居多。
3、水霉病症状:别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为水霉病。
这是水霉寄生于体表而带上棉花般是白色状,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烂皮肤,尤其病情进行时水霉繁茂部分会腐烂掉落都有可能。
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后就会失去食欲,游水也欠活泼,不久将会死去。
原因:体表的伤口或锚虫,鱼虱等寄生所引起的伤口,由水霉科的真菌着生引发二次病症者。
真菌大都是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居多。
4、松球病症状:全身的鳞片竖起鱼体,全面也会鼓满,病名是因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
如病情进行则鱼鳞会剥落,于是不能再游水而导致死亡。
原因:遭受野罗孟那斯细菌感染所引发。
5、口腐病症状:口部外围或颊部附近呈白棉花状而不能再进食,不久,将会衰弱而致死。
原因:与烂尾病一样,卡拉姆那里
斯细菌感染为原因。
输入孔雀鱼带来的新感染症状:鳃部肿胀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强呼吸,并且合闭尾鳍而不时在摇头,做不自然的游水动作,不久,鱼体呈白浊状而衰弱致死。
原因:由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细菌为感染因素。
而一旦发现感染的鱼只时,必须随即隔离于其它鱼缸。
初期者,只有换水或加入盐水也可改善。
治疗: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杀菌剂来进行药浴,大部分的情况都会有所改善。
若仍然无法痊愈,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导致细菌性的感染的因素,并未消除,如水温过低,死鱼未捞出等。
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质,应捞除死鱼或残饵,并赶快换水,而松球病可能要优先改善水质,药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鱼较有食欲后,用细菌治疗的药饵喂食。
至于烂鳍、烂尾等外表症状的鱼只,换水并佐以药浴,情况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