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活动三: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介绍变异的种类。内容如下:
(1)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学内容
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活动二: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谚语中说“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指的就是变异现象。人们对生物的变异现象还有一些有趣的利用呢。
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了解什么是生物变异。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练习题(有答案)1、(遗传)和(变异)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因为遗传,亲代的特征在后代中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因为变异,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各个个体之间性状上又存在着(差异)。

2、(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5、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淑、瘦肉型猪等。

二、选择。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A)。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2、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B)现象。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3、(A)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A、孟德尔B、袁隆平C、达尔文三、判断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子少肉厚的。

(√)三、简答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

(各写三个)(此题答案略)。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是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变异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并探究变异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变异的概念和原因,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逐步理解变异的概念,并了解变异的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变异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探究变异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变异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的原因。

2.教学难点:变异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变异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片中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对变异现象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变异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变异的原因。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变异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共同探究问题。

5.总结归纳:总结变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变异概念和原因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变异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的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不同这句谚语指的是生物的________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4. 对于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的变异,有的变异。

二、选择题1. 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A.有利的变异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可遗传的变异2. 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3.下列哪项变异是不可以被遗传的()A.驯鹿的角变得很大B.豌豆的茎变得很高C.用眼不当造成近视D.家猪的瘦肉含量变高三、判断题1. 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

()2.变异现象对生物都是有益的。

()3.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他们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四、问答题请说出描述生物变异现象的谚语(至少两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变异2.变异3.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4.是有益的是有害的既无益也无害二、选择题1.D2.B3.C三、判断题1.√2.×3.×四、问答题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每课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每课练习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

2、在成长中,我们的,。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脱落后长出来的是。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第二个高峰期是。

5、我们所处的生命周期是而不是成年。

6、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身体,目视.7、测量体重时,衣物越,测量结果越。

8、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后读数。

9、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增加、我们、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6、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7、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8、身高和体重的比例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9、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二、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

2、青春期是我们由的时期。

女孩大约从开始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开始进入青春期。

3、青春期这个时期,我们的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后活动记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后活动记录答案
④阁楼和外墙厚厚的隔热材料阻止了散热 ⑤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吸收热能,这些热能为房子提供大量的热水。 ⑥热交换器可从地下水管中抽水。冬天,用热交换器从地下吸取热量,给房子供暖;夏
天,热交换器把热量排入地下,使房子凉爽 ⑦地热收集器从地下吸收热量,再用来给玻璃暖房加温 ⑧车库(chē kù)装有汽车充电器,汽车蓄电池可以在夜里充电。
第一页,共十四页。
1单元(dānyuán)2.悄发生的变化有哪些不同?在胎儿时期,人的头部发育较快,肢体等发育比较慢。婴儿出生后,
身体(shēntǐ)和四肢迅速生长,一年后开始缓慢生长。进入青春期后,人的身 体(shēntǐ)、四肢又会快速生长,并逐渐成人,不再长。
3.人生之旅
采用的预测
方法一: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成人后身高=现在身高×B+A(AB可以通过附表一查询)
(làzhú)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答:对流是液体热传导的主要方式,加热上部不能形成对流,所以只能靠直接传导,速度很慢,又加 上试管很大。所以上部沸腾时底部温度仍然较低,不过,如果长时间加热,一样会热死小金鱼的。
4、P65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
方法二: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先测定现在的脚长(从脚趾尖到脚跟的距离为脚长)再按测量时的年龄和脚 长查附表二三
方法三:男孩成人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女孩成人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 亲身高)÷2
2单元 1、生物的遗传现象
1、我对豌豆遗传现象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种皮的颜色、豆 荚的形状颜色、开花的位置、植株的叶和花、植株茎的高矮来观察豌豆的特 点,进而了解豌豆的遗传特点。
第五页,共十四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3)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3)

总结:生物的变异是自 然界生物生命活动中普 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变 异对生物有利也会有害, 而不论利或害,我们都 要尊重自然的法则,尊 重生物生存的权利!
课后作业: 班级差异大调查,完成P17记录表
特征1 1 有耳垂 2 直发 3 单眼皮 4 舌头能卷
人数
特征2
人数
无耳垂 卷发
双眼皮
舌头不能 卷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很 多方面,如外表、性格、爱好、血型、 脾气、处世态度等等。这些都是变异 的表现。所以说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3> 讨论:植物、动物பைடு நூலகம்否有变异现象并请举例。
二、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动物变异现象及举例。
小结: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三、变异的种类
? 还是这样?
或者是这样?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1> 观察全家福,找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
小结:子女与父母之间有差异,父母之 间、孩子之间也有差异。
概念: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 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 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学生活动2> 说一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4>自学课本中有关变异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区别它 们的?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变化引起)
生物 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同环境下引起,遗传物质没变化)
思考:下列哪些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知识拓展
你能找出一些描述变异现象 的谚语吗?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九狗出一獒 •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 之子有愚有贤。 •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 为枳。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

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2.学生讨论。

(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出示成龙一家三口的照片)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幻灯片出示人的外形差异图片)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了解变异的种类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幻灯片图片。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8.了解变异的种类。

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课堂训练1.老师出示几道练习题。

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

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
《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不同这句谚语指的是生物的________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4. 对于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的变异,有的变异。

二、选择题
1. 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A.有利的变异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可遗传的变异
2. 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
3.下列哪项变异是不可以被遗传的()
A.驯鹿的角变得很大
B.豌豆的茎变得很高
C.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D.家猪的瘦肉含量变高
三、判断题
1. 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

()
2.变异现象对生物都是有益的。

()
3.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他们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
四、问答题
请说出描述生物变异现象的谚语(至少两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
2.变异
3.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4.是有益的是有害的既无益也无害
二、选择题
1.D
2.B
3.C
三、判断题
1.√
2.×
3.×
四、问答题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