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魅力》有感
2021《教育魅力》读书心得范文五篇

2021《教育魅力》读书心得范文五篇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需要经常读一些关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书,最喜欢的一是《第56号教室的故事》,再就是这本《教育魅力》了,说实话我喜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
下面是由带来的有关《教育魅力》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在品读《教育魅力》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睿智、幽默的。
其表现在老师自身应该有丰富的语言和很好的表达能力,富有诗情画意,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与学习中的美,使学生能快乐、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学科里学习、生活、成长。
正如书中学生所说“幽默的老师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宽容的,他能和孩子们心贴心,善于鼓励赏识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善于循循善诱,在和学生的交谈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他应富有责任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育魅力》一书中有一段美国学者威帝以学生口所吻阐述的教师的宽容标准:“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教师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所有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因为他们一方面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拥有渊博的学识。
博学的老师能让孩子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学生们会不断地进步。
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调的老师,而是喜欢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会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教育魅力在于教育实践,在于与学生朝夕相处、春风化雨的过程中。
从教师教育魅力中启发:教师要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在国家文件层面上提出了“魅力”这个词。
教育魅力心得体会(例文10篇)

教育魅力心得体会(例文10篇)心得可以被称作是人们学习事物的一个自我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处理类事情的一套独特方法。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教育魅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写教育魅力心得体会有所帮助。
教育魅力心得体会篇1 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在品读《教育魅力》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1)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睿智、幽默的。
其表现在老师自身应该有丰富的语言和很好的表达能力,富有诗情画意,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引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与学习中的美,使学生能快乐、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学科里学习、生活、成长。
正如书中学生所说“幽默的老师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2)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宽容的,他能和孩子们心贴心,善于鼓励赏识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善于循循善诱,在和学生的交谈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他应富有责任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育魅力》一书中有一段美国学者威帝以学生口所吻阐述的教师的宽容标准:“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教师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所有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因为他们一方面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
书中有一篇关于问题学生小肖的故事:小肖对待课业态度散漫,成绩倒数。
但是,在看到卖艺的盲人时,他又慷慨地给予了盲人5元钱。
这个故事说明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孩子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宽容和打磨,而不是一味的苛求或放弃。
(3)有魅力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从书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求自己: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品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的教育魅力在于教育实践,在于与教师朝夕相处、春风化雨的过程中。
(4)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拥有渊博的学识。
教育魅力读后感范文

教育魅力读后感范文教育魅力读后感范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魅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魅力读后感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这便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扩展自身知识面,真正的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投身于教育改革,做教育教学的开拓创新者。
那么,魅力是什么呢?如何提升自身魅力呢?汉语词典解释魅力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
极能吸引人的力量。
魅力是一种教育状态,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
在教育过程中,美丽经不起太多的风吹雨打,只有魅力之花才能永远盛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所以在很多方面,我们要学会借鉴前人的经验,多读书,读好书,并好读书。
读罢,再将自己零碎的小感想写一写,并应用于实际。
《教育魅力》中指出:“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原则,但不能千篇一律按固定的方式办事,这就需要极大的创造性。
”确实如此,教师有了知识,还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开拓视角是超越自我的一种境界。
这就要求教师在读书的基础上,做教育教学的开拓创新者,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本真是育人,然而当今教育却出现一些乱象,譬如“绿领巾”、体罚、利用考试成绩排位……在种种负能量层出不穷的同时,作为教师更应该坚守阵地,做一个真性情的教师。
绝不把素质教育当口号,开拓创新。
也许老师的一个拥抱,老师的一次鼓励,一个眼神,就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与孩子厮打吵闹过是一天,温馨和谐也是一天,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想,聪明的教师一定懂得带给学生力量,让学生会爱,爱学,学做真人!最后,我认为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极早的着手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1000字(5篇)

《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1000字(5篇)《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1000字1在这个很劳碌的假期中,几乎每一天都挤出了点时间,即便是在旅途中,飞机上、大巴上、火车上,我都会读几页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这本书的。
之所以从几十本书目中选择了这本书,是由于连着两年在上海培训学习都倾听过于漪老师的教导,感受过这位教育前辈的思想滋养。
每天几分钟的阅读,更让我觉得是在和于漪老师对话,也更让我坚决了自己的教育之路。
书中有许多话是值得细细品读的: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老师,而是每个老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制造。
教育的魅力是制造的魅力,是制造生命进展的魅力。
老师应当是一个持续进展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永久有一种奇怪,保持着发觉的目光,每逢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他不是畏缩后退,而是主动地进入,去了解更多,包括他四周的世界也要去发觉。
这样的老师肯定会让同学感到很有魅力,由于他常常会跟同学沟通自己的讨论和发觉。
老师不仅是学问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领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造者,老师不仅需要知道传递什么学问,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学问,知道针对不同的同学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
老师要关爱同学,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同学,做同学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老师假如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同学呢?要使同学有文化,老师首先是文化人,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不断增添文化自觉。
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同学,以公平看法对待同学,以高尚情操熏陶同学,做同学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方能如春风化雨,为同学的终身进展奠基。
老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专业,从事的是一种制造性的劳动。
唯有制造,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新挑战,创出素养教育的新路子;唯有制造,才能真正表达人生的价值,领悟老师的真谛。
老师的教育魅力中,形象魅力是外表的,初步的;情感魅力能使同学受感化;学识魅力能使同学真正信服;才敢魅力则有利于分散同学;品行魅力既影响同学的品质,还能关心同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读《教育魅力》有感

读《教育魅力》有感读《教育魅力》有感教育魅力读后感(一)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需要经常读一些关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书,最喜欢的一是《第56号教室的故事》,再就是这本《教育魅力》了,说实话我喜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教育魅力读后感。
做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开篇两个高端访谈也奠定了它的基调,那就是要相信教育是有魅力的,而且具有时代魅力。
魅力,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是极能吸引人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推动社会进步、国家民族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国情咨文中有一段话:“正在考虑职业选择的年轻人,如果你想让我们国家前途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可见,教师一头担负着家庭的未来幸福,一头承担着国家民族的希望与责任。
我觉得做一个有责任的老师去培养有责任担当的人是教师最崇高的职责,而责任感需要人格的尊重来维护,需要公平和正义来支撑。
它要求老师除了授业,更要传道,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需要爱与负责任的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品行和人格,使学生能够适应每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进而彰显教育的魅力。
教师的敬业精神很重要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教《论语》导读能使学生泪流满面,而哭的原因竟是“因为老师上课的内容正是自己心里想讲的话,但以前没有人对自己说,一下子良心觉醒,感到震撼,觉得自己以前有很多事情做错了。
”张教授说这也给了他很大震撼,不是说老师须臾做布道者给学生说教而是学生期望得到这样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你不给他,那么他得到的就是社会给他的“唯我独尊”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几件类似的事情:一个高一学生被另一个学生以打闹的形式侮辱,当老师去制止并想给他讨回公道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他认为老师没有必要管,没有人欺辱他。
其实那个学生是在公共场合从背后跳起摁了他的头、并做煽脸动作还伴随大叫声被老师制止的。
首先是不文明、不礼貌的举动,其次破坏了学校规定的不许在公共场所大闹的纪律,再者也容易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
于漪《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精选19篇)

于漪《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于漪《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精选19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漪《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于漪《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篇1《教育魅力》一书是教育界名声赫赫的于漪老师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年轻教师成长的钥匙。
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
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
”书中于漪老师和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的迷人的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切地体味到教育是爱的感化,是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它是由爱衍生的。
教师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过程。
书中给我冲击力最大的是该书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现状调查。
在上海学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魅力的首要条件,远远超过师爱、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
何谓人格魅力,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真诚。
“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
即使面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应该真诚对待。
对待学生,不敷衍,坦坦荡荡,想尽一切办法去发展他们,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满腔真诚。
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经久不息,长久不衰的热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读罢此书,做为一名教师,我更要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于漪《教育魅力》优秀读后感篇2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
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
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教育闪闪发光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于漪老师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
《教育魅力》读后感[精选3篇]
![《教育魅力》读后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3f560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0.png)
《教育魅力》读后感[精选3篇]【《教育魅力》读后感第1篇】在为期八天的xx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第二十六期培训中,先后有十多位老师给我们授课。
在培训老师中,既有理论深厚的市级骨干教师,也有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的从教学一线走出来的教研员;既有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的校级领导干部,也有谈吐幽默、学富五车的任课教师。
在老师们的授课中,我们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拓宽了教学视野,更被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所感动。
同时,更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是一门真真切切的艺术,扎扎实实的艺术。
在这极其短暂而又令人留恋的8天里,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都得到了一次充实、提高和升华,对课堂教学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
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辅导老师在语文教学课堂评价中,教给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
彭世伟老师在“建设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出:“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
”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
教育魅力读书笔记(精选14篇)

教育魅力读书笔记教育魅力读书笔记(精选14篇)教育魅力读书笔记篇1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这本书买来已久,零零星星阅读,这个周末静心重点读了第五章:《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基本构成》,做些摘记如下。
一、时代精神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内涵,首先就体现在鲜明而强烈的时代精神上,而这种时代精神又具体体现为开放性、现代性和创造性等方面,且每一个方面又蕴含着细致而丰富的内涵。
1.开放性。
“开放”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封闭”曾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了“全球化”进程中。
教育也迎来了“大开放”时代。
只有教师具有开放精神,教育才能真正谈得上与世界融合。
而具有这种开放精神的现代教师具有以下魅力。
(1)接纳古今,融会中外当代人站在一个闻名的交汇点上,这个交汇点连接着古今中外。
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考验。
……资源越是丰富,对选择者的眼光和智慧越是一种考验。
……今天一个教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带领他的学生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取决于他的视野胸襟。
(2)拥抱美好,接纳多元。
现代教师的开放精神,不仅体现在接纳古今、融会中外的心胸和气度上,还广泛地体现在拥抱美好生活,悦纳多元文化价值的行为与态度上。
今天是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时代。
而一元思维模式对我们的影响及其深刻,几乎成了文化心理本能。
这样,学生群体的多元共存现实与教师一元化思维模式就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而此时,教育就在广泛认同与接纳多元共存的美好生活方面体现它应有的魅力。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
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机。
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要有将学生“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使他“能够成为他自己”的能力和使命。
但要引导一个内心封闭的学生走向广阔美好的生活,教师必须是一个胸怀开放、内心阳光明媚的人,否则你拿什么驱走学生心灵上的阴影?所以,于漪老师说:“一个现代教师的开放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明的融会接纳,也体现在敞开心灵拥抱美好世界的生活态度,而且后者与前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魅力》有感
新升实验小学陆庆云
暑假期间让我有机会能够细细品味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这本书,感觉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崇敬和热爱又一次提升。
同时也让我反思了自身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忽视了教师的魅力,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如何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在品读《教育魅力》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专业形象
尽管学生、家长和社会都称我们为“老师”,但如果我们不能以行动赋予老师专业形象,那么又怎样成为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呢?
教师的专业形象是由教师的素养、教师的文化、教师的气节、教师的胸怀、教师的趣味、教师的智慧等诸多方面综合形成的。
不是有知识的人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但你对教育有心,对学生有爱,对家长有责任,也许你就能成为一名有魅力的老师。
二、要学会宽容和反思
《教育魅力》一书中有一段美国学者威帝以学生口所吻阐述的教师的宽容标准:“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我相信她像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教师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所有学生,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应该因为他们一方面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
教师不是万能的,我们也会有失误,也要通过尝试错误去学习。
学校不只是给孩子们学习的,同样也是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纠正自己的地方。
三、教师的责任感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
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
对学生负责,时常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审视教育;对家长负责,时常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预防很多事故的发生,比“亡羊补牢”般的事后谈话效果更好。
从《教育魅力》一书中我得到的启发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教师要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等等。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学习,
才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不可或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