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

合集下载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解析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解析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 列车编组计划B.列车运行图C. 技术计划D. 运输方案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B. 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C. 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D. 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B. 横线与斜线C. 竖线与斜线D. 斜线与斜线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班列.C. 冷藏列车D. 路用列车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BCBBB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B. 车站进站信号机C. 车站出站信号机D. 时间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B. 车站进站信号机C. 车站出站信号机D. 时间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B. 列车出发线C. 列车到达线D. 列车通过线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B. 单线C. 自动闭塞D. 半自动闭塞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B. 纯通过时分C. 起车附加时分D. 停车附加时分DAADA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段整备外,机车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 肩回运转交路B. 半循环运转交路C. 循环运转交路D. 环形运转交路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的是()。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第一章测试1.列车在站办理作业的程序及时间标准称为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

()A:错B:对答案:B2.货车从到达车站时起至发出时止,所进行的技术作业项目、作业程序及时间标准称为货车在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

()A:对B:错答案:A3.从组成某一到达站出发车列的第一组货车加入集结之时起,至组成该列车的最后一组货车进入集结过程时止,为车列的集结偶成。

()A:错B:对答案:B4.按货车进入调车场车辆集结线起算的货车集结过程,称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

()A:对B:错答案:A5.非理想状态下的集结过程()A:到达间隔时间不相同B:各到达车组车数不相等C:集结中段答案:ABC6.列车编成站按列车终到站的列车编组计划和出发车流需要编车。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车站值班员在办理闭塞时,应确认区间空闲。

()A:错B:对答案:B2.同一区间两端车站间使用闭塞设备互相联系和制约,确定列车占用区间的作业程序称为办理闭塞。

()A:错B:对答案:B3.接车工作是指单线区间从承认闭塞允许邻站发车(半自动闭塞)或接受邻站发车预告(自动站间闭塞)时起,双线区间从接受邻站发车预告时起,至列车进站在线路上停妥并办完有关事项止的所有作业,()A:错B:对答案:B4.车站直接参与接发列车的工作人员有: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车号员、货运检查员、列尾装置作业员等。

()A:错B:对答案:B5.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并应遵守下列原则:()A: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其他通过列车原则上应在正线通过;B:旅客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入固定线路;C:原规定为通过的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及特快旅客列车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基本进路时,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如来不及预告时,应使列车在站外停车后,开放信号机,再接入站内。

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车站作业计划应当以自编列车正点、满轴为目标。

()A:错B:对答案:B2.可以将设有牵出线、作业相对独立的车场划分为一个调车区。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2篇习题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2篇习题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2篇习题第二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 月度货运计划B. 列车编组计划C. 列车运行图D. 技术计划2.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B. 车流组织C. 列流组织D. 运输方案3.分组列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到达站的车辆组成,按到达站选编成组,在途中技术站要进行()作业的列车。

A. 机车换挂B. 车组换挂C. 列车试风D. 货物装卸4.循环直达列车是以固定车底在()间循环往返运行的直达列车。

A. 编组站B.区段站C.中间站D. 装卸站5.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一个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是()。

A.区段列车B.摘挂列车C. 直通列车D. 技术直达列车BBBDC6.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车B. 技术直达列车C. 直通列车D. 区段列车7.在技术站编组并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站内不进行摘佳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B. 技术直达列车C. 区段列车D. 直通列车8.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列车。

A. 区段B.摘挂C.区段小运转D.枢纽小运转9.直通列车是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A. 编组站B.区段站C.中间站D.货运站10.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对较短直达列车到达站的(),是其在超行区段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绝对条件BCDBB11.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A. 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 绝对条件D. 充要条件12.一支远程车流或多支合并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在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满足了()。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题目练习及(附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题目练习及(附答案)

铁路行车组织习题题目练习及(附答案)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铁路行车组织》一、选择题1、车站是指设有一定数量配线并将铁路线划分成()的地点。

①区段②区间③闭塞分区④养路工区2、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①客运站②货运站③中间站④技术站3、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

①客运作业②货运作业③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技术作业④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4、在本站卸后又装的货车称为()。

①无调中转车②有调中转车③一次货物作业车④双重货物作业车5、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①本站货物作业车②无调中转车③有调中转车④非运用车6、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①到达作业②集结过程③取车作业④出发作业7、在双重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卸车和装车之间的作业是()。

①送车②取车③调移④转线8、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包括若干项目,其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作业一般是()。

①车辆技术检修②货运检查及整理③车号员核对现车④准备解体9、列车到达车站后,接车车号员用()核对现车。

①列车编组顺序表②调车作业通知单③货票④司机报单10、车站接发列车工作要在()统一指挥下进行。

①站长②值班站长③车站调度员④车站值班员11.在接发列车工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业是()。

①办理闭塞②布置进路③开放信号④交接凭证12、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的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这种调车称为()调车。

①解体②编组③摘挂④取送13、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这种调车称为()调车。

①解体②编组③摘挂④取送14、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称为()。

①调车程②调车钩③调移④转线15、重载列车的列车总重不低于()吨。

①4000 ②5000 ③6000 ④1000016、调车作业计划以()的格式下达给有关人员执行。

行车组织练习册与答案

行车组织练习册与答案

行车组织练习册与答案《铁路行车组织》练习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调车工作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列车运行外,为编组、解体列车或摘挂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调动,都属于调车工作。

2、调车钩通常是指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它是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种基本单位。

3、调车程是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

二、填空题1、技术计划规定了机车车辆运用的( 数量指标计划)和(质量指标计划),是机车车辆的保证计划。

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主要规定(车站技术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组织,(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度);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等。

3、车站办理的作业主要包括(接车)、(调车)、(发车)。

4、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

5、车站按其主要用途和设备的不同,从技术作业性质上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6、任何一种调车工作都是由若干(调车钩)或若干(调车程)这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7、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通常采用(写实法)、(分析法)两种方法。

8、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单一指挥)。

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调度员)统一领导。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运输计划是组织铁路货物运输工作的基础。

(√)2、列车运行图实质上就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

(√)1、车站是指设有一定数量配线的分界点。

(√)2、客运站和编组站统称技术站。

(×)3、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为区段。

(√)4、一次货物作业车是指不装货的货车。

(×)四、简答题1、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那些主要特点?教材p1(1)~(5)。

2、用图表示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教材p1右下。

3、调车程按其组成因素不同可有哪几种类型?教材p10(1)~(6)。

五、综合题1、画图说明旅客运输生产过程?(1)上车生产过程:售票→承运行李→候车→检票→上车。

行车组织习题集

行车组织习题集

行车组织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二OO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篇车站工作组织 (1)第二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13)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22)第四篇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39)第五篇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计划 (40)第六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43)模拟试题一 (44)模拟试题二 (47)模拟试题三 (50)模拟试题四 (53)模拟试题五 (56)模拟试题六 (59)第一篇车站工作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统称为技术站。

A.区段站和中间站B.编组站和中间站C.区段站和编组站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2.某种车站设置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它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这种车站称为()。

A.中间站B. 区段站C.编组站D.越行站3.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A.客运站B.货运站C.中间站D.技术站4.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中间站B.会让站C.区段站D.编组站5.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B. 客运站C. 客货运站D. 技术站6.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改编车数B.办理车数C.有调车数D.无调车数7.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A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B.无调中转C.一次货物作业D. 双重货物作业8.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站来说属于()列车。

A.到达解体B.自编出发C.无改编中转D.部分改编中转9.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只装不卸B.只卸不装C.装后又卸D.卸后又装10.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运,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1篇习题答案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1篇习题答案
3
13
4
4
4
14
5
5
6
6
计划表
11+17
13-1
13-1
12-2
13+5
12-1
12-2
12-1
14-1
12+6
11-3
11-5
11+14
11-6(代2)
11+6
14-2
14-1
13-3
14+4
DF5-23
19钩6推13溜25调车程
10+10
10-1
10-1
10+5
8+9
9-2
9-2
9+5
11-1
DF5-12
11-1
11-1
10-1
8-6
8-1
9-1
8-2(代2)
11+3
17钩5推12溜22调车程
第4题
一般在大车组前开口,以便第一钩把大车组摘走,减轻车列的调动重量。
二批
一批
(
)
7
1
1
1
2
8
4
9
3
3
10
7
2
5
6
计划表
10+34
10-5
10+15
11-8
DF5-24
11-1
10-3
12-4
12+8
18钩6推12溜24调车程
二批
一批
(
)
( )
9
1
2
10
8
3
9
4
4
11
5
6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六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称为()A管内工作车 B 移交车 C 空车 D 运用车2.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A 到达解体列车B 自编始发列车C 无改编中转列车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3.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A 设计通过能力B 现有通过能力C 需要通过能力D 最终通过能力4.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A 始发直达列车B 技术直达列车C 直通列车D 区段列车5.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A 解体调车B 其他调车C 摘挂调车D 取送调车6.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A 使用车数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7.单支远程车流或多支合并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在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满足了()A 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C 充分条件D 绝对条件8.限制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AΣ t 运最大BT 周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9.车站办理客票发售、旅客乘降、旅客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行李和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交付称为()A 客运作业B 货运作业C 行车技术作业D 中转作业10.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A 解体调车B 编组调车C 摘挂调车D 取送调车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使用车数等于()A U 装+U 使 B. U 装+U 卸空 C. U 自装自卸+U 自装交出D. U 自装自卸+U 接入自卸E. U 自装自卸+U 接运通过12.铁路局每日18 点对全日铁路生产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主要内容有()A 分界站货车出入统计B 现在车统计C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D 货车运用成绩统计E 货物列车正点统计13.铁路日计划的内容包括()A 货运工作计划B 列车工作计划C 机车工作计划D 车辆检修工作计划E 日计划指标14.重车调整的方法有()A 方向别装车调整B 限制装车C 停止装车D 密集装车E 变更车流运行径路15.车站工作的统计主要有()A 装卸车统计B 现在车统计及车流统计C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D 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E 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统计三、名词解释题(3×5 分)16.无调中转车17.货车周转时间18.空车调整19.追踪列车间隔时间20.机车全周转时间四、判断分析题(3×4 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 列车编组计划B.列车运行图C. 技术计划D. 运输方案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B. 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C. 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D. 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B. 横线与斜线C. 竖线与斜线D. 斜线与斜线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班列.C. 冷藏列车D. 路用列车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BCBBB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B. 车站进站信号机C. 车站出站信号机D. 时间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B. 车站进站信号机C. 车站出站信号机D. 时间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B. 列车出发线C. 列车到达线D. 列车通过线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B. 单线C. 自动闭塞D. 半自动闭塞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B. 纯通过时分C. 起车附加时分D. 停车附加时分DAADA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段整备外,机车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 肩回运转交路B. 半循环运转交路C. 循环运转交路D. 环形运转交路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的是()。

A. 到达作业B. 出发作业C. 出、入段走行D. 段内整备作业13.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站办理必要的作业所需时间,另一部分是列车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A. 站间距离B. 制动距离C. 进站距离D. 进站信号机至车站中心线的距离14.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B. 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C. 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D. 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15.在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间隔时间。

A. 列车B. 到发C. 会车D. 车站BDCDD16.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B. 二C. 三D. 四17.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B. 三C. 五D. 七18.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A. 区段B. 闭塞分区C. 站间区间D. 所间区间19.能力比较图是将()相比较。

A. 现有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B. 现有通过能力与最终通过能力C. 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D. 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20.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

A. 最多旅客人数B. 最多货物吨数C. 最多列车数D. 最多车辆数CCBCB21.预计新线建成或既有线技术改造完成以后,区段固定设备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通过能力。

A. 设计B. 现有C. 需要D. 最终22.在双线区段,货物列车与旅客列车速差增大,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23.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B. 现有通过能力C. 需要通过能力D. 最终通过能力24.限制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 Σt运最大B. T周最大C. 坡度最大D. 距离最大25.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以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C. 连发间隔时间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ABCBD26.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是指,在()数量及其铺画位置既定的条件下,区段一昼夜所能通过的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对数(或列数)。

A. 旅客列车B. 五定班列C. 快运货物列车D. 摘挂列车27.若在一张运行图上铺画有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和各种货物列车,则该运行图一定是()运行图。

A. 成对B. 不成对C. 平行D. 非平行2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平图通过能力越大的区段,其年度输送能力也越大B. 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小C. 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与限制区间无关D. 列车的技术速度越高,其旅行速度也越高29.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称为扣除系数。

A. 平行B. 非平行C. 连发D. 追踪30.在双线区段,对列车旅行速度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 客、货列车行车量B. 货、客列车速度比C. 分界点分布密度D. 车站间隔时间ADCAB31.铺画单线区段货物列车详图时,若通过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应从()开始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

A. 列车始发站B. 机车折返站C. 限制区间D. 困难区间32.在列车运行图上,旅客列车用()线表示。

A. 红单B. 红双C. 蓝单D. 蓝双33.在列车运行图上,摘挂列车用()表示。

A. 蓝单线B. 黑单线C. 蓝单线加"+""|"D. 黑单线加"+""|"34.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称为列车()。

A. 旅行速度B. 技术速度C. 运行速度D. 最高速度35.考虑线路施工的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的一段时间称为()。

A. 施工空隙B. 施工间隔C. 列车空隙D. 列车间隔CADBC36.修建线路所是()区段最常用的有效扩能措施。

A. 单线自动闭塞B. 单线半自动闭塞C. 双线自动闭塞D. 双线半自动闭塞37.如果区段内陡坡区间比较集中,限制了列车重量的提高,那么()是扩能的有效措施。

A. 开行组合列车B. 采用补机C. 组织重载运输D. 增设会让站38.用增设会让站扩能只适宜于()的区段。

A. 区间很不均等B. 区间很均等C. 陡坡很集中D. 陡坡很分散39.在运量适应图上,方案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是()可能随时间增加。

A. 通过能力后备系数B. 列车平均载重系数C. 月间货运量波动系数D. 旅客列车和快运货物列车行车量40. 全区段( )最大的区间称为该区段的困难区间。

A. 周T B. 运t ∑ C. 起停t ∑ D. 站τ∑ DBACB二、多项选择题1. 编制列车运行图应满足下列要求:( )。

A. 保证安全B. 迅速、便利地运送旅客和货物C. 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D. 注意车站、区段间工作的协调与均衡E. 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的作息时间2. 五定班列的"五定"是指( )。

A.定点B.定线C.定车次D.定时E.定编组内容3. 下列指标中,( )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

A. 客、货列车走行公里B. 客、货列车行车量C. 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D. 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E. 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4. 运行图按格式分为( )。

A. 小时格运行图 B. 半小时格运行图 C. 十分格运行图 D. 五分格运行图E. 二分格运行图5. 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

A. 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 B. 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时刻 C. 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D.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 E. 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6.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行图要素的是( )。

A.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B. 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C. 机车在自、外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D. 机车在自、外段检修时间标准E. 列车在技术站、客运站、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7. 车站间隔时间包括( )。

A.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B. 会车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E. 追踪间隔时间8.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应按各种条件计算确定,即( )。

A. 按列车在区间运行的条件 B. 按列车到站停车的条件 C. 按列车从车站出发的条件D. 按列车在车站越行的条件E. 按前后两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的条件9.铁路区段通过能力按下列固定设备计算()。

A. 车站B. 区间C. 机务设备D. 给水设备E. 供电设备10.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几个不同的概念,即()。

A. 最终通过能力B. 设计通过能力C. 输送能力D. 现有通过能力E. 需要通过能力11.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决定于()。

A. 相邻两车站之间的距离B. 同方向列车间隔距离C. 列车运行速度D. 机车交路方式E. 信联闭设备类型12.铺画货物列车详图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A. 保证行车安全B. 保证旅客乘降安全C. 有效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D. 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E. 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13.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双线半自闭区段,上下行方向的限制区间相同B. 采用单线不成对运行图,会降低列车旅行速度C. 采用单线不成对运行图,可以提高行车量较小方向的通过能力D. 追踪列车数与总列车数之比称为追踪系数E. 在双线半自闭区段,为了提高通过能力,可采用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14.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途径有()。

A. 提高列车总重B. 提高列车载重系数C. 增加行车密度D. 增加机车台数E. 提高列车重量与增加行车密度同时进行15.加强通过能力的改建措施有()。

A. 增设会站站及修建线路所B. 采用更完善的信联闭设备C. 采用补机及多机牵引D. 降低限制坡度E. 修建双线16.加强通过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有()。

A. 利用动能闯坡B. 采用补机及多机牵引C. 修建线路所D. 开行重载列车E. 在单线区段采用特殊类型运行图17.下列加强能力的措施中,()可起到提高列车重量的作用。

A. 采用大型货车B. 采用大功率机车C. 采用先进的信联闭设备D. 修建线路所E. 利用动能闯坡18.下列加强能力的措施中,()可起到增加行车密度的作用。

A. 增设会让站B. 采用补机C. 采用先进的信联闭设备D. 修建双线插入段E. 用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19.铁路运输能力的综合加强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