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制药工艺设计设计学复习题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体液或其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综合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分离纯化工程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生物药物的分类(一)按照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1、氨基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2、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3、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5、多糖类药物6、脂类药物7、维生素(二)按原料来源分类1、人体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3、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4、植物来源的生物药物5、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三)按功能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2、预防药物3、诊断药物4、其他用途药物的ADME药物在体内的整个过程通常用ADME表示。
A表示吸收,即药物在生物体的吸收;D表示分布,即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M表示代谢,即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E表示排泄,即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自体内的排除。
新药研究开发的主要过程(1)确定研究计划(2)准备化合物(3)药理筛选(4)化学实验(5)临床前I期(6)临床前II期(7)I期临床(8)II期临床(9)III期临床(10)注册申请上市(11)售后监测新药研究方法①影响因素试验②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ing)是在超常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③长期试验(Long-term testing)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r 2c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新药临床试验分为i、n、in、w期I期(phase I):初步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评价试验。
II期(phase II ):是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III期(phase m ):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W期(phase W ):是新药上市后监测。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并用化学、生物或生物化学方法衍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他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论1、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2、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3、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4、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APC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1、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2、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和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3、怎样保存微生物菌种?何谓菌种退化?如何检查菌种退化?4、诱变育种的总体流程是怎样的?选择出发菌需注意哪些事项?5、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是什么?6、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哪些类别?术语: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薄膜浓缩,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蛋白质组学,酶工程,immobilized enzyme,抗体酶,模拟酶,药物基因组学,DNA Shuffling,定向进化,甘油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1、去除发酵液中杂蛋白有哪几种方法?2、去除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有哪些?3、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细胞破碎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5、超声波破碎细胞的原理?术语:凝聚作用,絮凝作用,渗透压冲击法,错流过滤,超声波破壁,酶法破壁,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反复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液氮研磨法,丙酮粉第四章萃取法1、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什么?2、溶剂萃取法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3、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4、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改变pH值将如何影响酸性或碱性抗生素的分配系数?5、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6、破坏乳状液的方法有哪些?7、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有哪些?8、双水相萃取的优缺点有哪些?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超临界流体萃取有哪些特点?常用的流体为哪种?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超临界萃取的流程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术语:有机溶剂萃取,反萃取,双节线,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反胶束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能斯特分配定律,表观分配系数,萃取因素,萃取剂,萃余液,HLB值第五章沉淀和结晶1、什么是“盐析沉淀”?盐析的基本原理?2、影响盐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因素有哪些?4、有哪些方法可形成过饱和溶液?5、哪些因素可影响晶体的大小?6、等电点沉淀有哪些特点?如何应用?7、术语:Ks盐析,β盐析,盐析分布曲线,透析结晶法第六章吸附法1、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区别?2、吸附剂及被吸附物的极性对吸附的影响如何?3、吸附剂用量及被吸附物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如何?4、例举两种以上常用吸附剂的性质和用途。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含答案)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一、填空: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2、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3、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4、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四环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有杆菌肽;多烯类抗生素有两性霉B;蒽环类抗生素有阿霉素5、嵌合抗体是指用人源抗体恒定区替换鼠源抗体恒定区,保留抗体可变区;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可变区中仅(决定簇互补区)为鼠源,其(骨架区)及恒定区均来自人源。
6、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黏粒()、病毒载体等。
二、选择题:1、以下能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为(B)A、维生素B、生长素C、肝素D、链霉素2、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C)A、洛伐他汀B、干扰素C、肝素D、细胞色素C3、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D)A、 B、胰岛素 C、天冬酰胺酶 D、尿激酶4、环孢菌素是微生物产生的(A)A、免疫抑制剂B、酶类药物C、酶抑制剂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D)A、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6、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的速效胰岛素机理是(D)A. 将猪胰岛素B30位改造为丙氨酸,使之和人胰岛素序列一致B. 将A21位替换成甘氨酸,B链末端增加两个精氨酸,使之在4溶液中可溶C. 将B29位赖氨酸用长链脂肪酸修饰,改变其皮下扩散和吸收速度D. 将人胰岛素B28位与B29位氨基酸互换,使之不易形成六聚体三、名词解释:1、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有4大类: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康复保健药2、生物药物():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3、基因药物():是以基因物质(或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的物质基础,包括基因治疗用的重组目的片段、重组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4、反义药物:是以人工合成的十至几十个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它能与模板或互补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达到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5、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6、干涉(,):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引起同源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7、( ) :是一种小分子(~21-25核苷酸),由(Ⅲ家族中对双链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二版各章习题_百度文库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配套习题班级:姓名:学号:第1章绪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物:2、生化药物3、生物制品二、填空题:1、按照药物的化学本质,把生物药物分为()、()、()、()、()、()、()七类。
2、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分为()、()、()、()、()五大类。
3、肝素的化学成分属于一种(),其最常见的用途是()。
4、SOD的中文全称是(),能专一性清除()。
5、辅酶在人体内的酶促反应中起重要的递H、递e等作用,有药用价值,请任意列举4种人体生化反应中重要的辅酶:()、()、()和()。
6、前列腺素的成分是一大类含五元环的(),重要的天然前列腺素有()、()、()等。
三、选择题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临床最主要的用途是()A,治疗肝脏疾病;B,为重症患者提供蛋白类原料;C,为病人提供能量;D,用做稀释抗生素类药物的载体。
2、某些氨基酸的衍生物具有特殊药效,例如()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
A,N-乙酰-Cys;B,S-甲基-Cys;C,S-氨基甲酰-Cys;D,L-多巴(L-二羟-Phe)3、下列药物其本质不属于多肽的为()A,催产素;B,加压素;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4、细胞因子如EGF、EPO等对特定细胞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重要医用价值,目前发现的细胞因子,其成分主要为()类。
A,蛋白或多肽;B,多糖;C,固醇;D,核酸5、下列()药品目前已主要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
(多选)A,乙肝疫苗;B,胰岛素;C,人生长素;D,抗蛇毒血清6、抗生素的成分大多为()A,多糖;B,多肽;C,脂类;D,小分子化学物质7、cty C (细胞色素C)参与代谢的机制是()A,参与细胞内的无氧酵解;B,参与细胞内的有氧呼吸,是呼吸链的组成部分; C,参与氨基酸的转氨基反应;D,参与核苷酸的合成8、胰岛组织中胰岛素的含量仅为()A,0.5%;B,0.2%; C,0.02%; D,0.002%四、简答题1、请说明酶类药物主要有哪几类,并分别举例。
生物制药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生物制药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30题,每题1分,共130分)1.三氧化二砷属于()。
A、有机毒害品B、有机剧毒品C、无机剧毒品D、无机毒害品正确答案:C2.微生物发酵pH值范围为( )。
A、1~3B、5~8C、9~10D、4~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微生物发酵pH值范围为5~8。
3.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流程的特点是(A)A 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
()A、A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
B、两次冷却、高空采风、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
C、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高空采风、适当加热。
D、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高空采风。
正确答案:A4.为了提高培养的灵敏度,也可以将需要检查的样品先置于( )条件下培养6小时,使杂菌迅速增殖后再划线培养。
A、24℃B、37℃C、28℃D、4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为了提高培养的灵敏度,也可以将需要检查的样品先置37℃条件下培养6小时,使杂菌迅速增殖后再划线培养。
5.生产1Kg成品所消耗种原材料的公斤数称为()A、消耗定额B、原料成本C、操作工时D、生产周期正确答案:A6.( )指被介质层捕集的尘埃颗粒与空气中原有颗粒之比A、过滤效率B、穿透率C、相对湿度D、填充系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过滤效率指被介质层捕集的尘埃颗粒与空气中原有颗粒之比7.以下哪项20世纪70年底发现的技术为基因工程发展提供有力的工具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限制性内切酶C、遗传信息中心法则D、重组人胰岛素正确答案:B8.菌种选育的方法包括()A、自然选育和人工育种B、诱变育种和杂C、自然选育和基因工程育种正确答案:A9.溶氧浓度是( )。
A、DO值B、OD值C、COD值D、BOD值正确答案:A10.含有酯键但不易发生水解反应的药物是()A、毛果芸香碱B、对乙酰氨基酚C、盐酸哌替啶D、阿托品E、布比卡因正确答案:C11.下列不属于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划分的是()。
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

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基本概念:1.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2.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 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可以是在药理上有高度活性的,也可以是在免疫或其他生理系统上有活性的。
生物技术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重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和核酸。
3.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或动物血清制成的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制品。
4.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生化制药工艺、生物制品制造与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工艺。
主要讨论各类生物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制造原理、工艺过程、生产技术操作和质量控制。
5.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索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
它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6.热原质热原质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污染后由杂菌所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7.四环类抗生素是以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地美环素。
四环类抗生素可与微生物核糖核蛋白体 30S 亚基接合,通过抑制氨基酰 -tRNA 与起始复合物中核蛋白体的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时肽链的延长。
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 或16 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最典型的代表。
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 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9.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氨基环醇 (aminocyclitol) 、氨基糖 (aminosuger)和糖组成的抗生素的总称。
11.耐药性12.干扰素系指由诱导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生物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制药工艺学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生物药物2、效价3、种子级数4、反萃取5、补料6、盐溶7、差异毒力8、配料比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09.是利用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生产制造或从中分离得到的具有预防、诊断、和治疗功能的物药。
A 生物技术药物B 生物技术产品C 生物技术制品D 生物药物10. 青霉素的抗菌能力主要取决于()A β—内酰胺环B 羧基C 氨基D 噻唑环11. 红霉素中的去氧氨基已糖和红霉糖的碳架来源于()A蔗糖 B乳糖 C 甘露糖 D葡萄糖12、利用产氨短杆菌发酵法生产肌苷酸,第一步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缺乏哪种酶的腺嘌呤缺陷型菌株,并在发酵培养基中提供亚适量的腺嘌呤。
()A.SAMP合成酶 B.SAMP裂解酶 C.PRPP转酰胺酶 D.IMP脱氢酶13、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往往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的方法。
()A.分辨率高B.负载量大C.操作简便D.价廉14、用大网格高聚物吸附剂吸附的弱酸性物质,一般用下列哪种溶液洗脱()A.水B.高盐C.低pHD. 高pH15、凝胶层析中,有时溶质的Kd>1,其原因是()A.凝胶排斥B.凝胶吸附C.柱床过长D.流速过低16、在酸性条件下用下列哪种树脂吸附氨基酸有较大的交换容量()A.羟型阴B.氯型阴C.氢型阳D.钠型阳17、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A. 阴性洗脱B. 剧烈洗脱C. 竞争洗脱D. 非竞争洗脱18、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A.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9. 在青霉素的发酵培养过程中补加的前体为。
20.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化学灭菌、辐射灭菌、和。
21、多氧大环内脂的作用机理是与的特殊部位结合,选择性的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
22、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相似,功能接近的生物调节蛋白。
制药工艺复习题带答案

制药工艺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制药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原料药的制备方法?A. 化学合成法B. 提取法C. 基因工程法D. 物理混合法答案:D2. 在制剂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A. 温度B. pH值C. 光线D. 药物的剂量答案:D3. 制药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药物制剂的类型?A. 固体制剂B. 液体制剂C. 气体制剂D. 半固体制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制药工艺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A. 药物的溶解度B. 药物的分子量C. 药物的脂溶性D. 药物的给药途径答案:A, C, D2. 在制药工艺中,下列哪些是药物制剂的辅料?A. 填充剂B. 稳定剂C. 着色剂D. 防腐剂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制药工艺中,药物的纯度越高,其药效一定越好。
()答案:错误2. 制药工艺中,药物的颗粒大小不影响其溶解速率。
()答案:错误3. 制药工艺中,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制药工艺中,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的能力。
答案:生物利用度2. 在制剂过程中,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或制剂后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答案:稳定性3. 制药工艺中,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或制剂后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答案:稳定性五、简答题1. 简述制药工艺中药物制剂的辅料有哪些作用?答案:药物制剂的辅料在制剂中起到多种作用,包括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提供适宜的形态和体积、以及提高制剂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等。
2. 制药工艺中,如何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答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改善药物的脂溶性、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使用适当的辅料和制剂技术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的化学修饰、制备成纳米粒子或脂质体等新型制剂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体液或其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综合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分离纯化工程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生物药物的分类(一)按照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1、氨基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2、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3、酶类药物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5、多糖类药物6、脂类药物7、维生素(二)按原料来源分类1、人体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3、微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4、植物来源的生物药物5、海洋生物来源的生物药物(三)按功能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2、预防药物3、诊断药物4、其他用途药物的ADME药物在体内的整个过程通常用ADME表示。
A表示吸收,即药物在生物体的吸收;D表示分布,即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M表示代谢,即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E表示排泄,即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自体内的排除。
新药研究开发的主要过程(1)确定研究计划(2)准备化合物(3)药理筛选(4)化学实验(5)临床前I期(6)临床前II期(7)I期临床(8)II期临床(9)III期临床(10)注册申请上市(11)售后监测新药研究方法①影响因素试验②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ing)是在超常的条件下进行。
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③长期试验(Long-term testing)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2℃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新药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phase Ⅰ):初步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评价试验。
Ⅱ期(phase Ⅱ):是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Ⅲ期(phase Ⅲ):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Ⅳ期(phase Ⅳ):是新药上市后监测。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并用化学、生物或生物化学方法衍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他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用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MIC可以在液体试管或固体平板上测量,在一系列含有培养基和实验微生物的试管或平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即为MIC。
抗生素的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1)抑制或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2)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3)抑制或干扰DNA、RNA合成的抗生素(4)抑制或干扰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5)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的抗生素青霉素结构(P53)青霉素发酵生产的一般流程(P59)氨基酸药物制备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1、称取新鲜的茧蛹,用组织粉碎机绞碎,以滤布或适宜的过滤器过滤,除去残渣。
2、滤液放入搪瓷罐内或适宜的容器内,按1:1的比例,加入400mol/L硫酸液,搅拌均匀,盖严。
将容器放入高压锅内,通入蒸汽,以10℃高温高压水解8-10h。
3、取已水解的上清液少许,用双缩脲法检查,是否有肽键反应,如无兰红色的出现,说明水解反应已完成。
4、冷却后,用石灰乳中和硫酸,边加边搅拌,待中和到PH4.0时,要小心操作,继续用石灰乳中和,调节到PH值5.5即可。
5、趁热过滤,除去硫酸钙沉淀,向滤液中加入0.5%活性炭,煮沸5-10min,脱色除杂质。
6、再趁热过滤,得浅黄色溶液,并保持滤液温度在60-80℃,待含量测定后,调整溶液浓度为3%,搅匀,灌装,密封既得。
氨基酸的分类(1)根据氨基酸在PH=5.5溶液中带电状况可分为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三大类。
(2)按照氨基酸侧链的化学结构,可将氨基酸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族氨基酸和亚氨基酸四大类。
(3)按氨基酸侧链基团的极性,把氨基酸分为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两类。
(4)从对人体营养的角度,根据氨基酸对人体生理的重要性和人体内能否合成,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
胸腺激素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1)将新鲜或冷冻胸腺除脂肪并绞碎后,加3倍量生理盐水,于组织捣碎机中制成匀浆,14000g离心,得提取液。
(2)提取液80℃加热15min,以沉淀加热不稳定部分。
离心去掉沉淀,得上清液。
(3)上清液冷至4℃,加入5倍体积的-10℃丙酮,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后得丙酮粉。
(4)将丙酮粉溶于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硫酸铵至饱和度为0.25,离心去除沉淀,上清液调PH值为4.0,加硫酸铵至饱和度为0.50,得盐析物。
(5)将盐析物溶于PH=8.0的10mmol/L tris-HCL缓冲液中,超滤,取相对分子质量在15000以下的超滤液。
(6)超滤液经Sephadex G-25脱盐后,冷冻干燥得胸腺素。
胸腺肽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1)取-20℃冷藏小牛胸腺,用无菌的剪刀剪去脂肪、筋膜等非胸腺组织,再用冷无菌蒸馏水冲洗,置于灭菌绞肉机中绞碎。
(2)将绞碎胸腺与冷重蒸馏水按1:1的比例混合,置于10000r/min的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捣碎1min,制成胸腺匀浆。
浸渍提取,温度应在10℃以下,并放置-20℃冰冻贮藏48h。
(3)将冻结的胸腺匀浆融化后,置水浴上搅拌加温至80℃,保持5min,迅速降温,放置-20℃以下冷藏2-3天。
然后取出融化,5000r/min离心40min,温度2℃,收集上清液,除去沉渣,用滤纸浆或微孔滤膜减压抽滤,得澄清滤液。
(4)将滤液用相对分子质量截流值为10000以下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收取相对分子质量10000以下的活性多肽,得精制液,置-20℃冷藏。
经检验合格,加入3%甘露醇作赋形剂,用微孔滤膜除菌,分装,冷冻干燥即得注射用胸腺肽。
白蛋白制备工艺过程(1)结合(利凡诺沉淀)。
人血浆泵入不锈钢夹层反应罐内,开启搅拌器,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8.6,再泵入等体积的2%利凡诺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2-4h,分离上液与络合沉淀。
(2)解离。
沉淀加灭菌蒸馏水稀释,0.5mol/L HCL调节PH值至弱酸性,加0.15%-0.2%氯化钠,不断搅拌进行解离。
充分解离后,65℃恒温1h,立即用自来水夹层循环冷却。
(3)分离。
冷却后的解离液用篮式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液再用不锈钢压滤器澄清过滤。
(4)超滤。
澄清滤液以Sartocon-IV超滤器浓缩。
(5)热处理。
浓缩液在60℃恒温处理10h,灭活病毒。
(6)澄清和除菌。
以不锈钢压滤器澄清过滤,再通过Sartoltis冷灭菌系统除菌。
(7)分装。
白蛋白含量及全项检查合格后,用自动定量灌注器进行分瓶灌装或冷冻干燥得白蛋白成品。
人血丙种球蛋白制备工艺过程(1)取利凡诺PH=8.6沉淀后的上清部分,在不锈钢反应罐中开启搅拌器,并以1mol/L盐酸调PH=7.0,加23%结晶硫酸铵,充分搅拌后沉淀静置4h以上。
(2)虹吸上清液,将下部混悬液泵入篮式离心机中离心,得沉淀。
(3)将沉淀用适量无热原蒸馏水稀释溶解,在不锈钢压滤机中进行澄清过滤。
(4)以Sartocon-IV超滤器浓缩、除盐。
(5)浓缩液在除菌后,静置于2-6℃冷库中存放1个月以上。
(6)以不锈钢压滤器澄清过滤,再通过Sartolis冷灭菌系统除菌。
(7)丙种球蛋白含量及全项检查合格后,灌封机分装,即得人血丙种球蛋白成品。
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干扰素的分类(根据其来源细胞不同)分为白细胞干扰素(IFN-α)、类淋巴细胞干扰素(IFN-α与IFN-β的混合物)、成纤维细胞干扰素(IFN-β)、T细胞干扰素(IFN-γ)等几类。
IFN-α型干扰素又以其结构不同再分为IFN-α I b、IFN-α II a、 IFN-α II b等亚型。
干扰素的作用(1)抑制病毒等细胞内微生物的增值;(2)抗细胞增值;(3)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NK 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而进行免疫调节;(4)改变细胞表面的状态,使负电荷增加,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增加;(50增加细胞对双链DNA的敏感性。
抗生素的工艺过程(P168)(1)分离灰黄层。
取新鲜血液,加入ACD抗凝剂,离心后分离出血浆,小心吸取灰黄层。
(2)氯化铵处理。
每份灰黄层加入30mL缓冲盐水,再加入9倍体积量的冷的氯化钠溶液,混匀,4℃放置10min,然后在4℃离心20min。
(3)启动诱生。
取稀释的细胞悬液加入白细胞干扰素,使其最后浓度为100ug/mL,置37℃水浴搅拌培养2h。
(4)正式诱生。
启动后的白细胞加入仙台病毒,使其最后浓度为每毫升100-150血凝单位,在37℃搅拌培养过夜。
(5)收获。
将培养物离心30min,吸取上清液即得粗制干扰素。
IL-2的工艺过程(P179)(白细胞介素-2)(1)诱生。
用鸡瘟病毒和PHA联合刺激人外周血白细胞,37℃培养。
(2)病毒灭活和固液分离。
用6mol/L HCL调节PH=2.0-2.再用6mol/L NaOH调回到PH=7.2-7.4,离心除去变性杂蛋白。
(3)硫酸铵分级沉淀。
取上述离心后的培养上清液,加饱和硫酸铵至35%饱和度,4℃静置4h,离心弃去沉淀。
上清液补加固体硫酸铵至85%饱和度,4℃静置24h,离心,收集沉淀。
(4)除盐。
将沉淀溶于10mmol/L PBS中,PH=6.5。
对10mmol/L PBS透析24h。
(5)蓝色琼脂糖层析。
将上述透析内液通过Sepharose 4B 层析柱,用200mL起始PBS洗去不吸附的蛋白,再用含0.4mol/L NaCL的PBS洗涤亲和柱,最后用含1.0mol/L NaCL的PBS解吸IL-2活性组分。
(6)凝胶层析。
将解吸的IL-2活性组分经PEG浓缩,再上ACA44Ultrogel层析柱。
用含0.1%PEG、0.2%正丁醇和PH=7.6的0.5mol/L甘氨酸的0.2mol/L tris-HCL洗脱,得IL-2。
药用酶的分类(根据药用酶的临床用途)分为;(1)促进消化酶类如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
(2)消炎酶类如溶菌酶、菠萝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
(3)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如链激酶、尿激酶、纤溶酶、凝血酶等。
(4)抗肿瘤的酶类如天冬酰胺酶、谷氨酰胺酶、蛋氨酸酶、酪氨酸氧化酶等。
(5)与生物氧化还原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如细胞色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
(6)其他药用酶如青霉素酶、有机磷解毒酶等。
尿激酶的工艺过程(1)收尿收集男性尿,所收集的尿液应在8h内处理。
(2)沉淀处理尿液冷至10℃以下,用NaOH调至PH=8.5,静置1h,虹吸上清液。
用盐酸调至PH=5.0-5.5。
(3)硅藻土吸附处理好的尿液加入1%尿量的硅藻土,于5℃以下搅拌吸附1h。
(4)洗脱硅藻土吸附物用5℃左右冷水洗涤,然后装柱,先用0.02%氨水加0.1mol/L氯化铵洗脱,当洗脱液由清变浑时开始收集,每吨尿约可收集15L洗脱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