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闪光灯知识及使用技巧

闪光灯知识及使用技巧

闪光灯知识及使用技巧闪光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光源,常用于低光条件下的摄影以及创造特殊的光影效果。

掌握闪光灯的知识及使用技巧对于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闪光灯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技巧。

一、闪光灯的基本知识1.闪光灯的种类:常见的闪光灯有内置闪光灯、外置闪光灯和专业级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通常集成在相机内部,功率较小,适合简单的拍摄环境。

外置闪光灯通常可通过热靴固定在相机上,功率较大,适合复杂的拍摄环境。

专业级闪光灯通常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控制选项,适合专业摄影师使用。

2.闪光灯的工作原理:闪光灯通过短暂放电的方式产生强光,照亮被摄体。

闪光灯的放电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在1/1000秒内,可以用来凝固运动或冻结快速移动的被摄体。

3.闪光灯的角度和强度调节:闪光灯的角度和强度调节对于灯光效果的控制非常重要。

闪光灯的角度调节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闪光灯的强度调节可以控制光线的亮度,从而实现被摄体的正常曝光。

4.闪光灯的色温:闪光灯的色温通常为5000K-5500K,与自然光接近。

在室内拍摄时,如果使用闪光灯和自然光混合照明,需要注意两者的色温差异,可通过白平衡设置进行调整。

二、闪光灯的使用技巧1.适量使用闪光灯:在拍摄中,可以根据环境和被摄体的需要来决定是否使用闪光灯。

在一些情况下,如日光充足的室外环境或拍摄自然风光时,可以适量使用闪光灯以填补背光或增加对比度。

2.使用闪光灯的方式:使用闪光灯时可以选择直射模式、反射模式或间接模式。

直射模式是将闪光灯的光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适用于需要强光的场景。

反射模式是将闪光灯照射到反射板上,再反射到被摄体上,使光线更加柔和。

间接模式是将闪光灯照射到其他物体或屋顶上,再反射到被摄体上,使光线更加分散和均匀。

3.使用闪光灯的角度:调整闪光灯的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例如,将闪光灯角度调整到被摄体的上方,可以产生顶光效果;将闪光灯角度调整到被摄体的侧面,可以产生侧光效果;将闪光灯角度调整到被摄体的正前方,可以减少阴影和背景光线。

相机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相机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相机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相机闪光灯是摄影中常用的辅助光源,它能在拍摄条件较暗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光线,使照片更加清晰明亮。

本文将详细介绍相机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点阐述。

一、闪光灯的基本构造1. 闪光灯由灯管、闪光装置、电路板等组件组成。

2. 灯管是闪光灯的主要部分,它内部充满了氙气,并具有较高的电压。

3. 闪光装置负责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并通过特定的控制方式进行闪光。

二、闪光灯的电路结构1. 闪光灯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

2. 电源电路负责为灯管提供稳定的高电压。

3. 充电电路用于储存电能,通常由电容器组成。

4. 控制电路通过感光元件、测光系统等来感知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需要调节闪光灯的亮度和触发时间。

三、闪光灯的闪光过程1. 当相机按下快门时,触发信号通过控制电路进入闪光装置。

2. 充电电路中的电容器开始储存能量,同时电源电路产生高电压。

3. 一旦充电电路储存的电能足够,触发电路将信号传送给闪光灯。

4. 闪光灯中的氙气在高电压的作用下被激发,产生强烈的紫外线。

5. 紫外线通过光学器件转化成可见光,形成瞬间高亮度的闪光。

四、闪光灯的亮度调节1. 闪光灯的亮度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容量和电源电压来调节。

2. 增加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储存更多的电能,从而使闪光灯的亮度增加。

3. 提高电源电压也能增加闪光灯的亮度,但需要保证电压稳定,避免损坏闪光灯。

五、闪光灯的闪光时间1. 闪光灯的闪光时间是指灯光持续亮起的时间。

2. 闪光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的触发信号来实现。

3. 在快速移动的拍摄对象时,较短的闪光时间能够减少动态模糊。

六、闪光灯的使用技巧1. 合理选择闪光灯的亮度和角度,避免过亮或过暗的影响。

2. 利用闪光灯的补光效果,使被摄体在背景明亮的情况下仍能清晰可见。

3. 考虑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合理调节闪光灯的亮度和闪光时间。

4. 避免使用过多闪光灯,以免造成过度曝光或不自然的光影效果。

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

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

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闪光灯的型号、种类较多,但主要分有三类手控闪光灯:是外接闪光灯的基本类型,操作时需要根据闪光灯的指数和被摄体的距离手动设定光圈的大小,以获得正确的曝光。

美术高考自动闪光灯:通常是在闪光灯内部装有光敏元件,用以测量反射回来的光量。

这种闪光方式只适用于相机的手动曝光和光圈优先,而且在光圈选择上会受到一定限制。

TTL自动闪光灯:TTL自动闪光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自动闪光功能,它的光敏元件在相机机身内部。

早期的TTL闪光灯是测量快门开启时通过镜头到达胶片上的反光为依据,并以此来自动提供相对应的闪光强度。

但是,由于不同类型胶片的反光率不同,所以早期TTL自动闪光的精确度会有一定的误差。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多数相机的TTL 控制闪光功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例如尼康自F90开始便改用测量特殊快门帘幕上的反光了,而佳能则将测光元件设计在反光镜的底部,这样在相机快门开启前就能够测得较为精确的曝光值。

此外,各厂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智能型闪光功能,如尼康的3D矩阵闪光、佳能的E-TTL闪光、美能达的ADI自动闪光等。

与普通自动闪光不同的是TTL自动闪光可以使用各挡光圈,但是该功能只有在一些性能较高的电子控制快门相机上才能实现,当然这类闪光灯大都具有向下的兼容性,因为它们本身就有手控、自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适用范围较广。

● 闪光指数不同型号闪光灯的闪光强度是不同的,所涵盖的有效范围也就不同,这里就涉及到了许多用户最关心的闪光有效距离。

因此,拍摄者需要对闪光灯发光强度的量值有所了解,这个量值就是闪光指数(缩写为GN)。

灯位到被摄体的距离(M)×正确曝光的光圈值(F)=该灯的.指数(GN)。

内容来自美术高考此外,闪光有效距离还与感光度及所用镜头焦距有关,通常所说的曝光指数一般都是以感光度ISO100、50mm焦距为标准,如GN24指数的闪光灯配合50mm镜头拍摄设定3米处物体,光圈则应设为F8(24÷3=8)。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我们都知道闪光灯可以⽤来补光,但闪光灯有多少种分类?各⾃⼜有什么作⽤?使⽤闪光灯有什么禁忌呢?本专题将分享闪光灯的各种基础知识,只有了解更多,才会拍的更好。

闪光灯原理与发展历史最早的闪光灯可以追溯到1887年,诞⽣于德国的⽤于摄影的闪光灯。

早期的闪光灯使⽤镁,氯酸钾和硫化锑的混合粉末作为主要发光材料,镁在通电之后,与空⽓中的氧⽓发⽣氧化反应,产⽣强光,照亮被摄体(同时也产⽣⼤量烟雾),因此亦称作镁光灯。

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以此原理制成了闪光灯泡,即将铝和镁缠绕的灯丝放置在充了氧⽓的灯泡中。

这样的灯泡是⼀次性使⽤,使⽤完如需再次闪光需更换灯泡。

在希区柯克电影后窗中即有相关情节。

⽽现时使⽤的闪光灯多为电⼦闪光灯,主要由灯管,电容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

其发光应⽤⾼压放电发光原理,即先为电容器充电,在触发时,灯管内充的⽓体(氙⽓或其它惰性⽓体)受电容放电瞬间形成的⾼压电场电离⽽发出极其强烈耀眼的可见光,⽽完成闪光任务。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些可拍照⼿机选择了使⽤LED来进⾏补光,⽽⾮传统的电⼦闪光灯使⽤的氙⽓灯管。

闪光灯的英⽂名为FLASH LIGHT/中⽂全称为“电⼦闪光灯”,⼜称⾼速闪光灯。

电⼦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

通常的电⼦闪光灯的⾊温约为5500K,接近⽩天阳光下的⾊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闪光指数(GN)闪光灯制造商为每部闪光灯所设定的发光强度,通常是以ISO 100为基准来设定。

闪光指数通常⽤GN来表⽰,为Guild No.的缩写。

其表⽰⽅式根据采⽤的单位是⽶或英尺⽽分为两种,GN的计算可以⽤「GN=光圈F值x拍摄距离」的公式来计算。

⼀般135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指数约为12(⽶制),如果⽤光圈F4来拍摄,也就是说有效闪光距离为12/4=3⽶。

闪光灯的分类⼤致分内置和外置为两⼤类。

内置闪光灯⼀般的单反相机、APS相机、傻⽠式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根据相机的不同GN有所不同,单反相机的GN约为12左右。

【涨知识】闪光灯小百科

【涨知识】闪光灯小百科

【涨知识】闪光灯小百科为何拍照需要闪灯?最简单却也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光线。

摄影不是1+1=2这样绝对的数学问题,所以闪灯的拍摄也不会有绝对的准则跟用法,闪灯就是用来尽可能操控与改变光线的一种很重要的工具和技能。

除了机顶弹出式闪光灯,你需要更多有关闪光灯的知识。

Q1:闪光灯有什么可讲的呢?只要在暗光下把闪光灯打开,它就能照亮黑暗的区域,仅此而已啊。

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是使用闪光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你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拍出锐利的图像。

有时候让相机自动控制闪光灯,你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要想点亮你的创意,你就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

闪光灯可以让你在暗光下拍出锐利的图片,但是它的功能远不止如此。

Q2:数码相机闪光灯的使用有这么复杂吗?举个例子,如果你使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在暗光下打光,前景很可能是一片惨白,而较远的地方还很黑暗。

这时候你就要使用外接闪光灯。

而内置闪光灯的作用主要是在白天为物体补光。

Q3:这么说补光是一种很常用的摄影技术?是的,补光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室内。

在强烈的阳光下,补光可以消除人物脸上生硬的阴影,还可以在逆光拍摄时平衡前景与背景的曝光。

补光还可以调节照片的对比度,突出照片的色彩。

但是补光会受到器材的限制。

使用同样的闪光灯,不同的拍摄参数,也能得到不同的效果。

快门速度较高时,拍摄效果比较生硬,而使用慢速快门,环境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场景更加自然。

Q4:闪光灯有什么限制吗?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有限,只能对较近的物体打光,如果你想拍摄建筑,即使是外接闪灯也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Q5:外接闪光灯的输出量要比相机内置闪光灯的更大吗?是这样的。

闪光灯的输出量衡量标准是闪光指数,简称为GN值。

这个数值是通过在特定感光度下闪光灯的打光范围来规定的,以米或英尺作为单位。

一般内置弹出式闪光灯的GN值为12(米/感光度100),而顶级外接闪光灯的GN值可以达到58(米/感光度100)。

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

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

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闪光灯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掌握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家在拍摄中更好地利用闪光灯,提高照片质量。

一、闪光灯的作用闪光灯是在摄影中用于补光的装置,主要用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光源,使拍摄的对象明亮且细节清晰。

闪光灯可以帮助解决拍摄人物或物体过暗的问题,提供适当的光线照射。

二、合适的闪光灯使用场景1. 室内拍摄:室内光线较暗,使用闪光灯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让照片更加明亮。

在使用闪光灯时,可以尝试调整闪光灯的强度和角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2. 夜间拍摄:夜间环境光线非常弱,使用闪光灯可以为被摄对象提供足够的光线,使其清晰可见。

夜间拍摄时,可以使用闪光灯的同步闪光功能,将前景和背景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光线照射。

3. 反光拍摄:在阳光明媚的环境中,使用闪光灯可以克服强烈反光带来的困扰。

通过使用适当的补光,可以使人物或物体细节更加清晰,避免出现黑暗或过曝的情况。

三、闪光灯的调节和使用技巧1. 闪光灯的强度调节:大多数闪光灯的强度可以进行手动调节,通过增加或减少闪光灯的强度来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

在强光环境下,可以适当减小强度以避免照片过曝;在弱光环境下,可以增加强度来提供更多光线。

2. 闪光灯的角度调整: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角度,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照射范围,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例如,将闪光灯角度调整为向上反射,可以产生柔和的天花板反射光,使整个环境的照明更均匀。

3. 使用闪光灯的同步功能:有些摄影机型支持闪光灯的同步闪光功能,即使在较暗的环境中也能够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自动调整。

这样可以保证照片的曝光度和颜色平衡更加准确。

四、闪光灯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直接对人物或物体进行正面闪光:直接对人物或物体进行正面闪光容易造成照片过曝,而且会产生刺眼的光斑。

可以尝试将闪光灯角度调整为反射或侧光,以避免这种问题。

《闪光灯入门教学》PPT课件

《闪光灯入门教学》PPT课件
经常使用内置闪光灯的朋友对闪光拍摄的图片效果肯定不陌生,使用小DC的 朋友就不用说了,夜晚内闪能够照亮人物脸部似乎已经让他们满意了,而单反用 户们使用内闪情况似乎要好点,但是主体亮背景暗的情况还是很难改变。要得到 自然生动的闪光照片,看来还得依靠强大的外置闪光灯再加上一定技巧
发光强度特大 电子闪光灯尽管外型小巧,但它的发光强度极
《闪光灯入门教学》PPT课件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公开课内容复习
相机的构造和重要的性能指标
机身识别及其重要参数介绍
重要机身性能指标
“像素”(Pixel)是由Picture(图像)和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是 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如同摄影的相片一样,数码影像也具有连续性的浓淡阶调,我 们若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 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
跳闪拍摄技巧
闪光灯直接照射会产生浓重的投影。 我们可以用反射的方法来解决 计算方法;光圈=指数/(光线到反光体距离+反光
体到被摄体距离),再开大1—2级光圈
跳闪与实际拍摄环境
·
针对固定环境TTL的作用就少很多了,因为 环境几乎固定此时只需要做好单一环境下的 参数即可。拍摄时要注意找好跳灯所需的参 照物,先拍几张然后进行参数上面的微调。 用灯摄影很少能一次性出片的,所以一定要 耐心调试。
大型闪光灯
大型闪光灯一般在照相馆、影楼、摄影工 作室等场合使用。这类闪光灯的特点是输 出功率特别大,也不用闪光指数来计算闪 光量,取而代之的是Ws(瓦特/秒),一般 来说,300瓦/秒闪光指数约为45。400瓦/ 秒大约相当于闪光指数56。500瓦/秒的闪 光指数为64。

led的基础知识

led的基础知识

led的基础知识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 LED 这玩意儿。

您知道吗,LED 就像生活中的小精灵,总是在各种地方闪闪发光。

它小小的身躯里藏着大大的能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便利。

LED 到底是啥呢?简单说,它就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器件。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个超级迷你的灯泡,但可比普通灯泡厉害多啦!比如说普通灯泡就像个胃口超大的吃货,吃电特别多,还不耐用。

而LED 呢,就像个特别会过日子的节约小能手,用一点点电就能发出明亮的光,而且寿命还长得很!LED 的颜色那叫一个丰富,红的、绿的、蓝的、白的,要啥有啥。

这就好比一个神奇的调色盘,能根据您的需要调出各种漂亮的色彩。

您想想,夜晚那些五彩斑斓的灯光秀,不就是靠 LED 来实现的嘛。

再说 LED 的亮度,那也是相当能打的。

它可以亮得像小太阳,也可以温柔得像月光。

这就好像一个会变魔法的灯仙子,能根据不同的场景变出合适的亮度。

比如说在您看书的时候,给您一个柔和不刺眼的光;在您需要照亮整个房间的时候,又能瞬间变得超级明亮。

还有啊,LED 可皮实了!不怕摔,不怕震,这要是普通灯泡,稍微碰一下可能就“罢工”了,LED 可不会这么娇气。

您说它是不是特别棒?而且LED 发热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会像个小火炉一样,让周围热得难受。

您夏天开着 LED 灯,可不用担心它会让房间变成蒸笼。

那 LED 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就是通过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复合,释放出能量,从而产生光。

这是不是有点像两个小伙伴手拉手一起玩耍,然后就变出了神奇的光芒?在我们的生活中,LED 无处不在。

家里的灯、电视的背光灯、手机的闪光灯,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它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小英雄,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

您说,这么优秀的 LED ,能不让人喜欢吗?未来,它肯定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咱们就等着瞧吧!总之,LED 这小家伙,看似简单,实则神奇,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光灯基础知识(最浅显的知识,资深闪卓士免进)
前两天一个朋友到我家里来,用我简易的影棚拍照片,结果发现非常富有经验的他,却不了解闪光摄影如何控制曝光,还是像日光摄影时候常用的那样。

所以,想想有必要把闪光摄影更基础的原理做一个整理,为了更好的说明,也拍摄了一系列的测试图片:
“热靴闪灯”最初是被设计成连接在照相机“热靴”上的便携式闪光灯,与其他人造光源相比,热靴闪灯具有轻便、廉价、色温稳定、近距离瞬间闪光亮度高的优点,是外拍或组建家庭摄影棚非常理想的工具。

热靴闪灯也是闪光灯的一种,从它的光学特性来看,实际上与影楼专用的大型影室灯或者外拍灯有着相通之处,都属于“瞬间光源”。

这个“瞬间”是多少呢?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下上图这两款热靴闪灯的技术参数:
闪光灯亮度Nikon SB-900 Canon 580EX II
输出量闪光时间(秒)闪光时间(秒)
1/1 1/880 1/1,000
1/2 1/1,100 1/2,000
1/4 1/2,550 1/4,000
1/8 1/5,000 1/9,000
1/16 1/10,000 1/15,000
1/32 1/20,000 1/21,000
1/64 1/35,700 1/30,000
1/128 1/38,500 1/35,000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闪光灯闪光的时间非常短,最长的时间是1/880 秒,最短的竟然只有1/38,500 秒。

惊讶吧?你一眨眼的功夫,闪光灯可以闪光几万次。

还记得你每次摄影时候用到的快门速度吗?1/200 秒、
1/50 秒甚至更慢。

即使在光照最强烈的正午,我们通常会用到的快门速度也不过是几千分之一秒。

了解快门速度和闪光时间的差异有什么意义吗?是的,非常有意义,很多创意闪光照片的创作正是利用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众所周知的,要想得到一张理想的照片,最关键地就是控制好进入相机的光线,那么怎样才能够控制好进入相机的光线呢?这问题太小儿科了(你当我是菜鸟?)不就是设定好光圈和快门嘛!是的,没错,光圈和快门,前者控制通光量,后者控制曝光时间。

好吧,我们用你说的来做个试验,不过这次我们的试验环境是全黑的,只用闪光灯来照明。

(本来我是打算让我儿子作为我的试验对象的,不过,你知道的,要让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可比登珠穆朗玛还要难上那么一点。

算了,就请
他贡献一个玩具出来吧,毕竟用一个玩具来换半个小时的自由还是值得的。


我把我的Canon 580EX II 闪光灯设定到手动1/2 输出(这样可以保证每次闪光的亮度是一致的),光圈设定为
F8.0 ,然后分别用1/200 、1/100 、1/50 、1/10 秒的快门速度拍摄了下面这四幅照片。

怎么样?看出什么差别来了吗?没有?这就对了,确实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这很诡异,明明快门已经从1/200 降低到
1/10 了,怎么会没有差异呢?看来光圈+ 快门的定律有问题了?哈哈,看来发现新的物理定律了!下一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不是有希望到手了?拿到奖金之后该怎么花呢?
回来!走神走太远了吧?再来深入研究一下光圈和快门的作用吧。

这还用研究?前面不是已经说过了嘛,光圈控制通光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是的,这不错,可是快门是怎么来控制曝光时间的呢?
很简单,按下相机的时候,快门打开,让相机的感光元件曝露在光线下,当到达设定的快门时间时,再关闭快门,隔绝感光元件与光线。

那么好,回到我们上面的试验,第一张照片,我设定的快门速度是1/200 秒,当我按下按钮时,快门打开,同时闪光灯被触发,但是闪光灯的时间只持续了1/2,000 秒,在其余的
( 1/200-1/2000 )秒时间里,快门是打开的,但是由于我的拍摄环境是全黑的,因此在这段时间里,相机的感光元件没有受到任何光线的照射;而第二张照片中,我设定的快门速度是
1/100 秒,由于我并没有修改闪光灯的输出设置,闪光灯仍然以1/2 输出,闪光持续时间仍然是1/2,000 秒,因此在我按下按钮之后,相机的感光元件在光线下曝露了1/2,000 秒,然后在剩余的( 1/100-1/2,000 )秒时间中,快门并没有关闭,但是感光元件没有收到任何光线的照射。

现在明白了吧?后面两张照片应该不用再说明了吧?或者,我们应当把“曝光”这两个字拆分开来,一个是“曝”,一个是“光”。

设定快门速度只是控制了感光元件“曝”的时间,而闪光灯则控制了“光”的时间,两者的“交集”才是相机感光元件“曝光”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晕?没关系,你只要记住:在全黑的环境下,曝光跟快门速度无关! (要是等会我再告诉你,上面这句话是错误的,我估计你一定要发疯吧?别急,你就先记着这句话吧,它是错的,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对的,因此它是有用的。

) 那么好了,既然快门速度跟曝光无关,那我们需要调整曝光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调整光圈!
Great !回答正确!好吧,来试试看:
这次我还是将闪光灯输出手动设定在1/2 上,仍然在全黑
的环境里进行拍摄,并且保持快门速度为1/200 秒,我分别用F11 、F8、F5.6、F4.0 拍摄了四张照片。

结果很明显,F11 下明显欠曝,而F4 下又明显过曝,F8 和F5.6 下的可以接受——光圈定律有效。

那好,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了:
在全黑的环境下,曝光跟快门速度无关,而跟光圈有关!OK !注意到我前面的那句话了吗?我又一次特别注明了“全黑”环境?难道只是因为我是非常乐于而且擅长拍摄“黑夜里的黑猫”的原因?我们还是来看看如果是有光的环境下,会是什么结果吧。

这次拍摄时我打开了室内的投影机,让它投射
WaltDisney 的图像到背景上,为了更好地反映最终的效果,我将相机的ISO 设定为800 ,并且选用了F5.6 的光圈,闪光灯依然是1/2 输出。

我分别采用1/100 、1/50 、1/20 、1/10 秒的快门速度,拍摄了 4 张照片。

怎么样?照片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是不是跟你在自然光下拍摄的照片变化一样了?
是的,一样了真的?再仔细看看。

四张照片变化非常明显,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明显的实际上只是背景部分,由暗到明变化很大,但是主体变化并不大,虽然快门速度在变化,但是第一张并没有欠曝,第
四张也没有过曝。

为什么呢?因为主体主要是受到瞬间光源——闪光灯的照射,快门速度对它没有影响,而背景则没有受到闪光灯的照射,它接受到的是持续光源——投影机光的照射,快门速度对它是有影响的。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拍摄夜景人像的时候尝试一下这个试验,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光圈决定主体,快门决定背景。

发表于2010-12-15 15:0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