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 025 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部编人教版:八上历史列强四次侵华战争常考问题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上历史列强四次侵华战争常考问题汇总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列强发起的侵华战争考点一、鸦片战争〔1840-1842〕1.缘由: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基本〕;清政府统治腐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39年6月,林那么徐虎门销烟〔借口〕。
英国在184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事先代表了最先进的消费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念念不忘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本国的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位置。
英国为了改动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危害:①摧残中国人民安康;②白银外流;③吏治愈加糜烂,减轻人民担负;④削弱军队的战役力。
2.进程:1840年6月,英舰侵犯广东;1841年终侵占香港岛;镇江战役,满族海龄殉国;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清政府求和。
3.结果:4.影响⑴政治: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末尾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⑵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⑶思想:封建思想遭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发生;⑷外交:打破中国闭关锁国政策;⑸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末尾传入,推进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1. 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本钱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革命义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由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末尾。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状。
半殖民地,是相关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方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度,实践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遭到本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开展形状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关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近代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

第1课近代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注重专题知识梳理,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等。
3.抓住主要线索,1840年以来列强先后发动多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学习目标]考试内容考核要求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 b(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b(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黄海海战 b(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一、国门洞开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给列强以可乘之机。
2.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1)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①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③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主要不平等条约条约名称割地赔款开放口岸获取特权《南京条约》香港岛 2 100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协定《马关条约》辽东半岛(未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白银2亿两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辛丑条约》无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影响(1)在军事上,列强的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由主权独立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 0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1.19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最主要是为了: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行列中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点的了解。
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国内市场小,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90年日本发展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的侵略进程.故选D。
题干评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问题评注:19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国内市场小,资源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90年日本发展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的侵略进程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B.辽东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进程的识记能力。
平壤战役是陆战,北洋舰队未参战,其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朝鲜的平壤;北洋舰队在黄海战役中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不可以继续作战;辽东战役的结果是日军占领了大连、旅顺;在威海战役中由于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结果是北洋舰队被日军围困在威海卫军港内,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故选D。
题干评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问题评注: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
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
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
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于2月11日自杀。
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3.《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中最西边的一个是:A.沙市B.重庆C.苏州D.杭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地理分布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及空间概念。
上述四个口岸由东至西依次是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好题精练专题五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20课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20课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命题点1 近代列强侵华与晚清政府的变化(2023·高考湖北卷)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
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
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
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的法律在不断调整,这是清政府在变局面前寻找应对措施的表现,故选D 项。
命题点2 晚清外交观念的变化(2023·高考湖南卷)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
这突出反映了(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解析:选C。
薛福成认为,强国事事都想超乎公法束缚,有人就希望用公法来约束强国的行为;弱国则事事都力求按公法办事,但强国却未必用公法公平对待弱国。
由此看出薛福成在出访多国、经历众多外交事件后,认识到在公法的实际运用中弱国受到不平等对待,所以需要自强来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故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虽然包含强国违背公法的信息,但并不能表明公法完全没有约束力,故“形同虚设”不符合实际,A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及在公法的实际运作中弱国受到不平等对待,并没有强调弱国要摆脱公法束缚,B项错误;材料中薛福成对强国的行为并不赞成,“高度推崇”表述不当,D项错误。
命题点3 中国国内局势变化的原因(2023·高考湖南卷)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梳理第6课时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反侵略斗争新人教版

考点一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必修1 P50〜61)1.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鸦片战争:时间: ________ 年;发动国家:_________ ;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掠夺___________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_________ 年;发动国家:__________ 。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
甲午中日战争:时间: _________ 年;发动国家:________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 _________ 年;发动国家:________________ 。
2.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 __________ ,其主要内容是:割________ 给英国;赔款 ________ ;开放________________ 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影响:中国_________________ 。
《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割 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日本;开放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 为商埠;赔款______ ;允许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__________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辛丑条约》:赔款白银 ________ ,分39 年还清,本息合计9.8 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_______ ,”界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政府成为______________ ,中国_______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高一历史必修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归纳高一历史必修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从1840年至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A)战争时间侵略国结果主要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广州北郊三元里自发抗英斗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俄美英法《天津条约》英法《北京条约》焚烧圆明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殉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1年《辛丑条约》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其附件内容:(A)(1)《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2)《南京条约》①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居留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影响。
(B)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1)《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主要影响: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②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③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
(1)《辛丑条约》内容:(A)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③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沿线④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辛丑条约》主要影响:(B)①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A.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
故答案为D项。
答案:D2.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某某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某某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某某。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 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某某、某某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某某、某某等地为商埠解析:《某某条约》开放某某、某某等五处为通商口岸,直接导致某某的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加,故C项正确。
答案:C3.“某某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使某某“海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A.《某某条约》B.《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某某条约》开放某某为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
答案:A4.下面反映列强侵华的漫画中,有“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到了”的题字,“你”最有可能指( )A.德国 B.日本C.俄国 D.美国解析:两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形。
当列强在中国争夺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故选D项。
答案:D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解析: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结果,故B项错误,排除;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是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排除。
近代列强入侵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近代列强入侵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深刻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相关例题,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例题分析例题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 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D 英国企图掠夺中国的原料答案:C解析:英国在 19 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后,迫切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成为英国侵略的目标。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
例题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犯下的罪行有哪些?①火烧圆明园②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③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④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列强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而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俄国。
例题 3: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 平壤战役B 黄海海战C 辽东战役D 威海卫战役答案:D解析: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例题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瑷珲条约》答案:C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知识点总结(一)列强入侵的背景1、 19 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等西方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A.只有一条是符合史实的B.没有一条是符合史实的
C.有三条是符合史实的D.有两条是符合史实只有④正确。
题干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问题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4.下列对应关系连线不正确的()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答案:D
解析:A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天津条约》的内容;C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故选D
1.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严禁人民进行反帝斗争,对于惩治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故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问题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5.《辛丑条约》的内容与以前不平等条约相比,主要不同点有()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②列强取得在北京驻兵特权③清政府禁止人民反帝斗争④增加通商口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辛丑条约》中没有通商口岸的条款,故④排除。
题干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问题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3.历史老师在课堂提问《辛丑条约》内容时,某班一位学生作了如下回答
①中国向八个国家各赔款4.5亿两白银②允许列强在上海设立“使馆界”,并派兵保护③中国拆除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南京铁沿线要地④禁止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生的回答
题干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问题评注:《辛丑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从此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的是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题干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问题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6.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7.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8.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9.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10.
答案:
A.《南京条约》——协定关税B.《天津条约》——允许内地传教
C.《马关条约》——免征内地税D.《辛丑条约》——赔款以关税、茶税抵押
答案:D
解析: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还款而向英法德俄等国借款,均以中国的海关收入和其他税收作抵押。故D项对应关系错误。
题干评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列强对中国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