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诊断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左肋下位主要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外侧角及左 下角。 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各段及膈顶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7页
第三节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P207页
局灶性肝病(肝占位性病变)
可探及0.3厘米液性病灶,0.5厘米实性病灶。
4.4厘米。 肝回声均匀。肝静脉与门静脉易显示。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2页
〈二〉胆胰病变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43页
第九章 胆道系统
胆囊
大小长7.0-12.0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3厘米。呈梨 形或椭圆形,胆囊壁厚约0.2-0.3厘米。
胆管
胆管与肝门为界,分肝内、外胆管。 肝外胆管以胆囊为界,又分肝总管和胆总管,因为超声
胆囊壁粗糙增厚,可呈双环征。 腹水。 门静脉高压。主干内径>1.3厘米。 脾大。厚度>4.0厘米。V>0.8厘米。 门脉高压声像图表现: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36页
肝硬化声像特点
〈1〉肝脏形态失常,左肝及尾叶肿大而 右肝相对缩小,包膜呈“锯齿状”。
〈2〉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多、增粗。 〈3〉肝静脉变细、分支数量降低、扭曲 甚至消失。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3页
肝动脉
因为肝A在肝内分支较细,常规超声检验 显示困难,为此超声常利用声像图PV在肝 人分布图型寻找与之伴行肝A。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第14页
胆管系统
胆管系统通常与PV一起行走,在PV腹侧、右方, 包绕在一纤维结构中。但在第一肝门外,因 为胆囊与胆囊管进入而区分为下端胆总管及 上端胆总管。
小肝癌声像图特征:
肝脏超声诊断课件

精品
3.肝脏外形: 囊肿较小且位于肝中央部位时,
肝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 大的囊肿或近肝边缘处的囊肿可
使肝脏形态不规则,局部膨隆, 体积增大;
精品
4.深而大的囊肿可使周围血管及 胆管呈弧形受压移位,相邻器官 可见推压征象。
精品
--------cyst
及强回声。
精品
(4)弥漫型肝癌 ①肝实质可见弥漫分布的粗大斑
片状强回声,分布不均,难以分 辨出明确的肿块; ②肝脏增大,形态失常,边缘凹 凸不平;
精品
③肝深部组织回声明显衰减,肝 内血管回声减少,肝静脉变细、 扭曲;
④肝门静脉内可见癌栓的实性回 声光团及肝门静脉周围的海绵样 变。
精品
2.间接征象: (l)肝脏大小及形态的改变 较小的肿瘤肝脏形态大小无明显改
精品
当脓液粘稠并含有脱落坏死组织 时,常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及片状、 条索状强回声,类似实质性肿块。
肿脓壁较厚,回声强,内壁常不 规则。
精品
(3)病程后期(脓肿吸收期): 脓肿体积缩小,液性暗区内出现
斑片状或条索样强回声,脓肿壁 进一步增厚。
精品
4.脓肿后方回声增强,由于脓肿 内的变性、液化、坏死,其后方 回声增强;
3.肝脓肿图像的演变及分期: (l)病程初期(炎症期) 病变区因水肿呈不均匀的低至中等
回声光团,与周围正常肝组织之间 有不规则的低回声带,界限模糊;
精品
(2)病程中期(脓肿形成期):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变区开始坏
死、液化,声像图可见病变区呈 蜂窝结构,其内可见无回声暗区, 暗区内有稀疏光点。
性受累,肝脏的正常均匀回声受 到破坏,呈现为广泛的边界不清 的异常回声区。
肝超声诊断检查要点

肝肾间隙腹水
肝脏基本横、斜断切面图
1.肝左叶斜断切面★ 2.经第一肝门横断切面 3.经第一肝门斜断切面 4.经第二肝门斜断切面★
★肝左叶斜断切面图
GB LPV
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及其分支呈“工” 字形
经第一肝门斜切面图
S4 S5
S8
S3 S2
S1
门静脉血流方向、流速,肝动脉(肝移植,吻合口有无狭窄)
向心性填充
1.肝的血管系统和解剖学分区
2.正常肝的声像图表现
3.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的鉴 别诊断要点
思考题
肝脏超声探测方法和途径
检查前准备 常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特殊的
检查前准备,如同时检查胆道系统, 病人应空腹进行检查。
探测仪器
肝脏超声探测方法和途径
仪器:高分辨力腹部超声 诊断仪。
探头:首选凸阵,频率为 3.5-5.0MHz。
仪器调节:深度、聚焦、 增益等。
肝脏超声探测方法和途径
探测体位: 仰卧位(常规检查体位)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坐位和半卧位
正常肝动脉血流图
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最高流速0.57~0.66m/s,阻力指数RI<0.70
正常肝静脉血流图
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肝脏的超声测量及正常值
门静脉正常内径:<1.4cm 胆总管内径:<1.0cm 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正常参考值 120-140mm 肝右叶前后径: 正常参考值80-100mm 肝右叶横径:正常参考值100mm 左半肝厚径和长径:正常参考值 厚径不超过60mm,长径 不超过90mm
肝-胆囊矢状切面图
正常声像图:胆囊呈梨形或长茄形,边缘轮廓清晰,胆囊壁为纤细的 强回声带,囊内为无回声暗区 异常情况:囊内异常回声、胆囊壁增厚、胆囊大小
肝脏超声8个标准切面

肝脏超声8个标准切面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肝脏的内部结构,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密度和血流情况,对肝脏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掌握肝脏的8个标准切面,以便全面地观察肝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准确地判断肝脏的病变情况。
第一切面,右肋下切面。
右肋下切面是观察肝脏的最佳位置之一,通过此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右叶和下叶,以及与肝脏相邻的结构,如右肾、右肾上腺和胰腺等。
医生可以通过此切面初步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表面是否光滑。
第二切面,右膈肌切面。
右膈肌切面是观察肝脏的另一个重要位置,通过此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上缘和下缘,以及与肝脏相邻的结构,如右肾上腺、右肾和膈肌等。
医生可以通过此切面初步判断肝脏的上下缘是否清晰、肝内血管和胆管的分布情况。
第三切面,肝门切面。
肝门切面是观察肝脏的门脉和胆管的最佳位置之一,通过此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肝门部位的血管和管道,以及与肝门相邻的结构,如胰头、十二指肠和胃等。
医生可以通过此切面初步判断肝门部位的血管和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扩张或狭窄的情况。
第四切面,脾门切面。
脾门切面是观察肝脏与脾脏相邻部位的重要位置,通过此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左叶和下叶,以及与脾脏相邻的结构,如脾脏、胃和胰腺等。
医生可以通过此切面初步判断肝脏左叶的大小、形态和表面是否光滑,以及肝脏与脾脏之间的距离和关系。
第五切面,胆囊切面。
胆囊切面是观察肝脏与胆囊相邻部位的重要位置,通过此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右叶和下叶,以及与胆囊相邻的结构,如胆囊、胆总管和胰腺等。
医生可以通过此切面初步判断肝脏右叶的大小、形态和表面是否光滑,以及肝脏与胆囊之间的距离和关系。
第六切面,腹主动脉切面。
腹主动脉切面是观察肝脏与腹主动脉相邻部位的重要位置,通过此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上缘和下缘,以及与腹主动脉相邻的结构,如腹主动脉、腹腔和胰腺等。
医生可以通过此切面初步判断肝脏的上下缘是否清晰、肝内血管和胆管的分布情况。
超声诊断肝脏

鉴别之二就是动态观察,血管瘤的生长 速度慢,一般观察3—6个月都没有什么 变化,而肝癌则生长迅速、变化大
四.肝弥漫性病变
(一)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门脉性 、坏死后性
胆汁性、 淤血性)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 性肝损害
3.当肝癌有扩散转移时,门静脉、肝管内出 现癌栓,肝静脉内的癌栓可以延至下腔静 脉
(二)转移性肝癌
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 至肝,多来自消化器官,其次是血液系统,再 次是呼吸、泌尿等,一般经血液,少部分经淋 巴循环或直接侵入肝脏。
声像图多有肝体积的肿大,形态失常, 压迫管道致其移位或闭塞,肿块多呈弥漫性小 结节,回声可强可弱。
声像图特征:
1.肝内出现边界十分清晰的光团,有强回声型或 回声减低型
2.外型可为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型
3.直径〈2cm的血管瘤以强回声多见,境界极为 分明,内部光点分布均匀,2—4cm的血管瘤 有强回声型,常常边界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
4.彩色多普勒:较大光团内可见少许低速的血流 信号
肝癌和血管瘤在声像图上有时很相似,
(三)淤血肝
由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以右心衰后,右 房压力↑,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压力↑, 致不具备静脉辨的肝静脉压↑,扩张淤血,肝 细胞缺氧,变性坏死,晚期可形成心源性肝硬 化
声像图特征:
1.肝肿大,肝内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 布尚较均匀
2.肝静脉扩张,内径>1.0cm,下腔静脉扩 张,内径>2.5cm
病理(三步曲):
炎症(细菌性、阿米巴肝炎)→部分坏死液化 → 脓肿形成
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则声像图有 不同表现。肝脓肿早期为实质低回声光团,不 易与肝癌鉴别,动态观察,一周内变化明显, 内部回声逐渐减低,出现无回声区,暗区大小 随液化程度而异
酒精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酒精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酒精肝指酒精性肝病,彩超指彩超检查,通常可以根据彩超检查下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内部回声、肝脏边缘等方面判断病情,明确诊断后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1、肝脏大小:酒精性肝病是一种慢性中毒性肝损伤,可能是长期酗酒导致的,会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增大,可以在彩超检查下根据肝脏大小来判断病情。
2、形态:正常情况下,肝脏形态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如果彩超检查中肝脏呈现异常形态,可能表示存在酒精性肝病。
3、实质回声:正常情况下肝实质回声通常均匀,若患有酒精性肝病,彩超检查时一般会出现异常回声。
4、内部回声:正常肝脏内部回声均匀,若患者出现了该疾病,在彩超检查时可能出现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情况。
5、肝脏边缘:彩超检查下正常肝脏边缘通常较为光滑,酒精性肝病会导致肝脏损伤,在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边缘粗糙或不光滑的情况。
如果明确为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酒精摄入,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

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
淤血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超声诊断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淤血肝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肝脏超声图像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淤血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1. 肝脏大小和形态,淤血肝的肝脏一般呈现肿大,形态不规则,表面呈现不规
则凹凸不平。
超声检查可测量肝脏横断面最大径,一般超过15cm为肝肿大。
2. 肝内回声,淤血肝的肝内回声多呈现不均匀性增强,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
同时伴有血流信号增强。
在淤血肝患者肝内可见明显的网状结构。
3. 血流信号,淤血肝肝内可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增强,常表现为肝内血管网状扩张,血流速度减慢。
4. 肝脏血管,淤血肝的肝脏血管多呈现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可见肝内血管网
状扩张,血流信号增强。
5. 肝脏组织结构,淤血肝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可见明显的网状结构,肝实质
内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
综上所述,淤血肝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肝脏大小和形态、肝内回声、血流信号、肝脏血管、肝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判断淤血肝的病变程度和肝脏病变的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淤血肝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肝脏超声诊断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均匀性脂肪肝
Courseware template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3.脓汁稠厚时,脓腔中可见密集细小的光点,改变体 位或挤压时,光点有流动感或称惯性移动。
4.伴随征象:(1)肝脏局部肿大,畸形。(2)膈肌 活动受限。(3)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肝脏超声诊断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Courseware template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肝脏的解剖(膈面)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肝脏血管正常彩色多普勒表现 Courseware template (一)门静脉血流
彩色多普勒
主干、左支及其分支、右支、右前支表现为红色血流图 ;右后支呈蓝色血流图。
入肝血流,流速约20cm/s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二)肝静脉血流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脉右支(前叶静脉 ) 肝右前叶内 门脉右支(后叶静脉 ) 肝右后叶内 门脉左支(横段 ) 横沟
门脉左支(矢状段 )
下腔静脉窝 胆囊窝 肝圆韧带 静脉韧带
左叶间裂
正中裂的后端 正中裂的前半部 左叶间裂的前部 左叶间裂的后部
肝左内叶和左外叶的分界标志
分隔肝右叶与肝左叶 分隔肝右叶与肝左叶 分隔左内叶与左外叶 分隔尾状叶与左外叶
肝 前 陈 旧 积 血
破 口 被 陈 旧 积 血 充 满
合 并 胸 腔 积 液
部 分 肝 实 质 气 体 进 入
肝硬化
Budd-Chiari
淤血肝
病史或病因
肝炎血吸虫等 肝脏缩小、脾大 腹水 无心脏病体 征 肝脏小,包膜呈 锯齿状 肝静脉显示不清 门静脉扩张 门脉内可见血栓
炎性坏死期 ① 肝实质内不均匀增强回声 ② 边界不清
液化期 ① 肝实质内团块衍变成厚壁液性暗区 ② 暗区内少许亮点随体位旋动
液化区进一步增大
毛细血管瘤
肝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一) 肝脏毛细血管瘤 1. 高回声型 2. 边缘高回声型 3. 低回声型 (二)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4. 混合型
病因分类: 门脉性、坏死后性、胆 汁淤积性、淤血性、酒 精性、寄生虫性、
病理:
(1) 小结节型 (2) 大结节型 (3) 混合型 (4) 不完全分隔型
超声表现
1、肝脏失去正常形态,体积常有缩小。 2、肝脏表面常高低不平,有的呈锯齿状 或凸凹状。 3、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 4、肝静脉分布可失常,门静脉主干扩张, (正常人的内径1.0-1.2㎝) 5、侧支循环开放 6、脾脏肿大 7、腹水 8、胆囊壁增厚或变形
二、肝脏超声的扫查方法 及正常肝脏的超声图象
1、左肝纵向扫查
① 通过腹主动脉扫查 ② 通过下腔静脉扫查
通 过 腹 主 动 脉 扫 查
上下径:5~9CM
前后径:5~6CM
通 过 下 腔 静 脉 扫 查
2、 左 肝 横 向 扫 查
3、 右 肋 间 扫 查
4、 右 肋 缘 下 斜 向 上 扫 查
继发征象 :肿瘤引起肝组织内外的改变
1、肝形态异常,驼峰征 2、声晕 肿瘤周围约75%有一圈无回声晕环, 称声晕。 3、肝内管道异常(血管绕行、管腔变窄、血 流变细) 4、血管内出现癌栓 5、卫星结节 6、腹水 7、远处转移征象
血 管 内 癌 栓
腹 水
声 晕
1
2
肝 内 管 道 异 常
淋 巴 结 转 移
彩 色 多 普 勒
M
M
肝脏肿瘤
频 谱 多 普 勒
合并门静脉栓塞—高速高阻
频 谱 多 普 勒
合并动静脉瘘—高速低阻
136例肝占位性病变中经证实肝癌99例 敏感性 特异性 假阳性 假阴性 确诊率 88.33% 77.27% 27.73% 11,67% 85.37%
继发性肝癌的征象
(1)高回声型 (2)低回声型 (3)无回声型 (4)混合回声型 (5)强回声型
1. 门静脉增宽
2. 门静脉扩张
3. 脾肿大、脾静脉扩张
侧枝循环
肝硬化各种征象发现率
脾肿大 肝静脉显示不良 肝表面凸凹不平 肝脏缩小 门脉扩张 脾静脉扩张 胆囊壁双边影 肝实质斑状高回声 90.3% 75% 70.4% 50.5% 42.7% 49.7% 32.7% 8.5%
2
1. 脂 肪肝声 像图l
2. 弥漫性脂肪肝
3. 脂肪肝 (肝肾对比)
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正常肝组织
局限性脂肪肝 1. 叶段型脂肪肝
局限性脂肪肝 2. 团块型脂肪肝
肝 血 吸 虫 病
肝 外 伤
肝 外 伤
病历
青年男性,24岁,车祸伤1小时余。急诊超声检查发现 外伤性肝破裂,已手术证实。 主要超声所见:肝右前叶近膈顶处包膜中断、不连续; 肝右叶内部可见一局限性不均质回声区,大小约 10.1cm×8.8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局限在肝 实质内;其内见多处大小不等的不规则低-无回声区, CDFI显示无明显血流信号。腹盆腔扫查见游离液性暗 区,前后径分别为:盆腔8.0cm、右侧腹4.0cm。 主要超声提示:1.肝右叶异常回声,考虑肝破裂;2. 腹腔积液。
先天异常或栓塞
心脏疾病
临床表现
肝脏脾脏普遍增大,腹 肝脾都大,腹水 少。 水、多无心脏病体征 有心脏病体征 肝脏大尾叶明显,肝包 膜光整 肝静脉扩张 门静脉扩张 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近肝 段内可见栓子或膜物
体积 肝静脉 门静脉 管腔内情 况
肝大、包膜完整 肝静脉稍扩张程度 较轻 门脉无扩张 无栓子
腹水
腹水
多囊肝
1、肝内出现多个弥漫分布的液性无回声 囊腔,大小不等;腔壁可见断裂,囊腔彼 此沟通
2、多囊肝多合并多囊肾
五、肝脓肿
分类: 阿米巴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肝脓肿病程演变
病理: 炎性反应---组织坏死、液化===自愈
纤维化、钙化
扩大、融合
1
2
肝 脓 肿
1.肝脓肿腔内为无回声,脓肿壁为高回声,厚薄不等,不光滑; 侧壁一般显示清晰,无回声失落现象。 2.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1、肝实质内出现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形如圆形或椭圆形 2、囊壁光滑,边缘清晰,囊壁后方有 增强的回声效应
典型超声图像特征
囊壁
侧壁声影
回声增强
肝囊肿的其它超声图像表现
1
2
3
4
5
6
7
8
9
1 2
肝 囊 肿
1.肝囊肿,囊腔内无回声区,囊壁光滑 2囊壁后方回声增强
肝 囊 肿
巨 大 囊 肿
肝 囊 肿 合 并 感 染
腹水大量
腹水少
尾状叶右段 右前叶 右叶前段上区
右叶前段下区
S2 S3 S4
S1 S8 S5 S7 S6
右 肝
右后叶上段 右后叶下段
肝内解剖结构与肝脏分叶、分段的定位关系
结构名称 所处部位 在定位中的关系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右叶间裂
正中裂的后半部 左叶间裂
肝右前叶和右后叶的分界标志
肝右(前)叶和左(内)叶的分界标志 肝左内叶和左外叶的分界标志 流经肝右前叶中间 流经肝右后叶中间 肝方叶和尾状叶的分界标志
肝硬化声像模式图
肝硬化声像模式图
1. 肝硬化肝缘钝化
2. 肝左叶表面凸凹不平
3. 肝右静脉狭小
4. 肝静 脉粗细 不一
5. 胆囊 壁增厚
5. 胆囊 壁增厚
门脉高压时门脉各部位的扩张
部位 门静脉右枝 门静脉左枝 门静脉主干 脾静脉肝侧 脾静脉脾侧 脾门分枝 血管直径 12.1 11.1 15.3 9.2 7.2 5.4 扩张发生率 24% 26% 16% 53% 79% 63%
总肝管
门 脉 右 支 右 肝 管
肝脏的血管和胆管
右 肝 管 左 肝 管 门脉左支
1. 库氏(Couinaand) 分段方法
肝右静脉 肝 中 静 脉 肝左静脉
门 脉 右 支
门 脉 左 支
肝 圆 韧 带
库氏分类肝区域右侧观
2. 我国(肝区)分段方法
我国分段方法 库氏分段方法
左 肝
左外叶上段 左外叶下段 左内叶 尾状叶左段
48.5% 46.0% 1.0 % 3.5 % 1.0%
多为乳癌、肺癌转移
低回声或无回声型多为淋巴肉瘤或其它肿瘤转移
这是一个位于肝左外侧叶 近肝表面的实性占位,其表 面可见约1.7cm断口,向上 伸延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内 透声不良。 此患者数天前有 突然疼痛病史
肝癌破裂出血
表--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和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要点
等回声型:
肿瘤的回 声与周围正常 肝组织亮度相 同,但其边缘 可辨认
组织谐波成像
1
低回声型: 肿瘤的 回声低于周 围正常肝组 织亮度,边 界清,可有 包膜
2
1.肝内见一巨块状实性占位,呈镶 嵌征,边界清 2.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内见血流丰富
混合 回声 型:
各型回 声均有 的非均 匀图像
弥 漫 型
直接征象:肿瘤本身所形成的异常回声
(1)高回声型 (2)低回声型 (3)等回声型 (4)混合回声型 (5)弥漫型 59.2% 13.1% 2.2 % 10.7 % 14.8 %
高回声型:
回声稍高 于正常肝组织 的亮度
1 2
原 发 性 肝 癌
1.原发性肝癌病灶,边界清,内可见多个结节样病 灶, 即“结中结”特征 2.肿块周边与正常肝脏组织之间有低回声晕
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轮廓形态
肿块数目
圆形结节
常见多发
圆形或不规则
单发或多发
不定形结节
常见单发,可多发
肿块回声
边缘和中心 呈低回声, 形成牛眼状 改变
强回声、等回声和低 回声均可出现,低回 高回声,边界清晰,内 声边缘有声晕,亦可 呈蜂窝状改变,无声晕 “牛眼状”改变
四、肝囊肿
声像图表现
1. 右肋缘下斜断图I (第一肝门)
2. 右肋缘下斜断图II (第二肝门)
斜径:12~14CM
5、 右 侧 冠 状 扫 查
三、肝
癌
原 发 性 肝 癌
原发性肝癌肿块病理分型: (1)块状型 77.78% (2)结节型 18.84 % (3)弥漫型 1.45 % (4)小癌型 1.93 % 声像图表现可分为: 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肝血管瘤声像模式图
A
B
C
D
E
1. 高 回声 型血 管瘤
1. 高回 声型血 管瘤 (多发 性肝血 管瘤)
2. 边缘 高回声 型血管 瘤
3. 低回 声型血 管瘤
3. 低回声 型血管瘤 (肝右叶 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