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本科生论文封面
扬州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附:扬州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为统一规范我院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现对我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作如下要求:一、毕业论文内容组成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l、论文题目; 2、摘要(中英文); 3、关键词(中英文);4、目录; 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外文翻译)。
二、毕业论文撰写内容要求1、题目三号字,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不加粗。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题目下要署名班级、学号、姓名及指导教师。
如:班级:营销0801 学号:072403142 姓名:李明指导老师:李明2、摘要首行空两格,“摘要”用小四黑体,后面用冒号不加粗,摘要内容用五号楷体。
段落格式1.5倍行距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为读者提供全文必要的信息。
摘要要求简洁、完整,字数为全文的3-5%,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
3、关键词空两格,“关键词”用五号黑体,后面用冒号,不加粗,摘要内容用五号楷体。
段落格式1.5倍行距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3-5个。
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4、英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格式用Times New Roman 体,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和“Key words”,小四号,加粗,后加冒号,内容为小四号,不加粗,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关键词英文首字母大写,段落格式 1.5倍行距5、目录(另起一页写目录)“目录”用三号黑体,居中。
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
段落格式 1.5倍行距。
6、正文正文每章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居中。
正文内容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和数字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每段首行缩进两格。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三或四部分组成。
正文全部行距规定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标题表示如下:一级标题:序号用“一、”,小四号黑体,独占一行,居中,末尾不加标点,段前段后0.5行;二级标题:序号用“(一)”,5号宋体,加粗,独占一行,左起缩进两格,末尾不加标点;三级标题:序号用“1.”,5号宋体,加粗;四级标题:序号用“(1)”,5号宋体,加粗;五级标题:序号用“①”,5号宋体,加粗;三级以下标题可独占一行,末尾不加标点(空两格);也可不独占一行,末尾加标点。
论文封面模板

论文封面模板篇一:本科毕业论文封面模板青岛科技大学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年 ___ 月 ___ 日 ______篇二:小论文撰写规范及封面模板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小论文)学号:S312037005 专业:动力工程学生姓名:韩春旭任课教师:杨威教授 2012年12月用理论之光照耀自己的漫漫科研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方法论课后对自己的科研实践的点滴思考和体会韩春旭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摘要:关键词:引言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
这是我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方法论课后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正确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方法论对我们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高的价值,其认识客观规律的理念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理论层面的指导意义。
远非我们平常认识的那样:在研究生阶段只要把自然科学知识学好就能搞好科研实践和培养创新能力。
本文我将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过程(主要是本科毕设至研一上半段时期)和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方法论课上课后的所思所想,说说自己的点滴思考和体会,利用它们使自己今后的科研之路走的更稳更有突破。
必要性著名哲学家约翰·帕斯英尔在一次教育会议上指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对一些重要的、带根本的问题进行批判,做出判断。
2004年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试行)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试行)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和质量总检查;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综合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的能力;实验研究的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述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3、收集加工各种信息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选题1、选题应结合生产、科研的实际,选择有现实价值、理论意义的课题。
2、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题目不宜过大,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3、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4、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为一人一题。
允许优秀生自选、自拟课题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选题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分管教学的院长或系主任审批后执行。
三、组织与领导1、成立院(或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由分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教务员)、教研室主任等组成。
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组织答辩工作。
2、各院系要在学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至少一个月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
3、各院系要在学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半月前,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写出书面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于九月底前报教务处。
四、指导教师基本条件及职责1、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相当职称以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
助教、硕士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论文格式(含标准封面)

No.赣南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Undergraduates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题目黑体二号)(英文题目)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专业:英语年级:2006姓名:楷体_GB2312 三号学号:指导教师:二0 一 0年五月日赣南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赣南医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ContentsAbstract ...........................................................................................i 摘 要 .....................................................................................ii I. Introduction ...................................................................................1 II. A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of Metaphor (2)2.1 Aristotelian School: Metaphor —A Device of Rhetoric...........................2 2.2 The Platonic School —Language is Metaphorical................................... 5 2.3 The Study of Metaphor from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6 III. On Similarity ..............................................................................7 3.1 Similarity: A Fundamental Criterio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aphor ...........7 3.2 Similarity and Culture...................................................................9 3.3 Similarity and Category................................................................10 3.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ity and Knowledge. (13)IV . On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15 4.1 Black‟s Interaction Theory………………………………………....................15 4.1.1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action Theory…………………………………...15 4.1.2 Some De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Theory…………………………………16 4.2 Lakoffia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19 4.2.1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Lakoffian Theory…………………………...19 4.2.2 Lakoffian Theory on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21 4.2.3 The Deficiencies of Lakoffian Theory in Expounding the Creation ofSimilarity...................... (26)4.3 Con 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29 4.3.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29)4.3.1.1 Four Mental Spaces……………….………………...……………..29 4.3.1.2 Three Processes of BT………………..……………..……………..33 4.3.1.3 Optimality Principle s of BT………….…………………...……….34 4.3.2 The Advantages of BT in Solving the Paradox of the Two FormerTimes New Roman 、小三、加粗、居中空一行、Times New Roman 、小四一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加粗二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缩进一个字母三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缩进约3个字母四级标题、 小四、Times New Roman 、不加粗、缩进约6个字母Theories (34)4.3.2.1 The Generic Mental Space (34)4.3.2.2 The Blending Space and Emergent Structure (35)4.3.2.3 The Other Advantages of BT (40)V. Conclusion (42)Bibliography (45)Acknowledgements (46)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is actually the nucleus of the study of metaphor.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metaphor was viewed as a device of rhetoric, an attachment to language.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erspective, metaphor wa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hings that do not 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 or was regarded as one word used to substitute another because there were preexist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As a result of this perspective, two theories took shape: one was the Comparison Theory, the other was the Theory of Substitution. But modern scholars discard the perspective, holding tha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device of rhetoric, to be more important, it is a leading way for human beings to know this world, a way of thinking. (中文摘要的对应译文)Key words: metaphor; collocation; terms(注意:关键词3-5个,字体要加粗,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开,除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不大写)Times New Roman 、小四、加粗Times New Roman 、小四、2倍行距Times New Roman 、小三、加粗摘 要隐喻研究归根到底是隐喻机制的研究,它是隐喻研究的核心。
【VIP专享】扬州大学毕业论文要求与格式

扬大教[2006]69号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和质量总检查。
通过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1、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研究的能力;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报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述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3、收集加工各种信息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选题的原则及程序(一)选题原则:1、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本学科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2、选题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题目不宜过大,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3、选题应符合本学科专业的发展,符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科研的实际,选择有现实价值、理论意义的课题。
同时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4、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一人一题。
如因选题较大,确需多人合作完成,按各人所完成的任务及内容确定自己的题目。
允许优秀生自选、自拟课题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但必须严格选题审批程序。
5、学生选题一旦确定,原则上不能更换题目,如遇特殊情况更换题目者,必须在学院备案。
6、每届学生的选题应尽量避免重复,以保持较高的更新率。
(二)选题程序:1、各学院组织符合指导资格的教师根据选题原则拟定、申报题目,填报《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表》(附件二)。
学生自选、自拟课题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必须与指导教师商讨确定,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报《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表》,制定、实施研究计划。
2、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根据选题原则对指导教师申报的题目进行审核。
3、学院汇总备选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向学生公布。
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长江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特点,对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要求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及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由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目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外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外文参考资料原文、译文组成。
1.封面2.目录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5.指导教师审查意见6.评阅教师评语7.答辩会议记录8.中外文摘要9.前言10.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主体(理工类):⑴选题背景⑵方案论证⑶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⑷结果分析⑸结论或总结11.参考文献12.致谢13.附录14.外文参考资料原文15.外文参考资料译文注:文科及其它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要求,由学生按要求填写,指导教师负责把关。
2.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般要列出二级标题,并标明对应的页码。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审查意见由指导教师按要求详细填写。
4.评阅教师评语由评阅教师按要求详细填写。
5.答辩会议记录由答辩委员会秘书按要求详细填写。
6.中外文摘要含题目、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署名、摘要、关键词。
题目下方正中为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署名。
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外文摘要另起一页,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关键词应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以3~8个为宜。
7.前言应简要地说明本课题的目的、意义、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
前言不要与摘要意思雷同,也不要成为摘要的解释。
前言是作者注意力的焦点,应认真撰写,注意精炼。
对前人的工作应只讲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文献来源。
《环境化学》课程论文封面及要求

本科生课程论文《环境化学》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缪娟张磊2014年12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一、目的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关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水平。
二、内容要求与本课程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要求论点要正确,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论据要有说服力。
三、格式要求如下示例:标题(居中,二号黑体,一般在20字以内)(——如有附标题,则为小二号黑体)摘要:简要说明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
“摘要”两字宜用小五号黑体,摘要内容宜用小五号仿宋体,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一般为100~2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1(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如有需要,第5及其后的关键词是有利于检索的其他关键词。
(以下正文除各部分标题、插图和表格外,一律用五号宋体,正文为1.25倍行距。
)0 引言(四号,黑体)应简要回顾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300~500字,不超过800字。
1 一级标题(同上)(参考文献出处及注释序号不可标注在文中题目、摘要及一二三级标题上)1.1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1.1.1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图表名称的格式:图片名称标注在下方,表格名称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黑体,数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 , 罗马字用Symbol ,字号小五。
表1 名称…… Tab. 1 ……表格以序号、名称的格式标注,居中,中英文对照,表格为三线表。
x /cm I /mA v /(m ⋅s -1) h /m p /MPa 10 30 2.5 4 110 12343.051111234t /sm /k g图1 名称……Fig. 1 ……参考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 ]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按照被引用的顺序标注。
JWC江苏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江苏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一、编写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文稿必须用A4(210mm*297mm)白纸打印。
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印。
每一页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分别留20mm。
毕业设计(论文)一律左侧装订。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构成:封面序或前言(必要时)摘要前置部分关键词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引言 1章2章2.1(条)2.1.1(款)2.1.1.1(项)2.1.2正文 2.2主体部分 2.2.12.32.3.12.3.23章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附录部分附录B(必要时) 附录C(一)前置部分1.封面:封面包括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等几项内容。
(1)题目:设计(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30个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等几项内容如实填写。
2.目录:目录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设计(论文)构成部分和章、节的名称。
要求列至二级目录。
3.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400字;外文摘要不少于350个实词。
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略多。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