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关系

合集下载

笼养后备商品蛋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笼养后备商品蛋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笼养后备商品蛋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作者:高宏丽来源:《家禽科学》2023年第12期收稿日期:2023-09-18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3)12-0060-03坏死性肠炎为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急性死亡的病鸡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出现临床症状时间很短、突然死亡;没有急性死亡的患病鸡常见精神沉郁、羽毛逆立和腹泻。

临床上常与球虫病混合感染,多见于垫料平养的肉鸡(2~5周)和肉种鸡,笼养商品蛋鸡时有发生。

本文介绍一例笼养后备商品蛋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以引起蛋鸡养殖者的重视。

1 发病情况辽宁某蛋鸡养殖场设有4栋后备鸡舍(1、2、3、4号),每栋鸡舍每批次饲养后备蛋鸡4万只左右,舍内采用5列3层笼养,配有自动饮水设备、行车喂料设备和传送带清粪设备。

2022年5月6日,2号鸡舍进雏鸡40 280只,3号鸡舍5月20日进雏鸡39 757只。

6月11日,2号舍的鸡发病,随后一周(即18日)3号舍的鸡只也发病,发病过程非常相似,如均在发病前1 d鸡群一切正常,第2天一早发现死鸡增多,且死亡鸡分布在鸡舍各处,没有集中在一处。

从发病到鸡群治疗后恢复健康,2号鸡舍共死淘129只,死淘率0.32%;3号鸡舍共死淘149只,死淘率0.37%。

2 临床症状死亡鸡只体况较好,均为体重较大的鸡只。

观察所在鸡群,未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打蔫、精神沉郁症状,但有部分鸡只轻微腹泻。

3 剖检变化死亡鸡只泄殖腔外挂有棕色和绿色稀便,剖检发现腹气囊轻微浑浊,肝脏肿大,肠道病变明显,其他脏器和组织无明显变化。

其中十二指肠肿大、变粗,局部透明;空肠胀气,黏膜上有白色斑点,剪开内有恶臭味的棕色液体;小肠后段坏死,多处有假膜覆盖;直肠壁变薄,有刷状出血。

4 诊断4.1 细菌学检查对肠黏膜刮取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杆菌,有荚膜存在,结合病理变化怀疑是产气荚膜梭菌。

肉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混感的诊治

肉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混感的诊治

肉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混感的诊治2010年3月25日,河北省黄骅市某养殖户饲养的5000只20日龄肉仔鸡,1周前发现个别鸡只精神沉郁,有呼吸道症状,每天都有死亡鸡只,治疗多日,未见效果,反而发病鸡逐渐增多。

笔者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患病鸡呼吸困难,有啰音,咳嗽、发出“呼噜”声,甩鼻、肿头、肿眼、流泪,个别鸡肉髯肿胀,伸颈呼吸,排白色稀便。

生长不良,采食量下降。

2剖检变化2.1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有黏液。

2.2胸、腹气囊混浊、增厚、内有大量混浊的渗出液,严重者有黄色或黄白色块状干酪样物附着。

2.3消化道水肿、出血,肠道黏膜肿胀、出血,肠道淋巴滤泡肿胀。

2.4肝脏肿大,有一层白色包膜;心包积液;肺脏充血、出血;肾脏肿大。

3诊断根据发病情况和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4治疗4.1绿曼保亿健(主要成分:鸡в干扰素)2支/1000只鸡,绿曼速亿健(主要成分:鸡а干扰素)3支/1000只鸡每天上午混合饮水,连用3天。

4.2双黄连口服液按150千克水/瓶饮用,与森隆枝大速治(主要成分:氧氟沙星)按150千克水/瓶饮用下午联合使用,连用3天。

4.3配合中药“荆防败毒散”拌料,处方:荆芥45克、防风30克、羌活25克、独活25克、柴胡30克、前胡25克、枳壳30克、茯苓45克、桔梗30克、川芎25克、甘草15克、薄荷15克。

在饲料中以0.4%的比例添加,连用5天。

5预防措施随着家禽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球虫的耐药性不断出现,且一旦继发坏死性肠炎,往往导致肉鸡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生长停滞和部分死亡,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肠毒血征等症状,则对肉鸡的生长危害极大。

使得球虫病越来越成为令人头疼的疾病之一。

下面为笔者治愈的一例球虫病,愿与同仁共享。

1临床症状病鸡羽毛松乱,闭目呆立,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头颈蜷缩,腹泻,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有的鸡只排泡沫样棕黄色稀粪,还有部分病鸡排白色蛋清样尿酸盐稀便或排西红柿样粪便,粪便中有未完全消化的饲料,酱色粪便增多。

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混感的诊治

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混感的诊治

血、 肌肉苍 白, 消瘦 , 肠管肿胀增粗 , 肠粘膜增厚 , 十 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内有黄色或金黄色稀糊样 内容 物, 浆膜可见 出血点 , 个别肠段粘膜表面附着 麸皮 样灰绿色伪膜 , 盲肠内容物稀薄血样 。 3 实验 室检 查 刮去病变肠段粘膜 、 内容物 , 肠 置于载玻 片上 , 加 1— 2滴生 理 盐水 混 匀 , 加盖 玻 片 , 高倍 镜 下 可 在 见有多个 圆形或卵圆形球虫的卵囊。取灰绿色伪膜 于血液琼脂平板上 ,7 3 %厌 氧环境下培养过 夜 , 可 见 灰 白色 、 透 明 、 面湿 润 光滑 、 两 层溶 血 环 和 半 表 有 直径 2 4 m大小不等的菌落 , ~r a 用菌落涂片 、 革兰氏 染 色 、 检 , 见 大量 革 兰 氏染 色 阳性 , 镜 可 有荚 膜 , 两 端钝 圆的短粗杆菌 , 单个或成对排列。 4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 、 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及实验室 检查 , 确诊为鸡球虫病与鸡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 5 治 疗 以使用抗球虫药配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防止 细 菌混合感 染 为原则 , 同时注 重辅 助治 疗 。 用磺胺氯吡嗪钠与维生素 K复合制剂上午 1 次集 中饮水 , 连用 3 , 次量 加倍 ; 午 用碳 酸氢 钠 d首 下 利 肾,晚上用阿莫西林进行肠道消炎 ,连用 3 ; d第 3 用浓缩多维饮水 , d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采取 上 述措 施 5 d后 , 鸡群 精 神恢 复 正 常 , 症状 消 失 , 疾 病得 到 了有效控 制 。 使
鸡球虫病是 由孢子虫纲 、 艾美尔科 、 艾美 尔属 中的一种或数种单细胞寄生原虫寄生于鸡肠道上 皮细胞所 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消化道寄生虫病 , 临床 症状 以下痢 、 血便 、 出血性肠炎 、 雏鸡 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 等 为特征 。 死性 肠炎 又称 肠毒 血症 , 由 c 坏 是 型魏 氏梭菌引起 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 以小肠后段粘 膜 坏死 , 黑红 色粪 便 为特 征 。近年来 , 疾 病在 排 两种 养鸡生产中发生较严重, 尤其是二者混合感染时常 常造成死淘率增高 , 肉比增加 , 料 饲养周期延长 , 养 殖 成本 加大 , 给养 殖户 造成 较大 的经 济损 失 。 20 年夏季 ,辽宁省凌源地区因频繁降雨 , 09 气 温高 、 湿度 大 , 使 某鸡 场 饲养 的 3 致 0~4 0日龄 肉鸡 发生了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的疾病 , 现将 诊 治情况 介 绍如下 。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 09年 7 ,凌源市某养鸡户饲养 的 30 只 月 00 3 0日龄 肉鸡 相继 发 病 , 出现 饮水 增加 、 欲减 退 、 食 羽 毛蓬乱 , 目呆立 , 闭 精神萎靡 , 排黄 白色或西红柿样 稀粪 , 的粪便 带 血 , 有 个别 鸡 粪便 变 稀不 成 形 , 未 有 消化 的饲料残渣 , 有的病鸡排 白色蛋清样稀便 。严 重病 例 , 出现 白冠 、 白脸 和 白爪子 , 头颈 震颤 , 叫 , 惊 狂奔 , 最后全身瘫痪而死。用抗菌药物治疗 , 不见明 显效果 。 本次共发病 9 6 , 8 只 死亡 72只, 0 发病率为 3.%, 2 9 死亡 率为 7 .%。 1 2 2 剖检 变化 剖检 2 0只病 死鸡 ,病 变基 本 一致 。表 现 为贫 人员的引导 , 使广大农户不要在某一 区域 内过分密 集的兴办养殖场 , 并推行“ 全进全出” 的饲养方式。 合 理使用药物 , 严格控制产品的药品残 留及添加剂的 残留, 提高产 品质 量 , 发病率 , 降低 增加经 济效益 。 33 控 制环境 污染 . 环境污染是引起疫病 流行传播 的重要 因素之 随着养 殖 业 的发 展 , 养禽 场 饲 养生 态 环境 污 染 日益 严 重 , 调环境 因素 的重 要 性在 禽 病 防治 中更 强 具有现实的意义。虽然我 国一些规模化 、 集约化养 殖场养殖条件好一些 ,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 由 于环境治理投入不足 , 一些疫病长期存在 , 并有新 病不时出现 ; 比之下 , 相 绝大部分农村养殖户 饲养 条 件更 差 , 产者 缺 乏 防病 知识 , 生 消毒 不严 , 环境 污 染日 益严重。因此 , 必须采用 “ 全进全 出” , 制 并对鸡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混合感染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混合感染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混合感染2月~4月是华南地区多雨的季节,再加上有时天气潮湿闷热,场地潮湿,细菌大量滋生,肉鸡很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等混合感染.诊断2008年4月,广东省新兴县一养殖户养有1万多只竹丝鸡,30日龄左右,由于前期鸡有些问题,所以喂了一些药,后来突然发病严重,每天死亡10只~20只不等.笔者从用户的用药情况、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等多个方面入手,初步诊断为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的混合感染.临床症状鸡群大部分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蹲伏,粪便有的呈红褐色,有的拉未消化完整的饲料粪.病理剖检小肠段病变明显,肠腔内鼓起和充满带血色的内容物,小肠浆膜面有细小的点状出血,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附有黄中带浅绿色的假膜,肝脏充血等.治疗用速服康200毫升一瓶+硫酸黏杆菌素兑水200千克连用4天,4天后停药喂给益生素等制剂调节肠道细菌的平衡.用药两天后鸡群停止死亡,精神状况好转,4天后鸡群基本恢复健康.讨论分析由于该鸡场前段时间有个别鸡拉血样粪便,养殖户初步判断该鸡群可能感染了球虫病,在药店人员的推荐下购买了磺胺制剂和强力霉素(剂量较大),回去喝了几天水,几天后拉血色粪便的现象基本不见,停药几天后鸡群立刻暴发上述病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用了较大剂量的强力霉素后破坏了肠道细菌的平衡,特别对于阴性菌的杀灭,导致阳性菌的大量滋生,以致暴发了坏死性肠炎,而球虫情况也未完全得到根治,在坏死性肠炎发病的同时又激发出来了.坏死性肠炎是一种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周龄~5周龄的鸡,以小肠黏膜坏死为特征.选用恒丰强公司生产的速服康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坏死性肠炎和球虫都有良好的效果.预防本病应保持场地的干燥,及时更换垫料.经常将泥土的表层铲去,换上新土并撒上生石灰等消毒剂,也可降低球虫等的发病率.在鸡群集体正常的情况下应避免长期预防投药破坏肠道菌群,尤其注意大量使用抗菌药,在杀死阴性菌的同时可使魏氏梭菌等阳性菌群迅速增加,进而引发坏死性肠炎.另外,适当使用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也可减少肠道病的发生.。

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作者:郝春光来源:《科学种养》2020年第12期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一、病因1. 飼料在饲料品种突然发生变化或营养不均衡,尤其是饲喂变质的动物性饲料或饲料发生霉变时,常常引起鸡体胃肠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去平衡,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促使致病性菌群滋生,尤其是魏氏梭菌数量增多,这时鸡群极易暴发坏死性肠炎。

2. 球虫病鸡场采用平养模式时容易发生球虫病,随后坏死性肠炎相继发生。

因为球虫会引起鸡肠道黏膜严重损伤,而魏氏梭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这样就给魏氏梭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3. 用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不仅会杀灭有害病菌,还会抑制消化系统中的有益菌群,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失去平衡,促使致病性菌群过度滋生,比如魏氏梭菌,鸡群也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

4. 环境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鸡舍环境潮湿、卫生差、空气污浊、温度忽高忽低等,都会造成鸡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给病菌的入侵创造机会。

比如环境湿度过高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滋生,如果病菌附着在污浊的空气中被鸡吸入,常常引起呼吸道疾病,进而继发坏死性肠炎。

二、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趴地不起、食欲下降、翅膀下垂、贫血消瘦;严重腹泻,排出红色或黑褐色粪便,有的粪便上面沾满肠道黏膜;发病后很快死亡。

慢性型病例没有明显症状,鸡生长迟缓,泄殖腔周围沾满污秽。

三、病变对病鸡进行解剖,腹腔表面发黑,外观小肠明显膨胀,尤其是小肠后端扩张2~3倍,肠腔内充满黑褐色液体,肠壁黏膜脱落并附着黄色伪膜,肠内容物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的伴有血液呈黑红色凝块。

慢性型病例,黏膜坏死后呈黄色,与肠壁粘连形成伪膜或溃疡,肠道内有大量干酪样物质。

大部分内脏没有变化,个别肝脏和脾脏出血肿大,表面有点状坏死灶。

有的心脏出现粒状结节。

四、预防措施1. 防止饲料霉变饲料原料中的玉米和豆粕要从生产区大量采购,最好从粮库调运,以确保质量稳定。

建议采用实验室检测,坚决剔除水分超标和霉粒较多的原料。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的防治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的防治
应用 流 一 药 为 理 辅 行 条 介 病 线 一 要 绍 的 索 求 蛋 病 的 防 有 鸡 理 文 治 时 章 、 与 , 效 病 肉 偏 , 性 倒 也 鸡 重 和 就 、 于 一 实 鸭 是 一 从 战 、 以 注 性 “ 鹅 药 : 妻 等 物 事 为 家 项 主 简 禽 ” 介 , 痛 最 这 一 新 样 例 一
三、 防治 措 施
因 为肉鸡 死性肠 炎产 牛的毒 较 , L J 常养 过程 中 , 每 间隔 一 周 , 给 鸡群 补充 有益 菌 , 以维持 鸡群 肠 道 群 的平衡 。在大量 动物 试验 已证 实益 , { 菌可 起到 保 护干 【 】 改 善肠道屏 障功能 作川 ,在 肉鸡饲料 I { 1 舔加 帖 : 芽 孢杆菌 可显著增 加 了小肠 绒毛 高度 、宽度 、杯状 细胞 数 空肠 L g A 阳性 细胞 格 改善 了肠 道 的 臼细 胞 介 采 6 ,肿瘤坏死 凶 子 一o t ,白 胞 介素 一1 0转化生 长 r p和 s L g A含 量。乳酸 杆菌 、 枯草芽孢杆 菌 、 地 衣芽孢柑 菌及大量酶 类和维 生素等 合胖配 比 ,顺 利进 入肠道 形 成
混 合 感 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坏 死 性肠 炎 的 发病 情 况
本病 一年 四季均可 发生 , 但 也有一 定的 季节性 , 每 年 的 6 - 8月份 , 多雨 、 潮湿 、 高温的季 节最适 应 卵囊 的发 商 , 发病 感染最 多。不 良的外 界环境 条件及 饲养管理 也足 陔 病 发生的重要 因素。饲料配合不 当 、 缺 乏维 卜 素 A和 K 3 、 饥饿和 饲养 密度 大 、 卫生 条件差 、 转群 应激 、 防疫 接种 、 冬 季通风不 良等均会造 成球虫病 的发生和流{ 。

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关系

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关系

查发 现 :鸡 球虫 病 、坏 死性 肠 炎分 别 占 1 . % 1 1和 84 , . % 鸡球 虫 与产 气 荚膜 梭菌 混合 感 染 , 3 5 ; 占 . % 肉鸡 中鸡 球 虫病 和坏 死 性肠 炎 的发病 更 为突 出, 分别 占 1 . % 1 . % 坏 死性肠 炎 与鸡球 虫病在 59和 7 。 1 7 8两个 月份 的发 生率均较 高 。 、 在 生产 实践 中 , 随着 药物 的广 泛应用 , 虫抗 球 药性 问题 日趋 普 遍和严 重 ,球 虫病 的控 制 也更加 困难和 复杂 , 随着 球 虫病活 卵囊疫 苗 的推广 , 而 球 虫病爆 发 的严 峻形 势得 到缓解 ,然 而坏 死性 肠炎 的报道 案例 更加普 遍 ,有人认 为球 虫病 活 卵囊疫
国为 了降低 养殖 成本 ,缩短 了饲 料 中聚醚类 离 子 载体 药物 的添加 周期 ,导致 鸡球 虫病 和坏 死性肠
炎 的发病 率均增 加 , 。 马景 霞[通过 对我 国 山东省滨 州市 2 0 e ] 0 8年 4 月 1日至 9月 3 0日 2 0例 商 品鸡传 染 病 现状 调 8
苗的使 用是导 致坏 死性肠 炎 的发生 呈上 升趋 势的 重 要原 因 。
1 疾 病 现 状
在 许多 国家和 地区 ,坏死 性肠 炎逐 渐成 为 常
见 的家 禽疾病 , 而且 发病 率有 上升 的趋势 。ru n D o i
报 道 了坏 死性 肠炎 在法 国的流 行情 况 , 1 9 从 9 5年 占所报 道疾病 的 5 上 升到 19 % 9 9年 的 1% 2 E。英 国
2 球 虫 的 致 病 机 理
21 食糜 通 过时 间 在球虫急性感 染阶段 ,食糜 . 通过 小肠的时 间延长 。 o n r 吲 结认 为仅堆型 Jy e 等 总 艾美 球虫感染可 以缩 短食糜 的停 留时 间。S a e h n 等 嘲 为其 它球 虫感 染 时 , 认 由于肠道 p 于 56 H小 ., 刈 滑肌细胞膜通 透性产 生不利影 响, 成 了小肠 造

肉鸡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肉鸡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肉鸡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在一些肉鸡规模化养殖场时常发生肉鸡小肠球虫继发坏死性肠炎的病例。

此病可导致肠道消化吸收机能降低,严重时饲料大部分原样排出,直接影响肉鸡生长速度,经济损失巨大。

现将一病例介绍如下:一、临床症状病鸡呆立,翅下垂,缩颈闭眼,羽毛零乱,不愿走动。

随发病天数的增加,鸡体逐渐消瘦,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采食减少;排水样稀便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或红色胡萝卜样粪便,有刺鼻的恶臭味。

二、剖检变化病鸡机体消瘦、脱水,皮肤不易剥离。

腹腔内有腐尸臭味,最具特征的病变在小肠中后段,肠管明显增粗,内充满气体,约为正常的2~3倍;肠壁增厚,肠粘膜坏死呈糠麸样附着于肠壁内侧。

三、病因分析球虫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时,破坏了肠粘膜的完整性,引起肠管发炎和上皮细胞的崩解,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上皮细胞的崩解能产生毒素,引起自体中毒。

由于肠粘膜的完整性被破坏,细菌侵入而发生继发性感染,引起肠粘膜坏死、脱落,进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生产效益也直接受到影响。

四、防治措施(1)雏鸡和成鸡严格实行隔离饲养,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保持鸡场干燥清洁,避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防止鸡粪污染饲料与饮水,及时清除粪便,减少细菌污染。

(2)球杀和普菌痢康分上午和下午饮水,肠康健同时拌料,连用3天。

五、小结坏死性肠炎多在小肠球虫病中继发,
因此在气温多变季节一定要严格控制小肠球虫病的发生,可在肉鸡10日龄起交替使用抗球虫药至出栏前一周。

治疗肠炎用药时必须和抗球虫药同用,切不可单治,最好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尽量使用原来没用过的药物,效果更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关系辜新贵1*,欧阳艳2,郑露3(1.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江苏常州213168;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湖北宜昌443000;3.湖北省孝感市畜牧局,湖北孝感432100)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全球性寄生虫病。

曾经以饲料厂为中心的球虫药物防治体系在控制球虫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抗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的存在使得免疫预防成为球虫学界控制球虫病的一种共识。

然而随着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使用,坏死性肠炎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发病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之间究竟有何种联系,球虫疫苗的使用是否会影响家禽的生长,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争议。

1疾病现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坏死性肠炎逐渐成为常见的家禽疾病,而且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Drouin报道了坏死性肠炎在法国的流行情况,从1995年占所报道疾病的5%上升到1999年的12%[1]。

英国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1%的肉仔鸡发生过坏死性肠炎[2]。

在北美国家,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随着抗生素类促生长剂(AGP)被禁用而增加,但是球虫病的发病率没有影响[3]。

然而1995年挪威停用阿伏霉素,随后减少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的添加量,导致了该国坏死性肠炎的突然爆发[7]。

Shane报道,美国停止添加抗生素类促生长剂后坏死性肠炎和其它疾病表现出上升趋势;之后又报道,美国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缩短了饲料中聚醚类离子载体药物的添加周期,导致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均增加[4,5]。

马景霞[6]通过对我国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4月1日至9月30日280例商品鸡传染病现状调查发现:鸡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分别占11.1%和8.4%,鸡球虫与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占3.5%;肉鸡中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更为突出,分别占15.9%和11.7%。

坏死性肠炎与鸡球虫病在7、8两个月份的发生率均较高。

在生产实践中,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球虫抗药性问题日趋普遍和严重,球虫病的控制也更加困难和复杂,而随着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推广,球虫病爆发的严峻形势得到缓解,然而坏死性肠炎的报道案例更加普遍,有人认为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使用是导致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2球虫的致病机理2.1食糜通过时间在球虫急性感染阶段,食糜通过小肠的时间延长。

Joyner等[7]总结认为仅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缩短食糜的停留时间。

Shane等[8]认为其它球虫感染时,由于肠道pH小于5.6,对平滑肌细胞膜通透性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了小肠摘要:坏死性肠炎(N ecr ot i c Ent er i t i s,N E )又称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C l ost r i di umper f r i ngens)所引起的家禽细菌性肠炎。

球虫病(cocci di osi s )也是导致家禽业经济损失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

由于球虫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的问题,在球虫病控制中免疫预防取代抗球虫药已成为趋势,二者常相伴或相继发生。

但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应用是否增加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坏死性肠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及与球虫病的关系、以及抗球虫药物、球虫病活卵囊疫苗对坏死性肠炎的关系等。

关键词:坏死性肠炎;球虫病活卵囊疫苗;产气荚膜梭菌中图分类号:S85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567(2011)01-0003-05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1年(第36卷)第1期收稿日期:2010-11-03*:通讯作者专题综述3··的运动性降低,食糜的停留时间延长。

但Ruff报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病理机制有所不同,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鸡肠道pH不受影响。

2.2降低食糜的黏度柔嫩、堆型和早熟艾美耳球虫可以降低鸡肠道食糜的黏度,这也是导致生长性能不良的原因[10~12]。

营养成分的吸收主要通过小肠上皮完成,Turk[13]和Ruff[14]已经综述了不同种球虫分别可导致锌﹑钙﹑硒﹑油酸﹑葡萄糖﹑脂肪﹑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缺乏。

2.3降低营养素的消化已有报道当球虫感染时,消化酶的活性会降低,例如与上皮细胞刷状缘相关的双糖酶的活性在感染球虫时会降低[15,16]。

当球虫感染毒害﹑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时胰腺分泌的淀粉酶活性降低,胰腺重量减轻[17]。

一般鸡群发生球虫病时,也会出现蛋白质消化不良[18]。

2.4肠绒毛萎缩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时,肠绒毛都会萎缩,特别是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时[19]。

其它球虫感染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损伤,这种损伤也是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的因素。

2.5血浆蛋白外漏血浆蛋白质渗漏通常表明黏膜的通透性增加。

Shane等[8]报道堆型艾美耳球虫在有性繁殖阶段可以导致粘膜的损坏引起血浆蛋白的渗漏。

2.6小肠酸度增加当鸡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时,食糜pH下降;酸度增加可能延长食糜的通过时间[10]。

然而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时对小肠的pH没有影响。

Kouwenhoven等[20]则认为小肠的pH降低会影响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吸收。

3球虫是坏死性肠炎发病的主要诱因坏死性肠炎发生的诱因非常复杂:谷物日粮中包含大量的非淀粉多糖(NSP)增加了食糜的黏度,导致食糜通过的时间延长,可能使厌氧细菌增殖和产生肠毒素;动物蛋白和动物油在饲料中的过量添加增加了肠道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21~23],垫料潮湿既是坏死性肠炎的一种表现,也与该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24];另外,坏死性肠炎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肠黏膜损伤。

日粮中的纤维成分或食入的垫料产生的机械作用、应激、球虫感染、霉菌毒素等都可能损坏肠道粘膜。

当感染鸡球虫时,肠粘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失去屏障作用,为肠道病原微生物如产气荚膜梭菌的入侵敞开了门户,可导致坏死性肠炎的继发感染;肠粘膜受损也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和毒素的扩散。

球虫感染后导致的一些病理生理变化中,大多数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是有利的;子孢子和裂殖子损伤肠粘膜,血浆蛋白外漏和食糜通过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繁殖;肠道pH降低却不利于细菌繁殖和毒素分泌[25~27]。

4抗球虫药物对坏死性肠炎的影响目前所使用抗生素类促生长剂,如维吉尼亚霉素(Virginiamycin)、杆菌肽(Bacitracin)、阿伏霉素(Avoparcin)、阿维霉素(avilamycin)、林可霉素(Lincomycin)、红霉素(Erythromycin)、泰乐菌素(Tylosin)、万古霉素(Vancomycin)等对坏死性肠炎的控制有很大帮助[28,29]。

用于控制球虫病的聚醚类离子载体药物对于产气荚膜梭菌比较敏感[30,31],如:莫能霉素(Monensin)、甲基盐霉素(Narasin)、拉沙里菌素(Lasalocid)、马杜拉霉素(Maduramycin)、盐霉素(Salinomycin)等。

所以,一些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抗球虫药物也可以预防坏死性肠炎[32]。

在球虫产生耐药性之前,任何抗球虫药物都可被认为是在控制临床球虫病而间接地控制坏死肠炎。

甲基盐霉素甚至在没有球虫攻击的情况下,也能降低坏死性肠炎发生[29]。

Bolder等[33]观察到,每千克饲料添加9mg班伯霉素(欧盟认可的添加范围1~20mg/kg)可明显地减少于11和12日龄接种的42日龄罗斯肉用鸡粪便中排出的肠炎沙门氏菌或产气荚膜梭菌数量。

5抗球虫疫苗对坏死性肠炎的影响鸡球虫卵囊被鸡吞食后,在机体内繁殖,并排出新的卵囊于垫料中,然后鸡再从垫料中摄入孢子化卵囊,达到轻度的循环感染,并不断刺激鸡体的免疫系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机体在这个反复感染的过程中能够逐渐获得抵御球虫入侵的能力。

Waldenstedt等[34]报道球虫弱毒苗对肠道粘膜虽然产生了破坏,但没有引发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2003年Williams[35]通过攻毒实验研究了田间球虫感染、球虫病活卵囊疫苗感染和坏死性肠炎的关系;表明弱毒球虫疫苗免疫过的鸡能专题综述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关系—辜新贵,等4··专题综述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的关系—辜新贵,等够免受巨型艾美耳球虫的攻击,当再次受到产气荚膜梭菌攻击时也都受到了保护而未发生坏死性肠炎;敏感鸡如果先感染了球虫然后再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则坏死性肠炎的病情比仅仅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鸡严重。

球虫少量感染后在裂殖生殖过程中,对肠道上皮细胞产生一定的破坏,却不影响生产。

另外,当鸡接种弱毒的球虫病疫苗时,不会导致鸡的饮水量增加,也就不会影响垫料质量[35,36],从这方面看,球虫病疫苗也不会诱发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6产气荚膜梭菌加重球虫病变的程度从球虫病的发病机理分析,坏死性肠炎似乎不会增加球虫病的发病率,因为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破坏让球虫子孢子/裂殖子失去了入侵位点。

Johansson等[37]则认为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可能影响柔能艾美耳球虫产生的病理变化。

Ohe等[38]也发现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影响柔能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

但是,Clark等[39]和Hegde等[40]分别比较“悉生”鸡和普通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后的病理变化,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异。

所以,在球虫病和其它病并发时很难确定哪种病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7坏死性肠炎引起垫料潮湿有利于球虫发育鸡球虫病可以不需要其它生物媒介或特殊条件诱发,垫料的温度和湿度是决定球虫孢子化生殖过程的关键因素。

堆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在相对湿度40%~80%和温度21~33℃之间具有最好的孢子化率,但是在干燥或潮湿的垫料中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率明显比纯粪便中的高[41]。

在南方的冬季和北方地区鸡舍垫料相对干燥,当发生坏死性肠炎时,垫料潮湿就为球虫卵囊的孢子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8日粮成分对球虫和坏死性肠炎的影响鸡球虫的易感性与免疫状态有关,也与饲料的营养水平有关,高水平的粗蛋白可以增加球虫的致病性[42]。

可能是粗蛋白刺激胰蛋白酶活性升高,更有利于孢子囊在肠道内脱囊释出子孢子。

Williams[43]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对以饲喂小麦为基础日粮的鸡只致病性强于以玉米为基础日粮的鸡只。

Morgan等发现谷物中不同水平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着球虫对鸡只的易感性。

以小麦为基础日粮与以玉米为基础日粮相比,既会加重坏死性肠炎,也会加重球虫病;黑麦或大麦取代玉米也会引起同样的问题[10]。

2000年意大利的玉米大幅涨价,导致30%的玉米被替代,意大利肉鸡日粮中小麦的含量升高,加上主动停止添加抗生素类促生长剂,致使坏死性肠炎发病率增高。

这很可能主要是因为日粮成分由玉米为主而变为小麦为主的缘故[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