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肝脏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学、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放射诊断学1、正常肝脏超声表现,错误的是0.83分A.中等回声B.光点细小,分布均C.肝内门静脉、肝静脉显示清晰D.门静脉为离肝血流E.肝静脉为离肝血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门静脉为向肝血流。

2、疲乏无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X线上右心室增大呈二尖瓣心型,肺门影小,肺纹稀疏,应考虑0.83分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肺动脉狭窄临床表现有①劳累后有心悸、气促、胸痛或晕厥,严重可有紫绀和右心衰竭。

轻度狭窄病人可无症状②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粗糙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伴震颤,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X线检查,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圆锥隆出,肺门血管阴影减少及纤细。

3、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是0.83分A.骨有机成分减少,钙盐增加B.骨有机成分增加,钙盐减少C.骨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增加D.骨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减少E.骨有机成分和钙盐均减少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骨有机成分和钙盐均减少是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

4、肝切面内见包膜粗糙,壁厚不光滑,内部呈低回声或液暗区之病变回声区,伴局部压痛明显0.83分A.肝血管瘤B.肝癌C.肝囊肿D.肝脓疡E.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肝脓疡超声肝切面内见包膜粗糙,壁厚不光滑,内部呈低回声或液暗区之病变回声区,伴局部压痛明显。

5、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0.83分A.颈椎B.胸椎C.腰椎D.胸腰交界区E.骶、尾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胸腰交界区是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

6、以下哪项是左心室扩大的X线征象0.83分A.正位上右心缘双边或双房影B.正位上左心缘第3弓突出C.右前斜位食管压迹加深D.右前斜位胸骨后间隙缩小E.左前斜位心后下缘膨隆突出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左前斜位心后下缘膨隆突出是左心室扩大的X线征象。

7、左心房扩大的早期X线征象是0.83分A.后前位右心下段双边或双房影B.后前位左心缘第3弓突出C.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D.左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膨隆突出E.右前斜位食管压迹加深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右前斜位食管压迹加深是左心房扩大的早期X线征象。

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二)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 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 • 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 脂肪肝 • 肝癌 • 肝囊肿 • 肝脓肿 • 肝硬化
•肝脏饱满肿大
•回声细密模糊
•远区回声衰减 •血管模糊不清
临床意义
根据声像图对脂肪肝作出诊断,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脂肪肝不能作鉴别。
牛眼征的组成:
•中心:园形高回声
•暗环:为无回声区
•外周:包膜亮回声
卵巢、结肠、胃 及泌尿系恶性肿瘤 肝转移灶多为强回 声结节。
淋巴瘤、肉瘤及 霍奇金病的肝转移 灶表现为回声减弱 区。
1 2
•椭、圆形无回声暗区 •壁薄而光滑侧方声影 •后方回声有增强效应
• 压 迫 周 围 血 管
• 多 个 大 小 不 等 无 回 声 区
超声检查类型
即幅度调制型。此 法以波幅的高低代表界 面反射信号的强弱,可 探测脏器径线及鉴别病 变的物理特性。
即辉度调制型。
此法以不同辉度光点表 示界面反射信号的强弱,反 射强则亮,反射弱则暗。 因采用多声束连续扫描, 故可显示脏器的二维图像, 本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 超声诊断法。
运动型。 M超对人体中的运动脏器 (如心脏、胎心等) 在检查时具有优势, 实质上为一维超声显像。
• 二尖瓣曲线回声增粗, 反光增强; • EF斜率减慢,A峰逐 渐消失,为城垛样曲 线; • 舒张期二尖瓣后叶运 动与前叶同向; • 左房、右室增大。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彩色血流显像示经二尖瓣
口多色镶嵌型彩色湍流.
似喷泉样。
M型超声心动图
• 主动脉根部的主动脉 瓣回声增粗,反光增 强且可有多条回声及 钙化块状回声;

肝脏超声诊断课件

肝脏超声诊断课件
(3)囊肿两侧可见侧壁声影,囊 肿后壁及后方组织回声增强。
精品
3.肝脏外形: 囊肿较小且位于肝中央部位时,
肝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 大的囊肿或近肝边缘处的囊肿可
使肝脏形态不规则,局部膨隆, 体积增大;
精品
4.深而大的囊肿可使周围血管及 胆管呈弧形受压移位,相邻器官 可见推压征象。
精品
--------cyst
及强回声。
精品
(4)弥漫型肝癌 ①肝实质可见弥漫分布的粗大斑
片状强回声,分布不均,难以分 辨出明确的肿块; ②肝脏增大,形态失常,边缘凹 凸不平;
精品
③肝深部组织回声明显衰减,肝 内血管回声减少,肝静脉变细、 扭曲;
④肝门静脉内可见癌栓的实性回 声光团及肝门静脉周围的海绵样 变。
精品
2.间接征象: (l)肝脏大小及形态的改变 较小的肿瘤肝脏形态大小无明显改
精品
当脓液粘稠并含有脱落坏死组织 时,常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及片状、 条索状强回声,类似实质性肿块。
肿脓壁较厚,回声强,内壁常不 规则。
精品
(3)病程后期(脓肿吸收期): 脓肿体积缩小,液性暗区内出现
斑片状或条索样强回声,脓肿壁 进一步增厚。
精品
4.脓肿后方回声增强,由于脓肿 内的变性、液化、坏死,其后方 回声增强;
3.肝脓肿图像的演变及分期: (l)病程初期(炎症期) 病变区因水肿呈不均匀的低至中等
回声光团,与周围正常肝组织之间 有不规则的低回声带,界限模糊;
精品
(2)病程中期(脓肿形成期):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变区开始坏
死、液化,声像图可见病变区呈 蜂窝结构,其内可见无回声暗区, 暗区内有稀疏光点。
性受累,肝脏的正常均匀回声受 到破坏,呈现为广泛的边界不清 的异常回声区。

《超声诊断学》 期末单选题试题及答案

《超声诊断学》 期末单选题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4)一、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_______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_______ (松开/捏紧)手指.(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2.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___________)(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3.小明利用铅笔芯和鳄鱼夹制作了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甲所示.(1)甲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之间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有关.(2)小明用一个LED灯替换铅笔芯,与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S1,发现LED灯亮而小灯泡L不亮.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小灯泡L处发生短路猜想二:LED灯电阻很大导致电路电流很小为了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乙电路中LED灯的两端,此时LED灯,小灯泡L (填“亮”或“不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实验二: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按图丙所示的电路对LED灯的电阻进行测量.闭合开关依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电压(伏)电流(毫安)电阻(欧)11.412116.7 21.614114.3 31.816112.5…………实验二中,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V,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端移动(填“a”或“b”).经分析,结果支持猜想二,从而导致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填“大”或“小”),不足以支持发光.4.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定值电阻R x:阻值在49~52Ω之间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如图甲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如图乙D.定值电阻R0:阻值20ΩE.电压表V:测量范围0~3VF.电源E:电源电压恒为4.5VG.单刀双掷开关(双向开关)S及导线若干为了较精确地测出待测电阻R x的电阻,小明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1)在小明设计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字母).(2)小明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记录的数据是:Ⅰ.将开关S掷向1,由________(填“a至b”或“b至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至某一位置,读出V表的示数为2.5V;Ⅱ.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将开关S掷向2,读出V表的示数为1.5V.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R x=________Ω.5.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时:(1)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选“A”、“B”或“C”)处的电流;(2)小明同学在图乙中只移动一根导线就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3)如果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I C=I A+I B。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

单选四个判断一个填空五个名解二个简答一个共23分超声诊断学:是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诊断人体疾病的学科。

超声诊断学的内容: 1、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超声大体解剖学研究。

2、功能性检测。

3、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的研究。

二、超声检查的特点优点:1、对人体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力。

2、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

3、成像速度快,可实时观察运动的器官。

4、无放射性损伤,可反复检查,动态随访。

局限性:1、易受气体和皮下脂肪的干扰,影响图像质量。

2、单幅图像显示范围较小。

3、伪影较多。

几个重要的概念声源: 能发生超声的物体称声源。

超声声源是换能器(探头)。

探头: 是发射并回收超声的装置。

它将电能转换成声能,再将声能转换成电能。

探头的选择⏹线阵探头:频率较高,主要应用于浅表部位的超声检查,如乳腺、甲状腺等。

⏹凸阵探头:主要应用于对腹部、盆部器官的超声检查。

其探头的特点:视野大近场及深部显示范围均较大。

⏹扇形探头:主要用于颅脑、心脏及直肠陷窝等深部脏器。

优点:探头小、操作灵活、声窗小、深部显示范围大,但近场显示范围小。

⏹体腔内探头:经食道超声、经阴道超声、经直肠超声、血管内超声。

超声波定义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是声波的一种。

临床常用的频率范围2.2-10MHz 。

(一)超声波的基本特性1、超声波具有机械波的物理特性。

2、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以规则的纵波形式传播。

3、超声有3个基本物理量。

即频率、波长、声速。

声速=频率×波长4z)z=ρ*c5、界面: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物体接触在一起时,形成一个界面。

(二)超声波的传播1、方向性超声波以纵波的方式传播,它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2、反射和折射入射超声通过大界面时,就可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3、散射发生于小界面。

散射无方向性。

4、吸收与衰减:声束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粘滞性与导热性,造成声能的耗损称为吸收。

超声诊断学3

超声诊断学3

1.超声诊断肝脓肿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膈肌运动受限B、右侧胸腔积液C、右侧膈下范围大小不等的积液暗区D、实质内以透声不好囊性为主的病变,后方增强效应明显E、肝脏局部增大、形态常不规则正确答案 : D解析:肝脏的局部增大或弥漫性肿大,肝内回声增强,膈肌运动受限,右侧胸腔或膈下脓肿是肝脓肿时可能出现的伴随征象。

2.患者,男性,50岁,肝炎病史18年,于肝右叶探及一较大的高回声团块,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无回声区,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绕,CDFI示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条状及簇状彩色血流分布,PW示为动脉频谱Vmax为66cm/s,则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较大A、转移性肝癌B、胆管细胞癌C、肝细胞癌D、肝海绵状血管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 C解析:患者肝炎病史多年,结合肿块形态.周边晕环及CDFI等声像图特点,首先应考虑为肝细胞癌。

3.检查直肠腔内超声的探头应该选择A、凸阵7.5~20.0MHzB、凸阵3.5~4.0MHzC、凸阵5.0~10.0MHzD、线阵5.0~12.0MHzE、凸阵5.0MHz正确答案 : C4.关于直肠的解剖,不正确的是A、直肠各壁均有腹膜覆盖B、男性形成直肠膀胱陷凹,女性形成膀胱子宫陷凹C、男性直肠前方与膀胱底.输尿管.精囊腺及前列腺邻近D、女性直肠前方与阴道后壁相贴E、直肠上段一般较膨大,下段则保持收缩空虚状态正确答案 : A 解析:直肠下约三分之一没有腹膜覆盖,其余均正确。

5.关于肝脏的分区,错误的说法是A、肝中静脉将肝脏分成左半肝及右半肝B、肝右静脉将右半肝分成右前叶.右后叶C、肝左静脉将左半肝分成左外叶.左内叶D、库氏法将肝脏分为八个区E、下腔静脉将肝脏分成左半肝及右半肝正确答案 : E解析:肝中裂将肝脏内部分为左右两叶,此裂相当于通过胆囊窝中点到第二肝门处下腔静脉左壁之连线。

6.肝大、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血管纹理模糊,后方肝组织回声减低。

肝门区门静脉旁可见小片状低回声,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对其旁门静脉无挤压。

肝吸虫病B型超声诊断分析

肝吸虫病B型超声诊断分析
成 的 网状 结 构 , 特 征 性 的 块 图 状 沟 纹 , 呈 即所 谓 干 线 型 肝 硬 化 。 由 于 肝 腺 泡 的 主
扩张 , 多在 3~ rm; 5 a ⑧肝内强光斑 2 2例 ;
56 2 2 0 0广 东 肇 庆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肇
为肝吸 虫 15患者进 行肝 、 脾超 声检 7 胆、
查 , 察 图像 , 结 分 析 肝 吸 虫 病 在 声 像 观 总 图上 的 常 见 特 征 并 与 对 照 组 进 行 比较 。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 吸虫病 , 因生食
或 未 煮 熟 含 有 囊 蚴 的 鱼 肉 而 感 染 的 胆 道
60例孕 妇 产后 证 实 脐 带 绕 颈 10 2 5 例, 发生率 2 % ,/ 4 S D≥3 02 . 5例 ,/ S D< 3 015例 , . 2 二维超 声及 C F 检 出率 , DI 见
表 1 。
率有显著差 异。结论 : D I C F 及脐 动脉 s /
显 , 胆 管 不 扩 张 , 见 串 珠 状 排 列 强 光 则 仅
疫 吸附试 验 、 间接 荧光 抗 体试 验 等 都 曾
试用 于华 支 睾 吸 虫病 的辅 助诊 断 , 但检 测患 者结果 出入较 大 , 与其 他 消 化 道 且
寄 生 虫 感 染 ( 以 吸 虫 类 感 染 ) 较 明 尤 有 显 的交 叉 反 应 , 能 用 作 确 诊 。 甲 、 、 不 乙
为主 , 多在 3~5 m, D I 小等 号 胆管 m C F在
内无 血 流 信 号 。是 由 于 大 量 虫 体 引 起 机
对鉴别诊断有 困难可结合实验室检查 , 可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演示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演示课件

弥 漫 型 脂 肪 肝
弥漫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因脂肪浸润程度不同而表现差异大。 早期:小片肝实质浸润时,呈局部强回声反射, 形态不规则。随着浸润范围的扩大,可呈现以肝 裂为分界的肝叶段强回声改变。又称节段型脂肪 肝或“阴阳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节段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或更多,颜色变黄,油腻感。镜下肝细胞内 出现脂肪空泡。也可见肝细胞坏死、多核细胞浸 润和胆汁潴留。
脂肪肝
弥漫型 分类
非均质型
弥漫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肝脏弥漫性增大,被膜光滑,边缘变钝。 实质回声细密, 增强,后方回声减弱,脂肪浸 润严重的患者,即使增益开到最大,也不能显示远场 肝脏(“光亮肝”) 肝内管道显示模糊或不显示。
右 肋 缘 下 斜 断 ︵ 朝 向 第 二 肝 门 ︶
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外形及大小 肝实质回声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肝脏的外形
在上腹部纵切扫查,肝脏 左叶呈类三角形,右叶呈楔形。
横断或肋下斜切时,显示为以 肝门为中心的类扇形图像。
肝脏的正常值
正常左肝纵切
正常右肝肋缘下斜切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 门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厚 血管→ 肝动脉:太细不显示
↘ 肝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薄 正常门脉主干<1.4cm 胆管:可显示一、二级,在肝内与门脉 并行,管径宽度是门脉的1/3(主干<0.6cm)
肝血流
① 门静脉血流频谱为持续性静 脉频谱,随心动周期及呼吸略有波动 。
腹部超声诊断
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内存的裂隙,将其分为五个叶: 以下腔静窝和胆囊窝为标志的正中裂将肝 脏分为左叶和右叶 起于脐切迹,抵于肝左静脉入下腔静脉处 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 起自肝右下缘切迹,向后上抵于肝右静脉 下腔静脉入口处的右叶间裂将肝脏分为右 前叶和右后叶 起止于门静脉矢状部和肝左静脉根部的静 脉导管索形成背裂的一部分 尾状叶位于其后
Ⅲ型 肝内见多个囊肿,为多发包虫或外 生性子囊而成。囊壁及囊内回声随病程长 短而表现不同 Ⅳ型 包虫感染的脓液与蜕变的子囊等混 杂而成。表现为形状不规、回声不均的团 块,局部可有液性暗区及钙化的强回声团 V型 包虫子囊退化、囊液吸收后表现为 强回声团,边界清楚,似实性肿块,可见 钙化灶
肝脏弥漫性病变
门静脉(PV)、肝静脉(HV)、下腔静脉
(IVC)内癌栓。 肝门淋巴结肿大。
CDFI可检 出从外周进入
瘤体的动脉血
流或瘤体内部 的动脉血流。
最大流速(Vmax)>0.6m/s R1>0.60 应考虑为肝脏恶性肿瘤。
肝门胆管癌
肝门胆管癌
血管肌脂瘤
转移性肝癌的声像图
肝脏正常或肿大,外形规整或失常态;
肝血管瘤声像图
依肿瘤的大小、性状不同,可呈现不同的图象
强回声型: 肿瘤常较小,直径13cm,呈均质 的强回声,外形规整,边界清晰。 低回声型:肿瘤内部呈不均质的低回声,有时 可见网状或蜂窝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回声 增强。 Doppler超声: 于瘤体内较难探及血流,有时可 见低速度静脉样血流,偶见动脉血流。
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实性结节,有各种回声 类型,低回声型最多见。 Doppler超声:较原发性肝癌的血流检出率 低,常以静脉血流为主,偶见高阻力的动脉 血流。
“靶环征”、“牛眼征”常见于乳癌肝转移; 囊实性团块可见于鼻咽癌、神经源性肿瘤或 各种肉瘤的肝转移。
肝包虫病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此病 具有地区分布特点,在我国西北,内蒙及 西藏地区感染率较高 人体包虫病常见的有二种类型,即细粒棘 球幼病和泡状棘球虫幼病 患者常牛、羊、犬接触史,Caromic试验或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超声检查见肝内 囊性占位病变即可诊断。
超声诊断学
第六章 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解剖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脏器,呈楔形,主要位于 右上腹。其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前肋的上缘,下 界与右季肋缘相齐。肝的上面与膈肌相附,称为 膈面,下面为脏面。肝的膈面附有镰状韧带,将 肝分成左、右两叶。脏面有H形的两纵沟和一条 横沟。右纵沟由前部的胆囊窝和后部的下腔静脉 窝组成,肝静脉在下腔静脉窝后上端注入下腔静 脉处,即为第二肝门所在,在纵沟由脐静脉窝和 和静脉韧带构成,横沟为第一肝门部位,有血管 和胆管通过。
声像图表现
肝脏大,肝静脉系统扩大,透声性增强, 内径增大。 彩色血流饱满,频谱形态失常,血流量增 加,
布-加(Budd-Chiari)氏综合征:包括一切由大肝静脉部 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的病变。 1.肝静脉血栓所致布-加氏综合征,较少见,发病年龄1030岁。 超声相关病理 原因多不详,可能为红细胞增多症,镰刀细胞贫血;肝癌、 肾癌破入腔静脉内转移瘤,等 。肝静脉迅速阻塞。 肝小叶中央实质细胞坏死;肝静脉缓慢阻塞。出现腹痛、 肝大、腹水及中度黄疸。 超声表现: 肝大、肝区回声异常似肝硬化,腹水;但阻塞时的肝静脉 不扩大,纹理不清。
指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肝实质弥漫性病理改 变。因部分病变声像图缺乏特征性表现, 所以统称为弥漫性肝病。 包括:脂肪肝、肝硬变、血吸虫病肝脏、 以及肝糖原累积病、肝淀粉样变性、肝豆 状核变性、高雪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结节病、肝脏组织 细胞增生症等。
脂肪肝
正常肝脂肪占5% 超过生理含量的范围组织学分为两种类型: 脂肪的含量占40-50%以下为肝细胞脂肪变 脂肪的含量占50%以上的肝细胞为脂肪肝 小叶中央区的脂肪变大多为缺氧所致 灶状脂肪变呈无规律的或带状分布 门管区的脂肪变,揭示食入脂肪的量过多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按大体形态可分为: 巨块型:最常见,肿瘤直径可达10cm以上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瘤结节直径 <5cm 弥漫型:肝内弥散分布细小的癌结节,直 径常<1cm
肝细胞癌的声像图
依肿瘤的部位、多少、大小及病程等可呈现不 同的声像图。 肝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外形规整或局限性隆起 肿瘤的回声:低回声、强回声、等回声及混合 回声型,常不均质,伴液化坏死时,肿瘤内可 见无回声区。 Doppler超声:肿瘤内血流较丰富,多数易于 探及动脉血流。弥漫型者可见肝内血流增多, 肝动脉扩张,流速加快,可达2.5m/s以上。
弥漫型声像图
肝脏变形,边缘呈结节状,肝内正常的纹 理结构紊乱 肝区回声强弱不一,分布不均匀,有的呈 不规则斑块状分布,常不易与结节型肝硬 化图像鉴别 肝内门静脉分支线显示不清或管腔内实性 癌栓充填是其重要特征
肝细胞癌的继发声像图表现
卫星结节:肿瘤周围出现小癌灶;
与肿瘤相邻的血管受挤压、绕行;
与肝组织界限模糊,图像极似肝肿瘤。
进展期:脓肿病变区开始出现坏死、液
化,初期可呈蜂窝状,后期可呈现内壁
不规整的无回声区;与脓肿相邻的肝组
织可出现数毫米宽的低回声炎性反应带
细菌性肝脓肿表现为: 肝脏常增大,膈肌运动受限,可并发右侧 胸腔积液或膈下积脓 脓肿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椭圆形 囊壁多数较厚,内缘不整齐,与肝实质边 界模糊 根据液化程度的不同,回声分布不均匀 病灶后方回声增强 脓腔内可出现气体回声团 脓肿早期,液化不明显时,呈实性强回声
右肋下不标准冠状切面图
显示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总门静脉主 干。 AO:腹主动脉 CA:腹腔动脉 PV:门静脉 SMV:肠系膜上静脉 SPV:脾静脉
肝脏大小正常值
肝右叶: 最大斜径12—14cm 前后径8—12cm 肝左叶: 前后径<7cm 长<9cm
正常肝脏的声像图
肝内门静脉沿肝脏长轴走行,近第一肝门处 较粗,在肝左叶内门静脉横部、矢状部、左 内支、左外上支呈“工”字形分布.肝管伴行 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 于剑突下或右肋缘向肝膈面斜断扫查,可见 左、中、右三支肝静脉呈放射状汇集于第二 肝门,与门静脉垂直交叉分布,由于其不在 一个平面上,故难以同时显示.肝右静脉走行 于右叶间裂内,是肝右前叶与右后叶的分界 标志。.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
肝实质回声前方致密增强,后方衰减;
肝内管道结构走行不清晰。
局灶性、非均质性脂肪肝回声不均匀增强, 而正常肝呈相对低回声,可误为异常
典型肝硬变的声像图
肝脏外形失常,左右叶比例失调,左叶代偿性增 大,右叶缩小; 肝被膜不光滑凹凸不平呈锯齿状; 肝实质回声粗糙,明显不均质,部分可见弥漫性 结节状改变; 合并门脉高压者,PV管径增宽,主干内径 >13mm,血流速度减慢,最大流速<15cm/s。侧 支循环开放时,可见脐静脉重新开放,腹腔静脉 曲张; 脾大,腹水。
正常解剖
形态:立体楔形 位置:右季肋部 分叶:左右两叶 血管:肝、门静脉
正常肝脏的声像图
• 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肝脏外形近似楔形,肝被膜光滑而连续, 肝实质呈稍低的均匀的细小光点。本切面 可显示肝脏各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 右分支,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 • 右肋间斜切面声像图 用来观察肝右叶的结构,显示肝肾间隙及 膈下间隙。
可见侧壁声影,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直径0.510cm
当囊内有出血、感染、脱落的上皮细胞或 胆固醇颗粒时,其内出现回声点
• 压 迫 周 围 血 管
• 多 个 大 小 不 等 无 回 声
• 肝 体 积 增 大 外 形 失 常
肝脓肿的声像图
初期:病变区呈不均质的低 等回声,
病因
小脂滴性 肝细胞有严重的物质代谢障碍:四环素, 妊娠脂肪肝,急性酒精脂肪肝 大脂滴性 肥胖病,内分泌失常,糖尿病,酒精中毒 性肝病,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均可引起
典型脂肪肝的声像图
超声检查对弥漫性脂肪肝的发现敏感。早期脂肪
肝为可逆性,合理治疗后可恢复 肝脏大小正常、饱满或轻至中度肿大 边缘钝,质地正常或稍硬
肝脏占位性病变
良性:
肝囊肿、多囊肝、 肝包虫病、肝脓肿、 肝结核、肝炎性假 瘤、肝血管瘤、肝 腺瘤、肝错构瘤、 肝脂肪瘤等 恶性: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继发性:转移性肝癌
肝囊肿的声像图
肝实质内的类圆形囊性无回声区
囊壁薄而光滑,较小的囊肿仅显示前后壁
亮线而侧壁不清
阿米巴肝脓肿特点: 脓腔一般较大,多位于肝的边缘部 提高增益,脓腔内呈现细小、均匀的弱回声 点 脓肿后方回声仅仅轻度增强 脓肿壁较不清楚 病变区肝脏局部肿大明显
肝血管瘤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分为四型: 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 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 瘤最为常见
肝包虫囊肿声像图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Ⅰ型 囊壁增厚呈双层的母囊内有数目不 定、大小不等的小囊,可呈蜂窝状或车轮 状聚集在母囊内。常见小子囊在囊液中漂 游、底部见囊砂回声 Ⅱ型 边界清楚的单发囊肿,内无小囊, 囊壁的厚薄与病程有关。偶见内囊膜分离, 在囊液中漂浮,完全分离时,表现为“水 百合花”图像
肝包虫囊肿声像图表现
巨块型声像图
肝内巨大的实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 分叶状 边缘有弱回声带,一般与肝实质分界清楚 肿块多呈不均匀的强回声,中心可有坏死 性液化腔,有时呈“块中块”表现 癌肿局部向外浸润时,周围的弱回声带变 得模糊甚至中断。
结节型声像图
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直径 2~5cm 轮廓线较整齐,多有边缘弱回声晕,与肝 实质分界清楚 肿块多呈强回声,亦可呈等回声或不均匀 回声,小于3cm的结节则以弱回声多见 肿块可见“镶嵌样”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