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后重度呕吐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格 拉司琼是 一种新 型高选择性 的 5一H 3受 体拮抗 药 , T 对恶心 呕吐有 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我们用 格拉 司琼 联合 地 塞米 松预防妇科手 术后 恶心 呕吐 ,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现报
告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限量 8 L m 。格拉司琼联 合 地塞 米松 组镇 痛液 内加 格拉 司琼
2 D g ueC , a J G e g iu Y,t 1 R mi n nl n u e o — e o t S R yM , u u na dP e a. e f t i id c s n ea c
sse ta d s sa n d c n r le y o e s n i h l r n d r g mi d e itn n u ti e o tol h p t n i n c i e u n d l d o d i
e f tn l o o s o e t ao c n r . r mi na i b lu n v n i tr o t 1 An sh so o y 2 0 9 e l y o e t e i l g , 0 0, 2:
3 3 —3 8 9 9 .
s fna i d r ge ta—c roe ls o kwa eltorp ywi p na ue tnl ui xr — op ra h c v i tis t s t- n h h o n o sv ni t n: o be— bid,a d mie td . a sh, e u e ta o ad u l li ln rn o zd s y BrJAn et u
3 戴体俊 , 主编. 麻醉药理学 [ . M] 第二 版.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人
收稿 日期 :0 7一 4—1 20 o 4

妇科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妇科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Ana y i f rs a t r f na e nd v m ii fe y c l gc l l p o l ss o ik f c o s o us a a o tng a t r g ne o o ia a ar ・
so c pm ur e y s gr
s t t a me o s Reut T epo ot no a saa dv min ainsw r 9 (57 % ) tei p c coso e t i i l t d . s l h rp ro f u e n o t gpt t ee 14 7 .8 ,h m a tatr fh a sc h s i N i e f t pt n 4h A eiu cr r n ld dih e n s ei n n s ei rl g d( <00 ) iwa o b i a e t 2 NV Ssr ssoe eic e a da et t sa da et sapoo e P i S o we u nl h c h n .5 ,t s t v— n o
fo J l 0 0 t e tmb r2 i u o ptl, h ain swee algv n g n rla e te i, eald rc r st er rm uy 2 1 o S pe e 01 n o rh s i 1 a t ep t t r l ie e e a n sh sa we d tie e od h i e

临 床研 究 ・
22 7 第0 第 1 0年 月 5 2 1 卷 期
妇 科腔镜 手术后 恶心呕吐危险因素 的调查分析
胡 弘 毅
浙江 省 中 医院麻 醉科 , 浙江 杭州
30 0 10 6
【 要】目的 对 妇科 腔 镜 手术 术后 恶心 、 吐的 因素进 行 调查 , 选危 险 因素 。 方法 选 取 2 1 摘 呕 筛 0 0年 7月 ~ 0 1 9月 21 年

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妇科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托烷司琼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 70例asa ⅱ级的妇科腔镜全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托烷司琼(b组),每组35例。

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控呼吸,维持paco2在30~35 mm hg之间。

吸入异氟醚和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与肌松。

术毕时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b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3 mg。

观察每个患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

结论妇科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托烷司琼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患者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用药后眩晕、口渴、皮疹等并发症极少出现,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腹腔镜;妇科手术;恶心呕吐;托烷司琼[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2-75-02妇科腔镜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恶心、呕吐,轻者影响患者术后的舒适与康复,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本研究以腹腔镜妇科术吸入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前通过静脉注射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妇科腔镜术患者70例,asaⅱ级,患者术前肝、肾、心、肺功能及电解质平衡正常,均无眩晕症、酗酒史,术前24 h内均未服用止吐药。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托烷司琼实验组(b组),每组35例。

1.2 方法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3021167)0.1 g、阿托品(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0766 )0.5 mg。

麻醉诱导: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42022076 )5μg/kg,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j20070010)2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19991172)0.1 mg/kg静注。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

--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高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 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 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生率高。

成人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2. 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越长,PONV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 h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 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人门诊手术出院后恶心呕吐(PONV)的五个主要高危因素是女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 使用过阿片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和5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和80%。

儿童PONV的四个主要高危因素是手术时间长于30 min、年龄3岁及以上、斜视手术、PONV史或直系亲属有PONV史,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为10%,10%,30%,50%和70%。

托烷司琼 氟哌利多 胃复安 异丙嗪预防妇科手术后呕吐的临床观察

托烷司琼 氟哌利多 胃复安 异丙嗪预防妇科手术后呕吐的临床观察

表 2 4组 患者 恶 心 呕 吐 发 生 情 况 (z % ) , ,
胃复安组 3例 、 丙 嗪组 1 , 异 8例 氟哌 利多 组 、 异丙 嗪
组 明显多 于 托烷 司琼 组和 胃复 安组 。氟 哌利 多组 术 后 0 8h内低血 压 2 ~4 O例 、 异丙 嗪组 1 , 明 显 3例 也
1 4 统 计 学 处 理 .
选择 20 0 8年 8月 ~2 0 0 9年 8月择期 行 子 宫 或 卵巢手 术 的 1 0例 患 者 , 龄 2 ~6 6 年 5 0岁 , S A A I~ Ⅱ级 , 体重 4 ~7 5 o妇 。术 前 心 、 、 、 肺 肝 肾功 能 等 均 在正 常范 围, 已除 外 有 晕 动 、 心史 和 术 前 2 恶 4h内 用 过止 吐 、 痛 药者 。 镇
是 一种 与 5一H 主环 结 果完 全 相 同 的 5一H 。 T T 受 体拮 抗剂 , 可强效 高 选择 性 地 阻 断外 周 神经 突触 前 和 中枢系统 迷走 神经 的 5 一HT 受 体 , 断血 清 素 。 阻
1 2 方 法 .
应 用 S S 0 0F R WI DO P S1 . O N WS统 计学软 件 , 计 量资 料 以均 数 ±标准 差 ( ± s) 示 , 量 资 料 孟 表 计 比较 采 用 t检 验 , 数 资 料 采 用 Y 验 , P< 计 检 以 00 .5为差 异有统 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所 有 病 例 随机 双 盲 分 为托 烷 司琼 组 、 哌 利 多 氟 组、 胃复安 组 、 异丙 嗪组 , 每组 各 4 O例 。每组 患者 入
手 术室后 均 选择 硬膜 外 、 麻联 合麻 醉 , 刺 点连 硬 腰 穿
麻 醉选 择 L ~ 间隙 、 麻选 择 I ~ 间 隙 , 中调 节 12 腰 。 术 麻 醉平 面不 超过 。术毕 时经硬 膜外 管给 予 吗啡 2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防治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防治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族差异 1 1 5 1 。 3 P ON V 的防治 临床上 近年来 P O N V的防治方法 较多 ,可分为药物治疗
中枢和外周相关受体而起作 用 ,代表药物为地塞米松。H o C M 等 在猫呕 吐模 型 中发现地 塞米松 主要 是通过激活 大脑 髓质双侧孤束核 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达到 中枢止吐作用 ;还
不适 ,而且会 增加术 后 出血 ,形成 颈部 血肿 而造成气 道梗
阻 ;另 外 ,手术 时 间每延 长 3 0 a r i n ,P O N V的发 生率 增加
5 7% [ 1 3 】

2 . 2 预 测评估 目前对成 年患者 多用 A p f e l 简化评分 系统 ,
确立 了 四种 高危 因素 :女 性 、有 P O N V史或 晕动 症史 、非
吸烟者及 使用阿片类 镇痛药 。若患者无 上述 四种 高危 因素 , 2 0 %,若 存在上述 2 ~ 4种高危 因素者 ,P O N V发生率分 别是
其P O N V发生率为 1 0 %,每 多增一种高危 因素者发生率递增 抗 呕吐作用 ,但也可 引起一 系列锥体外系症状 ,如镇静 、嗜 睡、静坐不能 等 ,且老 年及小儿患者更易发生 。代表药物是
与非药物 治疗 两大类 。其 中药物 治疗方案种类诸多 ,依其作 可通 过抑制 中枢及外 周 5 - HT 3的产生 与分泌 、前 列腺素合 。单独使用地塞米松 用的受 体不 同 ,又分 为 5 - H T 3受 体拮抗 剂、多 巴胺 受体拮 成 、改善情绪及增强食欲实现止 吐的 l 抗 剂、丁酰苯类 、糖皮质激素及抗胆 碱能类 等 ;非 药物 治疗
立 的风险因素 :手术 时间 > 3 0 m i n 、年 龄 > 3岁 、斜视手术 、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 各种麻醉方法所致PONV发生率也不同。在 各种麻醉方法所致PONV发生率也不同。在
排除低血压和平面阻滞的前提下,椎管内 麻醉后PONV发生率为13%--42%。全麻后 麻醉后PONV发生率为13%--42%。全麻后 PONV发生率因手术种类不同而不同。神经 PONV发生率因手术种类不同而不同。神经 阻滞麻醉后PONV发生率相对较低。 阻滞麻醉后PONV发生率相对较低。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 治疗PONV 应针对其基础原因,选择药物应针对受累的神 治疗PONV
经递质和受体,预防PONV 经递质和受体,预防PONV 的药物应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 和化学触发带。根据抗呕吐药的作用部位可将抗呕吐药物 分为: ①作用在皮层:苯二氮卓类; ②作用在化学触发带:吩噻嗪类(氯丙嗪、异丙嗪和丙氯 拉嗪)、丁酰苯类(氟哌利多和氟哌啶醇)、5 拉嗪)、丁酰苯类(氟哌利多和氟哌啶醇)、5-HT3 受体 拮抗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阿扎司琼和达拉 司琼)、苯甲酰胺类; ③作用在呕吐中枢: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和羟嗪)、抗胆 碱药(东莨菪碱); ④ 作用在内脏传入神经:5-HT3 受体拮抗药、苯甲酰胺 作用在内脏传入神经:5 类(甲氧氯普胺); ⑤ 其他:皮质类固醇类(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三)、PONV影响因素的危险分级 (三)、PONV影响因素的危险分级
• 无上述危险因素,或采用监护性麻醉与区域麻醉 • •
的患者,具有低度PONV危险(PONV发生率 的患者,具有低度PONV危险(PONV发生率 <10%); <10%); 具有2 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具有中度PONV危险 具有2-3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具有中度PONV危险 (PONV发生率20%-40%); PONV发生率20%-40%); 具有4 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具有高度PONV危险 具有4-5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具有高度PONV危险 (PONV发生率为40%-80%) PONV发生率为40%-80%)

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

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

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摘要:目的:观察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科室2021年1-9月68例全麻下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预防性治疗52例,16例发生恶心呕吐,使用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减轻手术后恶心呕吐,并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50例患者未发生恶心呕吐,16例发生恶心呕吐患者中,显效12例、3例减轻、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

结论:揿针埋针配合穴位按摩防治妇科腹部术后恶心、呕吐临床疗效优,能发挥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揿针埋针穴位按摩腹部手术恶心呕吐全麻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是妇科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20~30%左右,与患者的手术方式、麻醉及药物耐受有很多关系[1]。

术后恶心呕吐严重会影响到患者术后正常进食,同时给患者带来焦虑和紧张情绪,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药物治疗疗效较好,但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运用物理刺激的方法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揿针埋针通过持续刺激患者皮肤局部进而调整其经络脏腑气血功能,可调节脾胃功能,穴位按摩联合揿针针刺刺激,可有效防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发生。

揿针是一种微型针灸针,选择针体直径仅为0.2mm,针长0.9mm,可以留置3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参与研究的68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9.8±4.2)岁。

1.2方法1.2.1手术返病房即予取单侧内关、合谷、双侧足三里,定穴后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

1.2.2埋针:首先75%酒精或碘伏消毒施术部位,按照由内向外顺序消毒皮肤两遍,待干;选择长度适合的揿针,使用镊子将揿针取下贴于所选穴位,用大拇指指腹点压按压,一边按压一边询问患者是否有酸、麻、胀、痛感,按压力度以患者所能耐受疼痛感为度。

每日按压两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1分钟,如出现恶心、呕吐,随时按压,增加按压频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手术后重度呕吐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1-08-31T14:46:08.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铭山胡素云[导读] PONV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麻醉因素和手术因素等
刘铭山胡素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05)【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283-02 【摘要】目的探讨与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主要是重度呕吐的危险相关因素,同时分析呕吐病例中医证型分类,为中西医结合预防PONV提供依据。

方法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1年内手术分级2级以上妇科手术患者1126例,按不同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对严重呕吐150例进行中医证型分析。

结果不同年龄、手术时间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统计PONV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术前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及肾虚血瘀比例最高。

结论妇科病人PONV的发生是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的,其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不同年龄、手术时间之间PONV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气滞血瘀型及肾虚血瘀型患者易发生PONV。

【关键词】妇科手术后呕吐危险因素发生率中西医手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全身麻醉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平均发生率20-30%[1]。

PONV 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麻醉因素和手术因素等,虽已采用了包括止吐药物、非药物治疗等多种防治方法,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PONV[2]。

PONV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不愉快经历,是患者对医疗行为不满意的最常见原因,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治疗费用及并发症,严重者造成手术伤口裂开、呕吐误吸和酸碱电解质失衡。

因此,如何预防和减轻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反应,是目前临床医生急需解决的课题。

本基金课题将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中医方法吴茱萸加姜汁贴敷双侧内关、足三里穴预防气管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后出现术后恶心呕吐,期望为实现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依据。

为此本文回顾性以妇科手术病人几种可能影响重度呕吐发生率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以便为课题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充分的准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1年内ASA分级Ⅱ级以上妇科手术患者资料共1126例进行统计分析:(1)按年龄分为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岁以上共5组进行统计分析;(2)按手术类型:分为经子宫手术、附件手术、盆腔粘连松解手术、子宫+附件手术、子宫+盆腔粘连松解手术、附件+盆腔粘连松解手术、子宫+附件+盆腔粘连松解手术共7组进行分析;(3)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l h以下、1~2 h、2~3h、3h以上共4组;(4)按麻醉方式分为静脉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共4组。

1.2 PONV的评定按照WHO的标准进行,0级:无恶心,无呕吐;Ⅰ级: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Ⅱ级:呕吐明显,但无内容物吐出;Ⅲ级:严重呕吐,有胃液等内容物吐出且非药物可以控制。

观察指标在术后72 h内发生呕吐,出现Ⅲ级重度呕吐,有胃液等内容物呕出,且非药物难以控制,患者非常不舒服。

1.3 统计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率的比较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按照年龄统计(见表1),结果显示,各组年龄段妇科手术PONV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表1按年龄统计重度PONV发生率
2.2 按照手术类型统计(见表2),不同手术方式PO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腔粘连松解术患者PONV发生率较高,而子宫+附件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较低。

表2 按手术统计重度PONV发生率
2.3 根据手术时间统计(见表3),不同手术时间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表3 按手术时间统计重度PONV发生率
2.4 根据麻醉方式统计(见表4),提示各种麻醉方式的PO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内插管全麻PONV发生率最高,而静脉全麻PONV发生率最低。

表4 按麻醉方式统计重度PONV发生率
2.5 重度呕吐患者术前中医证型分析(见表5),提示气滞血瘀与肾虚血瘀证型PONV发生率较高。

表5 重度呕吐患者术前中医证型频数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中妇科患者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对妇科术后恶心呕吐均有影响,而年龄、手术时间对PONV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影响。

研究结果提示盆腔粘连松解术PONV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妇科盆腔广泛粘连松解术手术范围大,涉及肠管分离术,刺激交感神经,影响术后肠蠕动恢复,容易引起胃肠反应,出现恶心呕吐。

麻醉方式中,气管内插管全麻PONV发生率最高,这与多项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本研究未发现年龄、手术时间在PONV发生率有明显相关性,与前期研究不符[4],可能是本研究主要讨论中重度呕吐,没有把轻度呕吐和恶心干呕的病例纳入有关。

术前中医证型分类方面,气滞血瘀与肾虚血瘀术后重度PONV发生率较高。

瘀血内阻,阻滞气机,加之手术后气血亏虚,运化不利,胃肠传化功能失司,导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妇科手术创伤作为一种较新的现代致病因素,有其自身的病理特点,一方面存在原来基础病变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具有手术创伤、术后解剖位置改变等。

由于影响PONV发生的因素众多,临床上单一用药在预防和治疗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术后病人的舒适度,必须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从研究结果可提示,中西医结合预防术后PONV有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Heave S,Benals H,Ponymayon J.Apfel’s, simplified score may favourably predict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Can J Anesth, 2002,49(3):237-242.
[2]Apfel CC, Laara E, Koivuranta M , et al. A simplified risk score for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conclusions from crossvalidation between two centers[J].Anesthesiology,1999,91(4):693-700.
[3]田平,刘晔,李明颖.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6):97-98. [4]吴会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风险因素及防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