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2)
2.《金色的草地》教案2)

1.作者最感兴趣的大自然中的朋友是蒲公英,你有没有最感兴趣的朋友?
用简短的话交流介绍。
2.你有没有作者一样的发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四、布置作业
日记:我最感兴趣的朋友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早晨中午傍晚
蒲公英合拢张开合拢细心观察
金色的草地
草地绿色金色绿色思考探究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
组长签名:卢美华
二、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1.草地的神奇变化是作者发现的,他也在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默读思考。交流,学生可能会谈:
1)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语句,发现了一天之中草地的几次变化。
教师相机板书:绿金绿
(早)(中)(晚)
有了这个发现,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练习感情朗读。
2)发现草地变化的原因是蒲公英的开合,蒲公英是怎样合拢和开放的。
自由朗读相关语句,体会蒲公英的收拢和开放的过程。
作者把蒲公英看作是我们的——手掌。现在,请你把自己想象成是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天擦黑了,你要收拢起自己的花瓣了,哪位同学能用你的手表演一下?请另一位同学读句子配合表演。
请全班同学一起伸出手掌表演,教师朗读配合。
潮阳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专用纸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7月1日中心发言人:卢美华
课题:2金色的草地第2、3课时总计第节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个人修改
教学
目标
1.学习课文的,懂得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时带给我们的乐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习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金色的草地》 (2)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理 解课文内容, 了解草地颜色 的变化及原因。 学生通过自主 探究的学习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了 解草地颜色的变化 及原因,引导学生 体会文中“我”对 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知识与能 力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 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 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七说之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 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 的缩影,更能生动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金色的草地:细心观察
时 间:( 早晨)——(中午)——(傍晚)
草地颜色:( 绿色)——(金色)——(绿色)
花瓣形状:( 合拢)——(张开)——(合拢)
七说之六:课堂评价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 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 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 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从语音、 语调和语气等 方面进行阅读 综合评价 在第二个环 节中,通过一道 填空题考查学生 对文本知识理解 与掌握情况。
阅读评价
课 堂 评 价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官池镇帖家小学
眭红英
教学模式 学情分 析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七 说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 用和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 材 分 析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16《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 课件(共44张PPT)

金 色 的
级
草 地
语 文
朵 合拢 ,是绿色的 ,草地是 绿色的 。
上
册
早上
中午
晚上
细致观察,探究“变色之谜”
2
草地变色对你有什么启发?
0
2
3
三 年
金 色 的
级 语
草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不同时 地
文
上 册
间草地颜色的变化,还说明了草地颜
色变化的原因,观察细致,让我们看
到了有趣的画面。
细致观察,探究“变色之谜”
2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
2
3
三 年
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金 色
的
级
草 地
语
文
上
册
“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
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
体现了童真童趣。
想象场景,体验童真童趣
“并不引人注目”说明蒲公英是生活中最常见、
2
很普通的事物。尽管常见、普通,蒲公英还是引
细致观察,探究“变色之谜”
作者的发现
2
0
2 3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
三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手掌
拳头
花朵张开时
花朵合拢时
金 色 的 草 地
观察 细致
细致观察,探究“变色之谜”
这是课后第2题哦!
2
0
2
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3
三 年
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金 色 的
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 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好题目。
二、读中质疑,读中感悟(一)读中悟美。
1.在上节课开始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草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能在哪个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
(第一自然段)好,就请大家仔细地读第一自然段吧!2.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找到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指名回答。
)3.谁能用朗读向我们展示你所看到的金色的草地。
(教师随机评价指导朗读,引导语如下:a.我听出来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经长满了;c.草地真的变成金色的了!)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演读寻趣。
过渡语:听了你们的朗读,金黄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变成金色的了。
(课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这片金灿灿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几个滚,玩一玩。
1.(面对学生)小朋友,你们想怎么玩呢?(学生自由回答)“2. 我”和弟弟是怎样玩的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试着演一演。
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课文读懂、读好。
老师要仔细地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谁演得好,我就请谁上到讲台前面来表演。
(学生和同桌合作,读课文,表演。
教师巡视)3.请一组同桌上台来表演吧!请大家当评委,给他们打分,要说出打分的理由。
(在观看同学表演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做文明观众,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别人。
可以多请两组来表演。
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导语如下:a你很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评得好!b.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说说看。
c.你认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经”的,那你能做出这种表情吗?你真了不起。
)4.小朋友们,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你想说什么呢?(此时需要尊重、珍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他们一起享受快乐)5.(课件出示句子,引读:教师“读是啊,就这样”,学生接着往下读)就这样,这些公英,给我们带来了并?不少不?快引?乐人注?目的蒲(此引读可以在每一个学生说出内心的快乐后就读一次,让学生用朗读这个句子来表达他们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第二段仿写作文

金色的草地第二段仿写作文从前,有一个孩子家的窗前面有一片金色的草地。
他的妈妈和爸爸都说这片草地太美了,有一天,这俩个孩子在这片草地摘一支蒲公英吹来吹去,有一次,太阳刚出来,这个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蒲公英是绿色的。
下午,这个孩子回来的时候蒲公英,又变成金色的了。
晚上,这个孩子又走进草地仔细观察,草地又变成绿色了。
草地就像我们的小手,以后我再也不摘蒲公英。
更多:我家门前存有一片非常大的草地,那里存有很多的蒲公英。
中午草地就变为了金色的了,可是至了下午草地就变为了绿色的了,晚上人们都出散步,看到草地又变为了绿色的了,走进一看看,原来,一大早蒲公英的叶子把黄色伸直了出来;至了中午蒲公英的叶子就张开了,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辉,于是草地就变为了金黄金黄的了;下午蒲公英的叶子就伸直了,我想要它就是将颜色搜集出来,以便于第二天能够更充份地散发出美丽的色彩。
蒲公英的花掉从远处看看像一团云状的棉花团!田野里最显眼的要算油菜花了,那嫩黄的颜色引来了蝴蝶,蜜蜂在花边来回飞舞,忙碌不停.我们在油菜花的地里窜来窜去,跑来跑去拿着网捕捉五彩斑斓的蝴蝶。
农村的田野就是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的,领略到我们无穷欢乐。
保护草地今天,我出去玩,玩玩着玩玩着,我看到有人踩草地,可是这就是不对的,但我也摔过草地呀。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环保小卫士。
2青草地我是街头的一块青草地,园丁天天给我梳剪、浇水,我日渐长得强壮起来。
我为自己能给人们带来幸福而感到自豪、快乐。
最近,游客锐减,这本来就是好事,但有些人对我很蛮横。
你看那几个人,为了少走几步,就在我身上走来走去,真是痛死我了,你看,好好的草坪被踩成了这样,完全踩成了一条道。
你说道存有围栏,他们一冲就过来了,有时冲不过来,就把围栏毁坏掉,那些人什么也罔顾,不快乐公物、不讲文明。
除了人在我身上习武、踢球等等,真是把草地弄得乱七八糟,看上去一点也不美观。
我非常心痛,但我只能在深夜里哭诉。
我真期望人们不要这样,不要毁坏公物;不要毁坏花草树木;不要不讲文明。
《金色的草地》2

《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新部首辛字部学习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学习过程: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蒲公英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
开黄色舌状花。
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3.我们看到的草地都是绿色的,课本上的草地为什么会变色的?它是位魔术师吗?三、展示交流,我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合作探究,我参与1.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2.“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3.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4.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五、总结拓展,我收获1、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写下来。
2、这节课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表现得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表现得不好的是六、达标检测,我能行1. 听写二类生字及165页本课新词。
三年级上语文《金色的草地(第2课时)》课件

草地也是金色 草地就是绿色
花的姿态
花朵张开时
花朵合拢时
请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早晨:草地的颜色是( 绿色 ) 花瓣形态( 合拢) 中午:草地的颜色是( 金色 ) 花瓣形态( 张开) 傍晚:草地的颜色是( 绿色 ) 花瓣形态( 合拢)
通过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只要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 你就会发现许多奇妙的事情。
1. 作者是怎么写草地是可爱的、蒲公英是有趣的? 2.为什么说蒲公英会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呢?
1. 作者是怎么写草地是可爱的、蒲公英是有趣的?
作者抓住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 动作来描写他们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 玩耍,写出了草地的可爱。
通过蒲公英颜色的变化使草地颜色也发生变 化来描写蒲公英的有趣。
蒲公英盛开——草地金色
金 色
草地上玩耍——带来快乐
的 草 地
颜色有变化 早晚合拢——绿色 中午花开——金色
喜爱蒲公英——一起睡觉、起床
对 大 自 飞机去旅行。 飞到西,飞到东。一飞飞到高山岭。 穿白云,驾春风,跳下了满天小伞兵。 落了地,发了芽,大地开满蒲公英。
妈妈养了一株含羞草,有一次,我无意中碰到了 含羞草的叶子,发现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 “低下头”。刚开始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翻阅相关 资料后才知道这是由它叶子的膨胀作用造成的。含羞 草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叶枕”,里 面充满水分。它对外部的刺激反应特别灵敏。
当你触到含羞草,叶子震动,叶枕下部细胞里的水 分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于是,下部像泄了气的 皮球似的瘪了下去。我把这个有趣的发现告诉了妈 妈,妈妈夸奖我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只要我们留 心周围的事物,就会有新的发现。
金色的草地 (2)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先讲兄弟个人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注意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础。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有些困难,但体会感情对学生有难度,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以此来突破学习难点。
3.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4、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4.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情景激趣: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导入新课: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设计意图: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极大地诱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提出初读要求:(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借助课本注音或者请同桌帮忙,争取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
因此,教学中采取自由读、指名读的方法,使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读书才能,这样,落实了学习目标2)三、互帮互助学生字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草地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水平。
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实物、图片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
开黄色舌状花。
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
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
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
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能够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八、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九、板书设计: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
蒲公英会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