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专业真题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考博历年真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考博历年真题

2012 年试题1. 简答1)基本地貌类型2)季风气候3)生态系统的组分2. 论述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5)试述水量平衡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12 年试题(硕)3. 名词7)水位8)矿物9)太阳辐射4. 简答10)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P40)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12)水情要素(伍P205)13)生态系统的组成(伍P413)5. 论述14)气候系统的组成15)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11 年试题(硕)1. 名词1)总辐射2)板块3)地域分异规律4)水平气压梯度力5)径流系数6)冰盖7)原生矿物8)生物群落的演替9)生态系统10)土壤2. 简答11)简述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伍P88)12)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辅导P120) 13)简述河流补给形式(伍P216)14)简述冰川形成的地貌(伍P281)3. 论述15)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6)试述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2011 年试题(博)1. 简答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2)主要成土过程(伍P338)3)生物多样性意义(伍P448)2. 论述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5)我国地貌特征(赵济第二章地貌P4)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 年试题(硕)1. 名词7)纬度8)对流层9)季风10)河流11)地下水矿化度12)地貌13)土壤质地14)生物群落15)生态平衡16)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7)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8)土壤的一般形态19)自然区划的原则20)气候变化的原因21)水循环3. 论述22)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3)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09 年试题(博)1. 简答1)土壤的一般形态(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2)水情要素(伍光和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2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463)2. 论述4)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5)气候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气候P165)6)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策略(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2008 年试题(博)1. 简答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2)成土学说(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40)2. 论述4)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29)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25)6)中国的气候特征(赵济第三章气候P15)2007 年试题(硕)1. 名词1)变质作用2)大气环流3)风化作用4)河流阶地5)季风6)降水强度7)流量8)生物多样性9)土壤质地10)纬度2. 简答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12)植被分类13)土壤的一般形态14)温室效应15)主要成土过程3. 论述16)试述地理地带性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7 年试题(博)1. 简答:1)水分循环(海洋和陆地水)2)生态系统结构(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14)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2. 论述4)我国地貌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赵济第二章地貌P4)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6)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大气与气候)2006 年试题(硕)1. 名词1)梅雨2)基流3)物候谱4)山海经5)光合潜力6)焚风效应7)超渗流8)雅丹地貌9)地域分异10)地理大发现2. 简答论述:11)土壤侵蚀12)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13)地理学发展方向论述2006 年试题(博)1. 简答1)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圈)2)群落分类(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喀斯特地貌(地貌)2. 论述4)我国地理地域分异的特性(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海洋和陆地水) 6)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大气与气候)2005 年试题(硕)1.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2.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3. 论述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7)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2005 年试题(博)1. 名词1)土壤质地(土壤圈)2)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水量平衡(海洋和陆地水)2. 简答和论述4)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大气与气候)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6)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综合研究)7)有关区划(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有关生态需水方面9)LUCC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004 年试题(硕)1.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1)气候变化12)基本地貌类型13)水量平衡14)成土学说1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3. 论述16)试述地带性学说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4 年试题(博)1. 简述1)简述地貌成因(地貌)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气候的影响因素(大气与气候)2. 论述4)我国水资源问题(海洋和陆地水)5)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3 年试题(硕)1. 名词1)次生自然环境2)太阳高度角3)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4)季风;5)水圈6)河漫滩7)地质大循环8)限制因子2. 简答: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南京大学08年人文地理博士试题

南京大学08年人文地理博士试题

南京⼤学08年⼈⽂地理博⼠试题南京⼤学08年⼈⽂地理博⼠试题名词解释:1.⾏为主义⽅法2.观测法3.因⼦回归分析法4.⽹络最短路经分析法5.空间⾃相关分析法论述:1.后现代主义核⼼思想是什么?阐述其对⼈⽂地理或城市规划学科的影响.2.问卷调查分析⽅法.举例说明.3.GIS缓冲区分析⽅法原理及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的应⽤.4.运⽤GIS空间分析⽅法构建⼀个功能区划评价模型.要求说明因⼦选取.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法原理(可借鉴⽤地适宜性评价⽅法或⽣态敏感性分析⽅法)2008年中⼭⼤学《⼈⽂地理学》博⼠⽣⼊学考试试题⼀、名词解释1、发展2、绿⾊GDP3、后福特⽣产模式4、⽂化软实⼒⼆、论述题1、理论加案例,论证改⾰开放后中部地区相对滞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实现中部崛起的有关政策、策略与措施。

2、改⾰开放后,经济特区对我国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3、分析⼈⽂地理学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

4、未来⼏年⼤型体育赛事在我国频繁举办,请从地理的⾓度出发,举出⼀个可以做博⼠论⽂研究的题⽬,并简述理由。

2008华东师范⼤学考博题-⼈⽂地理5题中任选4题,每题25分!1. 我国正在开展主体功能区划,请分析地理学家参与这项⼯作的学科优势?这次区划对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影响?2. 联合国⼈类发展报告⽤预期寿命(出⽣预期寿命)、教育指标(成⼈识字率、⽑⼊学率)、GDP指标(经过平价计算的⼈均GDP)来分析各国和地区发展⽔平,请分析三个指标的科学性?对缩⼩我国地区差距的作⽤?3. 试述⼀个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同构和错位发展的辨证关系4. 以中国民居为例分析民居与⾃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5.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3T(技术Technology、⼈才Talent、包容Tolerance)对区域创新的作⽤?2008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经济地理》名词解释:⽣产链产业结构虚⾼度化综合运输体系复种指数城市更新论述:1. 根据⼗⼀五期间的全国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图(试卷中提供),论述规划的依据和合理性。

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2003——2013年

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2003——2013年

2013年1. 简述河流阶地的分类和成因。

(10分)2.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

(10分)3. 简述中国沙漠/沙地分布的特点?(15分)4. 试述影响亚洲季风气候变化的因素。

(15分)5. 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四个基本特点。

(15分)6. 试论述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及其对环境有哪些控制作用?(15分)7.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全球变暖有哪些证据?并简述其机理。

(20分)1. 东亚季风对我国洪涝灾害的影响。

(10分)2. 农业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

(15分)3. LUCC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5分)4.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我国东部海岸带地貌和沉积作用有哪些影响(15分)5. 试分析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影响(20分)6. “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工程,备受国人关注”。

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设想,将在鄱阳湖入长江前的水道上选址建闸,其功能定位是“调枯不调洪”。

根据你对河湖关系的认识,分析建设该枢纽工程的利弊。

(20分)1. 什么是雪线?试举例说明哪些因素如何影响雪线分布的高度。

(10分)2. 简述大气圈各层的分布高度及主要特征。

(10分)3. 在新挖出的土壤剖面上,根据哪些标志划分土壤层次?(15分)4. 简述构造地貌和气候地貌的区别与联系。

(15分)5. 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四个基本特点。

(15分)6. 简述我国现代风成堆积的分布和特点。

(15分)7.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全球变暖有哪些证据?并简述其机理。

(20分)1. 简述中国湿地的分布和特点(10分)2. 简述河流阶地的分类和成因(10分)3. 试述中国地貌的特征和形成过程(15分)4. 试述亚热带及其土壤特征(15分)5. 试述影响亚洲季风气候变化的因素(15分)6.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的人文效应(15分)7. 论述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20分)1. 在《周易·系辞》中有这样一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南京大学地理学考博专业课复习资料

南京大学地理学考博专业课复习资料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地壳厚度差异很大。

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地壳是指地球表面的刚性外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

地壳的组成可以从元素、矿物、岩石三方面来说明。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各种元素丰度不一。

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断进行化合,形成各种矿物。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单质少,化合物多,呈晶质固体,理化性质随环境而改变。

矿物的特征:形态、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

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及条痕。

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等。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所以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

②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

南京大学2000-2007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0-2007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以下11题,任选10题,每题10分)1、试述用哪些指标来说明江苏南部的自然地理条件比新疆南部要优越得多(提示:要注意何谓“优越”)2、试举二例说明,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科里奥利力,对自然界物质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有着明显的影响(一例5分)3、许多著名风景名胜区的山岳景观,有其显著的特色,该特色又与该山岳的岩石有关。

那么,野外识别花岗岩、玄武岩、灰岩、砂岩砂砾岩、板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每种岩石2个特征标志得2分)4、作图表示单面山、背斜山、向斜山、背斜岩、向斜岩,并在图中标出顺向坡(用sh表示)和逆向坡(用N表示),分析顺向坡与逆向坡的特点,并举二个在坡地开发利用中可能会遇到的灾害问题。

5、请说明纬度相近的东北黑土区,大兴安岭森林区,内蒙古风沙区和天山阿尔泰山常年积雪区的辐射平衡的差别.6、试举三方面例证说明中国北方黄土的成因与影响黄土分布区褐土发育的主要因素。

7、试分析中国昆明“四季如春”和南京“四季分明”的主要原因。

8、用区域水量平衡方程式有关项的变化来说明黄河下游短六的原因,以及由短六造成黄河下游两岸地带水量平衡方程式某些项的变化。

9、阐述物种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原则。

10、简述青藏高原的降升,以及它对中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影响。

11、试述三角洲的形成与三角洲沉积层结构特点,以及试举二点,讨论它多三角洲地区的建设的某些影响。

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1、简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如土温、土壤盐度、土壤水分、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和土壤肥力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并指出有关的生态适应类型(10)2、简要阐述荒漠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稳定性,并结合西部大开发谈谈应采取哪些可行措施保护西部生态环境(10)3、举例说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垂直地带性更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0)4、试分别举例说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与时间因素对中国土壤的影响(10)5、图示地下水的赋存类型(10)6、活动大陆边缘的类型及其构造地貌特征(15)7、试述中国中纬度地区东部与西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10)8、试述城市的气候效应(10)9、名词解释(15)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裂谷太阳常数焚风和焚风效应输沙量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1、试述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异及对西部气候环境改造的建议(15)2、简述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和对中国的影响或简述城市小气候特征及对人类的影响(10)3、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水汽来源,水文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15)4、试述中国东部弱淋溶土(或黄棕壤、或铁铝土,三者择一)的分布及其土壤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10)5、中国东南沿海(或台湾的东西两侧)海岸地貌基本特征,及其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关系(15)6、中国西南山区坡地自然灾害事件主要类型及其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15)7、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研究群落演替在当前开展生态建设的现实中有何意义?(10)8、比较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特征与稳定性,并说明在开发中更应注意其中哪一个类型(10).南京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1、就“地球表层是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做简要说明(15分)2、气象部门报的某地气温与该地下垫面特征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15分)3、中国北方中纬地带自东向西降水减少的原因分析 (15分)4、水域对局部地方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原因机制及其幅度值估计 (15分)5、举例说明不同岩性分布区或不同年降水量分布区河网密度的差别 (15分)6、转述天津附近或上海附近海平面变化动态的有关报道及评述 (15分)7、关于“湖泊换水周期与补给系数”术语及其数值高低的意义和价值 (15分)8、介绍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15分)9、简述生态系统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 (15分)10、举例说明湿地生态的基本特点(15分)南京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1 论述秦岭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气候,水文,生态特征的影响2 论述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对长江,黄河大洪水的影响.或论述热带气旋对淮河,辽河大洪水的影响.3 论述新疆自治区或东北部地区(气候,生态,水文方面)对全球的变化的影响.4 论述西北盐湖(若青海胡)与长江中下游大湖(如洞庭,鄱阳湖)水量平衡方程式的主要差别.5 论述土壤发育中的粘化过程及其土壤粘粒含量对水土保持或风蚀作用的影响.6 论述保护的意思和价值7 论述长江三角洲或珠江三角洲地貌发育的基本特征.8 论述喀斯特地貌与水文的基本的特征.南京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1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在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中诱发因素分析方面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入学专业课试题2002-2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生入学专业课试题2002-2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输沙模数2、环境容量3、生物指示现象4、土壤吸收性能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影响范围。

2、简述山地景观垂直地带性,并举例说明。

3、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流域环境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2、试述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缓解对策。

3、试述地理环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功能区划的意义。

4、试述江(河)-湖泊-海洋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土壤缓冲性2、流水地貌3、剖面漫流4、纬向环流5、径流系数 湖泊补给系数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特征。

3、简述人地关系理论。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自然区划的概念与基本方法。

2、请你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失衡的原理,谈谈对湖泊富营养化形成和湖泊生态修复的理解。

3、试述湿地的基本类型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4、举例论述现代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

2004年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水体沼泽化2、环境效应3、土壤氧化还原作用4、地带性规律5、生态交错带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举例说明流域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2、简述自然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对社会与自然协调的意义。

3、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生物圈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地理环境中水文现象与地貌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3、试述中国黄土地貌形成的环境背景。

4、试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2003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非恒定流2、梅雨3、小冰期4、生态位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2、简述青藏高原的纬度位置和高原地势在高原气候形成中的作用3、简述湖泊生态系统的特征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长江流域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2、举例论述现代环境演变过程中的人地相互作用机制3、城乡交错带的环境特征与问题4、试述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2002自然地理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域复合生态系统2水循环3气候模拟4牛轭湖5生物放大作用二. 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2简述土壤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3简述大气环流引起的水体定向运动三. 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20分)1 试述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对我国自然地带分异的影响。

2004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4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水体沼泽化2、环境效应3、土壤氧化还原作用4、地带性规律5、生态交错带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举例说明流域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2、简述自然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对社会与自然协调的意义。

3、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试述生物圈等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地理环境中水文现象与地貌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3、试述中国黄土地貌形成的环境背景。

4、试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与联系。

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限制因子与限制因子定律2、生态金字塔与生态效率3、负反馈调节4、同化效率5、补偿深度二.简答题(每题8分)1、自养生态系统和异养生态系统的区别有哪些?2、一种生物进入新的栖息地,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将会经过哪些过程,直至保持相对稳定或灭亡?3、请介绍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模式及其类型。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都呈“S”型曲线形式?2、在湖泊生态系统的各阶段中,初级生产主要能量参数,即生物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和净初级生产量是如何变化的?3、请说明生物他感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生物群落组成和演替中的意义。

4、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并以此试分析富营养化湖泊中水华暴发与环境因素的可能关系?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试题准考证编号得分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4分)1、一级降解动力学2、重金属鳌合物3、环境风险4、甲基橙碱度5、硝化作用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的行为。

2、湖泊水体中水底沉积物对碳酸盐体系平衡可能的影响。

3、简述大气中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来源。

三、问答与计算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请说明酸雨的形成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南京大学博士入学考试高等地质学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博士入学考试高等地质学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博士入学考试高等地质学历年真题20091.阐述当代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特征、大陆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及其对科学创新研究、指导生产实践的意义。

2.阐述并画图表示地球内部各层圈构造及其物质成分、各个界面的深度与名称。

3.分析举例说明外动力地质作用一般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4.阐述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各自代表性岩石及其成因机制。

5.分析举例说明海洋地质作用及其产物的一般特征。

6.分析并举例说明内里地质作用对成矿成藏的重要影响。

20101.分析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基础理论对指导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2.分析并讨论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各自代表性岩石及其成因机制。

3.分析板块构造作用与岩浆活动或成矿作用关系。

4.分析海洋地质作用及其产物的基本特征。

5.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分类及其与油气资源的关系。

6.任选一个地区(中国东南部,或扬子,或南岭,或华北),分析其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7.分析并讨论当代地质科学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20071.叙述外动力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2.叙述板块构造理论创立的主要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3.叙述各大类侵入岩的分类依据及其基本特征。

4.试述盆地分类及其基本构造特征。

20061.论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该理论对解决科研和生成问题的重要性。

2.论述沉积盆地研究的若干进展。

3.叙述板块构造作用与岩浆岩活动或成矿作用的关系。

4.论述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意义。

5.叙述大陆造山带的一般特征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部分:
1、简述三种风化作用的关系
2、大气圈各层分布高度及主要特征
3、中国沙漠/沙地分布的特征
4、冰川有哪些类型,其发序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5、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及特征
6、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眯及其对环境有哪些控制作用
7、全球变暖的争论何在。

《地理学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部分(我没做,但看数少也抄下来了):
名词解释:云计算、地图投影、物联网、地理国情
简答:1、GIS软件存在问题
2、GIS技术有哪些
3、何谓数字城市
论述:1、GIS软件的发展过程
2、GIS的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
1、东亚季风对我国洪涝灾害的影响
2、农业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
3、LUCC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我国东部海岸地貌和沉积作用有哪些影响
5、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影响
6、(比较长,抄最后)请你从河湖关系的认识谈谈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