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生产工艺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等电离交法
提取工艺说明
谷氨酸发酵完毕,在发酵液中的谷氨酸含量一 般为4~8%。是以谷氨酸铵盐形式存在的,此 外还含有其他的氨基酸以及残糖,有机酸类, 微量无机盐及悬浮在发酵液中的大量菌体。蛋 白质等固形物质;捉取谷氨酸的方法主要有等 电点法、离子交换法。等电点-离子交换法, 盐酸盐法,锌盐法等几种方法。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具有过程简,周期短、 设备省、占地少的特点,提取总收率在80~90 %,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缺点是耗用大量酸碱 化工原料,废液污染环境,同时树脂碎损易造 成收率不稳定等弊病。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离子交换柱的结构
用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其离子交换装置 的型式有单柱式和双柱式,双柱式为两柱串 连使用,发酵液先通过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 脂(氢型)以除去NH4+、K+、Mg2+等杂质,此 种树脂不吸附谷氨酸,然后再通过强酸性阳 离子交换树脂以吸附谷氨酸。用碱洗脱第二 柱谷氨酸,因浓度集中,谷氨酸含量可达16 %,其收率比单柱法可提高5%左右,减少 了漏液。
因此当以淀粉作为原料时,必须先将淀粉水解 成为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这个过程称为 “糖化”,所制得的糖液称为淀粉水解糖。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生产普遍采用中温淀粉酶或高温淀粉酶液化, 高转化率液体糖化酶糖化的双酶法制糖工艺。
酶法制糖工艺,特别是采用耐高温淀粉酶液化的 新双酶法制糖工艺,其淀粉-酶的转化率和糖液 的质量均高于以前的酸法工艺或酸酶法工艺。
工艺流程图
发酵工艺说明
将糖液和其它配料配制成培养基,装入发酵罐, 进行实罐灭菌。然后冷却,接种。流加尿素或 氨补充氮源,流加消沫剂消除泡沫。供给无菌 空气、搅拌、控制温度。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精密的控制和操作。
下面将介绍味精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的准备是味精生产的第一步。
味精的主要原料是谷氨酸,植物蛋白等,这些原料都需要经过精心筛选和预处理,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接着,原料的混合是味精生产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骤中,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在一起,确保味精的口味和质量达到标准。
然后,发酵是味精生产的关键环节。
混合好的原料送入发酵罐中,添加发酵剂,并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使原料中的谷氨酸等成分进行发酵反应,形成味精的主要成分。
接下来是分离和提取步骤。
通过特定的分离技术,将发酵产生的味精分离出来,并通过提取技术,将味精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去除其他杂质,保证味精的纯度和质量。
最后,是干燥和成型。
将提取出的味精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含水量符合要求,然后通过成型设备把味精制成颗粒状或粉状,方便包装和使用。
总的来说,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原料准备、混合、发酵、
分离和提取、干燥和成型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确保味精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保证味精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完整版)味精的生产工艺

味精的生产工艺味精的生产工艺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
是一种无嗅无色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味精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易溶于水,能给植物性食物以鲜味,给肉食品店以香味.在汤、菜中放入少许味精,会使其味道更鲜美。
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进入肠胃以后,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是由蛋白质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的一种,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在人体内能起来改善和保持大脑机能的作用。
谷氨酸钠在100℃时就会被分解破坏,因此,做汤、烧菜时放味精,能够使味精分解,大部分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
这样不但丧失了味精的鲜味,而且所分解出的焦谷氨酸钠还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不要将味精与汤、菜放在一起长时间煎煮,必须在汤、菜做好之后再放。
碱性食品不宜使用味精,因为碱会使味精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调味作用。
一、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1、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其中含较多的可发酵性糖,总糖含量:甘蔗糖蜜54。
8%,甜菜糖蜜49.4%;总糖中主要是可发酵性糖.2 糖蜜的处理目的:降低生物素的含量。
方法:活性炭吸附法:用量为糖蜜的30%—40%水解活性碳处理法:盐酸+活性碳树脂处理法:(1)糖蜜中糖浓度高,必须进行稀释,一般稀释至18~20%.(2)糖蜜中杂质很多,如黑色素、灰分等,必须进行澄清、过滤。
一般采用加酸静置,加酸调pH 3.0~3。
8,并定时通风,除溶液中的SO2、NO2等有害性挥发成分。
(3)糖蜜中的含氮物质较少,应补充营养盐,如硫酸氨,磷酸钙等物质.(4)调pH 7.0~7.5。
(5)灭菌:80~90℃。
3 淀粉质原料: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
直链淀粉占17%—27%,其余为支链淀粉。
淀粉的水解有多种方法:酸解、酶解,酸酶结合法等,(1)、酸解法工艺:原料调浆→ 糖化→ 冷却→ 中和脱色→ 过滤除杂→糖液② 淀粉酸解法工艺要点:糖化条件的控制,淀粉乳浓度:10-110Be酸种类与用量:盐酸干淀粉的0.6%,糖化温度和时间:蒸汽直接加热133℃,25min,138℃,15min加酸方式:先加1/3,后2/3.糖化终点判定酒精法,酸解结束前,将少量酸解液滴入无水酒精中,若无白色沉淀出现,表示淀粉水解完全。
(完整版)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1. 味精的种类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99%、95%、90%、80%四种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2)作为能源(3)解氨毒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2、发酵法原理: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3、合成法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4、提取法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废糖蜜————→谷氨酸————→味精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三、原料来源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1、淀粉的预处理(1)淀粉的水解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2)淀粉的液化在 -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4.0-4.4,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1. 味精的种类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 99%、95%、90%、80%四种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2)作为能源(3)解氨毒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2、发酵法原理: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3、合成法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4、提取法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废糖蜜————→谷氨酸————→味精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三、原料来源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1、淀粉的预处理(1)淀粉的水解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2)淀粉的液化在-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味精工艺流程

味精工艺流程
味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增鲜和调味效果。
以下是味精的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味精的主要原料是谷蛋白,通常使用大豆蛋白或麦蛋白。
原料选择应该保证其品质优良、无杂质。
2. 发酵:将所选的原料酵母菌和特定的细菌发酵。
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和细菌将谷蛋白分解为氨基酸。
3. 提取:将发酵后的混合物进行榨取,得到含有氨基酸的浓缩液。
这一步骤是通过物理方法来分离味精所需的氨基酸。
4. 酶解:将浓缩液中的残余蛋白进行酶解。
酶解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分解蛋白质,使其转化为氨基酸。
该步骤可以进一步提取味精。
5. 结晶:将酶解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和浓缩,使其冷却结晶。
结晶的过程中,味精会形成晶体。
6. 分离与干燥:将结晶后的味精进行筛选,分离出干净的晶体。
然后将晶体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7. 精制:对干燥后的味精进行精制处理。
该步骤有助于提高味精的纯度和品质。
8. 包装:将精制后的味精进行包装。
通常,味精以粉状或颗粒
状出售。
包装的目的是保持味精的新鲜度和品质。
9. 质检:对包装后的味精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味道、颜色、湿度等。
10. 终端销售:将通过质检的味精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通常,味精会用于家庭烹饪、餐馆和食品加工厂。
以上是味精的工艺流程,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对于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味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通过科学的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其安全、卫生、可靠,并且可以提升食品的风味。
味精生产工艺

味精生产工艺味精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具有鲜味、鲜香和增加食品风味的功能。
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发酵、提取、结晶和精制等过程。
首先,味精的原料制备是整个生产工艺中的第一步。
原料主要为玉米或甘蔗渣,并经过磨碎、浸泡、脱水等工艺处理,将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离开来。
这些原料送入发酵罐中进行下一步的发酵过程。
发酵是味精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步骤。
将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将其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和细菌,经过一定时间的恒温发酵。
这些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其他有机物质,形成一种具有鲜味的发酵液。
发酵液经过提取工艺得到的浸出液,是味精生产的重要中间产品。
提取的工艺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和浸出过程。
将发酵液经过压滤或离心等方法,分离出液体部分,并将其送入蒸发器中浓缩。
浓缩后的液体再经过结晶工艺得到粗味精结晶体。
结晶是味精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结晶过程中,浓缩液体会经过冷却、搅拌和过滤等步骤,得到一定颗粒度的味精结晶体。
这些结晶体还会经过洗涤和再结晶的过程,以提高味精的纯度和质量。
最后,精制是味精生产工艺的最后一步。
将味精结晶体送入除杂器中,通过振动筛、气流和重力等工艺手段,去除结晶体中的杂质和杂质粉尘。
此外,还会进行干燥、研磨和包装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符合标准质量的味精产品。
总之,味精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发酵、提取、结晶和精制等多个环节。
这些工艺环节经过科学的操作和精密的仪器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取和制备出优质的味精产品。
味精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不仅能增加食品的香味和风味,还具有增加食欲、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和美味。
(完整版)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1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等 4 个主要工序。
1 .1 液化和糖化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料。
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
然后在与 B 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化阶段。
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去大量蛋白质沉淀。
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 。
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C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C左右,PH值4 . 5,糖化时间18-32h。
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 C,灭酶30min。
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毒后进入发酵罐。
1. 2 谷氨酸发酵发酵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 C,置入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
谷氨酸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
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
整个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 3 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
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 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经过大约34 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 .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
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的等电点在为pH3 .0 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工艺说明与主要参数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味精,其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
4.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4.2、菌种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 4.3、发酵; 4.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成品加工。
4.1.1 原料的预处理
工艺操作的目:初步破坏原料结构,以便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同时去除固体杂质,防止机器磨损。
适时补糖就成为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
发酵条件的确定与控制:
溶解氧的控制:谷氨酸菌的生长必须在有氧的环境下进行,根据不同
的生长时期改变通风量,其中在对数增长期,菌体生长代谢最活跃,需 要的氧量最多。由于菌体生存于发酵液中,发酵液中的溶解氧(DO值) 对菌体极为重要。空气经过分配器的小孔进入发酵罐底部,鼓泡
8 糖化锅
糖化
利用榕化酶将糊精和低聚糖转化为葡萄糖
序号
设备名称
1
配料桶
2
连消塔
3
维持罐
4
喷淋冷却器
5 机械搅拌通风发 酵罐
工艺操作
配料 灭菌 维持 冷却 接种发酵
功能
使发酵培养基中营养物混合均匀 杀灭发酵培养荃中的杂菌 协助杀菌 冷却至发酵温度 完成谷氨酸发酵过程
序 设备名称 号
1 中和桶
工艺操作 等电点中和
用硫化钠去除Fe2+
3
板 框压滤机
过滤
分离固体沉淀杂质
4
炭柱
脱色
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分离中和液 中的色素
5
真空浓缩结晶锅
浓缩结晶
析出味精晶体
6
三足式离心机
分离
将味精晶体和母液分开
7 振动式干燥床气流干燥 干燥
使味精晶体干燥
8
振动筛
过筛
将不同大小的味精颗拉分开
9
封口机
包装
包装后,塑料袋封口
六、关键过程与关键技术
32~ 34℃
7~8h
1%
培养 种量
2发酵过程与控制
发酵培养基
采用以下配比进行发酵:菌种采用B9,T6-13菌株,水解糖 12~14,氯化钾 (KCL)0.05,尿素0.5~0.8,MgSO4 0.06,玉米0.6ml, pH7.0,Na2HPO4 0.17。
谷氨酸发酵参数与控制
工艺说明
前期
中期
后期
生产原理图
菌种 斜面培养 摇瓶扩大培养
原料 预处理
水解
空气 压缩 冷却
种子罐扩大培养
三 工 艺 流 程 图
过滤
淀粉水 解糖
杂质 气液分离 过滤除菌
配料
氨水
发酵
等电点调解
沉淀
离子交 换处理
母液 粗谷氨酸
离心
粗谷氨酸
溶解
中和制味精
除铁
过滤
固体
脱色
浓缩结晶
离心
筛分
小晶体
大晶体
干燥
干燥
拌盐粉碎
过筛
粉状味精 晶体味精
温度控制:根据发酵进行的时间和工艺要求设计一个最优
发酵温度设定函数,然后通过计算机根据此函数自动控制温 度变化。从发酵开始,温度设定在32℃,每经过12h,升温 1-2℃,当发酵时间接近34h时,温度升至37℃。 罐压可以采 用单回路PID控制,通常控制在0.05~0.1 M Pa,以防止外界
的不洁空气进入造成染菌,罐压过高将增大阻力与能耗。罐 压可以采用单回路PID控制,但因其与通风量控制系统耦合 密切,控制器参数整定需要解耦。 自动补料控制:在发酵液中糖浓度接近0 时(1g/dl 以下)进 行流加, 尽量减少因培养基浓度波动过大对发酵过程造成的 危害,稳定发酵周期, 提高产酸率和转化率。即进行零糖流
味精的生产工艺
• 班级: • 姓名: • 学号:
1 原料及要求 2 生产原理
3 工艺流程
5
主要生产设备
7 该技术的优缺点
4
参数工艺流程说明 及主要
6
过程与关键技术关 键
8 改进方法
一 、原料及要求
序 原料 号
要求
1 淀粉 纯淀粉≥93%,水分≤14%,蛋白质≤0.5,灰分≤0.2%,酸度≤20ml, SO2≤30毫克/公斤
2 大米 分:14.62%,纯淀粉:74%,蛋白质:6.59%,脂肪:1.44%,矿物质: 0.79%,纤维素:0.01%
3 玉米 水分:14.03%,纯淀粉:73%,蛋白质:6.42%,脂肪:1.02%,矿物质: 0.64%,纤维素:0.26%,维生素:0.01%
4 糖蜜 浓度为18~20%,PH为7.0~7.5,灭菌:80~90℃,除去黑色素,灰分等 杂质
③细胞膜磷脂量生成过
多,不利于谷氨酸排出
④需要理想的生产菌种, 分离时可采用膜分离
还需要严密的生产管理
和严格的生化操作,否
则会由于微生物感染而 选用优良菌种
造成很大的损失。
加。
消沫控制:可以采用带缓冲区的位式控制。
七:该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
优点
缺点
改进方法
①原料来源广泛 ②反应平和、污染小 ③发酵周期短、产物宜 提取 ④产品质量高,杂质少 ⑤ 有利于机械自动化生 产,劳动强度低生产效 率较高。
①发酵过程中易产生泡 在生产流程的主要阶段
沫,影响发酵
实行自动化控制
②设备要求高、成本大
4.1.2 淀粉水解糖制备
由于谷氨酸生产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糊精作碳源,因而必须将淀 粉水解为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
双酶法制糖
a:液化阶段
使用α-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将其水解成糊精 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的大米,所以经过 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段,在过程中除了加 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淀粉浆液化后,通 过冷却器降温至60℃进入糖化罐。
1、菌种选择与活化
原料:玉米
T=30~32℃
菌种:谷氨酸棒状杆菌
0.1%葡萄糖
t=18~24h
取出后存放于 4℃冰箱内,随 时取用。
说明 含糖 时间 温度 种龄 种量 量
一级 获得
种子 大量
2.5% 10-12h 30~32℃ 11~12h
1%
培养 健壮
的细
胞
二级 满足
种子
发酵 用的
2.5%
6-8h
b:糖化阶段
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值4.5,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 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经 过压滤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 续消毒后进入发酵罐。
4.2 菌种的活化及种子液的制备
从试管斜面出发,经活化培养,摇瓶培养,扩大至一级乃至二 级种子罐培养,最终向发酵罐提供足够数量的健壮的生产种子。
5 尿素 含氮量≥46%,水分≤1.0%,不溶物≤0.5%,铁≤0.05%
6 氨水 含氮量:20~25%
7 铵盐 含氮量≥17.6%,NH4HCO3≥98%,游离硫酸≤0.002%,重金属≤0.001%
二、生产原理
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水解
(C6H10O5)n+nH2O
nC6H12O6
谷氨酸是由谷氨酸棒杆菌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呈味氨基酸。 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和单磷酸已糖途径(HMP途径) 生成丙酮酸,一方面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另一方面CO2固定作用生 成草酰乙酸,两者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途径(TCA循环), 由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 还原氨基化合成谷氨酸。回收的谷氨酸并无鲜味,将其进行中和精 制得到味精。
4.4.1谷氨酸制取味精
谷氨酸的提取一般采用等电点—离子交换法。包括三个步骤:酸 中和、碱中和、等电点分离。
先向中和罐盘管内注入冷冻盐水,将发酵液温度调到 22℃。 加硫酸,使其pH值从7.0降至3.2,温度从22降至8℃。 该过程要先以较快的速率加酸,将pH先调整至5.0,停 止加酸并搅拌1.5h,保证晶体增长,然后继续缓慢加酸 调整,直到pH降为3.2,温度冷却至8,达到等电点,停 止中和及搅拌。过滤得谷氨酸晶体。
谷氨酸发酵:是用糖液和其它生物素等组成的基质溶液,在通风供
氧和适宜温度、酸度条件下,缓慢进行的生化反应过程。在整个发酵期 间,必须严格控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通风量、pH值、罐 温、生物素等。环境因素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发酵转换”现象,即改 变微生物代谢途径,使谷氨酸产量锐减,副产酸大量增加,直接影响生 产效益。由于原料及生物素是由工艺决定的,因此通风量、pH值、罐温、
功能 使谷氨酸在等电点附近结晶析出
2 沉淀池
3 离心式甩 干机
淌槽 离心
使祖谷氨酸晶体沉淀与菌体、细 谷氨酸分离
将粗谷氨酸中液体初步甩干
4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处理 对谷氮酸母液选择吸附, 与杂质分,
柱
再经洗脱、浓缩, 制取谷氨酸
序
设备名称
工艺操作
号
功能
1
中和捅
中和
谷氨酸和碱反应生成味精
2
中和桶
除铁
4.4.2味精成品加工
将谷氨酸凝聚物充入二次中和罐,然后加水加纯碱中 和5.6成,谷中氨和钠温,度加控水制溶在解7温0℃度以为内4,0~接6着0℃将,谷氨Na酸2CO钠3调盐p溶H至液 充入活性炭脱色器脱色,分离,再进入离子交换柱除去 Ca2+、Fe2+、Mg2+等金属离子,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 钠溶液,将纯净的谷氨酸钠溶液导入结晶罐,进行减压蒸发, 当波美度达到295波美时放入晶种,进入育晶阶段,根据结 晶罐内溶液的饱和度和结晶情况实时控制谷氨酸钠溶液输 入量及进水量。经过十几小时的蒸发结晶,当结晶形体达 到一定要求、物料积累到80%高度时,将料液放至助晶槽, 结晶长成后分离出味精,送去干燥和筛选。精制车间加工 的谷氨酸产品为谷氨酸单钠,即味精。粗品经提纯、加工、 包装,得到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