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和全球排名前500大学名单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每年的9-10月更新,以下是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世界排名第23位)。
中国排名第2位: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第39位)。
中国排名第3位: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第53位)。
中国排名第4位:香港大学(世界排名第55位)。
中国排名第5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89位)。
中国排名第6位:浙江大学(世界排名第93位)。
中国排名第7位:香港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95位)。
中国排名第8位:香港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100位)。
中国排名第9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第102位)。
中国排名第10位:华中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109位)。
中国排名第11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世界排名第112位)。
中国排名第12位:复旦大学(世界排名第116位)。
中国排名第13位: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第120位)。
中国排名第15位:中山大学(世界排名第129位)。
中国排名第16位:武汉大学(世界排名第150位)。
中国排名第17位:中国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8位: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9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0位:同济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1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2位:台湾大学(世界排名第203位)。
中国排名第23位:中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09位)。
中国排名第24位: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13位)。
中国排名第25位:华南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6位:西安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7位:电子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31位)。
中国排名第28位:东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34位)。
中国排名第29位:厦门大学(世界排名第247位)。
中国排名第30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世界排名第253位)。
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大全

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大全距离高考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选择合适的大学,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今天小编整理了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大全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算双一流大学吗?双一流大学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从国家提出双一流大学建设出发点来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算双一流大学,如果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算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双一流大学建设那就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显然是不妥的,也与国家的出发点相违背。
之所以有人认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是双一流,主要在于他们只注重了双一流中的“双”字,认为某一所大学必须是世界一流大学而且有一流学科建设才认为是双一流大学,而没有从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考虑,这是不是有点不妥。
●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是如何认定的?答:建设范围的确定坚持《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原则与条件,根据首轮建设实际成效,以及各方面意见,经专家咨询,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
一是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
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保持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持续发挥支撑一流大学体系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
“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
第二轮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
三是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
允许个别建设学科所属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提出申请,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三部委报国务院批准后作出调整。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双一流大学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知,首批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95所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然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包括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北京市最多,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4、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及评选方法建设目标: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完整版)

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完整版)中国哪些大学世界排名靠前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2022),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清华大学,世界排名22位,亚洲高校第一。
前十强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并列8)、中山大学(并列8)、华中科技大学(并列10)、南开大学(并列10)、武汉大学(并列10)。
根据QS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同样排在第一位,世界排名25位。
其余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
根据上海软科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十强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并列4)、上海交通大学(并列4)、中山大学(并列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6)、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8)、华中科技大学(并列8)、南京大学(并列8)、四川大学(并列8)、西安交通大学(并列8)。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麻省理工大学(MIT)再度蝉联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自2012年该校获得世界第一后,已连续九年保持领先。
排名前10中,美国包揽前四,英国也有四所大学进入前10。
今年亚洲共有26所大学跻身排名前100,是QS17次发布全球大学排名以来上榜数量最多的一年,排名最高的是第11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其次是南洋理工大学,排在第13名。
中国进入前100名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在不久前也公布了2020年亚洲大学排名,其中中国高校首次包揽前两名,清华大学连续两年第一,北京大学位列第二。
世界十大名校排名*通过对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权威的、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四大排名榜——《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最新的排在前30名的样本分析,并以名气最高的QS为蓝本,按照同一权重进行打分,满分120(4__30)分,依据总分成绩再排前30强。
2023“双一流”大学排名出炉

2023“双一流”大学排名出炉近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23校友会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
在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全国共140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所高校。
统计显示,在最新发布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围全国百强,37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跻身50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等5所高校跌出50强。
在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位居校友会2023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首位,清华大学位居第2,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第3、位列前10强的其他大学为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思政教育、杰出校友、教学质量、高层次人才、优势学科专业、科研成果、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社会服务、办学层次、社会声誉、国际影响力等12大一级指标构成,以服务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和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导向,涵盖了中国高校核心职能的700多项评测指标。
20年来,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参考价值和创新力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是目前中国大学评价体系最为科学系统全面、最为客观独立透明、最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与价值导向,评价体系框架与评价方法最为稳定、评价指标和参评高校数量最多、中国价值观主导的中国大学排名。
2023校友会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出来了但是仍感觉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985,211,双非其实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的激增未来的毕业生竞争一定是专业领域的竞争所以有时候大而美的综合性大学可能并不如小而精的专业性大学好其实很多财经类院校也是很不错的!。
2019最新“双一流”高校 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附件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4、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5、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7、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8、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9、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10、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1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13、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1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1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16、首都师范大学:数学17、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1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9、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2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21、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24、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25、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自定)2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27、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2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30、南开大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1、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32、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3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自定)3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35、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自定)36、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定)37、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38、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39、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40、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41、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42、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43、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4、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自定)45、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47、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48、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自定)49、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50、复旦大学: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51、同济大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52、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5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4、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55、上海海洋大学:水产56、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5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58、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59、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60、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61、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62、上海大学:机械工程(自定)63、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64、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65、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6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67、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68、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69、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70、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71、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72、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74、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7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76、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7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78、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79、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80、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8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8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83、厦门大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84、福州大学:化学(自定)85、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6、山东大学:数学、化学8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8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89、郑州大学: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90、河南大学:生物学91、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9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9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5、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96、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9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自定)98、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99、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100、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自定)101、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102、暨南大学:药学(自定)103、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104、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105、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106、海南大学:作物学(自定)107、广西大学:土木工程(自定)108、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109、重庆大学: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110、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11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11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1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114、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自定)11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116、西南大学:生物学117、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118、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自定)119、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120、西藏大学:生态学(自定)121、西北大学:地质学122、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2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12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5、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1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127、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自定)128、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129、青海大学:生态学(自定)130、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13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132、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13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13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3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36、宁波大学:力学137、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38、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139、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140、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自定)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中国211985和双一流高校汇总对比表

16
16
西安交通大学
18
A33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综合
17
17
中南大学
17
A27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综合
18
18
东南大学
25
A19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综合
19
19
中国人民大学
7
A2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综合
20
20
大连理工大学
30
A11
化学、工程
理工
21
21
天津大学
23
A10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综合
7
7
武汉大学
5
A25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综合
8
8
四川大学
13
A30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综合
9
9
中山大学
10
A28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综合
5
5
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共147所)

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共147所)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
第二轮建设名单中,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里。
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共147所)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清华大学4.北京交通大学5.北京工业大学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北京理工大学8.北京科技大学9.北京化工大学10.北京邮电大学11.中国农业大学12.北京林业大学13.北京协和医学院14.北京中医药大学15.北京师范大学16.首都师范大学17.北京外国语大学18.中国传媒大学19.中央财经大学2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外交学院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3.北京体育大学24.中央音乐学院25.中国音乐学院26.中央美术学院27.中央戏剧学院28.中央民族大学29.中国政法大学30.南开大学31.天津大学32.天津工业大学33.天津医科大学34.天津中医药大学35.华北电力大学36.河北工业大学37.山西大学38.太原理工大学39.内蒙古大学40.辽宁大学41.大连理工大学42.东北大学43.大连海事大学44.吉林大学45.延边大学46.东北师范大学47.哈尔滨工业大学48.哈尔滨工程大学49.东北农业大学50.东北林业大学51.复旦大学52.同济大学53.上海交通大学54.华东理工大学55.东华大学56.上海海洋大学57.上海中医药大学58.华东师范大学59.上海外国语大学60.上海财经大学61.上海体育学院62.上海音乐学院63.上海大学64.南京大学65.苏州大学66.东南大学6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8.南京理工大学69.中国矿业大学70.南京邮电大学71.河海大学72.江南大学73.南京林业大学7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5.南京农业大学76.南京医科大学77.南京中医药大学78.中国药科大学79.南京师范大学80.浙江大学81.中国美术学院82.安徽大学8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合肥工业大学85.厦门大学86.福州大学87.南昌大学88.山东大学89.中国海洋大学9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91.郑州大学92.河南大学93.武汉大学94.华中科技大学9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6.武汉理工大学97.华中农业大学98.华中师范大学9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0.湘潭大学101.湖南大学102.中南大学103.湖南师范大学104.中山大学105.暨南大学106.华南理工大学107.华南农业大学108.广州医科大学109.广州中医药大学110.华南师范大学111.海南大学112.广西大学113.四川大学114.重庆大学115.西南交通大学116.电子科技大学117.西南石油大学118.成都理工大学119.四川农业大学120.成都中医药大学121.西南大学122.西南财经大学123.贵州大学124.云南大学125.西藏大学126.西北大学127.西安交通大学128.西北工业大学12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0.长安大学13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32.陕西师范大学133.兰州大学134.青海大学135.宁夏大学136.新疆大学137.石河子大学13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3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4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41.宁波大学142.南方科技大学143.上海科技大学144.中国科学院大学145.国防科技大学146.海军军医大学147.空军军医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澳洲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
51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
52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美国
53
布朗大学
美国
54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美国
55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美国
55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57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美国
57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59
万格宁根大学
荷兰
60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
61
波士顿大学
美国
62
阿姆斯特丹大学
华威大学
英国
78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
美国
79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美国
80
柏林查理特医科大学
德国
80
艾茉莉大学
美国
8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80
索邦大学
法国
84
密歇根州立大学
美国
85
蒙特利尔大学
加拿大
86
弗莱堡大学
德国
87
布里斯托大学
英国
88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美国
89
成均馆大学
韩国
90
苏黎世大学
瑞士
91
120
阿德雷德大学
澳大利亚
120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台湾
122
南安普敦大学
英国
123
根特大学
比利时
124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美国
125
哥廷根大学
德国
126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
127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荷兰
128
奈梅亨大学
荷兰
128
约克大学(英国)
英国
130
巴黎大学
法国
131
奥斯陆大学
挪威
131
西澳大学
澳大利亚
157
圣母大学
美国
157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57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德国
163
维尔茨堡大学
德国
164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爱尔兰
165
利物浦大学
英国
166
比勒费尔德大学
德国
166
莱斯特大学
英国
168
阿伯丁大学
英国
168
博洛尼亚大学
意大利
168
罗格斯大学
美国
171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
172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
美国
英国
146
浦项科技大学
韩国
146
萨塞克斯大学
英国
149
汉堡大学
德国
149
比萨圣安娜大学
意大利
149
柏林工业大学
德国
152
鲁汶大学(法语)
比利时
152
诺丁汉大学
英国
152
比萨高等师范学院
意大利
155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美国
155
利兹大学
英国
157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西班牙
157
科隆大学
德国
157
曼海姆大学
德国
丹麦
186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荷兰
186
哥德堡大学
瑞典
188
巴黎高等电信学院
法国
189
莫斯科国立大学
俄罗斯
189
明斯特大学
德国
189
特拉维夫大学
以色列
192
东安格利亚大学
英国
193
堪培拉大学
澳大利亚
194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德国
194
悉尼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
194
金山大学
南非
197
延世大学
韩国
198
安特卫普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澳门
251–300
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
奥地利
251–300
高威大学
爱尔兰
251–300
纳瓦拉大学
西班牙
251–300
俄勒冈大学
美国
251–300
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
美国
251–300
奥卢大学
芬兰
251–300
帕绍大学
德国
251–300
波茨坦大学
德国
251–300
皇后大学
加拿大
251–300
美国
201–250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俄罗斯
201–250
纽卡斯尔大学(英国)
英国
201–250
奥塔戈大学
新西兰
201–250
帕多瓦大学
意大利
201–250
巴黎第十一大学
法国
201–250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国
201–250
雷丁大学
英国
201–250
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
爱尔兰
201–250
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美国
91
蒂宾根大学
德国
93
巴黎高等理工学院
法国
94
巴塞尔大学
瑞士
94
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
96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美国
96
赫尔辛基大学
芬兰
96
隆德大学
瑞典
99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
99
亚琛工业大学
德国
101
哥本哈根大学
丹麦
102
乔治敦大学
美国
102
乌普萨拉大学
瑞典
104
亚利桑那大学
美国
105
波恩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清华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北京理工大学
6
中国农业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
8
中央民族大学
9
南开大学
天津2所
10
天津大学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2
吉林大学
吉林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4
复旦大学
上海4所
15
同济大学
16
上海交通大学
17
华东师范大学
18
南京大学
江苏2所
19
东南大学
20
浙江大学
浙江
沙特
201–250
康斯坦茨大学
德国
201–250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瑞典
201–250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语)
比利时
201–250
卢森堡大学
卢森堡
201–250
麦考瑞大学
澳大利亚
201–250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美国
201–250
格拉茨医科大学
奥地利
201–250
维也纳医科大学
奥地利
201–250
迈阿密大学
美国
22
西北大学
美国
23
清华大学
中国
24
北京大学
中国
25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26
华盛顿大学
美国
27
卡耐基梅隆大学
美国
27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
29
纽约大学
美国
30
爱丁堡大学
英国
31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
32
慕尼黑大学
德国
32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34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
35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36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6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9
湖南师范大学
70
暨南大学
71
广州中医药大学
72
华南师范大学
73
海南大学
74
广西大学
75
西南交通大学
76
西南石油大学
77
成都理工大学
78
四川农业大学
79
成都中医药大学
80
西南大学
81
西南财经大学
82
贵州大学
83
西藏大学
84
西北大学
8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86
长安大学
87
陕西师范大学
英国
201–250
南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
201–250
蒂尔堡大学
荷兰
201–250
特文特大学
荷兰
201–250
蔚山国立科技学院
韩国
201–250
都柏林大学学院
爱尔兰
201–250
犹他大学
美国
201–250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美国
201–250
圣拉斐尔大学
意大利
201–250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荷语)
比利时
201–250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和全球排名前500大学名单
1.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名单(42所)
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