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
乡村振兴运营方案

乡村振兴运营方案一、乡村振兴的意义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利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村振兴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社会治理、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乡村振兴的运营方案1. 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指导。
通过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可以科学规划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需要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科技化、产业化路径,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和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建设乡村振兴产业体系乡村振兴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建设乡村振兴产业体系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设乡村振兴产业体系需要着眼于农村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加强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的对接和融合,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需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覆盖范围。
4. 推动乡村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乡村教育、医疗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推动乡村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医疗保障水平,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需要加大对乡村教育、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教育、医疗条件,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5. 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建设乡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社会治安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需要加强对乡村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力度,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乡村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乡村振兴是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部署,目的是通过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制定全面的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最大化。
一、项目规划建设方案1.项目选址与布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具备发展潜力和条件的乡村作为振兴项目的重点,考虑区域资源优势、交通便利程度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合理布局振兴项目。
2.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区域特点,确定相应的重点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可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建设健全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交通、通水通电、通讯网络等设施的建设,以及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4.环境保护措施规划: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广绿色农业,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乡村振兴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5.人才培养与推广计划:乡村振兴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培养一批懂农业、会经营的人才,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项目运营方案1.政府引导与支持: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振兴项目的引导和支持,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土地供应等方面的支持,为项目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2.产业发展与合作: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引进企业、组织合作社、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3.农民参与与培训: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可以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经营技能和管理水平。
4.资金筹措与管理:乡村振兴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筹措机制和资金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建设运营方案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建设运营方案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通过特色产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特色产业建设运营方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提出一个不少于1500字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建设运营方案,以期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一些建议。
一、前期准备1. 环境评估:对于特色产业发展的乡村进行环境评估,了解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包括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等方面。
2. 产业选择:根据环境评估结果,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特色产业,要考虑产业的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等因素。
3. 资金筹备:将需要的资金进行预算,并寻求各方合作,争取财政和企业的支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二、项目策划1. 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包括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利润等方面,使项目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 项目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包括投资规模、项目周期、资金使用计划等,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3. 项目定位:确定产业的定位和特色,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以便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 项目流程:建立完善的项目流程和运营机制,确保项目能够高效运作,并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变化和风险。
三、资源整合1. 资源调查:调查当地的资源情况,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2. 资源整合:利用调查结果,整合各方资源,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
3. 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使各方能够共同分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市场推广1. 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产品定位: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对产品进行定位,明确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以便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3. 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口碑。
4. 销售渠道: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下销售、电商销售和农村淘宝等,以便能够覆盖更多的市场,并提高销售额。
乡村振兴项目运营计划

乡村振兴项目运营计划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如何有效运营好乡村振兴项目,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写作,旨在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一份可行的运营计划。
一、项目定位乡村振兴项目的定位是极为重要的。
在决策阶段,需要明确乡村振兴项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例如,可以选择绿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或乡村工业发展等方向。
通过明确项目定位,有利于统一思想、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效益。
二、项目规划乡村振兴项目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资源和需求。
首先,要进行资源调研,了解土地、水源、人力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分析当地居民的需求以及乡村振兴发展的潜力。
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规划结果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三、项目品牌乡村振兴项目的品牌意识至关重要。
一个有吸引力的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可以联合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品牌,或者发展绿色工业品牌等。
同时,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在品牌建设中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四、项目资金乡村振兴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除了引入政府投资和金融机构资金外,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和企业投资。
可以通过发行乡村振兴债券、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设立社会资本基金等方式,筹集项目所需资金。
同时,要注重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五、项目组织乡村振兴项目的组织架构必须合理。
可以成立专业的项目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和运营乡村振兴项目。
同时,要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和义务。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注重与各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合力。
六、项目推广乡村振兴项目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推广,如举办推介会、参加展览会、开展宣传活动等。
同时,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
推广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外界投资和游客,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本项目旨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全面规划和设计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蓝图。
通过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二、项目主要内容与实施策略1. 产业振兴:发展特色农业: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传统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
技术支持与培训: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农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技能水平。
2.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农田生态保护,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整体保护和修复。
环境整治与美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创建美丽宜居乡村。
3.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设施:优化乡村道路布局,确保道路交通顺畅,提升出行便利性。
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改造升级,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4. 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引导村民参与决策,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乡村风尚。
5. 农民增收致富:推广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针对市场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
三、项目评估与保障措施设立项目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各阶段工作进展和成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实施方案。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村民参与度和支持率。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系。
四、未来展望期待通过本次乡村振兴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使项目区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典范,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乡村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规划与实施策划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规划与实施策划方案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产业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
通过规划和实施合适的产业项目,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二、乡村现状分析(一)产业结构单一目前,许多乡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和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
(二)劳动力外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缺乏活力。
(三)基础设施薄弱部分乡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产业发展。
(四)市场信息不畅农民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销售困难。
三、产业项目规划(一)特色农业种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特色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种植,如有机蔬菜、水果、中药材等。
(二)农产品加工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水果罐头、蔬菜干、中药饮片等。
(三)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如农家乐、民宿、农事体验等。
(四)电商产业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
四、实施策略(一)加强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为产业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二)技术培训与指导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品牌建设注重农产品品牌打造,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开拓加强与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五)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充分分享产业发展成果。
五、项目实施步骤(一)项目筹备阶段1、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产业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2、制定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进度和责任。
3、组建项目实施团队,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策划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策划实施方案一、项目简介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力手段。
本项目以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为目标,旨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
二、项目背景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乡村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1.提高农村产业品质和数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推广新型种植方式和技术手段,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
四、项目实施4.1 项目筹备1.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当地农产品市场情况。
2.制定乡村振兴专项规划,明确项目实施方向和目标。
3.投资落实和协调各方,确保项目信用和资金支持。
4.建立项目组织结构体系,确保项目管理和实施。
4.2 产业发展1.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2.推广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社,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发展农村电商平台,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渠道。
4.3 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加强畜牧行业改造、标准化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
3.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如文化广场和活动室,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4.加强交通和网络建设,方便农民市场交流和技术传递。
4.4 项目效益1.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推广新型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产值。
3.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项目预算项目预算市场调研1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制定20万元投资落实和协调各方30万元项目组织机构建立15万元农作物种植改善150万元新型农业合作社建设60万元农村电商平台开发5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00万元项目管理和实施100万元项目总预算635万元六、项目风险1.市场销售风险:市场需求及价格波动风险。
乡村 振兴项目运营管理组织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运营管理组织方案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营管理组织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组织架构为了协调各方资源和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我们建议设立乡村振兴项目运营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农民代表等组成,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决策和监督。
二、职责分工1.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和相关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并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
2. 专家学者负责制定乡村振兴项目的技术标准和指导方针,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
3. 农民代表负责反映农民利益和需求,参与项目决策和监督,确保项目符合农民实际需求。
三、项目运营流程1. 项目规划阶段:制定乡村振兴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明确项目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2. 资源整合阶段:调动各方资源,包括财政资金、土地资源、技术支持等,确保项目的资金和物质保障。
3. 项目实施阶段:按照规划和目标,组织各方力量实施具体项目,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加工等。
4. 项目监督阶段: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四、项目管理工具1. 项目计划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工期和责任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 绩效评估管理: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3. 资源管理:合理配置项目所需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4. 风险管理:识别项目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5. 沟通管理: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流通畅。
五、项目成果评估定期对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农民收入增长、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策略和措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六、项目经费保障为了保证乡村振兴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废院率 8.23% 5.26% 9.7% 6.7% 19.6% 3.9% 10%
荆川村村域共3816.49公顷,建设用地31.59公顷,居 住用地26.7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为84.5%,耕地为4667 亩。全村户均宅基地超过标准,空废院率达到10%。
第一部分
10
乡村振兴项目
2.6 现状用地
现状用地布局图
类别 农作物种类 种植规模
农作物种类及规模 内容
以小麦、玉米为主,柿子(退耕还林) 小麦2076亩、玉米2460亩、柿子1800亩
类别 小麦种植效益 玉米种植效益 柿子种植效益
农作物种植收益
年产量
每亩毛收入(元) 每亩净收入(元)
700—1000斤
1.1元
0.5元
700—1000斤
1.3元
0.7元
无效益
0.11
道路广场用地
2.51
绿地
--
生产、仓储用地
0.15
对外交通用地
1.85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0.09
合计
31.59
非建
耕地
设用 地
苗圃
林地
4667 6.52 47.79
生态农业
9.36
闲置地
3.56
特殊用地
1.11
合计
3816.49
比例
84.5%
1.53% 7.95%
2.09% 5.85% 0.28% 100%
人均建设用 地(m2/人)
143
0.53 12.02
-0.72 8.86 0.43 169.3
组名 闲置地面积 南韩 0.45 南程 0.05 东刘 0.45 东村 0.54 田家 0.57 南权 0.62 总计
各组空废院情况
空废宅院数 7 3 15 5 21 2 53
现状总宅院数 85 57 154 74 107 51 528
村民收入情况比例
农业为主导,收益不高 种植类型单一 没有优势产业
户均耕地数量比例
8
乡村振兴项目
2.4 道路交通
第一部分
富淡二级路
道路不成系统,村庄主要道路硬化,巷道基本无硬化。
村庄内硬化路
9
乡村振兴项目
2.5 现状用地
户均宅基地
现状用地统计
用地性质
规模(hm2)
建设 村庄居住用地
26.7
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至淡村镇
至富平县城
第一部分
村庄建设用地
农用地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相嵌
11
乡村振兴项目
2.7建筑现状
2.7.1建筑质量
第一部分
12
乡村振兴项目
2.7 建筑现状 2.7.2 建筑风格
多数为现代农村建筑,关中风格民居保留很少。 新建多为平屋顶,少数保有坡屋顶,旧宅多为坡、平结合的屋顶形式。 建筑风貌以灰顶、白瓷贴面为主,门、屋檐、屋角等处点缀有红色元素(尤其在新建建筑中较为明显)。
田家组
2. 现状概述
2.1 地形地貌
东刘组
塬面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东村组
南程组
台塬
南权组
第一部分
南韩组
6
乡村振兴项目
2.2 人口现状
荆川村现状全村有村民小组6个,共548户,全村人口为1866人。实际入户走访336户,访
谈1500人。
村民小组 田家组 东刘组 东村组 南程组 南韩组 南权组 合计
户数 118 131 83 75 87 54 548
乡村振兴项目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村庄调查
规
汇 ——村域发展与空间控制规划
划
报
特
框 ——村庄整治规划
色
架
与
——田园风光及特色风貌保护
创
新
——村民住宅设计及规划引导
——规划实施建议
乡村振兴项目
第一部分: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1.地理区位 2.现状概况
4
乡村振兴项目
1. 地理区位
第一部分
乡村振兴项目
第一部分
现代农村建筑
坡、平结合的屋顶形式
红色元素点缀
13
乡村振兴项目
2.8 公共服务设施
幼儿园(东刘) 医务室(东刘) 村委会(东刘)
东刘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活动场 所及文化娱乐设施,不满足村庄规划建 设的国家标准,且在设施质量也不高。
第一部分
14
乡村振兴项目
2.9 村庄环境
田园环境
杂物堆砌
人 实际走访户数
口
3
8
64
5
4
5
93
6
2
年龄构成
8
63
3
2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5
4
3
1
52
2
1
8
29
6
1 8
336 6 6
实际访谈人数 297 437
外出务工类型比例
工农兼业比例
258
外出务工去向及数量
171
196
村庄空心化 1老41 龄化趋势显现 “工农兼业”现象显著
1500
第一部分
7
乡村振兴项目
3. 调研结果的分析
聚落环境 院落空废
优势:村庄绿化覆盖率高 优美的田园风光 传统的乡村聚落
宽敞的居住及生活空间
第一部分
劣势:杂物堆置,占用空间 公共空间荒废
院落空废现象明显 环境卫生较差
15
乡村振兴项目
受灾(山洪)点
南程组 南韩组
东刘组 东村组
受灾点
田家组
第一部分
东村组受灾点
南程组受灾点
有五个小组在不同程度上受过山 洪影响,其中,南程组、南韩组 由于靠近塬面,故受灾点较多
乡村振兴项目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 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 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 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3 产业构成
荆川村人均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低于淡村镇平均水平,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每亩净收入在 第一部分
500—700元。有少量养殖和副业,村西有薰衣草庄园,村东有农耕文化博览园,现有规模不大。
农民人均收入比较
荆川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淡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812
6025
16
乡村振兴项目
第二部分:村庄调查
1.调研方法及时间 2.调研结果
17
乡村振兴项目
1. 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 现场踏勘
资料收集
座谈会
调研步骤
调研准备阶段
6.10—6.14(共5日) 现场调研 资料收集 底图绘制 问卷设计
前期调研阶段
6.22—7.22(共30日) 细部调研 开座谈会 发放问卷 逐户访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会议提出了七条“之路”: “七条”之路 “七条”之路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