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佛积极心理学》有感作文1500字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观后感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观后感《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是一本开创性的图书,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全面介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对《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这本书的每个章节进行细化分析。
第一章: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本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定义以及研究范畴。
作者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不仅是心理问题的消除,更重要的是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此章节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三个核心理论:幸福感理论、人类优势理论和意义理论。
第二章:积极情绪与幸福感本章讨论了积极情绪对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认为,积极情绪是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介绍了积极情绪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增加积极情绪来提高幸福感。
第三章:积极心态与情绪调节本章重点探讨积极心态对情绪调节的作用。
作者指出,积极心态是指积极的信念、态度和预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本章详细介绍了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和情绪调节的策略。
第四章:积极关系与社交支持本章讲述了积极关系对于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了积极关系的特点和培养方法,并强调了社交支持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此章节还探讨了如何建立和维护积极关系以及如何寻求社交支持。
第五章:积极工作与职业发展本章重点研究了积极工作与职业发展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介绍了积极工作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培养积极工作心态。
此章节还探讨了职业发展的策略和要素,以帮助人们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和提高工作满意度。
第六章:积极教育与人格塑造本章讨论了积极教育对人格塑造和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详细介绍了积极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并提出了培养积极人格的方法和策略。
此章节还讨论了积极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应用,并强调了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七章: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本章总结了积极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作者提到积极心理学可以在教育、家庭、组织、健康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章节还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在每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_初三优秀作文

哈佛心理课读后感_初三优秀作文《哈佛心理课》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最引起我深思的是“自我影响”的内容。
作者提出了一个实验,让两组人拿着薯片和胡萝卜,在镜子前吃食品,观察自己的表情和行为。
结果发现,吃薯片的人会表现出更消沉的情绪,而吃胡萝卜的人则更积极愉悦。
这是因为,薯片代表快乐却不健康的食品,而胡萝卜则健康却不是特别美味。
所以,对自己的认知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
人们通常认为身体和心理是分离的,“心情不好,吃点儿糖吧”,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身体上的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心理。
就如有句俗语所说:“笑一笑,人生就美好了。
”就连笑脸和握握手,也都能享受到“自我影响”的好处。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以“生而为人,应该独立思考”来为自己开脱,但事实上,“社会影响”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电视广告、同伴交往、媒体报道等等,都在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心理状态和文化背景。
所以,我们应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反思自己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符合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这本书,还对自我管理和决策做了详尽的论述。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决策能力,对我们在每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上,我们需要管理好心情,让自己保持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中。
而在决策上,我们需要冷静分析,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结来说,《哈佛心理课》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
尽管我只是初三学生,但我相信,阅读这本书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我就像挖到了一座宝藏,恨不得逢人就安利。
以前吧,我总觉得幸福这东西就像天上的云,看得见摸不着,全靠运气。
但是这课就像一个智慧的老大哥,拉着我的手说:“兄弟,幸福可不是这么回事儿。
”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就像是个幸福魔法师。
他讲的那些内容啊,特别实在,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
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等到你实现了所有目标才会出现的神秘礼物,而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的。
这就好比我们去爬山,以前我总想着只有站到山顶看到风景那才叫爽,可现在我明白了,在爬山途中听到鸟儿叫,感受到微风拂面,那也是幸福的一部分啊。
课里提到积极的自我认知很重要。
咱好多人啊,老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就像眼里进了沙子似的,看自己哪儿哪儿都不顺眼。
其实呢,我们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就像一颗颗小星星,只是有时候被乌云遮住了。
这课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那些乌云,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星星在闪闪发光。
比如说我以前觉得自己有点内向,老是羡慕那些在人群里侃侃而谈的人,觉得自己这样不好。
但是上完课我就想,内向怎么了?内向的我更善于倾听,更能深入思考,这也是我的优点呢。
还有那个关于人际关系对幸福的影响。
真的是太对了!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嘛。
这就像一场欢乐的聚会,有一群好朋友在身边,大家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那幸福指数“嗖”地就上去了。
而且不是那种表面的朋友关系,是那种真正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关系。
我就想到自己身边那些铁哥们、好姐妹,每次跟他们聊天或者出去玩,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
再说说关于面对压力和挫折这块。
以前我一遇到点难事,就像个霜打的茄子,整个人都蔫儿了。
但是这课教会我,压力和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巧克力里的苦味儿,虽然不太好受,但也能让幸福这颗巧克力变得更有层次。
我们可以把这些困难看作是成长的机会,就像游戏里的关卡,过了一关就升级了。
这让我对待生活中的麻烦事儿有了全新的态度,不再是一味地抱怨,而是想着怎么从中学到东西,变得更强大。
【观后感】哈佛心理课观后感

【观后感】哈佛心理课观后感观看了哈佛心理课后,我有很深的感触。
tal循序渐进的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它的作用以及方法论,让我们学会如何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让生活变得快乐。
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排列、外部环境、意向活动。
有时候遗传和外部环境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内部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直想要改掉却改不掉的性格。
要如何才能做到“把婴儿留下,把洗澡水倒掉”呢?意向活动就是我们产生变化的根源,也就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重点。
意向活动包含我们的所想所作所为,我们对世界的演绎和我们高度关注的焦点。
意向活动就是我们最难掌控的一项活动,也就是我们的所想和我们对世界的演绎,将情感与行动联系出来。
tal 谈论了两种感情,渐进式和突发性式。
也就是给我们的疑惑提供更多了两种方法论。
渐进式是一种专注冥想,并带来安宁沉静的情感。
它可以使我们身心舒缓、提高自身洞察力,仅通过呼吸改变情绪,提升我们的专注力。
身为学生,应该都会有过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专注度不够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渐进式当作一种终身疗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训练专注度,从而使上课或者办事的效率都大大提高。
这种方法短短8周就可以有效果,而且每次持续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就足矣。
研究表明,经过八周的训练,人的大脑就会改变形状。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对精神的帮助,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突发性式就是一种忽然发生改变大脑运作模式的方式。
存有许多二战后的老兵,百分之八十存有脑损伤后症候群障碍,在经过911灾难的受访人群中,也存有脑损伤后产生症候群障碍的人。
这种脑损伤后症候群障碍可以影响大脑功能,可能会充斥人的一生,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研究学者通过调查和实验辨认出,癌症患者、集中营或者灾难的幸存者等人群,他们可以更加珍视和亲人的相处时光;更加爱护花草;更加享用生活。
我们也必须践行这样的价值辨认出,给自己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鼓励。
当遭遇困难和危害后,我们无法只想不说道,积压感情,我们必须从积极主动的方面对待事情,从世事中受惠,而不是一味埋怨,陷于死胡同。
哈佛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佛积极心理学观后感看了哈佛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那感觉就像是在心灵的花园里来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课就是那种老套的鸡汤式说教,无非是喊喊口号,说些要乐观向上之类的空话。
可真看进去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讲师就像一个心灵的魔术师,他能把那些心理学的概念,像变魔术一样,变得特别通俗易懂。
比如说,他讲积极的自我认知的时候,没有上来就给一堆学术名词,而是从一些生活里常见的例子说起。
就像我们平时总是爱挑自己的毛病,总是盯着自己哪里没做好,却忽略了自己已经做得很棒的地方。
这就好比你种了一盆花,光盯着那几片有点黄的叶子,却没看到那满盆盛开的花朵一样傻。
课程里还提到了关于人际关系的部分,那也是让我很有感触的。
原来啊,真正健康的人际关系不是那种互相利用或者表面的热络,而是彼此都能从这段关系里汲取力量,共同成长。
就像超级英雄组合一样,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比单独一个人要厉害好多倍。
而且,真诚在人际关系里就像一把魔法钥匙,能打开很多人的心门。
我就想到自己有时候为了融入某个小圈子,会假装很感兴趣别人的话题,其实心里却在翻白眼。
这样的关系肯定是不长久的,还搞得自己特别累。
还有讲目标设定的那部分。
我们都知道要有目标,可是这个课程让我明白,目标可不能瞎定。
不能定那种大得没边儿的目标,就像说我要成为世界首富之类的(当然要是真有那本事也不错啦,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现实嘛)。
要定那种既有挑战性又能实现的小目标,一个一个地去攻克,就像玩游戏打小怪兽一样。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那种成就感就像给自己的心灵加了一层厚厚的护盾,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下一个挑战。
看完这个课程,我感觉自己看待生活的角度都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遇到烦心事,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整个世界都在跟我作对。
现在呢,我会试着从积极的一面去想,说不定这就是生活给我一个成长的机会呢。
就像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摔了一跤,以前会抱怨是谁乱扔香蕉皮,现在就会想,这一跤摔得还挺有趣的,至少下次我就会更小心,而且还能把这个经历当成一个笑话讲给朋友听。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最近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讲积极心理学的,那可真是让我有种脑袋被点亮的感觉。
以前吧,老觉得幸福是那种特别虚的东西,就像天上的云彩,看着美,但是摸不着。
可这课一讲,才发现幸福原来也是有套路、有方法可以靠近的。
讲师一上来就打破了我的一个观念。
我以前觉得成功了就会幸福,拼命努力工作、学习,想着等我考了好成绩、赚了大钱,幸福就像小狗一样摇着尾巴来找我了。
但课里说,反而是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呢。
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幸福和成功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小伙伴。
这个课里还特别强调了要关注自己的优点。
我就寻思着,我们平时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看,老想着怎么弥补不足。
就像我一直觉得自己数学不好,就整天愁眉苦脸地在那刷题,想要把数学这个短板给补上。
但是这个课告诉我,也得看看自己的长处啊,我语文好啊,写作能力强啊,这也是我的闪光点。
当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优点,就感觉整个人都自信了不少,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铠甲,这种感觉真的超棒。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关于人际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朋友很重要,但是这课把人际关系和幸福的联系说得特别透彻。
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的生活里。
那些和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一起笑、一起闹,甚至一起哭的时候,都是幸福的点滴积累。
而且积极心理学说,要有深层次的人际关系,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寒暄,而是真正的心灵交流。
就像你能和朋友分享你的梦想、你的恐惧,他们也能给你回应,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灵魂的避风港。
从这个课里我还学到了要学会感恩。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感恩的小事情了,每天早上能喝到一杯热乎乎的咖啡,走在路上能看到美丽的花朵,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
当我们开始用心去感恩这些小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我现在每天都会花几分钟想想当天让我感恩的事情,这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富有,不是那种金钱上的富有,而是内心满满的幸福。
哈佛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佛积极心理学观后感《哈佛积极心理学观后感》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而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更是在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哈佛积极心理学》的书籍,深受启发。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于这本书的观点和思考。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关注个体的积极经验、积极情感和积极行为,而不仅仅是关注问题、负面情绪和疾病。
它的出现填补了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一些空白,并对个体的幸福和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哈佛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些观点更是让我对积极心理学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哈佛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并不只是追求一种感觉,它是一种长期和谐的、有意义的生活状态。
这一点真正深入地影响了我对幸福的理解。
我们常常把幸福等同于暂时的快乐,追求感官上的满足或者瞬间的喜悦。
然而,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的,它需要我们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与他人建立深度的关系,同时享受当下的每一个时刻。
只有当我们在这些方面找到平衡时,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其次,哈佛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点引起了我对情感管理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社会,而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使其对我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通过学习和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更积极地决策和行动,进而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积极管理自己的情感,并将积极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最后,哈佛积极心理学提醒我们关注个体的优势和潜力,而不只看到他们的问题和不足。
这一点引发了我对认知偏差的思考。
我们常常会陷入自卑、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然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和发挥它们,就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和幸福。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培养个体的优势,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给自己讲一些道理-观《哈佛积极心理学》有感观看TalBen Shahar《积极心理学》讲座之前,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就问自己:这是一个怎样神奇的视频,我看了到底能不能积极起来?或者会不会听着一个奥巴马总统宣誓一般,慷慨激昂,豪情壮志,给我打一身的鸡血,让我亢奋个几天?说实话,未免可笑,但可能我身边的同事或许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从按下播放键按钮的一开始到结束好似就是持续着一种不急不缓的腔调,视频内外几乎就没有多少掌声。
Tal博士说的很平淡,一个小时多的视频里,博士介绍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用了不少时间,中文字幕中出现的许多心理学名词更是让我看得目不暇接,说给予了源自灵魂上的震撼,说心里话,确实有点自欺欺人,但是博士其中的一些话却让我静静的发呆想了好久。
合上笔记本,想着自己在上面匆忙记下的几个词眼,我该成为怎样的一个容器?我又该怎样的把“另一个我”凿的闪闪发光?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么样才算幸福?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真正快乐的人又有多少?任何事情都有两种结果的可能,这是正常的。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少年有少年的烦恼,青年有青年的彷徨,中年有中年的苦闷,老年有老年的痛苦。
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失败不断展开的过程。
成功固然让人高兴,但成功总是稀少的,成功不可能总是伴随你,人的一生需要面对的多是失败,而不是成功。
不要把失败当成灾难,当然也不能习惯失败。
不被失败所压倒,并且能不断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重要的是,坦然面对失败,令人的的心态健康和平衡,跳脱一时一事的成败,就是人生的成功,我想这一想法我有切身体会,在面对以后那没完没了的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至少能有种“小强”精神。
容器的容量与形状的例子让我同样有感悟,改变我们形状的东西是我们自身对事件的认识,而不事件的本身。
任何人都知道事情有它的两面性,但是是多数人都会把好事跟坏事分的特别明确,只看到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这种情绪影响下,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刻意增加容器的容量,而是改变它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哈佛积极心理学》有感作文1500字
幸福,有人把它编在歌里,有人把它写在书籍中。
美国哈佛大学把它搬进教室里。
不仅如此,沙哈尔博士讲授的有关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还成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超越了长期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原理”,这是在历史上首次以科学来论证幸福是什么。
曹校推荐给大家的就是这本-------《哈佛积极心理学》。
书中讲到,沙哈尔给哈佛学生的十条幸福忠告;讲到哈佛幸福课的四个目标;通往更快乐、更幸福的门径等等。
其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很深。
“如果星星一千年内才闪耀一次,当它闪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仰望它,可正因为它每晚都闪烁在星空,所以我们认为那是种理所应当的。
如果一个人把一切都当做是理所应当,那他就不会懂得感恩和珍惜,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
感受幸福的人往往心怀一种信念和动力,这种信念和动力既能够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也能够感动和改变周围的人。
感受幸福,会让自己与幸福的联系更紧密。
当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所有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晨,当迎着第一缕阳光,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幸福的一天开始了!
感受幸福校园
法国小说家雨果曾说过: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我们。
”其实, 教师的幸福有时就是一种感动, 外界并没有改变什么, 只是你的内心改变了,幸福是一种感觉,在美丽的校园里,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在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自己也会感受到幸福。
也为我
们的校园注入了幸福的源泉!
感受幸福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舞台,在电子白板整合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沉浸在课堂的氛围中,游动的各种各样的鱼、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的穿越、神话故事的美妙世界------这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一起悲伤,一起欢乐,弗洛姆曾说: “幸福本身不是结果, 而是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
”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 看到学生们一个个高举的小手,激动的小脸,教师体验到了喜悦和收获的幸福。
感受幸福生活
感受幸福生活,就是要以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高雅的生活情趣, 从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 享受生活, 获得职业幸福感。
以平平常常的心态, 高高兴兴的心情, 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校长的话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 提升幸福指数。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就是一种状态, 一种主观感受。
沉浸于自己的工作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在付出、理解、尊重、信任中, 教师才会感悟到自己的价值, 享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体味到对生活和事业的挚爱, 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感受幸福,当和学生一起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时,我们幸福;当和他们共享一本好书时,我们幸福;当看到他们犯错后不好意思低下头时,我们幸福;当接到教师节他们用稚嫩的小手绘制的贺卡时,我们幸福;当看到课堂上他们一个个高举的小手,激动的小脸时,我们幸
福;我们从学生的身上体验到教育的成就;在幸福中我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理念得到提升,品性得到净化,心境得到调和,让我们都能做一个幸福的老师!。