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章~第二章【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简答题

1.用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进口M、出口X等变量表示:

(1)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总量。

(2)本国实际生产的产品。

(3)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中,由本国自产的产品。

(4)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中,由外国提供的产品。

(5)外国所意愿购买的本国产品。

答:(1)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总量为C+I+G。

(2)本国实际生产的产品为C+I+G+(X-M)。

(3)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中,由本国自产的产品为C+I+G-M。

(4)本国意愿购买的产品中,由外国提供的产品为M。

(5)外国所意愿购买的本国产品为X。

2.当本国政府扩大支出△G,而本国实际生产能力不变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无需考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平衡)

答:由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可知,在实际产出Y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1)本国产出优先供给政府。政府购买产品为(G+△G),本国居民消费和投资水平

下降到(C+I-△G),本国进出口情况不变。

(2)依靠进口来满足增加的政府支出。本国居民消费和投资水平不变,本国进口上升为(M+△G)。

(3)将原来用于出口的产品改为满足政府支出。本国居民消费和投资水平不变,本国出口下降为(X-△G)。

在现实中,(1)(2)(3)三条途径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即政府支出的增加,在本国供给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本国进口、减少本国出口、降低本国私人消费和投资水平。

3.如果没有对外经济交流,即没有进出口,且进口商品、出口商品和内销商品之间不可替代,那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答:本国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中,有一定比例[M/(C+I+G)]要由进口产品来满足。如果无法进行对外经济交流,本国产品又不能替代进口产品,那么本国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即总需求)就不能完全得到满足。

同时,本国的产出中,有一定比例(X/Y)要对国外销售,如果无法进行对外经济交流,这部分产品与内销产品又没有替代性,那么本国的产品就无法完全销售。

二、论述题

从经济规模、增长方式、资源、人口等角度简单讨论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说明在国际金融学的研究中,这些国情需要如何被照应到?

答:(1)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

①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具有世界影响。截至2019年,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翻开中国经济“年报”,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发展新图景。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宏观调控政策对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②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GDP在全球乃至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也还排在较后的位置。

③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紧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资源需求较高;同时,中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未来中国的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④中国人口众多且人口红利逐渐下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每年会有大量适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才能吸收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就业要求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配套,从而增加了对现有资本、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居民的福利水平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很难大幅度提高。不仅如此,从近几年开始,我国的人口红利正趋于消失。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现时的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步转化为老年人口,而现时的未成年人的成长在数量上不足以弥补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变化,适龄劳动力会减少,社会储蓄率也会下降。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模式和外部平衡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

⑤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外延型增长为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代价看,中国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大,劳动力投入多,从而反映出产业结构、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落后。

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经济交流。出口部门不但直接创造了大量国民收入,而且还带动了一批为出口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2)在国际金融学研究中,我国的特殊国情意味着,我们的研究需要以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前提,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应当是经济增长条件下的目标,即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必须伴随着供给和需求水平的同步提高,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可持续必须以国内经济增长为前提,维持内外均衡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②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不足的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应当注意本国资源的节约和外国资源的利用。在维持外部平衡时,应当注意进出口产品的结构,采用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引导国内资源的节约。

③我国适龄劳动力丰富并且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增长,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是要素充分利用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福利水平提高的要求。由于大量劳动力在涉外经济领域工作,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整需要考虑到就业水平的维持。

④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应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现阶段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追求,应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所考虑,追求内外均衡的同时,要考虑到生产方式的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

⑤中国经济规模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市场。因此,任何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要考虑国内的需要,也要考虑维护和珍惜一个有利于我国的世界市场环境。

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概念题

1.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答: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目标可以在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条件下,通过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而实现。这一自动调节机制就是“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对经济的自发调整,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下的:①政府严格按金本位制的要求实施货币政策,保持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当国际收支因素带来黄金储备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时,不得采取冲销措施;②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

③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当以上前提均成立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就可以自发实现经济内外均衡。

2.弹性分析法

答:弹性分析法是通过对商品进出口供求弹性的分析,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影响的国际收支理论。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贬值既会直接影响贸易余额,又会通过贸易余额变动引起收入与吸收的变动从而对原有的贸易余额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最早出现的是由马歇尔、勒纳以及罗宾逊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倡导的“弹性分析法”。这一分析法在T=X-M这一方程的基础上,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只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这一结论。该分析法没有分析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

3.吸收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