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课后习题
2024年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必修课程公共卫生部分课后的习题和答案

初级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策略1.在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时,重点在第一级预防,同时还应兼顾第二级和第三级预防的疾病是A.急性阑尾炎B.流行性感冒C.食物中毒D.冠心病E.肺炎正确答案:D2.对下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全人群预防策略表述错误的是A.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干预等方法,在全人群中控制主要的危险因素属于一级预防的范畴B.进行筛检,早期发现病人C.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对高血压的治疗,降低中风发生率D.社区参与也是全人群策略中的一种E.控制烟草广告是健康促进的一种方式正确答案:B3.《阿拉木图宣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四个方面是指A.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促进康复.减轻病痛B.促进康复,预防保健,合理医疗,健康教育C.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D.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社区康复,合理治疗E.控制疾病,保护生命健康,促进社区康复正确答案:C4.关于初级卫生保健,错误的说法是A.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B.方式和技术为社会所接受C.费用是社区或国家能够负担得起的D.社区的个人或家庭能够普遍享受E.只在发展中国家需要正确答案:E5.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B.提供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环境C.治愈所有疾病D.常见病伤的妥善处理E.提供基本药物正确答案:C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解读1.202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是()A.70元B.74元C.79元D.84元E.89元正确答案:E2.2023年新增加的5元经费主要用于()A.全部落实到乡镇社区,统筹用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B.统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C.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D.儿童健康管理服务E.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正确答案:C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新增的内容是()A.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咨询指导B.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C.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预防D.眼保健和近视的防控E.口腔保健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正确答案:A4.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的非重点方面为()A.乡村医生补助落实情况B.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情况C.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D.新冠的疫苗接种情况E.群众满意度正确答案:D5.以下不属于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A.孕产妇健康管理B.职业病防治C.农村妇女“两癌”检查D.基本避孕服务E.人口监测正确答案:E返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1.治未病不包括A.未病先防B.早期诊治C.控制传变D.调养气血E.既病防变正确答案:D2.中医养生的分类不包括A.情志养生B.饮食养生C.起居养生D.运动养生E.四季养生正确答案:E3.下列饮食养生和体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阳虚——菊花B.阴虚——薏米C.痰湿——山楂D.瘀血——桂皮E.阳虚——辣椒正确答案:E4.以下属于外阴内阳的养生方式是A.站桩B.太极拳C.散打D.广场舞E.八段锦正确答案:A5.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顺应自然B.形神兼顾C.动静结合D.调养脾胃E.饮食有节正确答案:E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概念1.健康促进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开展社会动员B.协调相关部门C.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策略D.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盟E.建立医疗服务机构正确答案:E2.健康促进的三大支柱是()A.医疗、护理、服务B.政治、经济、文化C.工人、农民、知识份子D.政策、教育、服务E.政府、社会、卫生部门正确答案:D3.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A.行为改变B.知识改变C.健康改变D.态度改变E.信念改变正确答案:A4.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B.对于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C.针对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D.对于目标人群进行保健技能培训E.对于患病人群进行检查及治疗正确答案:E5.下面哪一叙述是错误的()A.健康促进不同于促进健康B.健康促进需要运用行政和组织手段C.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D.健康促进的工作目标是为了解决某一公共健康问题形成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协助和联盟E.我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是健康促进的典范正确答案:C健康教育相关概念及区分1.关于卫生科普/医学科普/健康科普的要求哪一项是错误的()A.通俗B.简明C.易懂D.容易记忆E.全面正确答案:E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错误的理解是()A.健康促进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B.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不一样C.健康促进不能代替健康教育D.健康促进能够代替健康教育E.健康促进比健康教育高级正确答案:D3.卫生宣传/健康传播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作目标相同B.卫生宣传/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的初级工作C.健康教育是在卫生知识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受众的信念问题D.健康教育在卫生知识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受众的行为问题E.健康教育工作往往是从向目标人群传播知识开始的正确答案:A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促进健康的一个专业领域()A.医疗B.卫生防疫C.健康教育D.卫生宣传E.疾病控制正确答案:D5.下面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卫生宣传/健康传播多为单向传播B.健康教育受众泛化C.健康促进的重点内容是社会动员和政策开发D.健康教育注重效果评价E.健康促进是一项社会策略正确答案:B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解读1.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和()等A.档案无电话B.患者不愿意C.基础信息有误D.失访E.流动人员正确答案:D2.健康体检表的填写内容不包括()A.健康评价B.辅助检查C.健康指导D.家族遗传E.住院情况正确答案:D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是()A.辖区内户籍居民B.辖区内常住居民C.辖区内非户籍居民D.辖区老年人E.辖区慢病病人正确答案:B4.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等于()A.建档人数/辖区内户籍居民数×100%B.建档人数/辖区内非户籍居民数×100%C.建档人数/辖区内所有建档居民数×100%D.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E.建档人数/辖区内居民数正确答案:D5.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等A.艾滋病患者B.传染病患者C.肝炎患者D.肺结核患者E.肿瘤患者正确答案:D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指标(第三版)解读1.0-6岁儿童健康管理内容不包括()A.新生儿家庭访视B.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C.婴幼儿健康管理D.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E.学龄期儿童健康管理正确答案:E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错误的是()A.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B.新生儿满28~30天C.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D.地点:在新生儿家中E.1~8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满月栏)正确答案:D3.修改后新生儿访视率增加了()指标A.数量B.质量C.真实性D.规范性E.质量和规范性正确答案:E4.修改后儿童健康管理率增加了()指标A.数量B.质量C.真实性D.规范性E.质量、真实性和规范性正确答案:E5.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中错误的是()A.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B.散居儿童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C.测量体重、身高、视力及体检D.只需6岁免费测一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E.对体格发育进行评价,对心理行为进行预警征评估正确答案:D6.新生儿家庭访视不包括()A.出生时情况B.预防接种C.新生儿疾病筛查D.记录出生体重、身长E.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正确答案:E7.婴幼儿健康管理共()次A.3B.5C.8D.10E.12正确答案:C8.《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指标》(第三版)修订主要变化A.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期筛查B.将儿童大运动发育评估内容修改为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C.增加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方便对儿童运动发育判断D.“工作指标”改为“考核指标”E.“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标”正确答案:D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指标(第三版)解读1.修改后早孕建册率增加了()指标A.数量B.质量C.真实性D.规范性E.质量、真实性和规范性正确答案:E2.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随访转诊结果A.1周内B.2周内C.3周内D.4周内E.5周内正确答案:B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指标》(第三版)修订主要变化错误的是()A.孕早期健康管理的时段名称由12周前改为13周前,名称改变,实际时间没变B.各期增加了健康教育与指导内容,在孕早期、中期强调“告知与督促”的责任C.增加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方便对儿童运动发育判断D.调整了没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E.“工作指标”改为“考核指标”正确答案:E4.早孕建册率是指()A.辖区内孕8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B.辖区内孕16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C.辖区内孕15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D.辖区内孕11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E.辖区内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正确答案:E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产妇出院后()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
第三单元客房的清洁保养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客房的清洁保养一、填空题1.例行的客房大清扫工作,一般应在客人不在房间时进行。
2.“六净”指四壁净、地面净、家具净、床上净、卫生洁具净、物品净。
3.房务工作车上的各种物品按重物在下、轻物在上的原则摆放,以保证使用方便和工作的平稳性。
4.床单、枕套放在工作车的最下格、大浴巾、小浴巾、面巾和脚巾等放在上面的两格。
5.了解核实客房状况的办法是看工作表和实地查房。
6.为了防止逃账等,客房部应将外宿房、轻便行李房和无行李房及时通知总台。
7.夜床服务的内容包括做夜床、房间整理、卫生间整理三项。
8.客房消毒的内容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三类。
9.客房的卫生质量,一般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官标准,二是生化标准。
10.房务工作车的整理布置必须做到:(1)清洁整齐;(2)物品摆放有序;(3)贵重物品不能过于暴露。
11.清洁住客房时,应该先清洁卧室,然后清洁卫生间;走客房则可以先清洁卫生间,再清洁卧室。
12.小整服务一般是为 VIP 客人提供的。
13.消毒和除虫害是酒店清洁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预防各种疾病流行、保证客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14.客房消毒方法可分为通风与日照、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三类。
15.通风与日照的消毒方法有室外日光消毒、室内采光和通风。
16.化学消毒包括浸泡消毒、擦拭消毒和喷洒消毒。
二、单项选择题()1.客房服务员在“请勿打扰”房到了时,客人仍未离开房间,里面也没有声音,可打电话到房间。
A.上午10:00B.中午12:00C.下午14:00D.下午18:00()2.客房服务员在敲门时不要靠门太近,应站在距房门约远的地方。
米米米米()3.面盆、浴缸、拖鞋,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个。
个个个个()4.客房内噪声允许值不得超过。
分贝分贝分贝分贝()5.客房清洁员敲门通报时,正确的英文是。
A. HousekeepingB. Room cleaningC. Room serviceD. May I come in()6.客房部的工作钥匙和呼叫机等通常都由保管和收发。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问题一
卫生学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答: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控制的学科。
问题二
什么是公共卫生?
答: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集体行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科
学与艺术。
问题三
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答: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结核病、艾滋病、疟疾、
登革热等。
问题四
什么是环境卫生?
答:环境卫生是指通过改善环境条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问题五
什么是食品卫生?
答: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过程中,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
问题六
什么是职业病?
答:职业病是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与特定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相关的疾病。
问题七
卫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卫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问题八
卫生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答:卫生监督的作用是确保卫生法规的执行,维护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问题九
什么是流行病学?
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问题十
卫生统计是做什么的?
答:卫生统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为卫生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卫生学基本知识的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监督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卫生监督学二、选择题:1.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卫生监督责任的方式是A. 处罚B. 处分C. 惩罚D. 听证2.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卫生监督的证据。
A. 举报材料B. 监督笔录C. 检验报告D. 样品3. 卫生监督可采用的强制性标准不包括:A. GBB. ZBC. 地方标准D. 国际标准4.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甲醛浓度订为。
A. ≤0.12mg/m3。
B. ≤0.10mg/m3。
C. ≤0.15mg/m3。
D. ≤0.20mg/m3。
5.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A. 主管B. 负责C. 兼管D. 领导6.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A. 1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B. 2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C. 3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一年。
D. 400ml,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一年。
7. 我国卫生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暂没有包括。
A. 鼠疫B. 非典C. 霍乱D. 黄热病[]8. 经常性卫生监督属于。
A.事前监督B.事后监督C.事中监督D.以上都不对[]9. 领导性病防治工作A.卫生行政部门B.疾病控制机构C.政府D.卫生监督所[]10. 禁止入境的疾病中不包括A. 爱滋病B.性病C. 精神病D.非典[]11. 职业病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中没有A.职工B.环境C.诊断D.接触[]12.哪项不是目前对食品的卫生要求A.无毒B.无害C.无菌D.感官性状[]13.不得销售的化妆品不包括A.无证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B.特殊用途化妆品C.无质量合格标记D.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14.哪项不是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A.教学环境B.运动场所C.安全防护D.食品卫生[]15. 不待相对人的申请而作出的卫生监督行为是:A. 羁束卫生监督行为B. 自由裁量卫生监督行为C.要式卫生监督行为D. 依职权卫生监督行为[]16.卫生监督中的法定依据不包括A.食品卫生法B.环境保护法C.医疗机构管理条例D.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17. 各级各类都有义务按规定承担卡介苗接种工作。
2019年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答案(最全)

2019年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课后习题卫生法规(一)1.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下述不属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是()胎儿性别鉴定2.精神卫生法实施日期()2013.5.1卫生法规(二)1.下列哪项不属于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2.属于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以上都是3.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以上都是4.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可以悬挂起来,也可以妥善收藏起来5.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卫生法规(三)1.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7天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解读1.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和()等失访2.健康体检表的填写内容不包括()家族遗传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4.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等于()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5.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等肺结核患者如何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1.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是()新生儿出院后7天内2.新生儿家庭访视在新生儿家中应进行()次检查、评估及指导1次3.新生儿访视的目的是()以上都是4.新生儿家庭访视要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发育情况5.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包括筛查()新生儿贫血如何进行满月儿健康管理?1.小儿体格发育水平评价以WHO推荐的儿童体重、身高为参考值,采用几级均值利差法进行评价()5级2.婴儿期应进行几次健康检查()4次3.能很好反映婴幼儿近期营养水平的指标是()体重4.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儿最主要的措施是()开展生长发育监测5.婴儿期体格生长迅速,1岁时体重已达到出生体重的()3倍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1.孕产妇转诊后,多长时间进行随访转诊结果()2周内2.辖区内孕13周之前,孕产妇健康服务管理规范的工作指标是()早孕建册率3.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给孕妇做B超了解NT(颈透明膜)检查应在()周11~13周4.为排除畸形产前筛查,做系统B超检查应在()周进行22~24周孕产妇临床常见问题讨论1.每次产前检查时胎心率是观察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2.正常情况下,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加()为宜12.5kg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工作指标除了早孕建册率外还还包括()产后访视率孕产妇健康管理情景模拟1.纯母乳喂养应坚持()6个月2.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孕产妇3.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中要求为辖区内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应在什么时候()13周前4.产后访视人员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3~7天如何进行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每年应为老年人提供()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2018初级继教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学卫生法律法规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关于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的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疑似输液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B、封存的病历资料必须是原件C、封存的病历资料和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D、封存的现场实物需要检验的,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是指下列哪种情形A、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B、造成患者中度伤残C、造成患者轻度残疾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E、造成患者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法定时限内进行尸检。
其法定时限是: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6小时内D、48小时内疑似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应当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封存的现场实物应由:A、患者保管B、医疗机构保管C、患者和医疗机构共同委托的第三人保管D、患者和医疗机构任何一方均可以保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这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不包括:A、因医疗过失导致患者死亡的B、可能为二级医疗事故的C、可能为三级医疗事故的D、可能为一级医疗事故的药事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百分比是多少:A、8%B、18%C、6%D、16%下列哪项不是药事管理的主要特点:A、专业性B、政策性C、安全性D、实践性《进口药品注册证》有效期为几年: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下列哪项不是处方开具与调剂的原则:A、灵活B、安全C、有效D、经济下列哪项是急诊处方的颜色:A、淡红色B、淡绿色C、淡黄色D、白色多种伦理与煮至伦理视角下医疗差错、医疗安全的归因与。
关于组织伦理,表述不正确的是:A、仅存在于管理的组织过程中,不存在于组织结构中。
《卫生法学》学习指导

《卫生法学》学习指导学习指南:1、《卫生法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制度。
教材共十六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章,介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至第九章,主要内容为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制度;第三部分为第十章至十四章,主要是有关临床医事法学的内容;第四部分为第十五章至十六章,内容分别为医学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与有关国际卫生法简介。
本教材覆盖卫生法律、法规范围全面,适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教学对象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专科和本科学生,本学习指导也是专、本科通用的学习指导。
2、该课程为医药卫生专业的基础课,学习中应以教材为主,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光盘中的学习要点和习题可作为辅助资料。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试大纲和期末串讲是考前对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巩固的重要学习资料。
当教材和光盘的内容出现不一致情形时,学习和考试应以教材为主。
3、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卫生法律制度,顺利通过考试,并希望所学习的这些相关法律知识,能为同学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帮助。
第一章:卫生法学与卫生法概述●知识要点:卫生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卫生法学的特征,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三要素,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卫生法的渊源,卫生立法的含义和依据,卫生立法体制,卫生法律的制定程序●相关教学资料:教材、课后作业●重点知识串讲:第一节:卫生法学卫生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卫生法学是研究卫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律科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卫生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卫生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卫生法学的特征:时代性、边缘性、社会性、技术性、综合性。
第二节:卫生法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是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这一概念从其表现形式、调整对象、创制主体和方式、内容、保障角度方面又有五层含义。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保护,预防为主,公平,保障社会健康,患者自主。
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理论考试和课后习题材料更新版

2019年的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惯例华医网培训是在年底12月份,没想到今年6月份就提前开始了,理论考试试卷在课后练习里随机抽取。
今年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视频听课程有60节,课后题库总计268题,其中带黑点的18道题是6月26日系统更新增加的。
这份答卷是本人整理出来的,只留正确答案,精简成篇幅比较短文档。
本人兼职辅助学习华医网的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课程。
徽信:依吾吾吾酒灵依饿巴吾灵我的摸底考试答案(题目答案都固定)课后习题答案(题目答案都固定)2019年六月份理论考试题库268题抽100题卫生法规●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下述不属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是(D)D、胎儿性别鉴定●精神卫生法实施日期(C)C、2013.5.1●下列哪项不属于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A)A、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属于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E)A、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B、树立敬业精神,遵守执业道德,履行乡村医生职责,为村民健康服务C、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E、以上都是●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E)A、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B、参与医学经验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参加业务培训和教育C、对当地的预防、保健、医疗工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D、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E、以上都是●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E、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可以悬挂起来,也可以妥善收藏起来●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B)B、2天●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C)C、7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是(A)A、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执业医师法实施日期是D D、1999年5月1日●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什么部门申请执业B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医师是指E、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执业医师法实施日期是D D、2013年5月1日●精神卫生是指开展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C),促进公民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C、康复●关于严重精神障碍的说法,错误的是EE、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E、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可以悬挂起来,也可以妥善收藏起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规则是(B)B、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母婴保健法规定,对于依法接受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应当给予B B、免费服务●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B)B、2天●医疗机构为预防传染病院内传播应承担的职责是(E)E、医疗废物处理●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C)C、7日●每张中成药处方可以开具的药品种类最多是(A)A、5种●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B)B、3天居民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和(D)等D、失访●健康体检表的填写内容不包括(D)D、家族遗传●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是(B)B、辖区内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等于(D)D、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D)等D、肺结核患者●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是(C)C、新生儿出院后7天内●新生儿家庭访视在新生儿家中应进行(A)次检查、评估及指导A、1次●新生儿访视的目的是(E)A、降低新生儿患病率B、降低新生儿死亡率C、提高母乳喂养率D、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E、以上都是●新生儿家庭访视要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A)A、发育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包括筛查(A)A、新生儿贫血●小儿体格发育水平评价以WHO推荐的儿童体重、身高为参考值,采用几级均值利差法进行评价(D)D、5级●婴儿期应进行几次健康检查(D)D、4次●能很好反映婴幼儿近期营养水平的指标是(C)C、体重●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儿最主要的措施是(A)A、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婴儿期体格生长迅速,1岁时体重已达到出生体重的(C)C、3倍●孕产妇转诊后,多长时间进行随访转诊结果(B)B、2周内●辖区内孕13周之前,孕产妇健康服务管理规范的工作指标是(A)A、早孕建册率●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给孕妇做B超了解NT(颈透明膜)检查应在(D)周D、11~13周●为排除畸形产前筛查,做系统B超检查应在(C)周进行C、22~24周●每次产前检查时胎心率是观察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正常胎心率为(D)D、120~160次/分●正常情况下,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加(C)为宜C、12.5kg●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工作指标除了早孕建册率外还还包括(C)C、产后访视率●纯母乳喂养应坚持(C)C、6个月●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的服务对象是(E)E、辖区内孕产妇●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中要求为辖区内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应在什么时候(C)C、13周前●产后访视人员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A)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A、3~7天●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每年应为老年人提供(A)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卫生法?它有哪些特征?卫生法: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特征:行政法律规范与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医学发展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专门法律;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2、卫生法有哪些表现形式(即卫生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单行条例;规章;卫生标准;法律解释;卫生国际条约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卫生保护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公平原则;保护社会健康原则;患者自主原则4、卫生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门;先发的实施法5、什么是卫生法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卫生法学:法学的分支,以卫生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研究对象:卫生法的产生发展与规律;卫生法的内容形式与本质;卫生社会关系;卫生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卫生法律关系1、什么是卫生法律关系?它有哪些特征?卫生法律关系:卫生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特征:既存在于平等主体之间也存在于不平等主体之间;为是呢个发确认的具有特定范围的法律关系;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利益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机构为最主要主体。
2、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与卫生服务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一方为卫生行政主体,非对等性,权利义务一般法定,权利义务重合;卫生服务法律关系:一方为取得特殊许可的组织或个人,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3、卫生法律关系有哪些要素构成?主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和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客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物,行为,智力成果;内容:权利义务关系。
4、什么是法律事实?卫生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直接引起卫生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第三章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1、卫生法制定的概念原则和依据卫生法制定概念: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原则:遵循宪法;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坚持民主立法;从实际出发。
依据:保护人体健康;医药卫生科学;社会经济条件;卫生政策;宪法。
2、卫生法律制定的程序准备(编制规划,作出决策;起草法律案);提出和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3、卫生法的实施通过一定方式使卫生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4、卫生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哪些方面时间效力(生效,失效,溯及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1、卫生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和有效条件卫生行政执法:国家卫生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具体卫生行政事务,将卫生法律规范适用于现代的社会关系,实现国家卫生管理的活动。
特征:主体特定;职权法定;对象特定;依据法定;行为主动;行为强制;行为可诉。
有效条件:主体资格合法;主体权限合法;相对方符合法定条件;内容合法合理;程序合法;形式合法。
2、卫生行政许可的概念及其实施程序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经依法审查准许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实施程序: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听证;决定。
3、卫生行政监督检查的特征和种类特征:对相对人守法情况的监督检查;不直接影响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强制性;专业性强。
种类:对象(一般,重点);阶段(事前,中,后);时间(定期,不定期);方式(现场,书面);主体态度(主动,被动);主体多少(联合,单独)。
4、卫生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有哪些规定一般程序:受理与立案;调查取证;听取申辩与听证;处罚决定。
5、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条件主体为有法定强制权的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符合法定条件;必须办理必要手续,符合规定期限;按法定种类。
6、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含义及基本要求含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为核心,以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合法、规范、高效为基本要求,以卫生行政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为保障的行政执法工作制。
基本要求:内容,实施,监督。
第五章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1、卫生法律责任的含义、特征和种类卫生法律责任:卫生法主体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后果。
特征:违反法律规范的后果;由卫生法律规范明确规定;具有国家强制性;由法定机关予以追究。
种类:行政责任(处罚、处分);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2、卫生法律救济的含义和救济途径含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给予补救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救济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3、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和受案范围原则: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有错必纠,诉讼终局。
4、卫生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被告负举证责任;不适用调解;相对人选择复议。
5、构成卫生行政赔偿的要件侵权主体必须是卫生行政机关;有损害事实存在;具体卫生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1、什么是法定管理传染病,分几类法定管理传染病:纳入《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管理的传染病。
分类:甲类;乙类;丙类。
2、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疾病预防控制: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效果评价;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实施免疫规划;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培训工作人员。
3、预防接种有哪些规定疫苗分类管理;儿童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有哪些规定将实验室分一二三四级,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的生物负安全责任;按国家标准和要求,制定、完善并落实与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及感染预防控制有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
5、医疗废物管理有哪些规定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制定应急方案;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登记管理制度;禁止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6、疫情报告的方式及时限有哪些规定方式:网络直报时限:甲类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是应在两小时内报告。
普通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上报。
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包括哪些内容一般控制: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紧急措施。
疫区封锁。
其他措施:隔离;物品消毒与交通检疫;人员物资调集;尸体处理;疫情调查分析;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供应。
第七章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1、什么是国境卫生检疫?检疫对象包括哪些?国境卫生检疫:调整防治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有国内传出,实施国境检验、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监督等活动中产生的个中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检疫对象:出入境的交通工具、人员、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
2、出入境管理有哪些规定?入境前报告;出境检疫;临时检疫;边境接壤地区的来往检疫;特殊物品的检疫;携带物品和托运物品;出入境检疫证的签发。
3、检疫传染病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就地诊验;留验;隔离。
4、传染病监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出示有关健康情况的证件;健康检查;发放就诊方便卡5、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是什么?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法规;收集、整理报告国境国际口岸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终息;国境口岸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对出入境中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物品进行检疫检查;对能传播人类传染病的动物实施卫生检疫;对出入境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医疗服务;国际旅行健康咨询以及卫生宣传;签发卫生检疫证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其他工作。
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1、什么是职业病?我国职业病防治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职业病: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品及其他有毒物品、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原则: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职业病防治主要有哪些法律制度?前期预防: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的基本要求;职业危害项目申报。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监测、检测和评价;职业危害告知;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报告;职业危害事故的防范与调查处理。
诊断管理制度: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诊断。
3、职业病病人的待遇和保障机制有哪些规定?享受条件(劳动者患有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病人或近亲属持有有效的职业病诊断证明;经过职业病伤残等级评定),内容(工伤治疗;伤残;因公死亡;职业康复待遇;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民事赔偿。
保障机制: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责任;社会救济。
4、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放射性物品管理;放射性产品管理;放射性治疗管理;;设置放射性危险标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是什么?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有害作业无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分离;设置有效通风装置;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第九章场所卫生和控烟法律制度1、什么是公共场所?它的卫生要求有哪些规定?公共场所:为满足人们对生活、文化、人际交往的需要而设立,供公共共同使用的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社会公共设施。
卫生要求:室内空气卫生要求达到标准;微小气候适宜;采光照明良好;噪声符合标准;用具和卫生设施符合卫生标准;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2、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卫生;教学设施卫生;学生卫生保健;学生健康管理;集体用餐卫生管理3、我国控烟有哪些法律制度?《烟草专卖法》;《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一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1、化妆品基本的卫生要求是什么?一般要求:消费者在长期使用化妆品过程中的安全,不能因使用化妆品而带来对健康的损害;确保化妆品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学质量,不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
原料要求(限用物质,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染发类化妆品)。
终产品要求。
2、化妆品广告的经营管理有哪些要求?申请必须持有广告管理法规、规章所要求的证明材料。
内容:禁止虚假夸大,禁止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式使其误解其效用,禁止宣传医疗作用或使用医疗术语,禁止贬低同类产品,禁止使用绝对化语言,禁止违反其他法律法规。
第十二章食品卫生法律制度1、什么是食品?食品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基本卫生要求:《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