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主题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山西专用)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主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题

(山西专用)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主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题

主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8浙江温州,19)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7.15亿公斤。

其主要原因在于(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为了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冀华中学九年级(1)班办了一期“学习十九大,启航新时代”主题板报。

板报内容应包括( )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2018湖北黄冈,19)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4.(2018浙江杭州,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5.(2018云南,15)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B.经济特区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6.(2018内蒙古包头,10)2015年4月,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最初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有57个,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全球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

“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说课

“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说课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
1.歌词中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2.他们的领导地位分别是哪次会议
上确立的?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报告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 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结合 所学历史及切身体会,谈谈你的认识。
教学流程
标题解读 感知整体 总结拓展 提升能力
学案导航 自主复习
学以致用 综合达标
学案导航一: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结果 实质 影响)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3、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颁布的法律文献)
学案导航二:第9课 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首先从 实行以 开始,安徽 农民走在前列。 ,作用是 、 、 。 、 的责任制,目的是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
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 师 伟
设计理念
说 课 提 纲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设 计 理 念
1.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以 教师的归纳、引导、点拨为辅。 学法渗透贯穿始终。 2.复习突出单元重点,知识渐 次出现、不断深化,环节层层 相扣,呈阶梯状呈现。
B) C)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农业建设 B.工业建设 C.经济建设
4、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复习

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复习

全 会
意义:
是改革开放的 开端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闪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否定
确立
“两个凡 是”方针
“以阶级 斗争为
纲”
思想上 政治上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
战略决策
中央 “左” 倾领导
组织上
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 央领导集体
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时 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 邓小平
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 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 得巨大成就)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起点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邓小平南方讲话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 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 盖楼”。这种新生活的出现归功于(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放 结果: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
作用:促进进的了管对 理外 经验贸。易有的力发地展促。进带了来了我资国金经、济先的进发的展技。术和先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课件(共11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课件(共11张PPT)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年 月 地点: , 2.内容 确立 、 的指导思想,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 和实行 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 代领导集体。 3.意义:标志着我国走上 、 . 的正确道路。
二、改革开放
1(农村)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982年(全国) 改革 内容: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 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2.对外 经济特区: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开放 1988年 海南省 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天津、大连等14个。 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 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邯郸钢铁总厂 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养老、医 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开放: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思想: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 成为指 导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2000年27届悉尼 2004年雅典 2008北京奥运会(第一)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 袁隆平: 年 科技 “八六三计划”6年3月
和网络技术:20世纪80年代
意义: 带动 战略
二、 战略 普及 年 教育和发展 教育 教育 两大举措1980年《 》 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 . 文艺 》《 》《 》 1981年“ ” 1991年“ 工程” 四、体育:1984年 届 奥运会( )零的突破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 袁隆平: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科技 “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1

反思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解读内容分析中,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第八个学习要点的第三个知识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理论性知识很强,学生掌握吸收较困难。

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倡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故而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中来,师生共同合作,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各项教学任务。

现在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和>总结,本着初中历史新课标新理念,我主要从"教学中的亮点"、"教学中的不足"、"再教设计"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回顾本节课的点点滴滴,我的>总结如下:一、教学中的亮点: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新课导入时,我先利用课前学生进教室、做上课准备前的这段时间,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的视频,让学生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

上课后通过对《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个老人的提问,讲解引入新课。

在讲解邓小平南方讲话时,通过播放视频短片《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让学生感受邓小平这一伟人形象和他讲话的重要观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授课结束后播放了一段音乐视频《走进新时代》,让学生更好感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正确的,使学生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思路清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主题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主题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这一“伟大转折”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后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全面地作出了具有重大 意义的战略转变,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1949年9月召开,B项是1956年召开,D项是1987年召开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 增强企业活力

意义
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 崭新局面
重点详解 考点3.2: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50— 1952年
1953— 1956年
1958— 1978年
1978年 至今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 程度。强调“一大二
公”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 上,集体所有的土地
包给农民使用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 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会议
1978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和知识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和知识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单元思维导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解读1】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温馨提示】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解读2】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法技巧】比较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制的归属: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农民是土地的主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仍属集体所有,农民只是承包土地,对土地享有生产自主权,两者有本质区别。

(2)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2.对外开放【方法技巧】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有三个城市属于广东:深圳、珠海、汕头;一个城市属于福建:厦门。

【考点解读3】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考点解读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过程【温馨提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检测】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

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报纸之魂、历史之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下列报纸的头条新闻反映了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是( )3.2014年伊始,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新一年的期待。

小海同学选了“深化改革”。

使小海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A.“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D.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方法指导】对内改革为便于掌握,可将其分阶段记忆。

历史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

历史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资本主义发展:世界 近代史始于15世纪末16 世纪初的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资本主义开始逐 渐兴起和发展。这段时 期的历史事件和背景对 于理解近代世界的发展 非常重要。
2. 殖民扩张: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 开始进行全球殖民扩张 ,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 。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 和影响对于理解近代世 界的格局也非常重要。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社会主义建设:中国 现代史始于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 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 道路。这段时期的历史 事件和经验教训非常重 要。
2. 改革开放:自1978年 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改 革开放政策,推动经济 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 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 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06
历史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与效果
教学实践案例
案例1
某中学在历史课程中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案例2
某高校历史学院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门课程,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案例3
某地区组织历史教师培训,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将相关内容融入历史课程中,提 高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反馈与评价
01
学生1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
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学生2
我觉得这门课程很实用,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
3. 社会生活:中国古代 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也值得研究,包括婚姻 家庭、礼仪风俗、衣食 住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2.地点:北京。

3.主要内容:
(1)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导思想的转变);
(2)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作重心的转移);
(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组织中心的转化);
4.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及时总结经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生命力。

3.改革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强国之路。

所以,我国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警惕和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义道路,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实行改革,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3.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4.方向:促使农业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5.改革的本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
6.作用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2)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大包干纪念馆开馆仪式
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2.要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